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
程咬金說人家嗑藥,李道宗傳自己族親是采花賊,尉遲敬德說尉遲寶林小時候很聰慧,都怪那三家小孩合起伙來欺負人,寶林被他們用磚頭砸過腦袋才變成現在這樣。到長孫無忌這更賤,他借著程咬金的說法繼續傳,流言演變成嗑藥后**。 那三個家主雖丟了大人,但是丟人的同時也松出一口氣。就算兩個老頭醒不過來,他們也能拿自己被報復之事來減輕罪責。長安自來就盛產八卦,待他們深居簡出一年半載,風頭也就過去了。 三人想法不錯,奈何媳婦沒這般頭腦。一句話沒囑咐到,就弄出后續系列事情。那在家趴著養傷的三人,并不知道家人進宮告狀,也不知流言已超出他們所能承受的范圍。這也是因為媳婦體貼,怕自家老爺似長安令一樣郁結于心導致高燒不退,遂才什么都沒說就自作主張。 總結,長孫無忌有句話說得不錯,現在已經進入拼媳婦的年代了。 這不是告完狀發現情況沒有好轉嘛,三家人又進宮來了。 “太上皇,您可要為我們做主啊,聽著坊間那些傳聞,我們往后是沒臉出門了?!?/br> “若圣上不派人平息謠言,奴家就以死明志!” 李淵怒喝,“把那個混賬叫來??!” 內侍來請李世民的時候,他正在看印刷好的報紙。想著報紙明日就能發行,以及百姓們讀報后對自己的贊揚,李總的心情很嗨。聽得內侍說上皇找他,以及那幾個婦人又到宮中告狀,心情瞬間蕩到谷底。 特么誰家蠢婦,怎么跟杜如晦媳婦有一拼呢?!李世民氣哼哼地往他爹宮殿走,剛進殿就聽到婦人說著以死明志的話。 李世民指著那婦人怒道:“你死吧,趕快死,朕看著你死。等你死了,朕給你夫賜婚,給你娃找后母?!?/br> “混賬東西,怎么說話呢?!”李淵氣得直喘,他怎么就生出這么個孽畜,專喜歡對自家親人下手。殺他倆兒子還不夠,現在就剩下這么幾家能說話的人了,他也想斬盡殺絕? 屋里的內侍們很有經驗地開始往殿外撤,沒一會兒就聽到殿內響起吼叫聲以及瓷器破碎的響聲。半個時辰后,李世民氣哼哼地從大殿走出,對守在門口的內侍吩咐道:“去把長孫無忌叫來?!?/br> 長孫無忌聽說圣上單獨傳召他,嚇得小心肝一顫。之所以這么緊張,全因昨日夜里發生點意外。 話說那日在街上噴完人,又借旨名正言順地給擋路這下黑手,老狐貍玩得不要太開心。以至于興奮得失眠,晚間躺在榻上都在思考次日如何繼續整人。 就在他快睡著的時候,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仆從來報,那竇氏的管家被人綁著扔他家院里了。竇管家早被他買通,打老頭的事情也是他囑咐竇管家從中進言,難道他暗中動的手腳被人發現了? 老狐貍今日從上朝開始就很緊張,生怕有人跳出來彈劾他。下朝后也不輕松,總覺得過來說話的同僚意有所指。好不容易熬到晚上,他心中已經基本確定,是王玨以此法來警告他別再對老頭下手。剛想松口氣的時候,內侍就找來了。 待進宮聽得李世民的吩咐,長孫無忌怒道:“他們竟敢如此欺人,微臣定會辦好圣上交代的事情,幫您討回公道??!” 瞧著長孫無忌聽他訴苦后氣得直拍案,李世民郁悶的心情有所緩解。瞧瞧,這才是親戚呢! 長孫老狐貍心里想的則是,嚇得老夫心臟差點沒驟停,正好借著圣上的手再收拾他們一頓。 作者有話要說: 第147章 誰誰誰誰 次日早朝,李世民坐在首位,滿面洋溢著幸福與得意,大臣們看他的眼神都不對勁了。聽說三家人又進宮找上皇告狀,隨后圣上召來長孫無忌,再之后…今早整個長安都炸了,那三家昨日夜里被人潑糞。 糞水順著圍墻往里倒,圍墻外面的地上完全下不去腳,隔好幾條街都能聞到惡臭味。更缺德的是,還在人家圍墻上寫字為君發糞圖墻。 李世民閃著星星眼,贊賞地與長孫無忌對視。不愧是咱大舅哥,昨日剛說那些人三番五次來找茬,沒隔夜就得到他們再次被惡整的消息。再有今日要發行報紙之事,李總的心情不要太嗨。 看不慣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那膩歪樣,大家只想趕緊離開這地方。左右也無事,在李世民問誰有事奏的時候,大臣們很有默契地閉口不言。 哼,這些人眼巴巴地看著朕,這是等著下朝呢?李世民壓住心中的郁悶,換個笑臉說道:“咱們弄的報紙已經印好,今日就會在坊間出售。如果你們也想要,下朝后可以到殿外內侍處購買,價錢比外面便宜。沒別的事兒了,退朝吧?!?/br> 報紙啥滴,他們好些人都在上面發表文章,肯定要入手一份。早晚都要買,李世民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就算只便宜一文錢咱心里也敞亮痛快。 段綸經過門口內侍處,瞄了一眼正在出售的報紙,心中暗道一聲果然如此,便趁著沒人注意他的時候遁了??磮蠹埳系膬热莺驼B厚度,正是那廢掉的三百份。沒想到圣上的主意竟是這個,果真是雁過拔毛→摳?。。?! 不知情況的大臣們,拿著報紙邊走邊聊,準備繼續到各自的衙門上工。 孔穎達和虞世南覺得很不對勁,長孫老狐貍從一早就對他倆噓寒問暖,現在又主動提出幫他們運作科舉改革的事情,忒奇怪。若說為了功勞,聯名上書時得的是大功,他們因此事被報復后依然不畏懼,繼續用生命冒險來進行改革是次功,一起幫忙運作的人只能分走剩下的小部分功勞。長孫無忌精得要死,怎么會甘愿為他們分擔壓力卻只得到很少的好處呢? 倆老頭想不通內里因由,但還是點頭同意長孫無忌加入了。想著雖不知道他有何目的,然而量他也不敢在此事上做手腳,既然人家自己愿意過來分擔壓力,咱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瞧著那些個學士防他跟防賊似的,長孫無忌心里很郁悶。若不是要用行動來補償倆老頭,來證明他以后不會對這倆人再下手,哪里用得著做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不說科舉改革小組因長孫無忌的加入,氣氛變得如何詭異,咱來看看報紙出售后民間的反應。 李世民這人向來很光棍,有現成的可用絕對不會想著自己去開拓渠道,這《大唐新聞》所用的銷售點與李晉江的報紙完全一致。 圣上也辦報紙絕對是新鮮事兒,報紙發行前就有小內侍在坊間宣傳,《大唐新聞》的第一刊上不止有圣上要對大家說的話,其中還包含爆炸性消息。 首印的五千份報紙,在早朝結束后不久就被哄搶一空,整個工部都在加班加點干活,光活字印刷工具就新制好幾套。不止長安城內,圣上說要再印出幾萬份賣到全大唐呢。 早在倆老頭被揍時,就有傳聞說他倆因上折子改革科舉,才遭此一劫。又有到坊間遛彎的大臣們證實此事,百姓們一直期待著何時能正式公布消息。尤其那家中有學子的人家,最近更是常在坊間晃悠,就怕錯過什么消息。 報紙一出,不識字的也要買一份拿到酒館客棧找人給念,家里有讀書人的更是拿著報紙嗷嗷往回跑。大消息,絕對是大消息!報紙頭版頭條的位置就是李世民的文章,他用大篇幅寫了自他登基后如何為百姓們謀福利,如何應對天災**所帶來的種種困難。最后寫到他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與孔祭酒、虞大學士和王縣伯,一起商議出一套新的科舉方案。 其后附帶的,是新科舉方案的整個步驟。每隔幾年考一次,每次考試定在什么時間,監考和閱卷人員怎么安排等。這次的省試按新科舉要求舉辦,下次的科舉從地方級別的考試開始,按報紙所寫內容進行全方位改革。若有地方不按規矩cao作,可以到長安來舉報。 守得云開見月明,顧不得身處何地、周圍是何環境,好多寒門子看到報紙后或癲狂著吶喊或相擁嚎啕。有那貞觀一年參與過請愿的書生,更是抹著眼淚感嘆道:“圣上仁厚,處處為我等著想,我卻做過那樣的事情,實在是羞愧?!?/br> 從曹cao的招賢令開始,歷經多年變革,直到現在百姓們才真正見到寒門出頭的曙光。有資格參加省試的人,無不回家閉門溫書。錯過這次機會的人也只是稍稍沮喪,只要有希望在,能給他們公平競爭的機會,一次不行還可以再考。 很多世家子陰沉著臉隱在人群中,看到眼前的情形,就能想象到消息傳到各地后,那些暫時受他們資助的人是何反應。那三家也是愚蠢,只關注炫耀著拉仇恨值的老頭,怎么不注意那背后支招的人。南山王玨,簡直是混賬,混賬之極?。?! 被無數人詛咒的王玨,此刻正在南山下跟吳村長商量隨園擴建的事情。由于初來時局限性太大,隨園的面積只有一畝地。料想圣上的報紙在大唐境內傳播后,必然會有大批學子涌來南山,她希望能在此之前完成擴建。 王玨拿著圖紙,站在隨園外指著周圍的土地比劃,吳村長聽她講完后說道:“您就放心吧,圖紙我都看懂了,咱們村最近就可這事兒忙!” “村里的公租房還有空位嗎?我瞧著也要加蓋,若實在忙不過來可以找鄰村幫忙?!?/br> “曉得了,我這就去跟大家商量此事?!弊酝蹩h伯歸唐,吳村長覺得日子一年比一年有奔頭。他敢拍胸脯保證,南山村絕對是全大唐最富足的村子。 安排完正事,王玨摸著下頜,疑惑地看向晉江文學社。由于昨日墨云表現怪異,王玨趕緊回南山查看情況,結果除了回去休息的程處默、李崇義和李承乾,剩下的幾人行為舉止并無異。然而,直覺告訴她,絕對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發生。 背后靈李承乾,“老師,您怎么不進去呀?” “咳,為師在想事情?!蓖醌k轉過身與李承乾對視,“我不在家的這些日子,你的師弟們還乖嗎?” 李承乾快速回答道:“老師去孔府后,我就回宮了。期間只來過南山一次,沒看出師弟們與往日有什么不同?!?/br> 他越是這樣,王玨越確定其中有問題?;卮鸬倪@樣快,似是早就準備好以此應對她一樣。就在王玨想著怎么逼著中二小少年說出實情的時候,一個聲音打斷她的思緒,“王…王縣伯,我來了……” 太特么丟臉了,弟子帶著客人過來她都沒注意到。長孫沖也是的,你跟表兄來做客,站那么遠干啥?怕見人咋滴?想著他爹前幾日還算計老頭呢,再看當兒子的卻這么靦腆,王玨突然覺得有種詭異的違和感。 對于長孫沖想與李晉江結交的事情,王玨一直有耳聞。見他手中拿著稿子,自然知道他是來干嘛的,故此也沒自作多情地認為人家是來拜訪她。 “晉江他們正在文學社里,我正好也要進去,咱們同去吧?!?/br> 長孫沖沒來過晉江文學社,初進入先被內里的裝潢震了一下,“聽說晉江文學社是王縣伯專門為李郎君所建?” 怕人誤會她品味,王玨趕緊答道:“院子是我讓人建的,內里擺設都是李晉江按他的喜好所布置?!?/br> “李郎君眼光獨特,能寫出那種佳作的人自然與眾不同?!遍L孫沖很會為他的偶像找理由,聽說院子是李晉江布置,居然較有興致地研究起擺設來。 王玨趁長孫沖研究一個面具的時候,疑問著對李承乾指了指腦袋。李承乾見此連忙搖頭,他表兄腦子挺正常,今日絕對是特殊情況。 這時候,房遺愛拿著一封信,從編輯室出來往李晉江的辦公室跑,邊跑邊喊道:“哈哈哈,李師弟快來看,那位要上門提親的小娘子又來信了??!” 李承乾聞言眼睛一亮,轉身對王玨作揖后,嗖嗖往李晉江辦公室跑。 “有小娘子愛慕李郎君?!”長孫沖轉身對王玨作揖,其動作方向與李承乾相同。 王玨在原地站了半晌,最后無奈嘆息著也往李晉江的辦公室走去,其實她也蠻好奇…… “一日不見君,如隔三秋乎。你我佳緣乃天定,特此奉上小說一篇,煩請郎君指點?!狈窟z愛砸吧砸吧嘴,“正文就這些,剩下的都是小說內容,要不…讀讀?” “讀讀吧,為師也好奇得緊?!?/br> 見王玨進來,弟子們趕緊起身見禮。武照蹬蹬跑過來,拽著王玨的袖子求抱抱。眾人坐定后,房遺愛迫不及待地繼續念起來,“薛峰失魂落魄地走在街上,他實在想不通,自己一個好好的郎君,怎么會有斷袖之癖呢?一切,要從五年前那個冬日說起?!?/br> 房遺愛停下,大家面面相覷,這是描寫兩個郎君愛戀的小說? 周齊似想到什么,擊掌道:“怪道信里說要上門提親,難道這人是個郎君?” “好師姐,你快別嚇我??!”李晉江咽了咽口水,心臟也是一頓狂跳。 王玨伸手,房遺愛乖乖將信遞過去,“別怕,這分明是小娘子的筆跡?!?/br> 李晉江連拍胸脯,而后又狠狠地瞪了周齊一眼。武照扒在王玨懷中嘟嘴道:“我喜歡那個送我頭花的jiejie,不要這個怪jiejie~?!?/br> 房遺愛也跟著狂點頭,“對對,還是那個jiejie好?!?/br> 周齊沖倆人翻白眼道:“你們連人家面都沒見過,喜歡什么?我看是喜歡人家三五不時送來的貴重之物吧?!?/br> 哼,不跟這瞧不上黃白之物的俗人一般見識,倆小的很默契地一齊甩頭。王玨無奈扶額,李晉江可夠受歡迎的,想來等她出孝后可有的忙了。 李晉江看著長孫沖問道:“這位郎君是?” 僵硬僵硬僵硬,王玨恨不得現在就返回孔府再住半個月,太丟臉了簡直!她進屋時沒見著長孫沖與弟子們寒暄,還以為他們在自己離開的半個月里見過面呢。 李承乾也很僵硬,光顧著聽熱鬧,咋把表弟給忘了呢。趕緊介紹介紹吧,“這是長孫沖,我之前多次跟你們提過他?!?/br> 長孫沖?那不就是長孫尚書的大兒子嘛!李晉江早聽李承乾提起過此人,據說這人還是自己的粉絲,他趕緊上前熱情招待,熱情得長孫沖舉足無措。 瞧著長孫沖手里拿著稿子,李晉江連忙問道:“郎君可是來投稿?” “正是,這是我寫的小故事,專給小兒看的那種?!遍L孫沖將稿子給李晉江后,期待地看著他,瞧那意思是希望對方現在就品評一下。 李晉江并未急著看內容,而是疑惑地看向李承乾。長孫沖的字跡與《自古游俠多豪情》作者的筆跡并不相同,李晉江一直以為那本書是長孫沖寫的,如果不是他,又是誰? 李承乾轉頭避開李晉江的視線,開始觀察起室內的擺設來。 怎么大師兄也怪怪噠? 作者有話要說: 第148章 黃文近況(三) 就在科舉改革之事以龍卷風的速度,從長安向全大唐席卷的時候,王玨托墨家商隊給黃文送的信終于到達。同時送達的,還有李績和李大娘子寫給他的家書。 黃文雖謹慎狡猾,他到底還是年輕,從未獨立做過這么冒險刺激又隨時可能喪命的事情。再有一個神出鬼沒的趙德言經常秀存在感,他這些日子都過得膽戰心驚。 收到信后,黃文壓抑著激動的心情,直到夜深人靜時才敢拿出來查看。雖然很想念未婚妻,他還是以正事為主,先拆開王玨的那封信。 信內主要是百家派師徒對他的問候,最后是墨家人對趙德言身份的猜測。黃文眨巴眨巴眼,只覺得好大一盆狗血嘩下來。既然孟郎君也不確定,看來免不了要冒險試探一二了。 機會很快到來。次日一早,頡利可汗讓人來請黃文過去,說有要事相商。 黃文已初步得到頡利的信任,即便如此,除了不監視帳內的行動,他平日無論走到哪都有兩個大漢跟著。走出帳篷,望著一眼看不到邊際的草原,想著老師、師兄們和未婚妻的來信,黃文攥緊拳頭,內心變得堅毅起來。(李績:臭小子把我忘了……) 見黃文進來,頡利扯出一個勉強的微笑說道:“崔郎君快過來坐?!?/br> 瞧頡利那便秘似的模樣,再看看他旁邊面無表情的趙德言,黃文只得硬著頭皮問道:“可汗似是不開心,緣何如此?” “哼,還不是因為李世民,他太猖狂了!咱們草原上凍死多少人,他那鬧蝗災愣沒死幾個。我讓人去跟他買鹽,說什么他們的鹽也不夠吃,實在是有心無力。我呸,前年送給各首領那么多鹽,我看他可不缺鹽吃,以為我不知道李窮鬼得了新的制鹽法呢!” 頡利說到此處停下,竟氣得咣咣拍案。除了生氣還有嫉妒,李窮鬼那個不地道的東西居然有如此運道,老天爺實在是待人不公!據探子回報,那制鹽法是王玨提供,想到自己身旁也有兩個有識之士,頡利才叫他們來問上一問。趙德言已跟在自己身邊多年,若對方有這樣的好法子,必然會如實相告,為此他可以拿自己的人格魅力擔保。今日主要是問黃文,不知崔家可有盜到此秘法。 整理好情緒,頡利繼續說道:“最近下面的部落首領多有怨言,總是拿咱們的天災與大唐比較。今日叫郎君來主要想問問,你可知道新制鹽法?” 呵呵,這還真問對人了。制鹽法滿大唐都沒幾個人知道,而黃文恰巧就是那少數人中的一員。然而,方法肯定不能告訴頡利,卻可以因此引出別的話題。 “回可汗,草民愚鈍,并不擅長格物學。那王玨師承了得,想來她獻上的方法也是前人經過多年研究得來的,其本人的聰明勁都用在陰謀陷害上面了,她的才學不過爾爾?!秉S文的發言很符合自己編造的身份,若是崔家子這么說很正常。然,他說起來卻需壯膽,內心祈求這段話不要讓老師知道。 頡利聞言面露失望,他也知道黃文說得有道理,故此并未遷怒,而是唉聲嘆氣作不愈狀。機會正好,黃文再次進言道:“天災本是無可奈何之事,又不是可汗人為讓大家受難,那些首領憑什么埋怨可汗?李窮鬼有人給送制鹽法,他們怎么沒本事給可汗送東西?既然沒本事,合該閉嘴,之所以敢這樣,全因可汗平日待人太過寬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