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節
李承乾滿面教誨道:“你不是在寫玄奘他們的西行記嗎?做事情專心最打緊!再說我今日也沒空,等人到齊得研究龜殼呢!” “回大師兄,昨晚新作剛剛寫完,過幾日就能印刷出來。昨日聽得諸葛師弟的故事,我準備寫禁忌的斷袖題材,大師兄……” 書房外李承乾和李晉江的對話聲越來越遠,書房內一人一豬看著一地龜殼發呆。 王玨起身從柜子里又拿出龜殼,這是被他們悄悄換掉的真品。之后拿出其中一個龜殼給阿綠看,“你看,唯獨這個龜殼是構圖不同。左側圖一人一豬說的應該是咱倆,要不當初也不會作假把這個龜殼藏起來。右側圖還分上下,上圖中龜殼按一定順序排列,下圖中將書籍放入龜殼圍起的圈中,書籍消失?!?/br> 阿綠歪頭疑惑道:“你也知道,哪里有什么百家派,這些都是為了掩飾系統的存在編造。若與系統有關,也沒有任務和提示呀?!?/br> 見王玨皺眉不出聲,阿綠繼續說道:“問題是,現在大家都以為龜殼與百家派有關,怎么辦?杜如晦家里的電話線昨日被杜荷弄壞,這個不是很難修,等會兒孟襄他們就要回來了?;貋砗蟮弥敋さ氖虑楸厝灰芯?,萬一真有什么……” 王玨沒答話,如今龜殼已經湊齊,她起身將龜殼按照圖上的順序排列成一個圈,之后順手拿起一本書放在龜殼圍成的圈中。 臥槽!書呢?! 一人一豬傻眼,太玄幻了。王玨起身拿過案上的筆、紙、硯臺挨個往圈里放,所有物品都未像書籍一般消失。 “按贏宮女說,此物最早是秦始皇所有,所以她認為是祖上傳下的東西。秦始皇焚書坑儒,他是否在做此事之前用過龜殼,那么那些書都被傳到哪去了?為什么龜殼上會有我們兩個?” 阿綠跳起來,用豬蹄捧著一本書扔進龜殼圈里,書籍立刻消失不見。 王玨會意,她想了想找到王李氏,關鍵時刻還得找娘。 王李氏云里霧里,閨女讓她往龜殼圈中扔書?雖奇怪,她還是做了,扔完后也沒見有什么事情發生。一人一豬對著龜殼圈內的書籍發呆,王李氏有點摸不著頭腦,她想了想說道:“若要玩投物游戲,你們這個圈剛剛好,只是該站遠一些投擲。書籍珍貴,我還是換投銅錢吧?!?/br> 王玨無語,趕緊編個瞎話送走要玩投圈的王李氏,書房內再次只剩一人一豬。 “也許只有我們倆放書,書籍才會消失,故此龜殼上刻有咱們的樣子。那么,咱們有什么地方與所有人不同?” 王玨的話意有所指,阿綠立刻答道:“我們的靈魂不屬于這里。如果上一個用過龜殼的人是秦始皇,那么他也是穿越的?他不知道書籍的重要嗎?難道是傻x種馬男穿越?” 一人一豬想到此種可能,開始仔細觀察每個龜殼上的圖案,意圖找到代表秦始皇的那個龜殼。就像她跟阿綠的樣子被提示一樣,是不是有一個龜殼也提示了秦始皇的身份? 沒有?。?! “龜殼到底從何而來,是秦始皇制造還是偶爾被他所得。秦始皇認定有神仙欲長生不老,是否與龜殼的來歷有關?這與我們又有什么關系?我們真的是偶然來到大唐嗎?” 聽到王玨碎碎念的內容,阿綠跟著問道:“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是否該讓友人知道龜殼的秘密,畢竟除了我們誰放書籍都沒有用?!?/br> 對話的過程中,王玨一直盯著最特別的那個看,“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刻有咱們倆圖案的龜殼似乎變舊了一些。一人技短,我與末世時最大的區別,似乎是又愿意相信別人了?!?/br> 王玨話里的意思是愿意跟大家一起商量研究,阿綠并無異議。 等待友人和弟子回來的時間里,王玨又拿起幾本書放到龜殼圈里,毫無意外書籍再次消失,而那個特別的龜殼再次變舊一些。 “很明顯,它在變舊,也許用幾次就會碎掉不能再被使用?!?/br> “也許當初秦始皇用過的龜殼就是這種結果,所以我們找不到與之有關的龜殼圖。那么,焚書坑儒跟龜殼有什么關系?” 一人一豬再次陷入思維困境的時候,外出的人們終于回來,連一早就出去不知道在偷忙什么的王熙然也回來了。意外的是,還有訪客。無奈,王玨只好將阿綠留在書房,到堂屋去看看從未上門的師徒倆又要演什么戲碼。 沒錯,客人就是趙德言和孫行者。 關鍵時刻被打擾,王玨很不客氣地揭人短,“真是稀客,不知趙鴻臚有什么事情,可是又想拐走我家豬?” 真夠小氣,趙德言不在意王玨的語氣,而是十分篤定地說道:“王縣公的豬想西行,我徒兒一路保護他安全,故此阿綠欠我們縱橫家一個人情。明人不說暗話,王縣公有法子能讓書籍流芳百世,不若就用這個事情還人情吧。我們縱橫家的書都帶來了,就在天池邊,王縣公可愿意如此還人情?” 一個說人家拐帶豬,一個說讓豬還人情,還關于書籍流芳百世,老師有對書籍防腐的好辦法? 不了解內情,圍觀者只是內心猜測并不多言。 “趙鴻臚說的什么話,便是再好的防腐技巧也不能保證書籍不損壞,亦不能保證日后無人為損壞?!?/br> 聽王玨如此回答,趙德言面色不太好,“我不知道你有什么法子,但是我確定你有!當日王縣公一力主導百家出世,為何現在不愿意幫我們留住學派根基?” 書?! 王玨有些猜測,她不確定地說道:“我似乎知道你在說什么了。實不相瞞,法子我也是近日才有些猜測,并且不確定。若趙鴻臚知道更多,可否提示一二?” 這回換趙德言滅火了,他猶豫著說道:“其實我也不知道什么法子。我想確保門派傳承,畢竟誰也無法保證是否還會出現秦始皇、漢武帝那樣的人物。法子我肯定是沒有,故此尋到能人來幫忙卜算,對方只說什么日子幫助阿綠,什么日子將書籍送給王縣公,之后不用再做任何事情就能如愿?,F在我按時將書籍送來,看來王縣公確實有法子,如此我就放心了?!?/br> 瞧瞧人家,不問不管并且明顯不想多參與,話里話外還我人情。 王玨聞言眼前一亮,“誰給你提示?” 趙德言開始編故事:“我曾救過一個人,那人渾身蒙布不知男女不知年齡不知長相,身高倒是可以告知王縣公,八尺?!?/br> 王玨忍無可忍道:“送客!趙鴻臚放心,若我尋到方法,定然會幫忙,若不能就恕我無能為力了?!?/br> “呵呵呵,一切有勞王縣公!”趙德言拱手趕緊帶弟子離開,比端茶送客的主人家還著急。 孫行者全程呆滯,這都什么跟什么。老師收到道童的信趕緊將不知何時準備好的書籍大包到南山,原來當日幫阿綠就是為了今日的人情,那么告訴老師方法的人來自道家?靠不靠譜? 不速之客離開,王玨帶著一行自己人來到書房,按事情發展順序解釋對龜殼的發現。最后說道:“你們只要觀察那個龜殼的損耗程度就可以了,未免它變得更舊,我不便再實驗?!?/br> 墨云拉了拉孟襄的袖子,道:“老師,徒兒是不是沒睡醒?” 孟襄輕咳一聲,“我相信王縣公?!?/br> 王熙然打著哈欠接著說:“我也信!趙鴻臚不似說謊,那么是否可以理解為將書籍放進龜殼圈便是保存了?問題是,保存在哪了,要去哪???若秦始皇也保存過,我們是否能取到?” 王玨有些謹慎地說道:“如果決定放入書籍,以龜殼損耗程度來看只能用幾次,而龜殼圈面積有限。若想放更多,只能向上一直疊加,看來得拿繩子固定才行。暫且相信此法可儲存書籍,我們得花時間整理所有需要的書籍?!?/br> 孟襄贊同道:“為今之計,只能先收好龜殼,并繼續收集書籍和尋找關于秦始皇的消息?!?/br> 大家整理好思緒快速安排著各自的任務去忙碌,又是一人一豬獨自留在書房的時候,久違的系統提示音響起:檢測到宿主遇到化外機緣,可選擇將書籍傳遞到2016年或用現在的身體回到末世開始時的和平年代,只要宿主站到龜殼圈中就可以。注意,兩者只能選其一。 一人一豬再次對視,默契選擇留下。只要書籍是送回現代的中國就行,那么關于書籍的選擇也有眉目了。一個疑問再次涌上心頭,若秦始皇得到過龜殼,為什么現代沒有古籍出現的消息,難道不是同個平行空間? 實在說不通! 第315章 正文結局:明天會更好 電話這個神奇的東西吸引去全長安人的注意力,即便是除辦公地點外只有少數大臣府中被準許安裝,依然沒有減輕人們對它的好奇。按攀比之心說,往常有什么新鮮事物,大人物和土豪們都爭相購買,這會兒不是有錢有名聲就能得到,很多人內心不是那么開懷。 比如說各世家們,不是所有家族都裝了電話。李世民跟很多世家積怨已久,肯定不愿意給他們特別關照,能裝電話的世家都是恰巧朝中有人為官而官職都夠級別或者其人簡在帝心。本來沒什么,如此倒成了觀察世家興衰的好途徑。 崔智賢這個萬年不倒、萬年不升官的人算是揚眉吐氣了,咱官職排不上號,但是有什么好事情都被圣上惦念。還有盧家也開懷,王縣公的每個弟子家里都有電話,瞧瞧你們各家那么多做官的不如俺們家一個小娘子。 其中侯君集最招人恨,明明已經被降職還讓圣上特意交代要給他家裝電話,憑啥什么好事兒都被他一人占去。最可恨的是,聽說圣上裝完電話第一個打給他,談話內容居然是恢復原職的話題,感情圣上最喜愛的官員居然是這么個敗家玩意?所有大臣都不服! 期間,只有李晉江的新書發表暫時轉移走大家注意力。最近長安百姓的新活動,一邊在客棧茶館等地方聽說書先生講《西行記》,一邊談論各處府上為電話鬧出的笑話。 這種情況下,沒人注意到南山在大規模收購書籍。隨園一直收書,誰知道王縣公是不是又有什么新想頭了。就是那些長期關注南山的人發現王玨什么書都收,也沒明確強調在尋找什么,便沒太當回事。 如此距離電話事件過去三個月,大唐百姓一直期待念叨的出征大軍歸唐了! 在李世民的帶領下,全長安上到官員下到百姓都出城等待著。立了大功,將士們比較抖,好些到年齡該說親的士兵都在程咬金的培訓下掌握了走臺步要領。將軍們可是承諾了,回來后請圣上再舉辦一次萬人招親大會。 有些士兵比較機靈,相親大會上人太多,萬一錯過好親事怎么辦。有前輩們的經驗在,據說好些人都是在出征歸來時被圍觀的親家一眼相中,開始有士兵找隊內識字的人往衣服上寫字,寫的自然是自己的姓名和地址。 在李績的放縱下,程咬金的作妖下,李世民等人激動迎接歸來大軍時看到的就是奇葩場景。 孔穎達拉了拉虞世南的袖子,“老夫眼花,士兵們衣服上可是寫字了?” 虞世南:“老夫更眼花??粗袷亲?,好啊,士兵們出征還不忘學習,李績教化有功!” 杜如晦是大爺中眼神最好的人,人家用過神藥嘛。此刻他寧愿自己也眼花,他看清士兵的衣服上都寫得啥了!身家姓名和地址,意圖不要太明顯。瞅瞅面色變換的李世民,杜如晦再次后悔今天怎么想不開站他身旁了。 王玨也很無語,作為備受關注的人,就算她對外聲稱已經開始閉關造船,在這樣的日子也要露露臉。尤其自家弟子也出征了,王玨很擔心盧薈是否吃得消,畢竟她入門晚沒參加過突厥戰。 咦,她弟子呢? 找到盧薈,王玨的臉色開始和李世民一樣變幻莫測。崔銘怎么也在隊伍中,他一個文臣怎么出征了,還緊跟著自家弟子愛護有加? 百家派之人眼神都很好,武照囔囔道:“崔家子安得什么心,之前可沒聽說他要出征,難道是追著盧師妹去的?” “呵呵呵……這個事情交給我了?!敝T葛恪最近有點憋屈,終于找到可出手的目標,第一時間攬過事情。 房遺愛顯然還記得當年的事情,他趕緊說道:“諸葛師弟辦事靠譜,可得好好收拾那小子?!?/br> 大軍歸來,這是一個十分不錯的日子。圣上的宴席是明日,像李績得進宮匯報出征的事情,程咬金那樣的人聽說電話必然要試一試玩一玩,如此種種所有的人注意力都會被分散吸引走,正是做大事的好日子。 關于收集圖書,早些年隨園一直在做,加上這三個月時間收集來的已經基本囊括古時圖書精髓。王玨本打算收集一生再運送,結果阿綠發現龜殼在持續變舊,故此只能盡快使用。大家挑選的日子就是今天,不知道龜殼用完是否有異象產生,若有也可推說是王玨借著這個日子占卜未來,上天給予啟示。 做完迎接儀式,王玨并未進城而是直接回南山。周齊去坊間打探消息,武照則關注往日監視南山的各勢力人員,剩下的百家派弟子準備好好跟盧薈聊心事。 似乎早有預感,回到山頂天池邊,見老師和師兄們都瞅著自己表情各異,盧薈道:“我真不知道崔銘也要去邊關,他說是因為不想只做個書生窩在長安被人保護。據說是長安令跟圣上請旨讓家中后輩長長見識,崔銘主要開導新兵以及戰后受傷的士兵?!?/br> 王玨撇嘴,還發展出政委來了。 見大家仍不說話,盧薈硬著頭皮說道:“我沒打算跟他多聊,誰知后來醫者們帶的助手不夠用,他放下身份主動幫忙,慢慢關系就緩和了。也僅僅是緩和而已,我們并未多交流?!?/br> 看盧薈不似說假話,那么就是崔銘那小子起‘歪心眼’了。大家相互對視,各人心中都有些想法。王玨打定主意,只要崔銘不是不懷好意或人品惡劣,她就不插手弟子的私事。曾經參與過盧薈和崔銘事件的師兄則覺得倆人不合適,他們得時刻防備著自家師妹別被人給騙去。 不一會兒,武照和周齊前后腳回來。果不出所料,據武照所說,平日各勢力監視南山的人已經撤走一半。剛歸來的將士們也沒讓王玨失望,他們果真開始折騰事,其中以程咬金為最。 “得知電話這個新鮮事物,程將軍先用電話給圣上匯報了軍情,又將電話線拉到府外同百姓們一起玩鬧。至于怎么玩,他打去對頭家里找茬,給百姓們聽對方的反應?!?/br> 周齊笑著說完盧國公府外的熱鬧,除了程處默著急回家外,大家都很開懷。趕緊辦正事兒,王玨輕咳一聲說道:“既然如此,咱們行動吧?!?/br> 一直聽說書籍會消失的人都很激動,他們要親眼見證神奇時刻。將王玨的院子戒嚴,大家開始拿出龜殼按順序擺放。只有盧薈看著院內用繩子捆得奇高的書籍目瞪口呆,武照在旁邊簡略跟她說著事情經過。 盧薈聽后感嘆:“咱們百家派先祖太厲害了,這樣的東西都能做成?!?/br> 李晉江接話道:“沒有什么咱們百家派辦不到!”說完看向王玨,“老師,龜殼擺放完畢,咱們是否可以開始了?” “開始吧,需由我一同將書放進龜殼圈內才行?!蓖醌k說完走向奇高的捆綁書,跟孟襄、王熙然一起將其擺正,慢慢放到龜殼圈里。 所有人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視著,書籍就這么在大家的眼前消失了! 李晉江做癲狂狀,大喊道:“天啊,這是神跡,我們都是神仙的弟子!可惜啊,可惜不能將此事記錄下來?!?/br> 李承乾激動道:“即便不能記載于史書,咱們百家派的種種也堪稱神跡,我相信百家派就是神仙下界創造的門派!” 眾人感嘆中,一人一豬懵懵噠不知該如何是好。 只有王熙然激動中帶著憂郁。摸摸藏在衣袖中的指環,王縣公說過百家派的婚俗,用兩個指環代表彼此忠貞不變的感情,他最近都忙著親手做指環。若王縣公是仙人弟子,他這個老邁的靈魂是否還配得上。 王玨在大唐還有很遠的路要走,王熙然的感情之路似乎也很遙遠,日子充實得過著,一切無須那么著急。 此時,同屬秦嶺山脈的某處,有兩個廣袖麻衣的中年人正拿著包袱似要趕路。 “咱們做這么多事情,到頭來又有誰知道?!?/br> “傻子,人家不知道咱們幫忙,自然也不知道秦始皇那個傻x種馬男是咱們弄過來的。好在已經將功補過,你我二人終于能放下心事離開此間了?!?/br> “那怎么能怪咱們,明明是想通過異世靈魂改變華夏歷史再不濟保下些書籍也好,哪想到他大部分放進吹捧自己功績的書,只有少數有用書籍也就算了,連小黃書也放。傻瓜竟以為是上天用消失的書來提示他要焚書坑儒,之后更是為了順應歷史派人去倭國,若要順應,哪里還會有他穿越的事?” “別提那些糟心的往事,一想到未來秦始皇陵會出土小黃。書我就郁悶!還好這次謹慎將無用龜殼收起來了,不然王縣公那樣的沒準做得更有創意??上г蹅儍蓚€無法親自出手做些什么,算了算了甭難受,瞧瞧咱們留下這個呢,推背圖!” 今天這個日子大家都進城感受熱鬧氣氛,少有人在官道上行走。兩個神棍又走出一段距離,倒是難得遇到路人。迎面過來的似是一戶人家,兩個中年人攙扶著一位老者,另有書生、童子若干皆背著大大的書箱。兩方人擦身而過時,跑路二人組聽到一家人的談話。 被攙扶的老頭淚眼朦朧望著長安城方向感慨道:“咱們法家從隋開始編撰新的立法書籍,本以為最后著成也會被昏君當成廢紙,沒想到竟換了朝代還有王縣公這樣的隱士出世。長安近在眼前,先祖的遺愿終于要在我輩人身上完成了?!?/br> “是極,兒子也覺得慶幸!自貞觀一年各學派陸續出世,若說心里不著急是假的,只是立法之事怎可不謹慎。咱們先進宮面圣,明日再送帖子到南山拜謝王縣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