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節
李承乾倒是很不放心,主要也是因為前幾日的事情。他錯開長孫無忌的視線,硬著頭皮說道:“我表妹才學了得,就是人比較豐腴,也…比較能吃?!?/br> 李晉江的反應完全出乎眾人意料,只見他聞言眼睛一亮,“果真豐腴?我總覺得自己太瘦硌得慌。至于能吃那是福氣,我有銀錢給媳婦買吃食?!?/br> 妥了,這么一說的話,簡直是天作之合!余下的,就等著給李晉江老家去信了。大家都知道王玨是尊重李家,因著李晉江是王玨弟子,他們傻了才能做出不知會人家老師就給孩子定親的事情。也因此,這件事情在大家心中,算是板上釘釘了。 有著之前對李晉江的改觀和今日的兩次答話,老狐貍覺得心里敞亮多了。事情談完,李晉江殷勤地送未來岳父下山,王玨則趕緊提筆寫信,欲找人快馬加鞭送到李晉江老家去。 作者有話要說: 這幾章是過渡情節,兩個弟子到年齡,婚事需要解決一下。再寫一些日常的歡快互動,然后就是突厥戰爭啦~~。ps除了兩個破孩子臉上的疤痕,咱們還有遺留問題嗎?我怕有遺漏的地方,下個大情節前,最好把這些都解決掉。 第163章 李家上路 長孫無忌是憂郁而來滿意而歸,他回家后就被閨女和兒子給圍了。長孫沖這小子也挺不地道,他跟長孫無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爹,你可回來了,事情辦成了嗎?meimei急得都吃不下飯了!” 啥意思,威脅你爹呢,咋滴說親之事若不成就不吃飯了?然而,長孫無忌確實怕呀,就她閨女那樣的,兩頓沒吃能餓暈,要是兩天不吃,估計他家就得辦喪事了。 “爹,您快跟女兒說說吧,可是去提親了?”長孫萌見長孫無忌不吱聲,趕緊過去撒嬌。抬腿,助跑,差點沒給長孫無忌撲個跟頭。 長孫沖捂眼,不忍直視慘劇在自己眼前發生。meimei的功力見漲,爹爹那樣的身材都挺不住了,還是趕緊嫁出去禍禍別人去吧。父子同心,長孫無忌的內心想法與兒子相同。他不再賣關子,趕緊將事情敘述出來。 兄妹倆聽后開心得直擊掌,長孫萌蹦了幾下后又遺憾道:“可惜李郎君說不用相看,不然我能提前見見他呢?!?/br> “快別,我可跟你說好,成親前你不準去南山,不然別怪我這個做爹的不心疼閨女!”剛解決信件的問題,可不能在定親前后弄出什么岔子,見閨女跟兒子滿面躍躍欲試,長孫無忌趕緊出言警告。 長孫萌雖被嬌慣著長大,到底是基因強大,作為老狐貍的閨女,她的心眼也不少。人家在心里一合計,婚事基本定下來,未免旁生枝節還是在婚前多忍耐吧。思考清楚后,長孫萌開始對著長孫無忌狂獻殷勤,捏肩敲背全套服務。最后拿著武照給的禮物,蹦蹦著開心離開。 長孫沖郁悶扁嘴,meimei的婚事他真沒少出力氣,怎么只顧著跟爹獻殷勤呢。長孫無忌看著兒子的苦瓜臉得意一笑,小子還想跟老夫攀比,想啥呢?! 武照送的禮物并不貴重,卻勝在新奇精巧。王玨閑來做過很多飾品,繼黃文拿去討丈母娘和心上人開心后,武照也拿來送給未來閨蜜。 李晉江在這些日子沒少被師兄們調侃,當然都是背著人的時候說,他們這回可不敢亂說話了。比之說親前,李晉江不止玩命寫稿子,對工作也更重視了。按說得到一門滿意的親事不是該興奮一陣子嗎,怎么這個徒兒倒像是用工作在麻痹自己呢? 王玨對于李晉江的行為很困惑,怕再弄出一件婚姻烏龍,特意讓弟子們去探他口風。只是沒想到平日有點大嘴巴的人,這次居然口風很嚴,不管別人怎么問他就是紅著臉轉移話題。 無法,只能王玨這個當老師的自己上了。瞧著老師關切的眼神,李晉江硬著頭皮,吞吞吐吐說道:“我怕媳婦太能吃,在成親前多攢些銀錢……” 王玨:“……”她就是多余管閑事兒?。?! 門外偷聽的程處默最先忍不住,“噗哈哈哈,笑死我了,長孫娘子再能吃,還能吃光你攢下的那些家財嗎?” 李承乾又中二了,他攥著拳頭怒道:“我表妹有嫁妝?。?!” “我就是想在娘子進門前多攢點錢,你們這些笑話我的早晚也有這一日!”李晉江說完后,與王玨拜禮道別,瞪了一眼還在大笑的幾人快步離去。人家忙著呢,可沒空跟這些閑人浪費時間。 再說說李晉江的老家漣水縣,就在王玨幫他要來爵位的半個月后,李家收到了來自南山的第一封信。送信者不是旁人,正是與李家還算熟悉的周志。 李氏族人見周志帶人風塵仆仆地趕來,都以為李晉江出啥意外了。不怪他們多想,李晉江遠離家鄉總是讓親人惦念著,明知道在南山好吃好喝還是會擔心他的飲食和健康。 周志在王家練就的一身好能力,為了引起更大的轟動,他下馬的地方離李家有百多米距離,下馬后舉著信件往李家人所在的方向小跑過去,邊跑邊喊道:“李郎君獲封開國縣男,李郎君獲開國封縣男!” 聽得此言,李氏族人全體呆愣,那些剛好在一旁的百姓反而更先反應過來,現場瞬間嘩然! 封爵?不是瞧不起自家孩子,就他家娃目前開文學社和辦報紙,有啥功績能給封爵。待周志跑到他們面前,李晉江的爹李保忠以及李氏族長再三確認后,又拿到李晉江和王玨分別寫來的信,才敢相信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李氏族長當場拆開李晉江的信,見信的內容都是報喜和對老師的感激之言,他毫不避諱地當眾念起信來。那些不明所以的圍觀者,也從中得知了李晉江封爵的原因。包括李氏族人的所有人在內,都不可思議地直咽口水,這樣的理由也能給封爵?果然,有個好老師就是前程的保障! “好呀!咱們晉江爭氣,漣水縣李氏終于出個爵爺了!”李氏族長念完信,又忍不住感嘆著。他可不管孩子咋封的爵,重點是圣上肯給,并且爵位已經到手了。 李保忠雖興奮,也還是有些尷尬。他幻想著兒子能寫出什么著作,就類似史籍之類的東西,沒想到卻還是因為話本。別怪他有偏見,話本歷來屬于雜家,只供人平日消遣罷了。 這種時候,心思細膩的娘子們也有出場機會。李晉江的娘李梁氏見李保忠眉頭微皺,就能猜測出他鉆的什么牛角尖。不想在這樣的大喜日子跟他吵架,李梁氏轉移話題道:“族長,咱們是不是該開祠堂祭祖呀?” 李氏族長聞言一拍腦門,“你說的對,咱們這就去做準備?!闭f完又對圍觀眾作揖道:“我家欲擺流水宴,到時還請大家來湊個趣兒?!?/br> 瞧著他說得謙虛,圍觀者們連忙應道:“那你們可要破費了,大家都想沾這喜氣呢!” 見李家人去忙乎祭祖的事情,剛才的圍觀者嘩啦一下散開,都忙著去通知鄉親們這一好事。就在這個時候,又幾匹快馬來到李家,這次送信的人更狼狽,誰讓王玨催得急呢。 這回連周志都心里一哆嗦,怎么他前腳到后腳就又有人來了,難道出什么變故了?李氏族人見周志也疑惑,送信的人又忙著站那喘,一個個急得不行。李保忠想著,若封爵之事不成,這人可就丟大了…… “王縣伯讓我來送兩封信,說是大急事、大喜事!” 只要是喜事就好!李氏族人安心的同時又好奇起來,封爵已是喜事,王縣伯應該不至于讓兩撥人通知同件事情,那又有何喜事?李氏族長迫不及待地拆開李晉江的來信,見信封內是厚厚一疊紙,前兩頁都是問候,再往后都是感激,羅嗦半天也不說重點,只得將王玨的信遞給李保忠。 這就是禮儀問題了,自家孩子的信他們做長輩的誰拆都一樣,王玨點名寫給李保忠的信,李氏族長就不好代為拆看了。李保忠也不矯情,接過信后連忙拆開細細讀起來。好在王玨這人辦事素來爽快,沒李晉江那么羅哩羅嗦的,信上直入主題就是聊親事。 李保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長孫尚書要把嫡女許配給他家崽子?!王縣伯肯定不可能拿這樣的事情開玩笑,難道是長孫尚書喝多了?不是他瞧不起自家孩子,這親事絕對算高攀中的高攀。 最先忍不住的是李梁氏。她過去搶來信交給李氏族長,而后定定地看著他。沒法兒,咱不認字,趕緊給念念吧。李氏族長越念眼睛瞪得越大,好幾次都想停住再看一遍信,瞧瞧是不是自己眼花了。 李梁氏聽得信的內容,直念太上老君保佑。一天接到兩個大喜的事情,心臟不好的都得受不住。李氏族人先是一頓感慨,而后跟李保忠確認道:“大兄弟趕緊想想,咱家晉江從小到大可沒定過什么婚約吧?” 他們問這話自然不是指白紙黑字那種,而是某種時候有沒有說過玩笑話,怕因這個生出波折來。李保忠想了一會兒,說道:“肯定沒有,晉江小時候淘氣著呢,而且十里八鄉誰不知道他最愛哭,我就說想說也張不開那嘴呀!至于往后更是沒有,他自拜得王縣伯為師,他的婚事我就不敢隨意安排了?!?/br> 大家聽后皆展顏,“如此就好!今日真是雙喜臨門,這祭祖得大辦,擺席也得按原來的計劃翻番。至于王縣伯說她出聘禮以咱們共同的名義去送,你們怎么看?” 這個問題有點難,大家都知道王玨是好意,能說出這樣的話也是跟他們不外道。不然,古時的講究多著呢,這樣的好心很容易被人誤解。若遇到小心眼的,反而覺得自家被瞧不起而心生怨懟。 若按實際情況來說,他們就算傾全族之力來準備聘禮,恐怕都沒有王玨隨便拿出的一樣東西值錢。就在大家為難之際,剛才接過李晉江信件的一個郎君說道:“堂兄在信里說了,王縣伯給他的產業分成又有文學社的經營,他攢下不少銀錢,到時就以家族的名義做聘禮送去吧?!?/br> 嗯,雖不好意思讓孩子自己出錢,但他們族里也確實不富裕,也只能這樣了。其實好些人心中都在懊惱,他們做海物買賣和夏日賣冰也沒少賺,只是這些錢都用來修建房屋和資助鄉里了,怎么就忘記孩子該娶親的事情了呢! 時間就在李氏族人的宴客和緊張準備中度過,除了李晉江的父母,這次還有幾個族中長輩跟著同往長安,一次表示他們對這門親事的重視。 作者有話要說: 再有一章,咱們就開始下個大情節哈~~ 第164章 就這么定了 李晉江欲跟長孫家結親的事情雖是喜事,然而在未完成定親禮前李家可不敢將事情宣揚出去。擺宴那日聽著鄉里人發自內心的恭賀,他們每每話到嘴邊都要強忍著不能炫耀。好容易折騰完祭祖和宴會的事情,李家人趕緊往長安去。 他們跟長孫萌一樣急,也是怕出現意外使得婚事受阻,一行人急趕路之下竟然十天就到達了長安。即便周志極力邀請,瞧著大家因趕路風塵仆仆,李家人決定在長安縣找個客棧休整一日再去南山拜訪。 知道王玨好吃海物,他們雖趕路也還是帶來一些。同來的李家人有負責海物生意的,他們此次主要為帶路,剩下的李氏族長連著李晉江的爹媽都沒來過長安。由于禮物已經準備好,使得李家人也有閑心逛起街來。 上次來長安的人回去后好頓炫耀,什么房遺愛幫忙談妥生意,兩個宰相陪同游玩,還有將軍和尚書在家里宴請,讓那些待在鄉里的人好頓后悔。這回咱可算來了,就算沒有那么好的待遇,咱自己逛逛也能平衡一下心理。 趕巧今日又是文學報發售的日子,好多百姓都在銷售點排隊購買。李晉江強大的好奇心遺傳自他爹李保忠,瞧著好些人排著長隊不知在買什么,李保忠晃晃著伸頭過去探看。 “大兄弟,后面排隊去!” “現在報紙數量足,不用插隊都能買得到。我瞧你這人老實巴交的,可不行不守規矩!” 李保忠被噴的很尷尬,他訕訕著說道:“我就是瞧著一堆人在這,想看看大家在買什么?!?/br> 他附近的人齊齊長哦了一聲,原來是外鄉人,不是沒規矩就好。方才瞧不上他的兩人趕緊解釋起報紙的事情來,“我們在排隊買晉江文學報,你是從哪來的,現在圣上和李郎君的報紙幾乎全大唐都有銷售,你不會沒聽說過什么是報紙吧?” “自然聽說過,只是我們那要買報都比長安晚些時日。正巧我剛在老家看完上期報,現下正想著繼續看后面呢?!闭f完,李保忠規矩地排起隊來。其實他大可以明天去跟李晉江要報紙,他排隊只為站在隊伍中聽聽百姓們對兒子的評價。當然,也有一點兒小虛榮心,兒子給他爭氣了! 剩下的李家人可不耐煩將時間浪費在排隊上,他們一路在西市走走停停,買進不少新奇玩應兒。就在他們欲返回到客棧的時候,看到一隊打扮怪異的兒郎迎面走來。這些郎君不是背后背著大刀就是腰間挎劍,只是那刀和劍看起來十分詭異。 見李家人直勾勾地瞅著他們,弄得那隊小郎君也很是不自在。其中一人拿起自己的劍,在李家人面前晃了晃,“皂品出新款式了,你們快去買吧?!?/br> 李家人全體拍腦門,怪道覺得那刀劍怪異呢,原來是香皂!由于皂品生意都分給各勢力代理,漣水縣自然也有店面。只是李家人節儉慣了,他們多用最普通的那種皂角,故此才沒反應過來。行了,東西沒少買,回去養足精神準備明天去拜訪王縣伯。 周志回南山后趕緊跟王玨報告情況,李晉江由于思親心切,等不及明日到來就帶著幾個小尾巴去長安了。王李氏聽說有客到,忙前忙后的時候精神頭也是十足。王玨又開始琢磨著,怎么再把客人多留些時日。再說長孫家,長孫萌早幾日就讓她哥找人守著城門,聽說李家到來后終于稍安心。 那些初來南山的李家人,先被南山村的富裕與整個南山的學術氣氛震撼,又在李晉江的強烈邀請下參觀了他那別具一格的文學社。之后,才將禮物交給王成,上山去拜訪王玨。 這一天,小動物們都不敢淘氣,因為老師從早晨起來就怪怪噠。連被女兒催著來假裝跟李家人偶遇的長孫無忌,都不自覺地挺直身板裝起相。王熙然沖著王玨無奈一笑,這應該就是她自己說的精分了吧…… 王玨是這么想的,李氏族長和李晉江父母都來了,為了讓他們放心孩子獨自在外,她要顯露點實力才能讓對方安心。王玨跟系統學習多年,她平日都是隨意中盡顯風華,今日卻特意展現出那種強大的氣場。 李家人來到山頂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情景,有三人在天池邊烹茶聊天。那個桃李芳華身著廣袖青衫的娘子肯定是王縣伯,她身旁有一個白胖白胖的胖子,此胖子就算肅面危坐也是充滿喜感。另有一個郎君,其渾身充斥著溫文與疏離的矛盾的氣息。略思索,便可知此人就是晉江夸贊過多次的王熙然了。 王縣伯不愧是名士,其氣度果真不是常人能比。不出王玨所料,李家人看到她這個樣子,內心感嘆之余也對孩子在此求學完全放下心來。這也怪不得他們,時下可真沒有似王玨這般年歲、性別的名士,而且她的身份還是自家孩子的老師。 留在山上的小動物早就察覺出王玨的不同尋常,而跟著李晉江去見李家人的房遺愛和武照,看到王玨秀變身技后不由自主地往李晉江身后躲了躲,老師這是要使什么大招呀,難道除了招待李家人還有別的事情? 瞧著長孫無忌也在場,武照以為王玨是針對他呢。她想到此種可能,內心難免為長孫萌擔憂起來,待會兒若情況不對,就算拼著頂撞老師也要給jiejie幫忙。三人見李晉江他們過來,連忙起身準備迎客。至于武照那個糾結的表情,王玨直接掠過當看不到,這孩子總愛胡思亂想些奇怪的事情…… 在得知那個白胖就是當朝尚書兼未來親家后,所有李家人都一陣緊張,他們還想在今日跟王玨打聽下長孫無忌的性情和喜好呢,沒想到他就這么沒有一點點防備地出現在他們的人生中。 長孫無忌也很尷尬,今日合該是王縣伯跟李家人講述情況,他完全不該出現在這樣的場合。然而家中有個餓不得又常鬧絕食的閨女,他也只能硬著頭皮過來裝偶遇。那就裝吧,“原來是李家人來了,我今日找王縣伯詢問點朝中之事,沒想到咱們竟遇一塊兒了,真是有緣??!” 最近似乎總是有冷風吹過,因為總是有人說話跟冷笑話一樣。王玨強忍著沒在李家人面前落長孫無忌的面子,咱倆到底誰在朝中為官,還過來詢問點朝中之事。再有,方才已經從暗示到明講,說出今日李家人會來,哪成想長孫胖子就是賴著不走。 見長孫無忌這么積極,好似這門親事不成他閨女就許不出去一樣。弄得王玨心里一陣忐忑,她現在極度后悔沒登門去拜訪一下。胖和丑咱不怕,只要有內秀就成,就怕是杜楚氏那樣腦子不太正常的,那種病非藥物能治療(┬_┬)。 王李氏一整天都很積極地置備席面,兩方人寒暄后她趕緊過來邀大家入席。 長孫無忌是誰呀,大唐第一狐貍精!他這人有心計又善觀察,瞧出李家人的拘謹與不自在后,竟在宴席上說起笑話來緩和氣氛。似他這樣的人,若想討好誰絕非難事,尤其對方還是沒經歷過官場不知他底細的普通人。 王玨也是頻頻出言跟著配合,她主要說些學習進度與學生們的日常趣事,又有心思縝密的王熙然在一旁搭話,整個宴客過程自然是其樂融融。然而,長孫無忌可不似他外表顯露的那么開心,王縣伯總裝著看不到他使眼色,這是氣他不請自來還是臨時變卦了? 方才王熙然悄悄與李晉江說過長孫無忌的反常,王玨見自家弟子也在此刻面露哀求,便知道他最終的選擇。既然如此,也該說說正事兒了,“今日也是趕巧,你們兩家竟遇到一塊了,我看咱們干脆把庚帖過了吧?!?/br> 太干脆利落了,一直在等待她提起話茬的眾人,完全反應不能。長孫無忌可不管那些,最好今日過更貼明日下聘,也省得她閨女動不動就跟飯過不去。 真是想什么來什么,王玨喝過一口茶后繼續說道:“如果合帖沒問題,明日就下聘吧,東西早就準備好了?!?/br> 李家人在下山的路上相覷無言,李氏族長拿著手中的庚帖依然是呆愣狀態。怎么長安跟地方的風俗不太一樣呢,就這樣一句話庚帖就換了?那些互相夸贊預熱的話他想了一路,完全用不上實在有點心塞。 速度就是這么快,第二日一早,百家派師徒與李家人,便帶著大批聘禮往長安去。整個長安城因此事大轟動,瞧著他們帶的東西完全不用上前問是來干啥滴,問題是王縣伯這是要幫誰給誰下聘禮,那些跟著他們的陌生人又是哪家的。 有那跟李家人做海物買賣的商家,指著牛車上的人說道:“我認得他們,那些人來自漣水縣,是李郎君的族人!” 什么,李郎君要定親了?!李晉江的腦殘粉多為女性,無論什么年歲的都對著他揮舞小手絹擦眼淚。有人是無法接受偶像娶親,也有是為他激動高興。 那些非粉絲者,則更好奇他們要提親的對象。咱們長安百姓熱情,跟在后面幫你們壯壯人氣!百姓們做起這種尾隨的事情來輕車熟路并且毫無壓力,倒是又把李家人給驚了一下,看來長安風俗果然跟老家不太一樣…… 竟是長孫尚書府上?! 名偵探大嬸一甩帕子笑道:“這是一個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的答案,全大唐除了王縣伯最欣賞李郎君的人不就是長孫尚書嗎?” “嗯,有道理,李郎君有福氣呀!” 進入長孫府的眾人并不知道外面百姓的議論,李家人與長孫家人正忙著曬聘禮,而王玨則是在第一時間找借口要求見一見長孫萌。 這孩子雖胖點,但禮儀談吐很規矩,說起話來也是言之有物。就在王玨想再找理由離開之際,無意間看到長孫萌的婢女正在寫字,那字可真是夠眼熟的。真是見鬼了,又來一個精分! 長孫萌很聰慧,她看到王玨停下動作就知道露餡了。瞧著對方只是驚訝后表情糾結,并未問什么也沒出言指責,便知此事算是掠過了。 比起長孫萌的松口氣,那個婢女還緊張著呢,“嗚嗚,娘子,王縣伯是不是認得我的字呀?糟了糟了怎么辦,如果李郎君知道你讓我代筆寫信罵他,婚事會不會出問題呀?”說完又一副視死如歸,“若因此事橫出枝節,娘子一定要說什么都不知道,事情是我做的!” “你快別哭了,便是李郎君知道是我做的,他只會覺得有趣不會發怒!”長孫萌說得很確定,瞧著自家婢女這么忠心,又趕緊安慰起她來。 作者有話要說: 第165章 300%的利潤 貞觀三年八月初一,這一天被歷史稱為華夏擴張的轉折日。 半個月前,王玨接到黃文讓墨家轉交的來信。信上說,頡利可汗在他和趙德言的慫恿下對突厥實施一系列嚴法措施,此舉早已弄得百姓與各部落首領們怨聲載道。 黃文提過幾次進攻大唐,開始頡利是拒絕的。然而有他和趙德言的鼓動,頡利已膨脹得同意對邊關用兵。關于頡利要攻打城池的消息,已被黃文托墨家傳達給李績安排在邊關的親信。信上主要說,以此事件為違反盟約的理由,相信他們師徒不日就能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