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節
李晉江這樣做美其名曰轉移百姓們注意力,另外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有朝廷的報紙經常毫無知識產權概念盜取李晉江的各種創意,他要維持報紙在大唐的領先地位以及增長銷量也不是那么容易。 這之后百姓們就不大高興了,除了圣上經常派內侍去南山詢問研究進度、二丫被她爹親自接回家這樣的小事,接連半年時間都沒什么大消息出來。無奈之下,百姓們只好偶爾去南山走走順便看足球賽,或者到衙門口觀看判案給支招。 小崔心情倒是不錯,大大小小案件那么多,總不會每次都遇到倒霉催的懸案。如此被百姓們關注,之前幾次掉去的粉絲值又被他圈回來了。除了仵作被刑部給劫走還需要繼續培養新人,崔智賢沒什么不舒心的事情。 此時已至八月,一個平常的日子,崔智賢決定去郊外踏青。也是點背,騎馬快到城門口的時候見到一個八百里加急小將。觀此人面相,哭喪臉,再看他的表情,比死爹還難過的那種。他也知道武將們有某種默契,若送壞消息回來,多半會選擇這種面相的人。 想到此處,崔智賢心臟一抖。兩種可能,他們被某國或者某幾國侵略并且丟掉城池或者死傷慘重,要么就是派出去連連帶來捷報的李靖失利了??傊粗袷且缓?,崔智賢一邊慶幸自己沒跟小將走岔路,一邊想著趕緊回衙門換衣服好等待傳召。 想法不錯,結果他剛調轉馬身就聽到身后撲通一聲,迅速轉頭一看八百里加急小將在地上翻白眼呢。想來是人困馬乏,暗道一聲倒霉遇到這種事情,崔智賢不敢耽擱趕緊過去與小將說話。 “你從哪來,奏折放哪了?” 翻白眼小將費力從袖子里拿出奏折遞給崔智賢,他掙扎著使勁全力說道:“李靖將軍說侯將軍死……”然后就暈過去了。 此時路上可不止崔智賢一個人,不說臨近跑來幫忙的大夫,連圍著擔憂的百姓們都聽清了小將說什么。侯將軍,說得應該是侯君集吧,他死了?! 哇一下,當場就有百姓哭了。大唐將軍各個都是好樣的,無論從戰場上的能力還是從制造話題的能力來說,侯君集絕對算排的上號受百姓們愛戴的人。這會兒突然聽到他的死訊,大家都慌了,很多人內心更是擔憂是否戰爭也失利。 崔智賢不敢耽擱,他對幫忙的大夫說道:“再找兩個人將他抬到宮門口,到時會有御醫在宮門口等待。多謝大家幫忙,我現在著急去將奏折呈給圣上?!?/br> “長安令快去,我們懂得的!”百姓們三言兩語說完體諒崔智賢的話,轉頭又開始繼續給侯君集哭喪。 崔智賢顧不得那么多,他進宮后趕緊找到內侍說明情況。由于李世民正在睡午覺,等小內侍顫顫巍巍將人叫起來,李總聽內侍說完發脾氣連帶著獨自掉眼淚后,等他來到大殿幾乎所有官員都到齊。也就是說,崔智賢來得早并無優勢。 官員們一路過來看到百姓們面色都不好還有不少哭著的,一打聽說侯君集死了都被弄得措手不及。到現在見到李世民也眼睛通紅似哭過,那些因為侯君集實力覺得弄錯的人也信了。雖然侯君集不太著調,但人家也有朋友,有些人忍不住竟然當場哭起來。 李世民并未指責還讓內侍給拿來手帕讓大臣們盡情哭,待哭聲漸弱,他才對崔智賢說道:“奏折在你手上,給大家念念吧?!?/br> 崔智賢在沒有李世民的許可下不敢私自看奏折,他也只知道折子是李靖上的,“稟報圣上,我軍大勝,不日就可班師回朝。此戰死傷僅五千,我們已經占領吐谷渾并生擒吐谷渾王族包括大王在內的所有人。其中略有突發情況,附近幾支部落被吐谷渾王勸說以為大唐也要對他們下手,微臣無法只得將那些部落一起收拾,當然如今屬于他們的土地已經被咱們占領。在整個戰爭的過程中亦有旁的意外,此次侯君集帶精兵突襲吐谷渾王都立大功,由于出奇兵使得王族財產未轉移,原本該收獲頗豐?!?/br> 崔智賢沒念完就被哭聲打斷了,原本該收獲頗豐,事件就要從這里轉折了。很多人都猜測,侯君集應該是在立功后太過得意,大意之下被刺客給襲擊了?,F在在場的這些人中唯一知道真相的只有崔智賢,他并不怪同僚打斷,而是快速琢磨怎么將自己從這件事情中摘出去。 李世民忍著悲痛的心情對崔智賢吩咐道:“繼續,繼續念吧?!?/br> “原本該收獲頗豐,奈何侯君集死性不改,在大部隊到達前他縱容手下將吐谷渾都城搶掠一空。此等土匪手段實在讓微臣震驚,事情太大微臣不敢獨斷。如今吐谷渾該由誰接手?侯君集要怎么處置?那些被士兵拿走的財寶怎么辦?” 所有人都懵了,李靖可沒說侯君集死了呀。最先反應過來的是中立派,然后則是跟侯君集親近的人以及盼著他死的人。當然前者是驚喜的后者是氣得,沒有這么耍人玩噠! 呵呵呵,原來不是侯君集死……,而是想說侯君集死性不改嗎?!八百里小將人呢,趕緊過來給我們揍一頓,不然后果不是誰都能承受。這事兒弄得,瞧瞧城里哭泣的百姓,現在整呀。 李世民氣樂了,好好的一個還算捷報的奏折弄成這個樣子,太整人了。問題是想想城中百姓的情況更頭疼,趕緊解決吧,“大家以為如何?” “圣上,方才聽說侯君集死了,微臣就想若知道如此他走前我絕對不罵他了。來皇宮的路上想起好多我們交往中的事情,有些挺對不住他,就感嘆人死了連補償的機會都沒有?,F在一看,都虧他沒死,以后朋友間還得好好相處,我可再不想感受這種遺憾和無助了?!背桃Ы鸢档篮罹烧娓?,俺老程一直想做不敢做的事情讓他小子搶先了,沖著這點就得幫幫他。 侯君集仇人此時也反應過來了,“程將軍不能這樣說,此次侯君集可是犯了大罪!” 再有真正的一板一眼學究們,“圣上,燒殺搶掠完全是土匪行徑,絕對不能輕饒侯君集呀?!?/br> 誰都可以怪八百里小將說話磨嘰,若不是他講話捉不住重點,哪里會引出這些個事情。唯獨侯君集不能怪人家,無形中李世民感受了侯君集去世的感覺,這樣回頭一想他的性子和他做出的事情便是懲處也不會太嚴,這可比起收到一份捷報然后突然轉折出來一個糟心事兒強。 要說怎么收拾侯君集,他讓手下分錢自己卻沒拿,從立功來說突襲拿下王城也算大功,李世民的想法就是功過相抵。當然私下里還是得想辦法讓侯君集消停下來,李總對這些手下很知道該怎么擺弄,若再有一次就給侯君集轉文職,這么一說保準嚇壞他。 今天發生的事情太多,眼下最重要的是先讓長安安靜下來,披麻戴孝什么的完全不用。至于怎么安排侯君集,李世民想保他的情況下自然不愿意現在商討這個事情。他對房玄齡吩咐道:“擬圣旨,讓李大亮暫時接手吐谷渾事務,命大將軍帶著全軍凱旋。至于侯君集,也讓他給朕滾回來!” 房玄齡領旨后李世民又掃視文武官員,“長安百姓你們去安撫,朕頭疼得厲害?!闭f完揉著腦袋退朝了,跑得特別快。真的頭疼,得去跟媳婦說道說道。 第298章 淚流滿‘面’ 圣上又跑了! 誰讓人家地位高呢,咱再不滿也只能眼睜睜看著人家跑路?,F在無論對侯君集抱著什么想法,擺在所有人面前的要緊事兒都是盡快平息長安城內的謠言并且保證不向長安外擴散。大家都是這么想滴,咱圣上太過招恨,萬一有哪個腦子不靈光的以為遇到好時機造反怎么辦。 在房玄齡和杜如晦的組織下,各大爺大叔們準備回衙門召集手下一起上街辟謠。從皇宮出來,一行人本準備分散行動,沒想到剛出皇宮就被人流擁擠著往一個方向走。由于百姓太多,若這個時候喊話讓停下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踩踏事件,一群人不得不放棄代步工具跟著百姓們一起走。 他們也好奇得緊,這么多百姓有秩序地往同一方向走,這是要干啥。還不能問,旁邊人都嗚嗚哭著哽咽,顯然沒空搭理人,不然早就該注意到旁邊走來一堆官員。 很快就有答案,百姓們行走的方向是西市一個偏僻的街道,這條街上有幾家賣喪禮用品的店鋪。不用客人進門,今日老板和跑堂都站在店鋪外吆喝,“所有用品八折出售,我們也為侯將軍盡份心力!” 這下大爺大叔們懂了,隨后便是一驚。如此多百姓因為侯君集的死哭泣甚至要拜祭,他咋不顯山不露水弄那么好的人緣呢。與侯君集關系不好的人瞬間更加忌憚,打定主意要跟圣上說一說這個事情。侯君集又不是沽名釣譽講名聲的讀書人,干啥這么拉攏人心呢? 除了明顯的針對派剩下的人也開始犯嘀咕,少數好友想著怎么幫侯君集拜托麻煩,剩下的人也在琢磨為啥侯君集能引起這么大動靜。好些人打定主意,正好圣上讓我等來安撫百姓,不若趁機觀察找出答案。 喪禮用品店鋪是個不錯的地方,留幾個人在此處告知百姓們消息有誤,再有得知情況的百姓幫忙澄清,估計很快烏龍事件就能在長安城內平息。 房玄齡:“大家別急別急,且聽老朽說幾句?!?/br> 杜如晦:“百姓們誤爭搶,圣上有話讓我們代為傳達!” 從房玄齡和杜如晦開始,官員們分別嗷嗷著吸引百姓們注意力,欲讓他們將目光從喪儀用品移到自己這些人身上。 效果不錯,很多百姓懵懵噠,才發現官員們不知何時也跑來了。有跟侯君集一起傳人謠言、逛過窯子的漢子嗚嗚道:“眾位大臣也是來買喪儀用品準備拜祭侯將軍嗎?” 長孫狐貍精瞇瞇眼,他并未回答問題而是好奇問道:“你可認得侯將軍,為何對他的亡故如此難過?” “長孫尚書說得什么話,侯將軍國之棟梁,他過世我等百姓自然傷心。您也不用嫉妒,等您的那一天,想來只會比侯將軍更隆重!”漢子回答得很不忿,一起嫖過娼的情分外人怎么會懂。 一個老婦接話嗚嗚哭道:“快別說了,一想到給咱創造好生活的大臣們年齡都漸大了,我這個心??!今日白發人送黑發人,往后可怎么辦,大臣們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難道還要再過原來的苦日子?” 婦人的話免去長孫無忌的尷尬,他暗道一聲倒霉遇到個滾刀rou。什么老夫也有那一天,會不會說話吶。還有身旁說話的老太太,瞅著至少比咱大十歲,這樣的還說俺們一個個早她離去,咒我們早死呢。 讓二人這么一攪合,倒是弄得官員們更懵,這意思是說不獨侯君集有好待遇?聰明的開始仔細回憶,之前有大臣過世的時候百姓們做何表現。結果一琢磨,少數幾個正常死亡的都不是主要功臣,當時圣上發明旨也有很多百姓自發去拜祭,當然跟今日的盛況肯定差很多。 也許,因為對大唐的重要程度不同才如此?這要驗證得有個比侯君集地位高的人死了才能知道,官員們開始隱晦互相掃視,年齡大的幾個氣得直喘,孔穎達很有修養得挑挑眉,“不用看了,老夫就是打個噴嚏,待遇都比有些人死了強?!?/br> 氣不過得憋著,雖然話不好聽,但咱知道是實話。若孔老頭死了,長安情況絕對比現在嚴重。瞅著百姓們不理會他們繼續爭搶著購買喪儀用品,杜如晦沖長孫無忌后腦勺翻翻白眼嘲笑他無用。既然通過詢問找不出緣由,還是先接著方才的話制止混亂吧,“大家聽一聽,圣上有話讓我等傳達。侯將軍并未亡故,大家也知道那傳信的人說一半話就暈過去了,老夫打包票沒欺騙你們?!?/br> 額……啥玩應?! 抹眼淚的哽咽在喉,勤快裝喪儀用品的跑堂僵硬住,嗷嗷喊著打折的老板內心復雜,所有的動作和聲音在杜如晦說過話后靜止住。暴風雨前的平靜,片刻后人群果然炸開。 首先侯君集沒死,我們很高興。 百姓們又哭又笑表現完激動心情后,瞅瞅手上的喪儀用品,漢子覺得這錢不能自己掏,“我就說嘛,侯將軍那樣的猛將怎么會說死就死了。若不是朝廷給的消息,我是怎么也不會信?!?/br> 順著漢子的眼神,百姓們都反應過來關于喪儀用品的事情,翠花她爹趕緊繼續嚷嚷:“哎喲喂,這下鬧得,喪儀用品總不能帶回家吧?怪不吉利的!” 圣上只說讓我們平息事件,現在涉及到喪儀用品,這個錢誰出呢。圣上那么摳的人,這次他也不是始作俑者,肯定不能算計他私庫。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房玄齡咬咬牙說道:“去衙門,找民部的人用東西換錢!” 為了保證別搭太多錢,唐儉估計用不了多久他們民部也得到這附近租店面,不如先瞅瞅還沒有地方出租。想想民部會被喪儀用品填滿,簡直太悲傷了,房相害人不淺! 見百姓們滿意了,緊張的喪儀用品店主也紛紛松口氣,長孫無忌說道:“我們人力有限,還要勞煩大家轉告其他百姓。另外有給外地家人去信的務必要追加一封信說清楚,此事不可兒戲?!?/br> “自然自然,我回去就寫信,肯定不做造謠的事情!” “哎喲,您不說我都忽略了,我還特意給邊關消息落后的二兒子送信了呢?!?/br> 原本以為長孫無忌說這個話杞人憂天,才半天時間普通百姓哪里會想著送信,沒想到竟很多人回話響應。當務之急,官方得趕緊派人去各地通傳這個事情,也不知道百姓們都把信送哪去了,看看連邊關都有。 跟這一處的百姓們說完,除了房玄齡到皇宮跟李世民請示發明旨到各地辟謠的事情,官員們也分散著在西市告知百姓們實情。大家都是久混長安的人,都知道將西市這個地方是八卦的溫床,在這地方跟百姓們說清楚,長安這塊也算搞定了。 離開這條街,大家看到另一番讓人震驚的場景。只見多為客棧、酒館的這條街上,家家門口都有廚子在外面擺大鍋下面條。往第一家店里瞅了瞅,發現內里已經坐滿人,怪道都將案榻擺到路上來了。 只是如此只留條兩人能過的小路太不方便行走,見無論廚子還是正在吃面的客人都有眼圈通紅或忍不住依然在哭泣者,大家想著得趕緊告訴他們烏龍事件。擠在路口的百姓和官員都有,他們正想順小路進去的時候,房遺愛迎面走來。 “侄兒遠遠看到幾位伯父,您們可是方下朝?怎么沒見我爹爹?”房遺愛作揖說話后,他身旁的墨云和舒福佳也作揖。 見到熊孩子三人組,杜如晦仗著眼神不錯,一頓找也沒發現百家派或墨家派的別人,心里有點不好的預感。這條街如此奇怪,不會跟他們三人有關系吧? 虞世南撫須拍了拍房遺愛的額頭,“你這會兒應該有課吧,為何跑來坊間?你老師可知道?” 房遺愛挺了挺胸脯,“老師自然知道!聽說長安出事了,老師派我們過來瞧瞧情況。師兄們都在搞研究不好離開,打聽個消息有我們三個就夠了?!?/br> 墨云紅著眼圈在一旁嘆息皺眉,“可惜了侯將軍,真是怎么也沒想到是他出事兒了!” 舒福佳靦腆地說道:“下月是侯將軍生辰,想著好好送他一程,我們大家在一起給侯將軍慶生。叔伯們吃飯沒?不若坐下來送送侯將軍?” 對大佬們來說,舒福佳是個很不錯的孩子,他被外祖教養的非常正派。但是自從跟房遺愛混在一起后,這孩子就總讓人糾結。比如說現在,看他真誠的臉和語氣,人家孩子一片好意。然而想想他說的內容,大佬們全體僵硬。 見他們不動彈,房遺愛解釋道:“過生日都吃長壽面,侯將軍已經過世,我們往后都不能再陪他吃長壽面了?,F在廚子們煮的面,我給它取名叫淚流滿面,叔伯們別嫌棄過來吃碗面。咱們吃面的時候能可勁哭,流眼淚也是被熱氣嗆得,待吃飯擦干眼淚都好好過日子?!?/br> 墨云點頭,“逝者已矣,活著的人都要向前看。侯將軍有什么夢想,咱們可以替他實現,往后多看顧他的家人才是正理?!?/br> 說完,百姓們流淚叫好,三人也一起鄭重地擺出請的手勢。 杜如晦很后悔方才讓房玄齡進宮,他們現在完全是騎虎難下了。三個孩子一本正經給侯君集送行呢,難得他們說的話也十分有道理。別的不說,若自己去了,有人能一直想著多看顧咱家人那絕對值得千恩萬謝。 問題是侯君集好好的,不止沒死還惹禍了。 見大家都不吱聲,程咬金嘿嘿笑著說道:“早晨的消息大家理解錯了,侯君集那小子好著呢,我們就是來通知大家這個事情的。來來來,俺老程餓壞了,給我來碗淚流滿面!” 嗝,好多人聞言淚流滿面。 作者有話要說: 第299章 阿綠歸來 當年的牛紅兒已經初露小小少年郎的模樣,他穿著短打靈活地竄進家門,一路小跑著,快到孫行者面前的時候舒緩氣息規矩走過去,“老師,好像找到玄奘法師了!” 正在孫行者旁邊享受著侍女打扇服務的阿綠一下子跳起來,可算等到消息了! 阿綠和孫行者三個月前就已經到達牛莫忘的住處,按說玄奘要走的路程沒他們遠,這么算該是對方先回來約定地點才對。 開始還好,想著玄奘可能跟人探討佛法忘了時間,索性一人一豬在牛莫忘的盛情招待下過得很瀟灑,孫行者更是決定利用這個時間教導牛紅兒一番看是否要帶回大唐。阿綠也不是不講義氣的豬,既然大家一起出來的當然要一同回去,他雖著急最終還是選擇等待。 誰知一等就是三個月,一人一豬由開始埋怨玄奘不顧大局到最后擔憂他是否路上遇到意外。若不是有沙悟凈跟著,他們都快覺得玄奘又遇到白娘子那樣的奇葩人物了。連牛家人也急,已經跟孫行者說好到大唐去做客,想想有阿綠的關系在便是南山也去得,國主都不一定能有這待遇。 鐵扇娘子跟閨蜜、鄰居吹了一溜十三張,行李都收拾好了卻因為玄奘他們一直沒到弄得走不成。最近總有人陰陽鬼氣偶遇鐵扇娘子聊天,來來回回的意思都是她吹?,F了眼。這會兒聽兒子說打探到消息,不用孫行者說話,鐵扇娘子立刻讓人去接應。 瞧著鐵扇娘子帶人急火火就想走,孫行者趕緊制止,在大家疑惑的眼神中問牛紅兒,“為何說好像找到了?”好像加重音。 “據說看長相有點像玄奘和沙悟凈兩位法師,兩人還帶著很多經書,由于上次相見時間隔得較遠再加上二人看起來似乞丐一般,仆從并不敢確認?!?/br> 孫行者聞言開心得擊掌,吱吱壞笑:“嫂嫂帶人去吧,多半就是他們?!?/br> 牛紅兒疑惑問道:“老師為何光聽描述就能確定了?” “兩個人,混得慘又帶著大批經書,要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不容易。誰能像你老師這般去人家的國度做客,由國主派人護送帶大批禮物歸來?當初分開我就想到,那兩人的錢財一準在路上被人騙光。好在他們能化緣,我也不愿多言,畢竟多感悟人生總比一味‘善良’好?!?/br> 阿綠在一旁贊同著哼哼。玄奘是個圣父,由于大家一起趕路他才沒吃什么苦,這回讓他好好感受一下旅途的美好,才能知道人生不是那么簡單的。咱不懂佛家所謂的修行,但這種經歷肯定算修行的一種,作為同行伙伴理應給予玄奘成長的機會。 還有沙悟凈也是,他雖然不算笨,但是此行目的是保護玄奘,故此即便有什么事情認為不妥,在不危害生命的前提下也肯定按玄奘的要求去做。他肯定也修行了,苦累要飯的旅行不說,最重要感受著被豬隊友坑的憋屈。哦不,豬比他們聰明,豬已經開始享受扇風和水果了。 大概半個時辰后院門再次打開,聽到從外院傳來的嘈雜聲,孫行者和阿綠快步往外走。到院子,見兩個衣衫破爛、面容暗沉的人奄奄一息地被牛家仆從攙扶著。辨識面容自然是縱橫家必學的一項,孫行者仔細觀察二人后再次擊掌叫好。 是倆倒霉蛋沒錯,可算等來了!只要活著就行,慘不慘的咱可不心疼。由于倆人走路都困難,明顯勞累困頓,整整休息了五日才勉強能上路。本來玄奘叫著要在當地寺廟暢聊幾日佛法再走,阿綠早就等不及,一爪子上去就給玄奘拍暈了。 就這么著,一直期待大唐之行的牛家人和急于回家的一人一豬終于得償所愿踏上路途。臨行的時候鐵扇娘子很是炫耀了一番,原本還有人說沒準孫行者他們是騙子,結果看到連本國大王都派遣使者與他們同行才紛紛閉上嘴,自然是如鐵扇娘子所愿引起了別人的羨慕嫉妒恨。 這么幾年下來,無論是自己的行李還是要帶回的禮物都不在少數。雖然有意快行,但是由于行李原因依然限制著速度,一行人在八月終于到達長安周邊。他們從西方歸來并不經過南山,由于帶著它國國書還有龜茲國的使者,孫行者準備先進宮面圣再送阿綠回南山。 阿綠雖然很想念王玨,但他覺著相聚不差這一時半會兒。能跟默罕默德聯系上本豬出力最大,一起跟去皇宮沒準能給賞賜個爵位。更大的可能李世民不會主動給賞賜,所以一定要本豬親自到場爭取一下。 很快,這個很正常的想法在進入長安城后就被所有人拋到腦后了。見到路上很多雙眼通紅并拿著喪禮用品,恐怖的想法隴上眾人心頭,一個有特殊地位的人過世了。太上皇、皇后、皇上,到底是哪個?! 阿綠作為豬只能干著急,好在孫行者很快平靜情緒,他拉過一個百姓問道:“大兄弟,出什么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