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節
“不好!出事了?!?/br> 一行人加快速度,策馬揚鞭,飛快地趕回山上,可等曹元組織眾弟子刨開炸得一片狼藉的亂石時,只發現了受傷的墨妄與死去的喬占平,方姬然已經不見了蹤影,只留有一副炸掉的衣袖。 喬占平緊緊壓在墨妄的身上。 他的頭部、腰部、腿部都受到巨石的重壓。 也正是因為他在爆炸發生那一刻,選擇了撲倒墨妄,讓墨妄得以活命。 而他自己——卻永遠的去了。 隨同方姬然一同消失的,還有墨九前期收集的幾個仕女玉雕…… 弟子們的抽氣聲,響徹了石洞。 幾乎同一時間,墨妄緩緩地睜開了眼睛。 “左執事!” 他的嘴巴艱難的一張一合,看著曹元,吃力地表述。 “追……方……姬然……!” …… …… “你是這個世間上最優秀的匠人,你為墨家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你的一生都在黑白之間艱難地選擇著,卻永遠保持著愛人之心,重情重義……我們會永遠記得你?!?/br> 半個月后,墨九從一個葬禮趕赴另一個葬禮時,在喬占平的墓前,對著他的石碑如此說。 喬占平在爆炸中故去,事情發生得突然,尚雅猝不及防失去夫婿,早就已經哭得不成人樣。兩個小孩一左一右跪在她的身邊,小的完全懵懂無知,大的學著母親的樣子為父親燒著紙,一張一張往火盆里丟。也有一張又一張的冥紙,在隨風起舞,伴著一陣陣弟子們低低的嗚咽,飛上了半空??M繞,縈繞在墳冢上空。 人去了。 事卻未成空。 墨九當著一列列前來送葬的墨家弟子,當著墳冢前喬占平的遺孀孤子,突然拔刀割破自己的小手指,將鮮血滴在墳前的酒碗里,灑在喬占平的墳頭,冷著聲音說:“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墨九今日起誓,來日我必踏平臨安府,血祭興隆山?!?/br> “踏平臨安府,血祭興隆山!” “踏平臨安府,血祭興隆山!” “踏平臨安府,血祭興隆山!” 眾弟子齊聲喊話,聲勢凄厲而壯大。 有北風從不知名的遠方吹來,蕭瑟了這一方樹林。 墨九的恨意,不是無端來的。 這一炸不僅毀了千連洞的物資,死了喬占平和墨家弟子,還把千連洞的設施炸了個稀巴爛。 興隆山這個世外桃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墨九的心,都在滴血。 興隆山是她的家,是墨家的根基。 自己的家里被人鬧得雞飛狗跳,這臉打得啪啪響,她如何不恨? 而且,雖然墨妄醒了,可喬占平卻死了。 她說不出的恨! 這不僅僅因為與喬占平相處數年的感情,還因為他本身在火器方面的天賦。 他這一死,墨九簡直就像失去了一個左膀右臂—— 尤其看著尚雅和兩個年幼的小孩,她都不忍心。 不忍心告訴他們火器的事情,其實是喬占平做的。 更也不忍心告訴尚雅孩子的事。 如果尚雅知道,她辛辛苦苦撫養了兩年的兒子,根本就不是親生兒子,喬占平又離世了,她會不會瘋掉?! 墨九不敢說。 他們這一路走來本就不易,喬占平人都死了,就讓他落個清白吧。 至于這些秘密……不如暫時留白。 …… 南榮景昌五年五月,天氣異常的酷熱, 可經了一場變故的興隆山,卻無端的冷寂了下來。 方姬然并沒有追回來,匆匆趕回的墨九急著處理爆炸后續,而哈拉和林也不曾平靜半分。 這個五月,對于整個天下的人,對于整個歷史,都具體極大的意義。 五月十八日,蕭乾攻下哈拉和林,這成為了他皇圖霸業的一個重要節點。 從這一日起,蕭乾開始了對北勐的正式統治。 五月二十三,蕭乾為蘇赫王爺風光下葬。 五月二十五,就在蘇赫下葬后的第二日,阿依古長公主在哈拉和林召開了忽里臺大會,并于大會上宣稱蕭乾為三丹公主之子,乃北勐世子。并稱其子烏日根年幼貪玩,無心國事,并不適合做北勐之主,特舉薦蕭乾為新一任北勐大汗。此舉一出,各宗親紛紛表示歸順,忽里臺大會比預想的還要順利,幾乎沒有半點波浪,就結束了。 說來荒唐,卻不荒唐。 識時務者為俊杰! 蕭乾即是三丹公主后人,他們何不順其而昌? 當然,也很少有人知道,就在阿依古長公主召開忽里臺大會的前一天晚上,哈拉和林其實發生了一場腥風血雨。一些有異心的北勐重臣,都遭到了怯薛軍的秘密清洗,這一次毫無預兆的血腥鎮壓來得很快,去得也很快,當太陽再一次掛在天上時,地面上的血跡都已沖洗干凈,就好像不曾發生過一樣。忽里臺大會一召開,新汗登基,哈拉和林很快就恢復了過往的生機。 死去的人,很快就會被歷史湮滅。 有人說蕭乾手段殘忍,但他這樣做的效果很明顯。 ——以最小的犧牲,換得了最大的利益。 不過,與眾人猜測的不一樣,蕭乾并沒有為難烏日根,不僅沒有對他秋后算賬,還在北勐西部給了他一塊封地,任由他領著親信離去。此舉在宗親中自有好評,就連阿依古也沒有想到能為兒子換來這樣好的一個結局,之前的種種擔心,也悉數落下。 可她沒能隨了烏日根去。 蕭乾把她留在了哈拉和林,讓她享太后之尊,榮華萬丈。 可她心里清楚,蕭乾還是提防著她。 她與烏日根不在一處,就必然會互相牽涉。 沒有了她,烏日根成不了氣候。 沒有了烏日根,她爭這些東西又有何用? 一夜間,哈拉和林變了顏色,換了新的天地人間。 次日,旭日初升,大街小巷灑掃一新。 鼓樂響起,號角聲聲,蕭乾在哈拉和林正式登基即大汗位,成為了新一任北勐帝國的大可汗,并發布詔書,正式建年號為“元正”。 元為初始,為頭,為首,亦為圓。正為示其得位正統,取“名正言順”之義。 正午的天空,霞光萬道,獵鷹高飛。 元正年的到來,也為蕭乾的稱霸天下的征戰史打開了另一扇嶄新的大門。 …… 坑深351米,大結局(一) 那一年春意闌珊,焚琴煮酒,有人情盡有人執手。 那一年夏陽酷暑,兵臨九州,有人離別有人相守。 那一年秋風蕭瑟,狼笛聲聲,有人遠走有人停留。 那一年冬雷震震,烽火城頭,有人命喪有人封侯。 那一年…… 那一年發生的事情太多太多。 那一年的戰火兵禍,那一年的不死不休…… 亂世之中,人不如狗。 不管粗麻布衣,還是錦衣綢袍,在遙遙無期的空等歲月里頭,只想尋一方安穩,能讓自己和家人茶飯無憂。 故而,不管墨九嫁過多少個男人,又克死過多少男人,也不管她名聲如何,為人如何,心地如何,更不管她在這個烽煙四起的亂世之中,究竟充當著什么樣的角色,到底是守護生靈的天使,還是引發戰爭的原罪之惡……她,以及她的轄地興隆山,在歷時三年的兵戈之禍中,成了世人的庇護,成了一方避世的凈土。 大批戰亂流民的涌入,興隆山鎮,這個從無到有的小鎮,僅僅三年就發展成了一個面積大過金州城,富饒力蓋臨安府,先進于全天下的一個繁華避風港。由此,被墨九笑稱為——“淮水明珠”。 時光荏苒而去。 大地輪轉了三個春秋冬夏。 兵戈未止,戰亂未停。 這是一個誰也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山河破碎。 風雨飄搖。 人人都在盼著戰爭結束。 北勐對南榮,蕭乾對宋熹,都以為很快就能看到的結果,居然拖到了三年后。 從來兵弱民軟,國王也早就被蠶食得只剩一隅的小小南榮,在兵強馬壯氣勢如虹的北勐大軍呼嘯而至的征伐中,支撐了整整三年。 …… 三年后。 南榮景昌八年,北勐元正三年。 臘月底的興隆山鎮,飄起了潔白如銀的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