第181節
至于說這話到底怎么理解,這就看袁紹自己的意思了。 見袁紹面露遲疑之色,田豐趕緊加了把勁:“主公若是不放心,不如寫信給劉表,讓他趁機擾亂袁術后方,讓袁術無法全力支持陶謙,這也是給曹cao幫忙了,另外,主公也不必對曹cao出手做些什么,只需要在援兵的事情上,暫緩一下就可以了?!?/br> 先讓曹cao和陶謙打著唄。 袁紹頓時就有些心動。 主動對曹cao干壞事他是不能做的,但如果是田豐這樣的提議的話,袁紹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 可就在這時候,外面來人說曹cao給袁紹送了東西來了。 袁紹有些好奇:“叫人送進來?!?/br> 拿進來之后倒也沒什么特別的,一壇子新封的酒和一封書信。 甚至在信中曹cao都沒有催促袁紹關于援軍的事情,而是說道,青州出新酒,特意在第一批成品中間選了品質上佳的送予袁紹品嘗,又說雖然不能與袁紹相對而酌,但隨信有新詩一首送上,聊算心意。 之后曹cao又回憶了當年在洛陽的時候他與袁紹一起溫酒相對,談論時事學問的事情。 袁紹看后感慨萬千,又去讀曹cao的詩,寫的卻是新春到來,他窗外一棵老樹又出新芽的小事。 最后袁紹放下書信對左右道:“傳我的命令,讓張郃點齊兵馬糧草,一旦青州和徐州開戰,立刻趕去支援,一切調度聽從青州的安排?!?/br> 田豐:“……” 主公你是不是傻? 作者有話要說: 早說了曹老板可擅長打感情牌了233333333 ☆、第94章 曹cao通過一壇子酒和一首小詩從袁紹那里弄到了援軍。 關于這事說起來的時候,荀彧是挺佩服曹cao的,他們之前只看著冀州一直沒反應,就已經猜到了袁紹可能正在猶豫,他不想出兵。 因此謀士們也在商量辦法催促袁紹。 并非是覺得少了袁紹的幫助青州就干不過徐州了,而是之前袁紹打公孫瓚的時候,青州是出兵的吧?現在他們和陶謙打起來了,袁紹怎么著也該幫幫忙啊。 否則這不僅僅是青州是否能夠打贏陶謙的問題,而是作為同盟,雙方有沒有真心想要好好合作的問題。 既然兩家結盟了,憑啥遇事只讓一家吃虧?你有難處我幫你,我遇上事你就不管了? 這樣的同盟是無法長久的。 而現在北方的局勢依靠的就是曹cao和袁紹的同盟,這才使得袁術的計劃不能成功,因此從這一層面來說,不管是曹cao的謀士還是袁紹的謀士,在大局已定之前,都是不會愿意讓這個同盟破裂的。 他們想做的,都是維系這個同盟的長久。 就像不管是田豐還是許攸,他們提醒袁紹小心曹cao,要對曹cao有所防備和壓制,但卻不會允許袁紹做出與曹cao分道揚鑣的事情來,如果袁紹真的要這么干,他們甚至會勸說袁紹。 同樣的,曹cao這邊的謀士也希望這次袁紹至少得有點表示,可袁紹的一再遲疑就已經讓這些聰明人猜到了袁紹的想法。 當然了,這種事情,知道是一回事,怎么催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種事情必須小心措辭。 否則萬一言語或者行為不當,讓袁紹覺得曹cao是懷疑他,不信任他,更或者說是曹cao把他看做不守信義的小人,這都不好嘛。 正在謀士們扎堆討論怎么向袁紹表示一下的時候,曹cao直接吩咐人去取了一壇新酒,又提筆寫了封信,最后還把自己前幾日看著窗外老樹一時有感寫下的小詩給捎帶上了。 大家本以為曹cao這是要跟袁紹說軟話,剛想說曹cao不必做祈求之態,否則反倒是讓青州在這個同盟的雙方中更顯得弱勢好欺負了,卻又發現曹cao關于派兵的事情一個字都沒有提,他只是和袁紹嘮嘮家常,回憶一下當年而已。 原本大家覺得這樣做可能沒多少用處,畢竟袁紹既然在這件事情上遲疑,那么就需要有個人跟他講道理把他拉過來才行,曹cao這什么都不說怎么能行呢?哪怕講個小故事隱射一下也好啊。 可很快從冀州傳來的消息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袁紹居然真的派兵了?而且表現的還十分大方。 他直接讓張郃點了一萬五千人,還把冀州名將張郃也給丟過來了?甚至放話表示讓曹cao隨意調遣? 曹旭對此卻半點驚訝都沒有,她就對紀衡說:“要知道,我哥哥從小對付本初就很有一套?!?/br> 袁紹不僅派兵了,他還給曹cao回禮了呢,同樣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多數是一些青州不常見的冀州幽州土特產。 對了,他還特意讓送了匹極好的戰馬過來,這當然是給曹旭的。 如今袁紹占據了幽州,戰馬的資源是不缺了,他給曹旭送的馬讓曹旭喜愛不已。 呂布看了看說他家赤兔脫單的時候到了。 曹旭看他一眼:“如果是跟赤兔的話我倒是沒意見的?!?/br> 畢竟赤兔算得上她見過的最好的馬了。 曹旭家庭條件好,曹嵩和曹cao從小慣著她,寶馬良駒不知見了多少,可就算是這樣,曹旭還是得說,赤兔比她見過的任何一匹馬都要好。 然而問題是…… “我都不知道你家赤兔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啊,萬一性別一樣……” 呂布:“……對哦,你這馬是公是母來著?” 曹旭:“……” 你啥都不知道就給赤兔選對象了嗎! 當然了,馬的事情是小事,謀士們真正關注的是,袁紹這算是抽的哪門子風? 關于這事,曹cao解釋的可簡單的:“本初這人我是了解的,說他英明是有的,說他豪情壯志也是有的,但最重要的一點,他這個人,太容易被感情沖昏頭腦左右自己的判斷和決定?!?/br> 曹cao的道理說起來大家都懂,袁紹本人和他關系是挺好的,這種時候袁紹猶豫不決不過是兩種可能,一是袁紹自己有點啥想法,二就是袁紹身邊的謀士給他講了什么話,而無論是哪一種,曹cao如果特意點明了催促都不太好。 更何況,若說和袁紹講道理,這種事袁紹身邊的謀士應該給他講的足夠多了,曹cao遠在青州,就算要講,又能對袁紹說多少呢? 于是曹cao干脆什么話都不說了,他換了條路,給袁紹打感情牌。 袁紹是非常容易被一時的感情沖昏頭腦的,而且他這人有時候也挺少女心……啊不,是多愁善感的,曹cao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好了。 還有什么比老朋友的看似平淡實則溫切的關懷更能夠打動人的呢? 更何況曹cao還給袁紹回憶了他們當年在洛陽最輕松最無憂的那段時光,那時候沒什么利益糾紛沒什么勾心斗角,袁紹若是回憶起這一點,出于對當年美好感情的懷念,他自己就會把那些懷疑和猶豫全部丟開了,根本不需要曹cao多說哪怕一個字。 等紀衡弄明白這一點的時候,回去就跟曹旭講:“你哥對袁紹還真是夠了解的啊?!?/br> “從小就這么了解啦?!?/br> 當年在洛陽敢逮著袁家大公子一個勁的坑,對方還挺樂意的,能做這種事的,也就只有一個曹cao而已。 偏偏袁紹就很吃曹cao這一套,你看許攸說起來也是袁紹的舊友,可那又如何呢?許攸在袁紹心中可比曹cao差得遠了。 袁紹可以支持曹cao打地盤做大事,但對許攸也不過是提供個容身之所,將他當做自己的看重的手下罷了。 紀衡想想就說:“哎,這么想想真有些可惜呢?!?/br> 見曹旭看他,紀衡就說道:“我跟你講,你不要跟別人說啊?!?/br> 曹旭很乖的點頭。 然后紀衡就說道:“此時公孫瓚已經沒了,幽州歸了袁紹,而且有消息說袁紹最近盯著并州呢,此時的并州顯然不能抵擋袁紹,快不過一年,慢也至多兩年,并州必然落入袁紹的手中,接下來呢?孟德和陶謙這一戰,眼看著是要滅陶謙取徐州的,你說最后北方還能剩下誰?” 劉岱是不在考慮范圍內的,要說起來,雖然陶謙來找事讓人對他很不爽,但隨便就能被忽悠過去,連找事都不敢的劉岱還不如陶謙呢。 那么最后北方所能剩下的只有曹cao和袁紹而已。 紀衡知道所有的同盟都是建立在利益一致沒有什么太大沖突的基礎上的,可當北方只剩下兩家的時候,袁紹和曹cao必然要決出勝負了。 當然了,袁紹和曹cao到底什么時候崩掉,估摸著和袁術能蹦跶多久也有關系。 只要袁術還是袁紹的大威脅,袁紹就不會輕易和曹cao鬧掰。 可袁術的水平吧……真有點一言難盡的意思。 曹旭聽到這樣的話也沉默了,最后只好說:“那日子還遠著呢,我不要想那么遠的事情?!?/br> 她還是很喜歡袁紹的,畢竟袁紹對她向來不錯,而且袁紹本身也是非常討人喜歡的人啊。 袁紹既高大又英俊,外表是一等一的好,又不像袁術那么小心眼,對其他人不好說,但對曹cao和曹旭兄妹兩,袁紹向來挺不錯的,曹旭早年袁紹就時不時給她送小東西,雖然是看著曹cao的面子送的,可看他后來在曹旭的婚事上對自己的叔父袁隗的那番話就知道,他也是拿曹旭當meimei疼愛的。 曹旭是真的不愿意看到袁紹和曹cao之間出現敵對的情況。 他們互相使點小絆子也就算了,只當是情趣好了,但若是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就太讓人難過了。 紀衡摸摸自家老婆:“你也別想太多了,我也就這么一說,以后的事情誰知道呢?!?/br> 曹旭點點頭,決定不想這一茬了。 但甭管咋說吧,對于曹cao來講,袁紹這種人,只要抓住了他的特點就很好應付也很容易交往,算得上是可以愉快相處的類型。 可袁紹對曹cao的寬容卻不一定會出現在別人的身上。 在曹cao正整頓兵馬準備著和陶謙干架的時候,袁紹做了另外一件事情。 他殺了麴義。 對噠,就是那個在和公孫瓚作戰的時候立下大功,徹底把公孫瓚引以為傲的白馬義從打廢掉的大將麴義。 這事要青州眾人來說的話,那就是沒那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兒啊,沒曹cao對袁紹的了解,就沒隨便撩撥袁紹的耐心。 袁紹是想要做個好主公的,他對下表現的非常仁厚,至少看起來對下屬的容忍度是很高的。 但袁紹容忍度高,人家說起來時禮賢下士,你不能因此就過度驕傲,不把袁紹當回事嘛。 麴義就是這樣的,他仗著功勞高,完全不給袁紹面子,數次給袁紹難堪,對于袁紹的命令也是看心情接受,他覺得若是沒有自己,絕沒有袁紹今天這么風光的。 袁紹再怎么禮賢下士,但說到底,這只是一種做法而非本性,再加上袁紹出生就是袁家大公子,若說身份上瞧不起他的,也就是袁術仗著嫡子的身份時不時的bb他,其他人誰敢對他不尊敬?更何況現在袁紹手握冀州幽州兩地,手下雄兵幾十萬,麴義當著那么多人的面公然打他臉,這袁紹壓根不能忍好嗎! 好吧,表面上他還是忍了一下,可心里卻記恨上了。 于是最近當麴義再次嘴欠作死的時候,有人狀告麴義,袁紹略略表示了一下猶豫和不舍,然后就在身邊人的幾句勸說當中,順水推舟的把麴義殺掉了。 紀衡的嘴角抽啊抽,所以說,坑袁紹也是個技術活兒啊,別看曹cao坑袁紹跟玩兒似的,但別人還真干不來這事。 曹cao這里算是兵馬齊全,就等著時候到了和陶謙干架了。 陶謙那邊卻還在著急上火。 袁術承諾的援兵還是沒個影兒! 眼看著袁紹隨手就給曹cao送了一萬五千人的兵馬,比當初曹cao派去支援袁紹的都要多,還把河北名將張郃也給捎帶上了,袁術那邊別說啥名將了,連個小卒子都沒讓陶謙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