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
更何況,就算不提這些書籍的歸宿,蔡琰也不由得想到,她自己的歸宿又在哪里呢? 她早已沒有什么容身之處了,經過了今天的事情,也證明了她之前所想的,自己帶著寫著東西回到家鄉去的想法太過天真。 她低估了這個亂世。 在這種時候曹旭邀請她去青州,她又如何能夠拒絕呢? 才這么想著,蔡琰卻感覺到馬匹的行進速度暫緩,然后曹旭松開了手中拉著的韁繩,她才剛有些疑惑,便有著帶著體溫的東西蓋上了她的身體。 那是曹旭的披風。 蔡琰回過頭,她看起來有些疑惑:“將軍?” 曹旭幫她把披風裹好,然后說道:“是我之前疏忽啦,現在天氣這么冷,你坐在馬前這么吹冷風怎么能行呢?!?/br> 蔡琰的衣服雖然厚實,但也也只是適合坐在馬車里,抱著小手爐時穿著,并不適合馬上。 曹旭看著蔡琰笑:“這樣是不是暖和多啦?” 她的披風是上好的皮毛,在領口處還有毛絨絨的一圈滾邊,蹭在臉頰上格外的溫暖舒適。 蔡琰卻道:“將軍自己也是冷的吧?我不過一普通女子,凍一凍也不妨事,將軍才更應該保重身體?!?/br> 這樣說著,她就要伸手去解身上的披風。 曹旭按住她的手:“你別忙啦,我沒那么冷的,而且我身體好的很,吹這點風也沒什么,你不要生病了才好?!?/br> 她的手掌干燥溫熱還有些粗糙,蔡琰垂眸就看見曹旭的手和她的有著鮮明的對比。 她的手修長白皙,仿若無骨,看起來就是一雙養在深閨的女子的手。 曹旭的手同樣好看,她她卻顯得更加有力,大概是因為之前的那場戰斗,曹旭的手上并不干凈,有黑一塊灰一塊的斑駁痕跡,還有被抹開之后已經變得暗紅的血痕。 蔡琰沒有看到傷口,猜測那些血跡應該是別人留下的。 曹旭的手上帶著薄薄的一層繭,雖然并不過分粗糙,卻也并不那么細膩,可此時正是這樣的觸感讓蔡琰莫名的安心。 曹旭見她低頭看手,有些不好意思的把自己的手縮了回來,卻還是看見蔡琰白皙的手上被她的臟爪子留下了一點灰黑的印子。 曹旭笑的有些尷尬:“那個,對不起啦,把你的手也給弄臟了?!?/br> 哎,果然才女的手跟她就是不一樣呢。 蔡琰的手是握筆的,能夠寫出優美的文章,也有好看的字跡,至于說曹旭……她大概只能把手中的大刀舞的好看點。 蔡琰聽到曹旭的話卻是一笑:“不礙事,我該感謝將軍的?!?/br> 這么說著,她拿出帕,拉起曹旭的手幫她擦了擦。 雖然還是有些痕跡留下,但到底要比之前干凈多了。 “這樣就好了?!?/br> 曹旭嘿嘿兩聲,然后說道:“還得趕路呢,我們繼續走,你要是覺得冷,就背過身子來,面朝我,我家伯瑾說,冬天的冷風最兇了,吹在女孩子的臉上不好的?!?/br> 蔡琰一笑:“多謝將軍了?!?/br> 不過,能夠說出那樣的話,想來曹旭的丈夫也是個有趣的人。 難怪能成一對呢。 這么想著,蔡琰微微側過身子,將臉靠在曹旭的胸口,披風的領子一面擋住了寒風,一面也為她隔開了冰冷的盔甲,倒是舒適不少。 由于目前的情況是行軍在外,因此如同曹旭所說,蔡琰只能喝曹旭住在一起。 好在曹旭作為主將營帳也比較寬敞,再加上她之前也是一個人住,因此多個人也不覺得擠,完全能夠住得下。 不過床就比較簡易了,石頭和木板拼起來,下面墊上被褥,就是她今晚休息的地方。 蔡琰之前放在馬車上的東西倒是也都被收拾好了拿過來,此時正放在她的床上。 很快又有親兵點好了火盆放進來,帳中慢慢也暖和起來。 蔡琰正疑惑怎么不見曹旭,曹旭就已經端著兩碗湯進來了。 “來啦,姜湯?!?/br> 她給了蔡琰一碗,自己留了一碗。 “現在天冷,軍中就給大家每日都做姜湯,分著喝了不僅暖身子,也不容易生病?!?/br> 畢竟比起吃藥,喝姜湯就顯得便宜多了,而且在冷天,一碗熱熱的姜湯喝下去,整個人都會暖起來。 蔡琰謝過,然后端著碗小口的喝了。 她的動作極為秀雅,曹旭必須得承認,跟蔡琰在一起,她真的顯得挺爺們的_(:3ゝ∠)_ 喝完了姜湯,曹旭對蔡琰道:“等會兒大概還不能睡,我有些事情要商議,不過我懂你們女人家的規矩的,不隨便見外面的男人嘛……我剛讓軍中工匠做了木架子,這東西簡單,找點樹枝就能做好,到時候給你這邊掛起簾子,你不要出來就行了?!?/br> 果然,沒多久曹旭要的木架子就送來了,果然是簡單的樹枝拼裝在一起,甚至外面的樹皮都沒有去掉,顯得格外樸實。 三個架子掛上布之后簡單的圍成一個半圓,蔡琰就在這里。 曹旭那邊果然很快來人,她一個個的詢問,又一個個的吩咐了任務,然后才讓他們離開。 最后倒是有一人沒走,不是別人,正是郭嘉。 郭嘉來找曹旭的原因也挺簡單的:“將軍,之前我們帶回來的那些書怎么辦?” 行軍路上多帶個女人倒也罷了,反正軍中也不全是戰斗人員,還是有伙頭兵之類的存在的嘛,蔡琰既然是蔡邕的女兒,考慮到蔡邕死的實在可惜,他原本又是那么好的一個人,因此郭嘉也不反對帶上蔡琰。 總不能見死不救。 這和曹旭之前遇上的那些村中婦女不同,那里距離長安還遠著,距離匈奴人也遠著,因此她們自己走也沒什么,可到了如今的地界,把蔡琰那么一個貌美又柔弱的女子一人丟出去,那跟害死她也差不多了。 只是帶上蔡琰容易,帶上那么多書卻不容易啊。 那可是近千車的書籍! 車隊超長的! 否則蔡琰也不至于為了他們拖延到這時候才勉強能走了,之前可不就是為了這些書張羅cao心么。 郭嘉看著那一車一車的竹簡,簡直在心里把紀衡感激了十萬八千次。 紙張什么的,真的太重要了??! 當然,現在的問題是,他們總不能帶著這近千車的竹簡去跟匈奴人干架吧? 曹旭對這些書總得有個安排。 提起這個,曹旭自己也嘆了口氣:“總不能丟掉啊,我雖然書讀的不好,但也知道這些是很珍貴的東西?!?/br> 書籍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只有董卓那種傻逼才會隨意損毀。 郭嘉道:“所以我才說這是個麻煩,若是能直接丟掉,那倒是容易了,將軍,這些書籍會嚴重拖累我們的行軍速度,我們之前也說好了,這一戰打的就是快準狠,必須保證我們自己的機動能力,否則我們這五千人如何能夠對抗匈奴的大軍?我們能做的只有擊中他們的痛處,然后快速抽身?!?/br> 可如果帶上這些書……和匈奴來去如風的騎兵比起來,他們這簡直就是蝸牛似的速度,不狠狠地揍他們一頓,匈奴人那可不就是腦袋壞了么。 ……好吧,要郭嘉說,就算是腦袋壞了的,也不會放棄這種明顯的好機會。 蔡琰聽到這里不由的握緊了手,但她沒有說話。 她很清楚此時的情況,一味的哭求曹旭留下這些書除了強人所難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這樣的事情是要外面那些士卒們用性命去彌補的。 蔡琰想道,那些人能夠在如今的情勢之下還追隨曹旭前來攻打匈奴人,保衛國家,這些都是有義氣有熱血的民族英雄們,他們懷抱著一腔熱血而來,她又怎么能說出那樣的話來,讓這些英雄們為了她而犧牲性命呢? 他們與匈奴人作戰,已經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了。 書是死的人是活的,國家是有了這些英雄們才得以延續和保存。 所以蔡琰說不出那種哭求的話,她無法對曹旭開口讓她無論如何都要保住那些書籍。 書籍確實珍貴,可難道外面那些將士們的性命便不珍貴嗎? 更何況,護不住這些書是她的無能,她如何能夠對別人提出這樣的要求來? 可縱然心中明白這樣的道理,那些書卻也是蔡邕一生的心血啊。 她以后恐怕是無顏面對父親了。 這么想著,蔡琰卻聽見曹旭說:“不管怎么樣,這些書不能丟,如果盡是些酸儒文章我倒是懶得管了,可……你看過沒?那些書里面有好些是有用的呢?!?/br> 這些書籍中有不少來自當初洛陽的皇室收藏,可見這些書籍的珍貴。 如果是科學技術類的書籍,那必然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技術才被記錄下來,保存在洛陽皇宮的。 這年頭,很多技術并不是不發達,只是最尖端的技術都掌握在朝廷手里,外面的工匠們,尋常是學不到的。 郭嘉也贊同這話:“這一戰便是一無所獲,只得了這些書籍也是值了?!?/br> 蔡琰聽到這里稍稍松了口氣,看起來曹旭是想要保住這些書的,那么就還有希望。 但怎么保住卻也成了問題。 因為想要保住這些書是要冒風險的,可就算曹旭愿意,那些一心想來打匈奴人的將士們會愿意嗎? 郭嘉道:“這一點將軍倒是不用愁了,我之前正聽士卒們說過這事呢,大家對蔡小姐都敬佩的很?!?/br> 這話讓曹旭有些驚訝了。 等她問起,郭嘉就給她解釋道:“之前人家問我蔡邕的女兒是什么意思,你怎么一聽這個就偏要帶著人家走了,我就給他們解釋了一下,又說起蔡小姐也是當世才女,學問好的很,于是他們就更加佩服了?!?/br> 大概的情況是,如果這事放在一起,士卒們要說讀書的都是酸文人,手上沒兩斤力氣偏偏還斤斤計較酸了吧唧的,咱們純爺們真漢子就瞧不起這種人。 可最近由于青州的教育問題,士卒們不這么想了。 尤其是呂布軍中來的那些,原本他們生活在強者生存的并州,瞧不起文弱讀書人的想法比中原地區更甚,但最近不是考試么……大家發現,論讀書,他們的純爺們真男人高順高將軍也是很厲害的。 哎,原來讀書做學問和做男人不沖突??? 然后他們很快又發現,讀書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他們無所不能的戰神,天下無雙的呂布……掛科掛到差點抱著高順的大腿哭泣。 呂布今年春天的時候再次掛科,雖然曹cao沒擼了呂布的兵權讓他滾去青州學館補課,但這不也沒帶著他去打陶謙么? 從此呂布狠下決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今年大家時不時的就可以看到呂布抱著書往高順房里跑,去了之后一整晚都不出來。 據巡夜兄弟透露的消息,他們呂大將軍,每次都熬夜到很晚才能睡。 當然,這也是有成效的,之前一次考核,呂布雖然依舊沒通過,但那是因為考核需要至少兩門科目及格,呂布這次至少還及格了一門呢! 而他們這些普通的士卒們,雖然不需要去讀書考試,卻也有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