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節
帝后了然,往后得多注意這孩子。李世民想到當年皇后難產差點沒命,眼神又暗了暗。 能讓李治信任并保護的人,明面上是皇后和其奶娘,皇后肯定不可能,重點關注對象應該是奶娘以及從小一直照顧李治的余下宮人。暗衛撒進后宮,李世民可沒忘記有后宮妃子也塞人到李治身邊,得關注一下都懷的什么心思。 一連探查三個月也有些收獲,讓李世民稍安心的是,宮內妃子派人過去多是習慣使然,后宮不干政不代表大家想做睜眼瞎,她們認為李治身邊是可能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又不容易被注意到的地方,畢竟孩子還小嘛。 這下可被逮個正著,很多妃子聽說帝后處理李治身邊宮人都嚇得睡不著,不知道發生什么事情的情況下很怕自己派去的人被當成擋箭牌。后悔死了,以后哪怕厚臉皮坐皇后宮里不走也再不用這手段打探消息。 長孫皇后很生氣,她稍放松就有人作妖,沒想到她剛準備出手的時候李總先動彈了。 傳聞圣上的身體有點小毛病,最近頻頻找后宮麻煩,從皇后受冷落開始幾乎無妃子幸免。大舅哥長孫無忌偷偷了解完情況保持沉默,兩個宰相見他安穩很默契沒去參與,明擺著圣上心情不好,他們可不想撞上去成為出氣筒。 其余大臣們也裝鵪鶉,他們怕的是皇帝沉迷女色或者獨寵某人,這樣大面積的發瘋完全不用在意。當然,發現有個別大臣也行為反常后,很多人都了悟不止是后宮的事情?;噬习l火又不說就是難言之事,咱們還是安靜等待后續吧,百官之首的三位可沒見著急。 大軍正在出征,李世民只悄悄派暗衛去調查一些人,哪怕三月來手上已經有些證據,他也強忍著不動。李總每晚睡前都想,等大軍回來后一定要把那些人ooxx。 對比小兒子小小年紀心思不正,李世民更加喜愛年長上進的李承乾以及倒霉娃李恪,至于李泰有些讓人糾結,這孩子已經往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聽說危機解除,得到新買賣以及研究有大進展的李承乾都敢回宮了。 李承乾和李泰都很聰明,他們往常不說不代表沒感受到李治的小伎倆。見李承乾未曾阻止李治與南山這邊的人親近,就知道他心胸開闊沒記仇。 李總想想還是跟兩個兒子說了李治的事情,主要強調是咱們讓賊人鉆空子,不然好好一個小孩也不會變成這個樣子。至于心里怎么想,李總覺得孩子生來皇后難產又有蝗蟲游玩皇宮,沒準是老天爺給他示警呢。 虎毒不食子,還得再看看??上П澈笾撕芫X,暗衛觀察三個月也沒發現任何不對勁之處。 武照和房遺愛經常帶李治出宮,李世民一方面感嘆大兒子心胸寬闊并未制止師門中人與幼弟接觸,一方面找來武照給她秘密任務觀察是誰在背后唆使李治。自己也有一日接到雙面任務,武照興奮地應下,這不覺得時機恰當想要行動了。 三人來到狄仁杰的小書房,娃正沖著案上的糕點流口水。遣退仆從們關上門,武照帶兩個小的坐下,而后說道:“來,這是西方人喜愛吃的糕點,你們嘗嘗?!?/br> 舒福蕾瞄準目標拿起來遞給李治,“這個糕點也叫三明治,三明治哥哥吃一個?!闭f完又拿起一個看起來更好吃的給李治展示,“王娘子說這個叫舒福蕾,因為我愛吃,特意用我的名字命名?!?/br> 三明治,什么梗? 武照默不作聲,管它什么梗,事情沒超出自己掌握就好。 帶著三個娃大吃一頓,由于狄仁杰和舒福蕾偶爾會被帶去南山,又有舒福佳經常帶吃食回來,糕點雖好吃也沒太失了吃相。李治就不同了,他邊吃著邊多次感嘆,“你們運氣真好,我也有在南山上課的哥哥,可是從未得到什么好吃食?!?/br> 這個梗武照知道。往常大師兄有什么好東西都可勁往皇后宮里送,后來卻只送物件不送吃食了,據說是因為有一次帶回去五香牛rou,李治吃完上吐下瀉。由于牛rou都被李治一個人吃了,沒有旁人對比的情況下也不知道是不是吃食變質。 得,這又成了不給他帶吃食。 三個月是武照忍耐的極限,聽說圣上查人都有進展了,武照有些著急。她不好日日進宮,光花時間跟李治相熟就用去一個多月。由于李治的仆從被清洗算敏感事件,武照也不敢過于直接地去詢問有關仆從的話題,畢竟連圣上都沒問出什么。 既然問不出來,不如用點非常手段。 大家將案上糕點快吃完的時候,狄家仆從敲門,“老爺昨日讓成衣鋪子的人過來,現在正等著少爺和表小姐過去呢?!?/br> 武照聞言故作調皮道:“行了,你們快些過去吧,糕點就由九殿下和我來解決?!?/br> 娃們很乖巧,想想作為主人家跟客人搶吃食有點不好意思,兩人面色羞紅跟著仆從出去了。這樣一來屋內只剩武照和李治,武照起身拿過茶具,“九殿下先吃著,我烹茶咱們等會兒食用?!?/br> “勞煩武jiejie!”在李治心里,武照一系列動作都是對他的特別喜愛。 歷史上武照奪了李治的權,如今走向完全不同的情況下李治依然擺脫不了被她坑的命運。武照哪那么好心給冤枉自己大師兄的熊孩子端茶倒水,她是打算走捷徑完成任務,茶水里下藥了。武照想著,雖然老師說這種藥給年幼者用有可能影響智力,但少用點的話應該沒事吧。 左右她配藥的時候沒人知道,就算李治身體出問題也想到她頭上。武照做起壞事毫無壓力,她熱情給李治遞過一杯茶,“九殿下喝點茶暖暖胃,若你喜歡南山的吃食,改日我帶你去南山玩?!?/br> 李治一直想去南山,這會兒聽武照主動提起高興壞了,他接過茶杯試了試溫度一飲而盡。也是糕點吃多口渴了,一杯杯茶水下肚都不用武照勸。見藥勁上來,武照問道:“除了圣上和皇后,殿下與誰最親近?” “奶娘、贏jiejie,武jiejie對我也好?!?/br> 武jiejie自然說得是自己,奶娘也一直被他們關注,這個贏jiejie是誰?武照再次問道:“贏jiejie是誰,你為何與她親近?” “贏jiejie是母后的貼身宮女,她經常被派來照顧我。若不是贏jiejie告訴我為什么宮內很多人見我繞路走,我還被蒙在鼓里,都虧贏jiejie幫忙出主意才使得他們不敢怠慢我?!?/br> 居然在皇后身邊?!姓贏的宮女,沒什么印象。 “你為何針對太子和魏王?為何不對圣上和皇后娘娘說實話?” “贏jiejie說因為我的出身,大哥繼位以后會弄死我。二哥也想要太子的位子,所以他們都是我的敵人。我也是父皇的嫡子,為什么我不可以繼位,為了活命我必須繼位。大哥的位子是父皇所封,母后對我也不比大哥和二哥好多少,他們不會讓我如愿,還是贏jiejie全心只為我著想?!?/br> 武照覺得李治雖然小也不像太笨,她疑惑問道:“你有沒有想過她為什么幫你?你怎么確定她全心為你著想?” “我繼位后會滿足她的愿望。我問過母后,母后說她沒有家人,我也未見她跟誰走得近,她哪里不會全心幫助我?!崩钪蔚纳袂橐呀浤:?,他說著說著趴案上睡著了。 問到這里正合她意,武照可不想知道更多,比如李治承諾滿足人家什么愿望。任務完成,武照讓仆從進屋照顧睡熟的李治,她到前院找狄仁杰去了,小家伙似乎很開心自己被李治分去注意力,武照決定友好交流一番。 待李治再醒來已經臨近宵禁,武照通過交談未發現李治有什么不對勁,比如磕巴或者反應遲鈍,如此才松口氣打算送他回宮。趕巧,太會選時機出門,他們遇到大事兒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310章 臨近城門遠遠看到前方有sao亂,由于帶著李治故此武照特別小心謹慎,她對王家仆從吩咐道:“過去瞧瞧什么事情,若有危險打手勢!” 王家仆從得令后顛顛往城門方向跑,沒一會兒就加速度回來了,“出大事兒了,吳王殿下如今正在城門口,看起來身體不大好?!?/br> 之前沒聽說吳王請旨回長安,要么是圣上將消息隱下來要么是諸葛師弟動手。武照偏向于后種可能,從圣上和吳王的立場來考慮,回長安不是太好的選擇,如此只有心切歸來的師弟出力促成了。 又沒有生死大仇,諸葛恪不會要李恪的命,那所謂的看著要不好也僅僅是看著而已。謹慎考慮,武照決定還是該過去瞧瞧。 沒等武照出言,聽說是李恪回來,李治第一時間從馬車跳下往城門口跑,一下子弄得大家措手不及。不待考慮其它,武照策馬出去俯身將正在奔跑中的李治帶上馬,這要是慌亂中被人撞上可就慘了,武照打定主意既然完成任務,以后離惹禍精遠一點兒。 “多謝武照jiejie,你對我真好!”李治窩在武照懷里,完全看不到被感激之人的黑臉。到城門口,怕李治再有什么危險動作,武照將他摟在懷里一躍跳下馬,這個動作成功引來一片叫好聲。 “怎么回事?”武照問城門守衛。 武照如今也是有爵位的人,城門守衛哪里敢怠慢她,正好幾人不知該如何解決眼下事,“吳王昏迷不醒,按理說我們該第一時間將殿下送進宮。然而圣上并未通知說吳王要回長安,我們也不確定馬車里的人就是吳王,雖然看起來是吳王的面貌。小的打算先遣人回皇宮匯報消息看圣上如何定奪,吳王的隨從覺得這樣浪費時間耽誤吳王病情,您來的時候我們正在說這個話題?!?/br> 懂了。世上也有面貌相像之人,萬一有人趁吳王不在長安假冒他來刺殺圣上呢。若城門守衛隨便將人送到皇宮,即便馬車內的人是吳王,他們也得不到好。如果因為他們的謹慎耽誤吳王病情,想來就算人死了,也不能怪按規矩辦事的人,那些早恨不得李恪死的人更會保住他們。 既然李恪主動回來,百家派師徒皆未想要他命的情況下,武照不吝嗇做回好人。她從袖子里摸出一個瓷瓶,準備往馬車方向走,李治這是卻已經鉆進馬車,“嗚嗚嗚,三哥你怎么了,你起來跟弟弟說個話呀!到底是誰狠心將你害成這個樣子,父皇母后知道該有多傷心。求求太上老君各路神仙,若能讓我三哥活過來,便是折壽我也愿意!” 圍觀百姓們一直旁邊聽著,如此一番已經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雖然不知道吳王怎么回事兒,瞧著李治爬進馬車又聽得馬車內傳來的哭聲,大家根據年齡猜測便知道與武照一起的娃是九殿下了。不是說吳王病重嘛,怎么又是活過來又是減壽的? 在跟城門守衛掰扯的吳王府小官們聽到哭喊也是一驚,有人立刻眼圈通紅忍不住流淚,難道殿下一路忍到長安臨到家門口的時候支持不住了?! 還有些百姓想著,這回要不要買喪儀用品…… 不能讓李恪死,不然諸葛師弟可就攤事兒了!武照反應很快,她快速跑過去進入馬車,結果看到無語的一幕。李恪顯然渾身無力,看那樣子武照大概猜出他中的什么藥,其現在正被李治搖晃得直翻白眼。 武照將李恪從李治手上搶過來,道:“吳王殿下身體弱經不起這般搖晃,我給他服些藥能緩解癥狀,咱們先回宮去稟報此事吧?!闭f完趕緊將瓷瓶內的藥物給李恪服下,之后將抹眼淚的李治抱下馬車。 馬車外圍著很多人,皆用急切眼神看著武照,李治的悲哀樣更讓強忍著的吳王手下們開始流淚。未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武照趕緊說道:“吳王沒事,大家不要著急,我們現在就進宮稟報圣上?!?/br> 這時吳王的手下們也反應過來了,殿下和同僚們的病明明是諸葛恪給弄得,武照作為他師姐肯定知道怎么回事。既然他們已經平安到達長安,料想百家派之人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動手,待會兒見到圣上定要好好告狀。 沒錯,這些人直到現在還以為他們是從諸葛恪魔掌里逃脫出來的。 武照不理會那些人變幻的表情,一會兒感激一會兒不忿的,想也知道這些人是被諸葛恪整慘了。她的任務已經完成,師弟的事情不了解情況還是不要多言,武照打定主意后趕緊抱起李治上馬往皇宮去。 聽得內侍稟報武照讓人將李治送往皇后寢宮又到書房來拜見他,以為調查的事情有進展,等武照拜完禮,李世民便迫不及待問道:“可是有進展了?” “有!眼下還有個緊急事情,方才我們從狄府回來的時候……”武照沒有停頓,先將城門口的事情復述,而后說道:“吳王的身體問題不大,我方才瞧著沒有易容,應該是吳王本人,未免微臣誤看,可要讓人再查看?” 李世民突然聽到三兒子回來的消息整個人一頓,審視武照一番后對內侍吩咐道:“來人,讓太醫去城門口將吳王接回來!”而后又看向武照,“你說吳王為何突然私自回來?” 武照鎮定地答道:“方才在城門口沒說到這個問題,與吳王同回來的還有一些官員,想來他們定知道倭國發生什么事情?!闭f完又裝模作樣皺眉道:“如此定是事情緊急,也不知道我師弟在倭國是否安全?!?/br> 得,李世民覺得再說下去自己得被氣到,他又將話題拉到李治身上,“方才你說調查有進展?” “是的,九殿下說皇后身邊有個姓贏的侍女,咱們要找的人應該就是她?!?/br> 皇后身邊?!這個回答把李世民驚到了,大家都以為是李治出生后調過去的宮人,若是皇后身邊的某位宮女,那她潛伏多久了?李總這樣惜命的人很自然往自己安全方面想,這次肯定又要清理皇宮,目標就是各妃子身邊的仆役,估計這次得有不少被清理親信的人恨上李治。 武照不管這些,她的任務完成正想著回去跟老師稟報結果,之后找借口閉關可不跟皇家人玩了,一個個腦子不太正常。 李世民見武照回答完問題就開始神游,對方年齡不大再加上剛立功,他還不好發火。想了想,只得忍氣吞聲說道:“不知道吳王的病太醫能否醫治,若不成還得請王縣公出手?!?/br> 武照爽快答道:“我師妹盧家女醫學小有成績,我瞧吳殿下的病沒什么要緊,她就能醫治?!?/br> “你回南山吧,傳盧家女進宮?!壁s緊滾,這會兒還不忘借著朕的兒子給師妹揚名,太氣人了。還她瞧著沒什么要緊,明擺著不懂醫術的人這樣說,一看兒子的病就跟諸葛恪脫不了關系。 武照不在意李世民的黑臉爽快離開。 老師已經擺明態度想讓吳王回長安,諸葛師弟去倭國也是看著吳王的意思,這些事情滿朝文武心知肚明?,F在吳王主動回來,別管用的什么手段,到底還是他們這些主張限制吳王的人贏了。若撇清沒準引起小心眼猜忌,不如直接承認呢,他們幫大師兄穩固地位有什么錯。 李世民也是生氣這點,兒子太不中用了,這才多久就回來了,看樣子還是自己跑回來的。因為武照傲嬌坦然,他沒往百家派有二心方面想,只是想等會要好好問問隨行官員到底發生什么事情。 就在李世民原地繞了九十九圈的時候,內侍終于來稟報:“回圣上,吳王殿下和部分派去倭國的官員無生命危險,太醫說應該是水土不服染病,至于如何醫治還得先下個藥方看看。最,最好是請王縣公來,他們以前沒遇到過這種情況?!碧t們以要照看病人為由不來匯報情況,小內侍說這些話的時候小腿直突突。 “還有部分官員沒事吧?讓他們過來!另外告訴太醫,等會兒王縣公弟子來看診,若無突發情況,讓他們先不要亂醫治?!?/br> 小內侍得令后一溜煙跑了,沒一會兒被宣的幾人到來。 灰頭土臉,看起來像是營養不良,怎么給人折磨成這個樣子。也是這些人自己沒用,李世民忍住怒火問道:“說吧,怎么回事?!?/br> 這一問,勾起被問者的委屈來。李恪的左右手都中招了,如今都在一處等待治療,只能由負責照顧李恪的貼身內侍答話:“回圣上,我們剛到倭國的時候一切都好,后來諸葛恪來了,再之后很多人得了怪病?!眱仁滩桓艺f瞎話,他不偏不倚將諸葛恪到倭國后的事情說出來。 “本來殿下是想著送信回長安,看王縣公處是否有合適的藥帶到倭國,雖然一來一回時間長,但是作為圣上的兒子再大的疾病都忍得??墒呛髞聿恢腊l生什么事情,殿下不顧身體執意要趁諸葛恪不在租界區的時候離開,小的想定是殿下發現什么事情不得不如此?!?/br> 剩下的人都點頭同意這個說法,紛紛出言描繪了李恪似有難言之隱又忍辱負重般的表情。李世民有點懵,他是相信這些人的話,這里除了李恪的親信還有他的人。問題是三兒子一貫聰慧,諸葛狐貍到底對他兒子做了什么事情,能讓一直期望得到平靜生活的李恪主動跑回是非之地。 “朕知道了,你們都退下吧?!崩钍烂翊蚨ㄖ饕庀冉o兒子治病,等兒子醒過來再詢問心中的疑惑。 話說武照回到南山趕緊跟老師和師兄們說明情況,聽說讓自己給吳王醫病,盧薈謹慎地收拾好醫療工具快馬往長安去。據武師姐說只是被下藥,盧薈內心還是為諸葛恪捏把汗,她打定主意一定要看著吳王康復,不讓別人有機會從吳王身上下手陷害諸葛師兄。 城門這邊,百姓們看完吳王熱鬧就地激烈討論,賣喪儀用品的在心里遺憾沒弄到生意,還有人普及有關吳王不得不說的二三事,城門守衛說著感謝武照的話,沒想到突發事件再次來臨。 一匹快馬在前狂奔,一匹在后看似追趕,兩匹馬同一時間沖進城門。守城門小將一激靈,跟后面大喊道:“什么人,不停下我就讓人放箭了!” 盧薈扭頭道:“我是王縣公的弟子,進宮給吳王瞧病,怕耽誤病情故此馬速太快?!?/br> “原來是盧家娘子,您快去吧!”成日往返南山和長安,守衛們都認得盧薈了。 另一匹快馬也想停下,只是馬似乎支撐不住一下咚一下摔在地上,這時候一個人騎馬經過差點被帶倒。畫面是不是很眼熟?此倒霉蛋就是崔智賢。他已經好久沒去城外遛馬,主要上次的事情有心理陰影,才調節好心態居然要舊事重演的樣子。 百姓們看向崔智賢眼冒綠光,紛紛開口催促道:“長安令快去問問怎么回事呀,我看這人像八百里加急小將!”同時心里也真的著急,別是前線或者哪個關口出事情了。 第311章 還好這回報信的沒暈過去,怕什么來什么,對百姓們來說他帶回的消息真的不太美好。 不要臉的高句麗偷取咱們發明若干成果,臭不要臉百濟聯合新羅攻打高句麗為了搶奪發明,最不要臉的新羅竟然想借著咱們的幫助拿到發明并一統三國! 得到這個消息全長安被怒氣覆蓋,料想消息會以極快的速度往大唐各地傳播。崔智賢雖然知道這是計劃的一部分,但謀劃多年終于走到這一天還是不免激動。今日遛彎遛得好,等往后記載這件事情的時候他也能蹭個名,作為文官來說實在機會難得。 李世民還沒等來兒子康復的消息,先等到前來報信的崔智賢。待李世民聽完崔智賢的匯報,向來在坊間安排人手的大叔們已經等在宮門外。有些人甚至是結伴前來,吳王突然出現在長安得商討一番。 怎么回事大家心知肚明,雖然他們下套在先,但是否主動往套里鉆都是人家自己的選擇。沖著這一點,也沒什么對不起屬國新羅的。 知道今日的討論有點做戲成分,李靖拉不下面子義憤填膺,最好演戲的程咬金不在,這個時候長孫無忌主動接下重擔,“圣上,微臣主戰!若就此放過他們,今后誰人眼里還有大唐?!?/br> 房玄齡撫須說道:“歷朝歷代高句麗都不消停,不若就讓這種紛亂在大唐手上結束吧?!?/br> 杜如晦:“歷史證明他們的百姓不會選擇統治者,不若讓我們來帶領他們重新生活?!?/br> 事實證明文官還是比武將不要臉,瞧瞧義正言辭甚至有些文藝范的三個人,朝堂上看去像文官請戰武將畏站一樣。李靖輕哼一聲,“已經開打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只是他們必然是以搶回發明成果為主,到底該怎樣還得圣上下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