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見了紀衡,郭嘉和戲志才也沒有半點畏縮的樣子,大大方方的給紀衡見了禮,然后郭嘉說道:“紀少府看起來對我和志才十分關注?” 然后也不等紀衡回答,戲志才就說道:“先生問你問題之前,少府看了我們好幾回了,那像是認識我們一樣的?!?/br> 紀衡:“……” 他看著眼前這三個少年,頓時覺得自己的智商全都喂了狗。 所以說,人家能成為大大而他只能做個普通人這可真不是沒理由的,并不是重來一次智商就會得到提升,紀衡覺得吧,他兩輩子加起來,也沒見智商比人家高啊。 感覺虐虐的。 不過如果對比的對象是這三位的話……勉強還能有個心理安慰。 于是紀衡也不推脫,而是點頭承認道:“我觀你二人覺得十分不凡,因此便多看了幾眼?!?/br> 這話說的郭嘉笑了:“有何不凡?” 他和戲志才在學館里不算特別突出的,相貌也沒好到讓人驚為天人的地步,家境不好,因此穿戴也是尋常,能有什么不凡的? 紀衡說道:“有人外表光鮮亮眼,實際上不過路邊野草,有些人外表或許不顯,但內里卻是金玉,我覺得你們屬于后者?!?/br> 這樣說著,他又說道:“也不必都站在這里,我們換個地方相談?!?/br> 他很愿意跟這三人聊天呀! 只是問起來的時候才知道,郭嘉看著年紀最小,但實際上和徐庶同齡,而戲志才看著和徐庶同齡,實際上比徐庶還要大三歲。 紀衡伸手捏捏他們:“你們兩個啊,也該好好鍛煉一下了,徐庶讀書也沒讀的發育不良啊?!?/br> 這兩個曹老板心中的朱砂痣白月光等級的謀士,現在就是兩根發育不良的豆芽菜??! ……曹老板你到底什么愛好→_→ 不過紀衡這話也叫站著說話不腰疼,徐庶雖然原本家境也不好,但他至少身體健康啊,后來又跟著游俠們混,舞劍也是不錯的,至少一人打同齡的兩三人不是問題,郭嘉和戲志才就比較倒霉了,這兩人一對病秧子,吃藥是很花錢的。 而他們兩人的身體又不是感冒頭疼之類的病癥吃幾天藥就好了,而是長期吃藥,這就很耗錢了。 紀衡想了想問道:“你們要不要去濟南讀書?” 這話是之前大家都沒想到的,包括徐庶也沒想到紀衡會這么說,他覺得紀衡既然是來給曹cao招攬人才的,那么當然是選年紀大一些的好,他們之中若說有希望,已經十八歲的戲志才還好,但如郭嘉這樣的,應該是不在考慮范圍內的吧? 紀衡見他們一臉意外的表情,于是解釋道:“是這樣的,東平陵也設了學館,還是國相親自請來的先生,學問是很好的,但于東平陵讀書還有一樣好處?!?/br> 紀衡看了眼郭嘉和戲志才說道:“也算是我有感而發吧,這次回去我將請在學館設獎學金項目,說起來也簡單,就是讀書好的人,不僅減免讀書的費用,甚至可以得到獎勵?!?/br> 郭嘉和戲志才原本聽著他的話心中還有幾分估量,此事卻不由的問道:“少府說的可是真的?” 紀衡點頭:“我想著,家境不好又想讀書的,可以申請減免一部分費用,而讀書好的,則可以拿到獎學金補貼家用,至于說金額……我倒是沒想好是以米糧核算還是直接給錢了?!?/br> 這年頭發俸祿也不是直接給錢的,而是有一些米糧布匹之類,當然,也會發一部分錢,總之這年代糧食布匹也是貨幣的一種,而且發的十分實惠,拿回去立刻就能改善生活的。 聽著紀衡的話,戲志才感慨道:“看來少府是真的很想讓我們去濟南了,無論少府是看中了我們身上的哪一點,但反正戲志才身無長物,家中也無甚家產,少府若是不嫌棄,跟你去了濟南又如何,只是不知少府所說的獎學金……可當真么?” 郭嘉是知道戲志才為什么這么說的,郭嘉父親早喪,母親沒幾年也去了,他無父無母沒什么牽掛,再加上家境就算不好,可到底還有些家產,省吃儉用的,過到成年是不成問題的,戲志才卻不一樣。 戲志才自己身體不好也就罷了,他母親這兩年卻也逐漸不好,家里兩個病人,生活負擔就顯得特別重,戲志才也想過不讀書了,去找個活計做做,干什么不能賺點錢呢?就算不賺錢,只要人家給他一口飯吃也能給家里減輕負擔了,但他母親一直不同意。堅持要他好好讀書才能有出息,戲志才自己暗地里去找,倒是想在讀書之余做點事情,可人家一看他那病怏怏的樣子就不要他了。 請了戲志才回來,到底是請個病大爺回來伺候著,還是來給他們做事的呀? 因而人家都不愿意要。 戲志才也就只能偶爾承接一點代寫書信,或者哪家辦什么宴席,他去給人家記一記賓客和禮單什么的,不過因為會需要請人來做這種事的人家家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因而報酬也不算高。 此事紀衡提出讀書可以不要錢,不僅包吃包住,只要書念得好,還額外給錢,這也由不得戲志才不心動了。 而說起這個,郭嘉想了想也說道:“既然志才要去,那我也去好了,嘿,怎么想也比在潁川好點不是?!?/br> 不過…… “紀少府倒是真的用心呢?!?/br> 戲志才因為個人原因一時想不到太多,郭嘉卻覺得這個紀少府對他們未免太熱情了一點,這條件開的可真好啊。 紀衡搖搖頭:“也不僅僅是為了二位,說來慚愧,我家中也算有些家產,這些年從未缺過花銷,當初讀書也只覺得辛苦,沒想到這其中的不易,現在想來也是羞愧,這一路從濟南到潁川,我一直想著自己應該做點什么,或許改變不了天下大勢,但能幫一人是一人呢,寒門學子求學不易,我既然有能力做這件事情,那么為什么不做呢?” 他這也不是假話,這件事情并不僅僅是為了郭嘉又或者戲志才,他只是想要去做一些事情而已。 群雄爭霸逐鹿天下那不是他能夠做的事情,但紀衡覺得,如果可以幫到別人的話,他既然有能力,為什么不去做呢? 如他所說,或許改變不了天下大勢,但能幫一人是一人。 對他而言或許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別人’,但對于受到幫助的人而言,可能就是改變了整個人生的大事。 這么一想的話,哪怕只能幫到一個人,那也很值得啊。 既然來了這個時代,總得創造一點屬于自己的價值,不是嗎? 郭嘉和戲志才對視一眼,兩人一起站起身給紀衡一拜:“我二人代天下寒門學子謝過紀少府?!?/br> 這話是打心眼說的,紀衡不幫他們沒什么,可他幫了,幫的還是他們這些寒門士子,他們能混個小官職當當都是不易了,紀衡幫助他們,是真的沒有多大回報的。 若有平步青云的,那是紀衡運氣好碰上了,但其中多數卻不見得能給紀衡帶來什么回報。 曹旭回來的時候紀衡正跟三人聊的開心,郭嘉和戲志才雖然日后都是浪的飛起的人物,但現在倒是還有些十幾歲少年人的天真樸實,即便顯得跳脫了一些,解釋為少年人的活力也是沒問題的。 見曹旭回來,紀衡就有點驕傲,他顯擺道:“元昭來看,我今日遇上兩個學館的學生著實不凡,日后當成大器呢?!?/br> 然后他剛要介紹這兩人,曹旭就開口了:“我是知道他們的?!?/br> 曹旭的視線掃過郭嘉和戲志才:“要是我沒記錯的話,我上次來陽翟的時候,學館里那個舞劍全是花架子也就算了,最后還把自己摔了個跟頭的人就是你吧?” 說這話的時候她看著郭嘉,然后轉向了戲志才:“那個在他身邊給他叫好喝彩的人,是你吧?” 紀衡:“……” ……你們認識??? 可還沒等紀衡問出這個問題,他又聽見曹旭說道:“你要把這兩人帶回東平陵去給我哥哥,我絕不同意!” 紀衡一臉懵逼:“為什么???” 這兩人都是大才好嗎! 郭嘉和戲志才都送上門了居然還往外扔,你是不是傻? 不說戲志才,那個郭嘉可是能讓你哥說出‘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人??!曹大爺你清醒一點??! 曹旭道:“我們是來尋訪賢才的,這是指有用的人才,而這兩個……” 曹旭對著郭嘉和戲志才伸出一根手指:“我一根手指就能摁趴下的人,以后怎么為哥哥征戰沙場!” 紀衡:“……” 很好,這很曹旭。 大爺我真的給你跪了行不行! 誰告訴你這兩人帶回去是要做武將啦!人家是干謀士的活兒好嗎!還都是三國時期的頂尖謀士??! 然而這時候郭嘉開口了:“這位……小姐,我舞劍摔了那么多次,你說的是哪一次???” 甚至他還笑的出來:“其實我一直以為自己的劍術還不錯呢?!?/br> 紀衡:“……” ……該說不愧是郭嘉嗎?哪怕年紀小,那也是郭嘉_(:3ゝ∠)_ 曹旭聽到這話更擔心了:“伯瑾,你看他,你可千萬不能眼瘸到這種程度啊?!?/br> 紀衡:“……我沒眼瘸?!?/br> 他們兩到底是誰眼瘸啦! 可郭嘉卻繼續說道:“紀少府邀請我們去東平陵原來是做武將嗎?” 戲志才點頭:“難怪剛才說要我們多鍛煉呢?!?/br> 曹旭對他們一臉懷疑:“你們那個小身板,練了也不見得多好吧?兩根手指,不能再多了?!?/br> 郭嘉這時候一挺胸膛說道:“小姐可不要小看人了,身體不好便不能做大將軍么?可知有冠軍侯霍去病,八百驍騎便打的匈奴人聞風喪膽,這可是厲害的將軍?” 曹旭點頭:“霍去病我當然知道,他也確實很厲害,但這跟你們有什么關系?你們就知道他身體跟你們一樣不好嗎?” 郭嘉一本正經的點頭:“對啊,不然怎么叫去病呢?須知名字往往體現了父母的期望,好好的孩子,叫富貴,叫榮華,叫什么不好偏要叫去病呢?肯定是從小身子骨就不好?!?/br> 曹旭想了想還真皺眉頭了:“……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呢?!?/br> 于是郭嘉更加義正言辭了:“正是如此,我從小就仰慕冠軍侯的事跡,當年有匈奴屢犯邊境,如今鮮卑人也同樣欺人太甚,我愿習武,日后為大將軍,就如同冠軍侯一般保衛國家!” 這十足十的有志少年的樣子太讓人感動了。 曹旭就很感動:“對不起,我為我之前說的話道歉,我不該那么說你的,每個人都有資格做大將軍,只要他肯努力!” 于是戲志才也說話了:“是啊,我也愿效仿冠軍侯,保衛邊疆,讓異族再不敢來犯?!?/br> 曹旭情緒很激動,她當年立志要做大將軍就是為了保衛國家,這時候忍不住開口跟著大聲道:“保衛國家!” 郭嘉和戲志才對視一眼,也跟著喊到:“對,保衛郭嘉!” 喊完了口號,郭嘉又擺出那副弱弱小少年的樣子來了,他小心翼翼的看了曹旭一眼,問道:“那、那我們還能去東平陵嗎?” 曹旭一揮手:“去!當然要去!誰不讓你們去我跟誰急!” 紀衡:“……” ……他到底是該心疼曹旭,還是該夸一聲不愧是郭嘉和戲志才? ☆、第48章 在陽翟忽悠到了郭嘉和戲志才之后紀衡就很滿足了,至于說徐庶,這個其實不用太擔心,徐昌一封信就說動他了。 不管是徐庶還是徐母都覺得去濟南也不錯,那里有徐昌在,他們到底是親戚,住的近一點也方便走動,再加上徐庶在潁川的出息并不一定比得上在濟南大呢。 徐庶如今已經十五歲,也是時候考慮以后了,徐母不由的就會想到,若是留在潁川,其實他們家什么都幫不上徐庶,家境也不好,想要出人頭地是很難的。 去了濟南就不一樣了,徐昌和曹家的關系特殊,他是曹旭的師父,只憑著這一層關系,如果徐昌提起的話,徐庶的未來絕不會差的。 當然,徐家母子兩都不是那種上趕著要抱大腿的人,徐庶若是有本事,給自己走一條相對容易的路當然更好,何必偏要白白耽誤幾年呢? 若是徐庶才干平平,徐母也不會求任何人給徐庶謀前程,她只會教導徐庶辛勤勞動,用自己的雙手換來明日的生活。 但不管怎么說,紀衡想想這次能帶回去徐庶,郭嘉戲志才三人,頓時就覺得這一趟跑的太值了,哪怕接下來一個人也忽悠不回去,那也很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