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節
若是個清明的,縱然礙于燕朝大局考慮,不愿逼反孫沛恩重懲,也當恩罰并行,以罰顯示對其大膽妄為的懲治,以恩顯示籠絡之意。如此恩罰襄助,可安撫孫沛恩,同時令其生敬畏之心。因著當日有賞無罰,過于松縱,方滋生了安王野心,乃有欺凌遼陽長公主,弒殺親弟之事。 但他畢竟是周朝降臣,雖因才干出眾頗受重用,論及與燕帝的親近程度,卻遠不及御史大夫嚴莊這等追隨燕帝多年的謀士,不好于舊事多言,只得婉轉勸道,“陛下,老臣知道您如今心傷甚痛,如今事情已經定居。重要的該當是如何處置?!?/br> 孫炅面上閃過肅然之意,“達卿說的是,”起身大踏步上前,抽出壁上掛著的寶劍,擲到嚴莊面前,“嚴卿家,你持朕的御劍,到北都去查明慶王殉國之事內情,朕許你先斬后奏之權,無論何人都不須避忌。若當真查到孫沛恩那畜生,”目光呲烈猶如烈鬼,“便替朕處置了他!” “這,”嚴莊吃吃。 “陛下,”達旬之勸道,“臣知陛下心中深恨,但此并為確定為安王所謂。且如果咱們與山東之人交接已半,陜郡奔襲一戰在即。此役成敗,可定我大燕江山傾覆,便是天大的事情也當暫且放下,待此役功成再處置了去。若此時橫生枝節,影響了大局,幾再無此良機??!” 孫炅情知達旬之所言有理,只是面上閃過一絲殺伐之氣,“朕知戰局緊要非常,但朕若就這般輕輕放過,難道我兒獻奴就這般白死了么?” “慶王殿下青年早逝,確實是人間慘劇?!边_旬之靜默片刻,“但陛下,臣私心想著,此役乃是慶王殿下生前大力促成,殿下愿輔佐陛下您成就此不世之功,立大燕百世基業,便是殿下在天有靈,怕也是盼著此戰大勝的;陛下您為殿下慈父,何忍違逆殿下心意?” 孫炅聞言悲從中來,淚如雨下,“獻奴!” 達旬之心中暗嘆,燕帝憎極這個心狠手辣的長子,難道他們這等為人臣子的,愿意日后侍奉這等暴虐弒殺的君王。只是時勢所限,有些事情不得不為之而已。理智勸道,“陛下,”達旬之規勸的聲音低沉響起,“您如今只有兩個兒子,現下慶王殿下已經不在了,若是再處置了安王殿下,說句不好聽的,日后這大燕江山由誰來繼承。您這些年辛辛苦苦打下這片基業,又有什么意義?” 孫炅聞言暴起,“孫沛恩這廝狼子野心,如今日可以誅殺兄弟,欺凌姑母,日后什么悖逆之事做不出來?若當真要這等人繼承朕打下來的江山,朕真怕夜里睡覺都閉不上眼睛,怕再不能睜開去!” “陛下若當真不滿意安王,也并非沒有旁的法子。您春秋鼎盛,如今未到老的地步大可廣納年輕貌美的姬妾,若能誕育一二子嗣,自小培養,自可替代安王。日后不必非要以安王為儲。只是此刻,戰事頻迭,燕朝諸臣皆盼著陛下承續穩定,安王作為您現存唯一或者的親子,只要存在,便有著他無可替代的意義。所以為大局計,已失慶王,不可再動安王?!?/br> “陛下,”達旬之重聲勸道,“您已經在此前當立儲的時候錯過一次,難道要在如今再錯上一次么?” 孫炅聞言面色激烈變幻良久,最終恨恨,“如此便宜了他!” “傳朕旨意,命御史大夫嚴莊回北都,處理慶王身后事;北都王孫沛恩以不敬尊長故,責二十軍杖;著孫沛恩養好傷之后即刻率軍至圣都,襄攻周戰事!” 第234章 四十:持寄于行人(之大勝) 貞平五年二月,淡淡的風雪在夜色中落在陜郡御駕行營之上,漸漸覆成一片白色。 殿中少監李松行與兵部侍郎鄭襄安均出自山東豪族,在朝中自成一系,因自傲于家族底蘊,與旁人皆相交泛泛,這一日,見雪夜營中暫無戰事,便索性相約燙酒于鄭襄安帳中雪夜手談。 “文道,”鄭襄安入內,將大氅掛在帳后,吩咐道,“你出去在外頭守著?!?/br> 文道恭敬應“是”,從掀起的簾子下頭出去,張望左右,見天地間一片風雪,無半分行人蹤跡,方立定了在帳簾處,默默守護著帳中安全。 “敬亭兄何必如此謹慎?” 帳中燭光光芒閃耀溫煦,李松行坐在廣榻之上,袖手在注滿溫湯的銅盆之中滌壺,溫文而笑,“吾等八姓之家,身邊人手俱為世仆,非三代以上家中人,不可近身伺候。因此便是行人司再神通廣大,也沒法子滲入咱們這等人家。如今帳外既已有自家侍衛守著,便再安全不過,何必又遣文道小兄再出去查看?” 鄭襄安聞言淡淡而笑,“所謂君密保國,臣密保身,今日咱們在此帳中定的是天下歸屬大事,警惕些總沒有過錯?!?/br> 帳中盈盈燭火晃動,投在雪夜對談二人身上,燙出一段溫暖剪影?!啊缃裱嘬婈惲袦铌?,圣人避駐陜郡,發動時機已至!” 帳中喁喁而言,臨盤推演天下大勢,“圣人駐蹕陜郡,背倚潼關,潼關守將哥舒夜帶兵守關于內,裴儼守河內,封玄清守臨汝,二軍分左右襄衛圣人安全。其中裴儼乃天子嫡親姨夫,如天子遇險,定會全力營救,可命燕朝出一支軍隊攻河內,將裴儼纏于河內城下,不得出兵營救;” “平林兄乃封玄清軍中參軍,可喬奪軍權,令封氏不得回軍救駕;” “若得再將老將盧國公程伯獻從圣人身邊調開,圣人身邊便僅剩一支神策孤軍拱衛,燕派一猛將率精兵行急軍軍借道東都奔襲陜郡御營,東都都尉王康出自太原王氏,屆時自會出手發難,掩去燕軍取道消息?!?/br> “至此,”鄭襄安合掌,笑道,“事可成矣!” “然!”李松行笑應。 帳中燭火畢駁,爆了一個燭花。鄭襄安抬起頭來,見李松行立身而坐,神情怔忡,不由奇道,“李兄這般神情遲疑為何?” 李松行回過神來,“也沒甚個。愚弟只是想著,如今御座上的這個,可當真有幾分雄主跡象。若折在此處,大周承嗣之事必起波瀾,爭執之下,國運怕是會倒退數十年,我等也算是大周罪人了!” 鄭襄安聞言神色亦復雜之至,沉默片刻之后方道,“家國之間,只有家族方是我等立足根本!為了山東百年運道,行一點不合常道之事,也是無可奈何!” “是??!”李松行仰身長笑道,“我等且大道直行,百年之后,功過且自由后人評說吧!” 夜色深沉,御營之中風雪刮下的愈來愈大。李松聞起身告辭,持著竹杖大踏步行向風雪之中。對著鄭襄安拱手大拜,“愚弟奉命明日入東都為官,屆時自會襄助王康之成事。大兄侍奉于陜郡御駕之旁干系最是重大,此后一應事宜都拜托給敬亭兄了!” 鄭襄安朝李松行回了一個拜禮,鄭重道,“大兄放心,敬亭拼一死之身,當為山東謀一條生路!” 李松行哈哈大笑,轉身踏雪離去。 周燕大戰的剪影慢慢斂入天地間繽紛的雪花。 后世之人評價大周世宗年間孫童之亂,認為這場戰役的轉折點便是貞平五年三月三子峽之役。這場戰役全殲偽燕精銳大軍,同時也葬送了中國史上煊赫了數百年的山東高門。此后世家勢微,再也無力遏制寒們的興起,寒門開始在大周朝堂上占據主流勢力。 而這場戰役的先機,世宗皇帝姬澤獲悉山東密謀之事的來源,很多史學家認為是大周年間無孔不入的行人司,但也有一小部分浪漫的少男少女堅持認為,是遠嫁北地和親的宜春郡主顧令月冒死送出的消息,世宗皇帝為酬此救命之恩,以白首之約報之,帝后同心。后世觀史之人莫衷一是,只是當時,姬澤在御帳中接見一路風塵仆仆從北地趕回報信的羽林軍沈朗,面色卻十分奇異, “這信,是郡主吩咐你傳的?” “正是?!鄙蚶使蚍诘钪?,再叩了一個頭,“半月前,郡主被咱們救出范陽王府,便吩咐屬下等人立即將這等口信傳回來,大統領深知此消息干系甚大,不敢怠慢,命屬下一支小隊即刻領信回趕?!毖廴阂患t,泣聲道,“出發的時候一共有三人,最后平安回到陜郡的便只剩下小人一人?!?/br> 御帳華麗寬敞,姬澤坐于御座之上默然。來人千里奔馳,趕到御駕行營,便是為了將這份重要的口信送到自己案前,免于大周一場兵刀之禍,自然是出于一片忠誠之念。只自己心念擔憂的卻是阿顧安危,難免對他放棄護衛阿顧趕回報信的行為有幾分惱火遷怒,默然片刻,晦澀開口詢問, “辛苦你了!……你離開的時候,當是見過郡主了??ぶ鳌缃窨蛇€好?” 沈朗聞皇帝撫慰,登時感動的眼眶泛紅,“屬下不辛苦,”沈朗感動的眸泛水光,“若得效力于陛下萬一,也就好了!……郡主腿足不好,起臥皆是身邊丫頭伺候,身子瞧著纖弱,不過精神還好??ぶ魅缃褚呀浧桨渤隽吮倍汲?,有劉大統領英勇善戰,隨身護持,一路必定平安,想來再過一月半月的,便能順利返回大周了!” “你離開時,郡主身邊還剩多少人護衛?” 沈朗略向了想,“大統領率的好手十之八九,此前郡主衛也未折損。也剩百來人!” “朕知道了!”姬澤沉聲道,“你先下去吧!” 天地間鋪陳著晶瑩冰雪之色,一輪紅日緩緩升掛于天際,照耀分外亮眼。姬澤心底慢慢混沌著一股復雜情緒來。似乎底色苦澀,卻奇跡的泛著甘甜欣慰。 阿顧那個傻丫頭,縱然二人之間恩怨糾纏難言,到了這個境界,到底來舊惦記著自己的安危,自己尚未完全脫險,便遣了身邊人趕回為自己送山東謀逆的口信,只為害怕自己對山東之人與孫賊的念頭一無所知,到時候身陷險境,無法回天。一時間心中滋味萬千,在御營雪后初霽的清晨,一時間竟有些癡了! “圣人,”梁七變入內稟報,“李征儀大將軍接到密令,率大軍星夜趕路,如今已至弘農郡?!?/br> 姬澤聽聞稟報,自兒女情思之中抽回神來,神色已經變的冷靜審慎,“知道了,命朔方軍隱秘行蹤,莫讓旁人偵得蹤跡!” “是!” 貞平五年三月四日,睢陽告急,姬澤下令封玄清領軍往東救援睢陽城;命盧國公程伯獻揮軍守臨汝; 六日,偽燕平盧郡王童子明攻打河內。 燕軍行營中,燕帝孫炅瞧著羊皮地圖卷上代表姬澤駐蹕的一處紅圈,眸中閃過嗜血的光芒,伸手執起盤上三處代表周軍軍力的紅旗,擲出沙盤,一只朱紅的紅旗——周帝所在陜郡御駕行營便露出在燕軍軍鋒之下,只要燕軍率一只大軍直撲過去,即可直搗黃龍。 大燕東陽郡王傅弈點齊了三萬精銳大軍,披著甲胄入內,紅色的戰袍一掀,在地上跪拜,“末將傅弈拜見陛下,帳外三軍已經點數完畢,請陛下下令!” “好!”孫炅豪情應道, “陽之,大燕興衰在此一役,”孫炅走到傅弈面前,親手攙扶起傅弈,鄭重道,“若能畢此功,則天亡大周,興大燕,大燕百年江山可期矣!朕與你乃郎舅至親,你素來勇猛善戰,生平領戰事無數起,少有敗績。今日這等大戰,朕不能親至,便只能托付于你的手上,盼你全力施為,莫要辜負了朕的一片丹心!” 傅弈聞言熱血沸騰,拱手沉聲應道,“陛下放心,臣定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br> 復朝著孫炅拜了三拜,起身盔甲紅袍一展,翻身上馬,喝道,“傳我軍令,拋棄負重,全力奔襲陜郡?;钭街艿奂?!” 大軍轟然應是。一騎鐵軍風馳電掣一般劍向陜郡直指而去。因傅弈約束軍紀一路急速行軍并無他顧,且所取道路乃是與山東之人商議特取安排的道路,一路悄無聲息,直到陜郡三百里外,方被大周斥候發現蹤跡。 “圣人,”大周斥候匆匆入內,面色惶急稟報,“前方傳來消息,一支燕軍奇襲而來,如今離陜郡已經不足三百里?!?/br> 姬澤色變起身,“燕賊安敢如此?” 神策大將軍李伏忠一身盔甲大踏步入內,面色難看至極,“燕軍一路疾行直指御駕。前幾道關卡也不知怎的,竟沒有燃起烽火。直到繞過東都發現叛軍蹤跡,如今叛軍里離此地已近三百里,小半日馬程可到?!碑敶酥畷r,臨近的大周駐軍或被調走或被燕軍纏戰,一時皆無法趕至陜郡救駕, “圣人,如今叛軍兵鋒即將趕至,還請您速速起駕,返回潼關?!?/br> 姬澤知事輕重,揚聲吩咐,“命人傳命潼關守將哥舒夜帶軍出關救駕。傳朕之命,三軍即刻出發趕往潼關?!?/br> 神策軍匆匆出行,護送著天子御駕急速撤退,一路向著潼關方向疾行。隨圣駕駐扎御營的一眾大周朝臣猝不及防遇逢燕軍奔襲,人心惶惶,亦隨著圣駕急急向著潼關方向奔撤。 半個時辰后,傅弈燕軍趕至長嶺坡——大周御駕此前駐扎之處。探馬從帳中出來,向著傅弈稟報,“將軍,御帳之中東西凌亂,人是匆忙之間拋開東西走的。摸著御帳中的火堆溫度,姬澤離開這兒時間不久,定不超過一個時辰?!?/br> 傅弈聞聲心頭一陣火熱。 燕朝與山東合謀設下奇襲周帝之計,瞧著如今勁頭,說不得真的能追擊至周帝姬澤,若當真能生擒姬澤,則雙方攻守之勢逆轉,可定下大燕百年基業。轉身盔袍一揚,高聲吩咐,“命令全體戰士,即刻上馬,全速追擊!” 燕軍上下亦士氣振奮,同聲應“是?!?/br> 一行策馬飛速前行,因著心頭生擒周帝姬澤渴念,倒將一腔疲累饑渴情緒摒棄了,猶如不知疲累,只心向著潼關方向極速追逐而去。 一輪圓日掛在西邊天空,照耀在山壁之上,光輝耀眼。一條峽谷陳列山中,將山勢分為兩半,又深又長。大周軍隊趕了大半日路,行至此處,因戰馬疲累難行,難以為繼,只得吩咐就地歇息片刻,稍稍飲馬,略作盤桓。 行營東側,用黃色帷幕遮起的一座簡易御帳中,天子和朝中一眾大臣俱在其中歇息。 侍衛奉上食水,羅元崇等人雖沒甚胃口,但想著一會兒行軍急速,若不吃用好了,怕是跟不上皇帝行程,便都勉強用了一些。 “圣人,”李伏忠入內稟道,“追兵將至,若是耽擱久了,怕是不好。咱們還是快快上路吧!” 姬澤點頭應承,“也好!”起身道,“傳朕之命——”忽覺頭腦昏沉,四肢軟綿綿的沒有力氣,一個腳軟跌坐下來,不由驚駭異常。 “圣人,”李伏忠變色,上前來扶,亦覺中了招,扶著暈眩額頭。 帳中一眾臣子相顧失色,老丞相羅元崇仰頭厲聲喝道,“哪個小人作亂,速速出來?!?/br> “哈哈哈,”一聲長笑聲從外傳來,來人揭幕入內,一身深緋一寸小花紋官服,長身玉立,颯踏風流,出旁人而立,正是兵部右侍郎鄭襄安, “臣給陛下請安,”輕輕行禮,”陛下可安好?”放眼望向帳中其他朝中重臣,“不知各位同僚可還安好?” 姬澤一雙鳳眸盯著鄭襄安,忽的冷肅而笑,寒聲道,“原來是你動的手腳?!?/br> 天子之威凝重如山岳,鄭襄安平日定不敢承受皇帝的目光,只此時覺大勢在握,竟油然而生躊躇滿志之感,便將平日畏君之心放在一旁,悠然道,“正是?!?/br> “鄭氏家傳有一種藥,無色無味,只要入口一點點,便可命人手足酸軟,半日之內難以劇烈運動。我在食水中下了一些,如今不僅帳中各位同僚,便是外頭大半神策軍,此時怕都沒法子上馬了!” 山東豪族數百年來孕育的風流姿態,流淌在這等王鄭人家的血液里,便是行此宵小之事,亦無損風流之態,旁人便是想描摹也描摹不來。只是此時,帳中羅元崇、李伏忠等大將臣子瞧著鄭襄安都是目眥欲裂,“逆賊,陛下待汝等不薄,汝等安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鄭襄安拂了拂衣袖,“事已至此,各位當知成王敗寇,何必多言?” 抬頭望著帝王,“如圣人在位,三十年后,山東八姓幾已泯然于眾人矣。我等不愿就此消亡,只好奮起一搏,要為家族爭一個未來,若個中有一二不對之處,便只好請包涵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朕雖不齒汝等所為,也心中了然?!奔傻?,“只是朕有一事不明白?!?/br> “朕便今日當真在此不幸,山東諸人蒙叛國弒君之名,數百年風流聲譽皆毀于一旦,萬眾唾齒又有何延續之能?” 鄭襄安淡淡道,“天子御駕親征,眾臣皆勸避回潼關,圣人不聽諫言,以至為燕軍奔襲,天子蒙難,隨行羅丞相等重臣皆殉國,后世大周史書只會記載,今上輕率御駕親征,又輕枉安危置己身于危險之地,方招致不幸遇險,為燕軍亂軍所擒。至于我等山東之人在這場變故中做過什么事情,又有誰會知道呢?” “呵!”姬澤切齒冷笑,“你設計果然周到。既如此,你大可不必出頭,如今既在朕面前陳清此事內情,是想要做什么呢?” “圣人英明,”鄭襄安道,從袖中取出一道擬好的旨意,上面仿造擬旨翰林的筆墨,“……寧王第三子姬煒,仁孝純至,禮敬師友,器質沖華,堪為儲君,可過繼為皇子,由皇后王氏撫育。主者施行!” “若您愿意簽署下這道傳位詔書,我可以瞧在您也算是個明君的份上,給您留一個最后體面?!?/br> 帳中臣子目眥欲裂,料不到山東之人竟行此通敵叛國之事,鄭襄安當面僭君,矯詔行事,不由氣的渾身發抖,李伏忠指著鄭襄安怒斥,“亂臣賊子,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該當誅殺九族?!?/br> 鄭襄安自覺大勢在握,不理會眾臣辱罵,“如今燕軍兵鋒已至,陛下據神策軍軍力不過一萬,其中大半尚不能上馬征戰,如何能抵抗住大燕三萬大軍?”步步上前,執著偽詔逼凌姬澤, “陛下若識趣,便乖乖簽署了這份遺詔吧?” 傅弈率燕軍飛速奔馳,似乎已經近此處極近,三萬大軍戰馬鐵蹄踏在地面之上,微微震動,帳中眾周臣感知些微動靜,面上微微震動。姬澤負手立在帳中,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緊張之意,似乎燕軍的刀鋒頃刻之間能傾襲至頸項之上。淡淡而笑,“今日這出大戲當真熱鬧,到了此時,也該當收場了!” 拊手合掌,揚聲吩咐,“放箭!” 身后,神策校尉鐵勇應了一聲“是”,越眾而出,取了一支號箭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