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陳宮覺得這樣也行,但卻又補充道:“主公當與袁盟主說明厲害關系,萬不可再如現在一般拖延了?!?/br> 這又不是拼什么消耗戰,慢吞吞的算怎么回事嘛。 曹cao點頭答應,第二天也就去找袁紹說這事了,可袁紹依舊不同意。 曹cao一再勸說,袁紹才終于嘆了口氣,然后揮退左右,只留下曹cao一人。 曹cao知道,袁紹這是有話要說了。 果然,袁紹說道:“孟德,我知道你心系天下報國心切,但你一個勁的只催著我去攻打董卓,可知道這董卓也不是說打就能打的,董卓的實力如何,這些天傳來的那些消息我也都沒瞞著你,別人不知道,難道你也不清楚嗎?” 這話是曹cao沒想到的,他問道:“那么你這是心中已經有想法了?” 說到這個曹cao果然高興起來:“哎呀你看你,都已經有計劃了怎么不早點告訴我,害得我這幾天干著急了?!?/br> 袁紹說道:“你從小就這么個脾氣,我會不知道?意氣用事,冒險好進,當年剛當上洛陽尉就敢打死蹇圖,如今一個董卓放在你的面前,你是肯定要去打的,卻哪里知道董卓現在根本打不得?!?/br> 袁紹端起杯子喝了口酒說道:“孟德啊,董卓可不是當年的蹇圖,蹇碩找你的麻煩這事還能有商量的余地,他實際上也不能真的把你怎么樣,可你要是一頭撞在了董卓的手里,這事情可就不好說了?!?/br> 曹cao卻根本不關心這個,他只注意到一句話了:“董卓現在打不得?本初你是不是得到什么消息了?” “所以我就說你雖然這些年年紀長了,但卻還是那個冒進沖動的脾氣,我得到的消息不是都給你看了么?” 在這一點上袁紹對曹cao是真的很不錯的,甭管是多么隱秘要緊的消息,他對曹cao都毫不隱瞞,而是全部分享給他,袁紹自己能看的消息,他也都給曹cao看。 這時候他覺得曹cao還是年輕時候的犟脾氣,于是也不生氣,而是給曹cao分析,為什么現在的董卓打不得。 如袁紹所說,他并沒有向曹cao隱瞞什么消息,他所謂的董卓現在打不得,其實并不是站在其他角度說的,他所說的僅僅是現在的董卓太強大而已。 按照袁紹的想法,他們這一路暫且高筑大營,并不立刻出擊,而是讓其他幾路先打,讓他們與董卓互相消耗力量。 一則試探董卓,二也是讓他們互相爭斗,互相都衰弱下來。 袁紹知道董卓強大,只靠一路兩路是無法真正擊敗他的,所以他要做的并不是一直不管,而是在其他人將董卓的力量消耗的查不多,董卓虛弱起來的時候,自己再來一舉定乾坤。 畢竟,僅僅是挫敗董卓,和真正的打入洛陽那是不一樣的。 前期打的太兇猛,后期就難免后勁不足,到了真正拿好處的時候反而沒什么力量了。 袁紹算好了,他和曹cao的部隊加起來一共四萬多人,算得上是非常強大的一支了,且曹cao帶過來的多數都是精兵強將,戰斗力是遠勝其他人的。 因此算起來,若論實力應當是他們這一路最強。 且袁紹又是盟主的,真到了該進洛陽的時候,他既有盟主的名頭又有四萬多精兵的實力,誰還能爭得過他呢? 袁紹也是真的對曹cao挺好,這種明顯有大好處的事情,他將曹cao留在身邊,準備到時候跟曹cao一起做。 ……你看他都沒帶同是袁家子弟的袁術玩。 若不是真的想給曹cao分好處,袁紹早把曹cao派出去打頭陣了,他自己在后面坐收漁利。 袁紹本以為曹cao怎么說都該感動一下吧? 誰知道曹cao聽到他這一番話不僅不感動,反而是大怒。 當然,曹cao并沒有大罵袁紹,他喘息幾聲,硬生生壓下自己心頭的憤怒,開始試圖說服袁紹。 “本初,我們現在做的是救國的事情,董卓殘暴,人人欲誅之,我們起兵是為了道義,為了百姓與天下,是為了漢室江山,如何能計算這些名利?更何況是讓同樣心懷天下的義士們在前犧牲,我們卻在背后獲利?” 若是換個別人說這樣不識好歹的話,袁紹早就生氣不愿意搭理了,心說我一片好意對你,反而是我的不是了? 但這話是曹cao說的那就不一樣。 袁紹是清楚曹cao那脾氣的。 因此這時候他就對曹cao說道:“我也并非是不救國,我既然在這里了,最終的目的當然也是討伐董卓匡扶大漢,但既然還有很多人在做這件事情,孟德啊,我們總得為自己考慮一下啊?!?/br> 他用的不是你我這樣分開的稱呼,而是用了我們,算是真的把曹cao當自己人看的。 曹cao也聽出袁紹這話了,可他還是說道:“那難道我們就只在這里干坐著?本初,我帶士卒們出青州的時候告訴他們,他們都是去討伐董卓,是去做英雄的,這時候卻叫整日窩在大營里,我怎么有臉對士卒們說這件事?!?/br> 袁紹道:“孟德啊,你還是太急躁,你且看著這幾日各地傳來的報告,你以為他們真的是還沒準備好?” 什么糧草沒到位啊,什么器械在趕制啊,什么兵器不足啊,又或者說兵力不夠,補充的兵源還在路上之類的。 總之理由千奇百怪,但最中心的思想只有一個。 暫時不能打! “我在等第一個出頭的人,他們也在等,甚至他們打定主意要跟我耗著,因為他們很清楚我不能無休止的等下去,我是盟主,時候到了我就必須拿出主意來?!?/br> 到時候不管袁紹點了誰,那都挺得罪人的。 如果到時候袁紹對誰下令了,那叫不得已而為之,至于說現在,大家還是很愿意繼續裝死的。 曹cao聽到這里實在是忍無可忍,他站起身,干脆的說道:“我先回去了?!?/br> 袁紹也是嘆息一聲:“孟德你回去好好想想,這事我難道還能虧待你嗎?” 他是一心拉著曹cao要給他分好處的呀! 曹cao沒說什么只是快步離開了。 回去之后曹cao就在自己的營帳里大發脾氣,他又不好罵袁紹,最后干脆拉了董卓出來當出氣筒,里里外外的把董卓罵了一頓。 ……雖然在這事上董卓看起來挺無辜的_(:3ゝ∠)_ 不過現實并不像袁紹所想的那樣,至少他不需要等到最后關頭強制下令進攻了,因為有人主動請戰了。 要說起來袁紹一大早起來聽說有人請戰,當時就嚇了一跳,心說別是曹cao想不開了吧? 結果等他懷著深沉的心情打開桌上的竹簡一看,頓時就樂了。 不是曹cao! 是誰? 孫堅。 長沙太守孫堅主動請戰,并且按照他請戰書信中的意思來說,孫堅等不下去的,這會兒書信送到的時間,他應該已經跟董卓打起來了。 袁紹于是讓人去請了曹cao來,然后把書信遞給曹cao看。 曹cao當即夸贊道:“孫文臺真乃英雄人物!” 他這話的本意是說給袁紹聽的,希望這事能給袁紹觸動,至少告訴袁紹并不是每一個人都畏懼董卓不肯主動開戰的。 但袁紹完全沒聽出他這話的意思,而是跟著點頭道:“不錯,孫文臺確實英雄啊,我聽說當初邊章韓遂叛亂,董卓去平叛都沒打出個像樣的結果來,反倒是這孫堅取得了不錯的戰績,這么算起來,他應當是強過董卓了,有他為盟軍先鋒,董卓彈指可滅?!?/br> 曹cao抽了抽嘴角,終于還是一句話都沒說出來。 是的,單純憑本事說的話,或許孫堅英勇善戰勝過董卓,但此時孫堅才多少兵力,董卓又有多少人? 兩人完全不一樣??! 曹cao覺得袁紹這就是在扯淡。 但不得不說,只憑這件事,袁紹覺得孫堅這人還挺不錯的,他這兒正瞌睡呢孫堅就給他送了枕頭。 而且有了孫堅在前,曹cao也不好說這是不打仗了吧? 這不是正打著么。 袁紹高興了,袁術卻覺得自己被坑了。 孫堅自請為先鋒,這事特么的也沒人跟他商量過??!(╯‵□′)╯︵┻━┻ 別忘了,此時的袁術和孫堅是一路的,也就是說,孫堅打了,袁術也得跟著打,他要是不打都說不過去。 袁術和袁紹倒不愧是一家子的兄弟,兩人的想法其實都差不多,這時候袁紹在等,袁術也在等呀。 哪知道袁術正在跟袁紹耗著較勁呢,孫堅自己跑出去了。 孫堅你腦子是不是有坑??! 如果可以的話,袁術真的很想搖著孫堅的領子問問他這句話的。 孫堅可不管袁術的想法,他從一開始其實就是打好了這樣的主意來的。 或者說,這就是武將想法的與眾不同之處了。 袁紹和袁術都在從各個方面衡量問題,孫堅的想法就簡單多了。 他討伐董卓確實也是順應大勢來的,順帶著也打算給自己刷聲望撈好處,所以孫堅知道,討伐董卓這件事情,功勞大的人可以得到的好處更多。 行啊,這事簡單,打過去不就好了嘛! 等他立下大功勞,這事情不就很妥了? 多么經典的武將腦回路??! 孫堅就這么著把袁術坑出一臉血,哭都哭不出來。 但甭管怎么說吧,這戰爭算是正式開打了。 關于孫堅此人,那真是身經百戰名聲在外的,董卓也聽說過孫堅善戰的名聲,這時候聽說聯軍以孫堅為先鋒來打他,董卓當然也不敢怠慢,當即派出手下大將華雄領兵應戰。 有了孫堅打頭陣,大家不管是哪一邊的也都不好太藏私,就算意思意思一下,也得派個人出來打一打了。 于是沒多久董卓也算是被諸侯戰爭的汪洋淹沒了吧。 反正周圍的人都在跟他打架。 袁紹雖然還是不愿離開酸棗大營,但考慮到董卓也往他們這邊派兵了,所以曹cao說要去打一打的時候,他也不攔著了。 曹旭卻覺得挺無聊的。 董卓大概是覺得曹cao這里并沒有什么真正出名的人物,因此根本不予以重視。 甚至他其實不太瞧得上袁紹那一套的,對于董卓這種信奉弱rou強食法則的人來說,孫堅才是他欣賞的對象。 更別提孫堅在征戰南北多年,根本不是打一打黃巾而已,各處平叛他也都去過,并且多數能夠取得勝利。 孫堅英勇的名聲,董卓已經聽的足夠多了,他對孫堅的評價就很高。 甚至董卓明說他看不起聯軍,包括了盟主董卓,但孫堅卻是江東猛虎,是個英雄人物,其他人不過土雞瓦狗罷了。 因此在做安排的時候,董卓多將精銳調遣至孫堅這一路,比如他手下大將華雄就被派往這里。 其他人那里就遠沒有這么重視了。 當然,袁紹畢竟是盟主,還是要給袁紹一點面子的。 董卓覺得袁紹這里很好打,又是聯軍盟主,拿下袁紹大概能獲得大把的好處,于是他將這件好事留給了自己的女婿牛輔。 袁紹畢竟是臨時招募的軍隊,韓馥這個做冀州牧的又對袁紹看不順眼,因此袁紹手下真正武藝高強善戰的將領其實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