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安王爺以前一直在陜西帶兵,也曾和西夏王府聯手共同對抗過西域的戰爭,所以他是一早就知道項墨的,雖然沒有打過交道,卻也見過幾次,對他的事情也是了解不少。 這回又聽說項墨曾經救過自己的女兒,自然是對他極為待見。 只是兩人在安王爺的書房詳談后,項墨出來時倒是一臉淡定,他的隨從更是從他那沒什么表情的臉上看出了些愉悅。而安王爺出來時臉色卻不似原先那般好看,除了一些凝重之外,更是帶了些煩悶不爽。 這次談話后,第二日,安王爺就不知道從哪里接回了個中年女子,說是陜西的故人,會些藥理,因為聽說女兒瑾惠郡主最近心血來潮要學藥理,便把她安排給了瑾惠做個藥理師傅。 這個姓傅的女師傅還當真是安王爺的故人,只是不是陜西的故人,而是在西夏認識的故人。傅師傅出自西夏有名的醫藥家族,安王爺十幾年前在邊界領軍作戰時曾經中過一次毒,就是這位傅師傅幫忙解毒的。 只是傅師傅不是安王爺請來的,而是項墨請來送給姜璃的。 項墨并沒有跟安王爺兜圈子,而是直接把宜欣縣君中蛇毒的事情前后都跟安王爺說了,然后就提出了把傅師傅送過來給姜璃。 安王爺作為老安王爺親自教養的繼承人,領兵作戰多年,自不是個蠢人。為何項墨要單單送個醫師,還不是個一般的醫師,給自家女兒?他可不信只是因為項墨覺得韓忱有問題,對西夏王府有威脅。 更何況項墨根本沒有掩飾他對自家女兒特別的關心和保護欲。 安王爺臉色難看,也不知是對韓忱的行為震怒,還是對項墨并不多加掩飾的心思心中不爽??傊?,他心里火氣很大。 所以這日傅師傅到了府上的時候,安王爺召了姜璃到正房說話的時候,看見女兒的先詫異后歡喜的反應,臉色就很有些復雜。 因為姜璃一聽說這傅師傅來自陜西,精通醫理,是送來給她做藥理師傅的時候,先是一癥,隨即又恍然大悟很高興的謝了安王爺,顯然她事先分明已經得知項墨要送個醫師給她。 那先前的一愣應該是聽說這個師傅是來自陜西,而不是西夏的時候,有些困惑。 安王爺看著自家女兒那高興的樣子就覺得很有些刺眼,這女兒到底知不知道項墨是什么心思?當然他如果知道自家女兒已輕易把自己許了出去,得一口老血噴出來。 他看著自家女兒,以前一直覺得還是個小小的小姑娘,現在才突然發現已經長大了,竟然已經到了讓人惦記著的年紀了。 有了這個認知,讓安王爺又是驕傲又是不爽。 難得這日安王爺在家,晚膳前便領著正妃側妃兩個女兒以及次子姜晞一起去了慧安堂給項老王妃請安,也正好一起用個晚膳,緩和一下母親和自己王妃緊繃的關系。 容側妃所出的三公子姜旼住在皇家書院,并不在府內。 趙氏也見冷待項老王妃也有幾天了,那畢竟是自家婆母,面子上總要過得去的,借事冷待一段時間還行,但卻不可能以后都不去請安了。因此便也應了。 眾人去的時候項大夫人、明惠郡主姜琪還有韓煙霓都在。 項老王妃坐在榻上,身邊一左一右坐了明惠和韓煙霓,兩人不知說了什么,哄得項老王妃很是高興。 項大夫人坐在一邊臉上陰晴不定,卻并不見多少喜氣,看見二房的人過來,原本是三分沉的臉又拉長了些,簡直是七分沉了。 姜琪和韓煙霓見安王爺等人進來,忙起身見禮。 安王說了聲免禮,就看了兩眼韓煙霓,這還是他第一次正眼看韓煙霓,往日可能也遇到過,只是從未留意。但最近因這女子弄得家中狀況頗多,先是母親項老王妃想把這女子塞給二兒子,然后自己的王妃和母親因此鬧不和,接著又有項墨跑過來跟自己說這女子的哥哥包藏禍心。所以今日倒是多看了她兩眼。 只是韓煙霓不會因為安王爺的這兩眼多高興,相反,她手腳都因為這兩眼而冰涼了。 年幼適逢家破人亡,自幼寄居韓家,顛簸流離逃亡,不說讓她多么堅韌,但對各種眼光卻是極其敏感的。 安王爺的這兩眼冰冷而充滿審視,還有那種居高臨下像看螻蟻一樣的冷漠。 韓煙霓不禁瑟縮了一下,下意識往項老王妃身邊靠了靠。 第38章 項翊現身 項老王妃沒有注意到韓煙霓的膽怯。她的注意力都在安王妃這一大家子身上呢。 趙氏帶著兒子女兒過來,她心里想歡喜都騰不出歡喜的勁來,往日她還算是疼著姜晞,今日就是見到姜晞,心里都犯膈應。 她免了眾人的禮,就有些夸張的對容側妃慈和的笑道:“阿妘,今兒個旼哥兒還沒有回來嗎?要我說,這讀書習武也不能太辛苦了,逢個月中也該回來歇歇?!?/br> 容側妃就淺淺的柔聲笑道:“勞母妃惦記著,旼哥兒也是很掛念著祖母,只是業精于勤荒于嬉,旼哥兒的天分本就比他兩個哥哥差了很遠,幼時我又嬌慣了些,更是不及世子爺和二公子的勤奮,此時若連書院的標準都達不到,以后可都不敢說是安王府出來的了?!?/br> 項老王妃聽完這話,笑容就淡了些,但還是道:“旼哥兒哪像你說的這樣,我看著就很好?!?/br> 又轉身問宜蘭道:“宜蘭,昨日里在素齋宴玩得可開心?皇后娘娘還跟我提起過你,說很久沒見到你了,下次你也跟我一起去見見皇后娘娘?!?/br> 趙氏聽了這話沒什么反應,容側妃卻很有些不安,她的女兒可一點也不想攀上項皇后,誰知道會不會被賣了和親??! 宜蘭低著頭,細聲細氣道:“昨兒個跟著三jiejie玩的很好,謝祖母關心,有勞皇后娘娘掛念?!比齤iejie便是姜璃。 項老王妃聽到她提起姜璃,話就是一滯,她眼睛瞟了姜璃一眼,那微仰的下巴,黑漆漆的眼睛,容光逼人的精致小臉就讓她的心里一堵,臉上的笑容徹底淡了下來。這丫頭真不是一般的不討喜! 這時項大夫人就在一旁對著項老王妃使了個眼色,項老王妃便重新收拾了一下心情把臉轉向了自己的兒子安王爺。 然后對著板著臉看不出表情的安王爺開口道:“承兒啊,我有些事情要跟你說,不若讓這些小輩先出去外廳里耍著,我們娘兒兩說一會兒話?!?/br> 安王點頭。明惠韓煙霓姜晞宜蘭幾人便起身行禮退去了外廳,姜璃倒是十分好奇她祖母能跟自己父親說些啥,還要特意避開他們,不過她也只能跟著大家一起出去了。 出去一路姜晞對韓煙霓都很是警惕,始終保持著十分之遠的安全距離,這讓姜璃暗中偷笑,卻讓韓煙霓差點嘔出血來。 什么東西,她心里又羞又恨,她喜歡的是她哥哥那樣穩重能干功夫好能撐得起事又剛柔并濟的男子,這個姜晞,不過是家世好一點,簡直就是個有勇無謀什么都不懂的愣頭青,誰會喜歡他那樣的? 可是她無從辯解,總不能真沖過去跟姜晞辯解吧? 且說花廳里待眾人都出去了,安王爺看著自己的母親,等她說話。 項老王妃便擠出了個笑容道:“其實這事之前跟你媳婦也提過,是有關明惠的婚事?!?/br> 趙氏心里一咯噔。 果不其然,項老王妃接著道:“你大嫂看中了寧國公府的周家,上次你媳婦擔心你大嫂沒跟我商量,沒應你大嫂,這次我就親自來跟你說。而且我覺著吧,這兒女親事,雖然是內宅打理,但其實也都是父親說了算。你侄女可憐見的,沒了父親,便只能拜托你這個叔父了?!?/br> 安王爺看著項老王妃沒出聲,他其實心里并不喜歡自己母親每次說起大房的事,都要提上幾遍,可憐見的,你大哥去了,你侄女沒了父親什么的,仿佛不這樣就不足夠提醒他當年他和大哥一起出戰,回來的只有他一個人似的。 項老王妃見安王爺沒開口接話,就繼續道,“況且你素來和寧國公世子交好,我瞅著,不如你直接跟寧國公世子把事情給定下來還好些。你大哥早逝,就留下這么一滴骨血,你可得為她做主啊?!?/br> 安王爺聞言卻是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的王妃,他素來在軍中,留在家中的時間并不多,對這京都各家兒女親事意向并不了解,這些向來都是趙氏打理。 既然上次趙氏拒絕了大嫂,必然就有她的理由,更何況他向來對他大嫂和母親的智商表示深度的懷疑,所以他當然不會糊里糊涂的直接答應這種事。 可是趙氏只是對安王笑了笑,笑容溫婉而寬和,并無任何異議。 安王收回目光,再次看向自己的母親道:“這京中的兒女親事雖說必要父親拍板,但現在很少有盲婚啞嫁的,都是要雙方有了默契才成,既然大嫂有意,我便讓人問問寧國公府的意思?!?/br> 項老王妃對這答案不算滿意,正待再說什么,項大夫人卻冷笑著瞟了一眼趙氏,換了笑容上前謝過安王。 她又不是傻子,那日試探過蘇氏,回去細一思量,就知道蘇氏對她們家明惠無意,她現在攛掇著項老王妃讓安王爺出頭,不過是為了堵了趙氏的路! 趙氏當然不會錯過項大夫人的那一眼,她心思略轉便大概知道了項大夫人的主意,心里也是冷笑,為了阻瑾惠的前程,不惜拿自家女兒的名聲去堵,不知道西夏的人是不是都這么“直爽”。 晚膳項老王妃、安王爺和姜晞一桌,項大夫人、趙氏和容側妃則分別領著自家的女兒和韓煙霓一起坐了一桌,中間還隔了一道六扇的絹素圍屏。 安王是個沉默的,又講究食不言寢不語,項老王妃那桌便吃得是沉默異常。姜晞因著項老王妃給他塞韓煙霓的事,也不去哄老祖母了,只顧著扒拉著飯。于是這頓飯簡直吃得項老王妃胃疼。 項大夫人趙氏她們這一桌倒是客客氣氣,但這客氣簡直生疏到骨子里。 姜璃對著韓煙霓,更是一粒飯也吃不下去,她瞅著韓煙霓和項大夫人,想到項墨說過西夏用毒古怪,心里便更是膈應。 項大夫人瞅瞅宜蘭,再瞅瞅姜璃,一個人比花嬌,一個花見花凋(慚愧得),那心里的酸意恨意簡直掩都掩不住。 總之,這一頓飯關系緩和倒是沒見著,那矛盾卻是從妯娌間的雞毛蒜皮和失去爵位的不滿升級到了某種無法宣之于口的隱隱的仇恨。 當晚安王爺便詢問趙氏有關明惠和周衍的事情,趙氏笑著道:“王爺您也是知道的,周衍那孩子家世品性才學武功在京都未訂婚的孩子中不說首屈一指,也絕對是頂頂拔尖的?,F如今,不知道多少家夫人都盯著呢。大嫂看中那孩子也沒什么奇怪的?!?/br> 安王爺沉默不語,趙氏就繼續道,“只是周衍是寧國公府的嫡長孫,將來是要襲爵的,對這嫡長孫媳是慎之又慎。上次我想著項皇后和母妃一直想著要把明惠嫁回西夏,因此就不敢私自應了大嫂。其實也是我的私心,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便也不愿去拉著臉開那個口。王爺,您和寧國公世子幾十年的情誼,可也別讓他太難做?!?/br> 趙氏并沒有跟安王爺提周衍的母親寧國公世子夫人有意自家女兒姜璃的事情,一來還沒有準信,二來此時跟安王說,必會將事情復雜化,安王爺素來厚待項大夫人母女,此時說出來,安王可能就會直接讓姜璃退讓。 但明惠能否嫁去周家,卻是跟自家女兒退不退讓根本無半個銅板的關系。 安王聽完趙氏的話,心里也是覺得無力,因著大哥的死,自己答應了父親要善待項氏母女,可是這善待,有時候也真是不容易。 這日后幾日,安王爺還沒找著機會跟寧國公世子提上一提他侄女的婚事問題,京都又發生了兩件讓勛貴世家們注目的事情,兩件事還都和安王府有直接和間接的關系。 定昭三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遼國信使上書大齊朝皇帝景帝,遼國三皇子入大齊都城燕京,拜見大齊皇帝,約于十日后,即五月初到達京城。 老皇帝景帝命剛剛辦差回京的十二皇子姜祁安排接待遼國三皇子事宜,又命安王爺暗中查探遼國三皇子突然進京的原因,以及遼**隊的動向。 安王爺便出了京城,連安王妃趙氏也不知道他具體去了哪里。 這事剛過去兩天,四月二十三日凌晨,一位全身是傷形容狼狽的年輕公子在兩個護衛的護送下敲響了安王府的大門。 這位公子自稱是項老王妃的侄孫,西夏王先世子的遺子,西夏王府的五公子項翊。六年前西域攻打西夏邊城,破城時屠城,項五公子在忠仆的護衛下逃出邊城,原本打算回西夏王城銀州城,卻多次受到刺殺,幾次都與死亡擦身而過,最后沒辦法,匿在了蜀中幾年,這才輾轉來了京都。 可是快到京都時,又一路遇到黑衣人追殺,身邊的人死得只剩下兩個護衛才到了安王府。希望能得到其姑祖母安王府老王妃和陛下的庇佑,再回西夏王府找項老王爺主持公道。 第39章 項五遇刺 項翊的出現是在姜璃的意料之中,所以算不得有多驚訝,雖然在前世她不太關注這件事,具體項翊是如何出現的還有后來的發展都不是特別清楚,但是大體的事情還是記得的。 項翊受傷有些重,項老王妃當日帶著項翊的一個受傷稍輕的護衛覲見了景帝,景帝聽了護衛說了項翊的遭遇神色莫測,并沒說什么,只命太醫好生幫其療傷,又賜了些名貴藥材。 安王不在府中,安王妃只把項翊安置在了靠近老王妃的慧安堂的外院一個院子,一應接待都是以老王妃侄孫之禮,半點不許提西夏王府之辭。 項翊是西夏王府的五公子,此時正逢西夏王府二公子代表西夏王府進京覲見,既然連西夏王老王爺的meimei項老王妃都承認了項翊的身份,于情于理,項二公子總要過來探望一番。 于是,項二公子第二日就帶了隨行的兩個西夏王府老臣和上好傷藥過來探望項五公子了。 雖說項五幼時便隨父親西夏王先世子居住在西夏南邊境的邊城,項二則是常年累月跟著父親西夏王現世子在北邊打戰,但兩人逢年過節時也是常見到的。 兩人未見六年,六年前一個十二,一個十歲,那時候雖未長成,但其實相貌底子還在那里,也沒變化多少,說不認識,那就是睜眼說瞎話。 項二見到項五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就沉痛的道:“五弟,這都是王府的疏忽,竟讓你流落在外多年,此次能在京都見到五弟,實乃托陛下的洪福。待五弟養好傷后,就跟我一起回西夏吧。二哥必會好好照料于你,不讓祖父擔心?!?/br> 項五有氣無力道:“二,二哥。這如何能怪三叔和二哥?父親母妃兄長們在邊城被殺,三叔遠在銀州城,如何得知營救?就是我被追殺,也是我無能不能聯系上祖父,所幸還能留著一命來見陛下,若能在陛下的庇佑下再見到祖父,便是老天垂憐了?!?/br> 兩人各懷深意的寒暄兩句,項二見項五再多說幾句話就快斷氣的模樣,便起身告辭道:“五弟你先在姑祖母這里好生休息療傷,我今日便修書給祖父,也好讓他也高興高興。我改日再過來看你,有什么需要的,你也盡可以派人來跟我說?!?/br> 項五謝過項二,又道是有傷在身,不能起身相送,兩人滿懷深情的告別。 項二離開安王府院子,路過花園假山時,一眼便看到了在假山邊顯然在等著他的姜璃。 姜璃穿了一身金銀絲線繡的蠶絲百花紋淺紫色流紗裙,站在假山旁的樹下,微風吹過,青絲和紗裙都微微飄起,斜斜的晨陽下,彎眼淺笑,讓遠遠看見她的項二心就忍不住多跳動了幾下。 他心想,我還是得想方法早點把她娶回去好了,這樣看著雖然歡喜,也實在難受的緊。 項墨命下面的人停下,自己上前迎了姜璃,兩人便站在樹下說話。 姜璃的身高只及項二的胸前,站的近了,姜璃就覺得這樣說話很不舒服,便站到了假山旁的小石階上,再仰了頭跟他說話。 項二看她的樣子心里便又軟又喜歡,但很多人看著,他也只能站在一步開外的地方一本正經的跟她說話。 姜璃對著他笑了笑,便又收了笑容睜大眼睛問道:“項二哥,你見到那個項五公子,覺得怎么樣?” 項二覺得有些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