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黃文也展顏湊趣道:“就算是五代之后又如何,那時寒門學子會更多,他們的地位早已被別的世家取代,想要出頭太難!” 王思源看著李承乾說道:“姑姑監視那董家人晚了一步,至今不知那董氏嫡長子下落,就怕他投到草原或鄰國挑起戰亂。崔家這些人可得看緊,不若再加一條不能離開某某境內?!?/br> “是極!” 大家都折騰一天,事情已經解決,幾日沒回家的那四個跟王玨告別離去,剩下的亦回房休息。 王玨跪坐在書房中,對著燭光發呆。王寶柱死的太突然,雖然王玨歸唐后沒見過他幾次,對他也沒什么親情。但原主腦中關于他的記憶總是在涌現,還有他得知王賈氏害自己后的絕望表情也總是跳出來。 大哥手里攥著那張紙又是要表達什么意思?那個‘一’字是他所書還是別人?到底是誰,為什么要害他? 作者有話要說: 第95章 李世民陰沉著臉坐在殿內,他面前擺著崔智賢呈上的堂審記錄,和匪人在登州所做的筆錄。小內侍顫抖著收拾殘局,圣上又發火打壞好些東西,那可都是錢啊…… 竟然敢說朕的皇后和先太子私通,竟然敢說太子不是朕的兒子,混賬?。?! 然而,雖然內心想把博陵崔氏人千刀萬剮,但他亦有很多顧慮。李世民現在就陷入王玨所說的怪圈中,一面是世家群體,若判太重會讓世家們以為咱容不下他們。一面是百姓,登州接連洪水和瘟疫,若登州百姓知道這事兒必然會趕過來鳴冤。 恰此時,李承乾回來了。中二少年走進殿后沒行禮,一直淚眼汪汪地看著他爹。李世民見他這作態,把原本要訓斥他隱藏筆錄的話咽了回去。 他不說不代表人家不會主動提起,“我自然相信阿娘的為人,也不是想故意隱瞞爹爹,只是想到娘有氣疾,若讓她知道此事……” 李世民一拍腦門,不用李承乾再往下說,他就能想到媳婦知道此事會氣成什么樣。別看皇后平日處事穩妥可擔大任,若知道有人拿她名節說事兒,也不能做到一笑而過。想到此處他嘆息著走過去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你的思慮亦有道理,下次再有這事兒悄悄同我說,不要一個人放在心里?!?/br> 父子倆含淚一陣膩歪,李承乾擦干眼淚后詢問道:“阿爹可是為如何判案發愁?剛才我們在老師處討論過此事,或可說出來給阿爹作參考?!?/br> 李世民坐回榻上,頷首示意李承乾繼續。如此便一發不可收拾,中二小少年剛受啟發學得新知識,也不管他爹懂不懂得其中道理,巴拉巴拉將他們在書房的討論復述一遍。 “幾代不可出仕?!好,此法甚好??!”李世民激動得直轉圈,高興之余不忘給中二小少年來上兩巴掌。到底是咱親子,得到啥消息還知道第一時間回家告訴老子! 興奮勁過去后又想到兒子講述因何如此制定律法時的傲嬌樣,當你老子不懂得其中道理嗎?就你老師有能耐?啥也不用多說,揮舞起大熊掌啪啪又是兩下,老子讓你記吃不記打! 李承乾茫然地被趕出大殿,剛才還好好的,怎么突然發火了?阿爹現在這樣算不算老師說的更年期?再揉揉自己麻木的半邊身子,他這樣估計得算半身不遂…… 似李承乾這種回家就跟老子談案情、炫耀知識的還有李崇義和程處默,而熊孩子房遺愛依然堅持自我風格不走尋常路。 “你想干什么?幾日不歸家,回來就搞破壞嗎?你讓為父明日如何上早朝?!”房玄齡氣得吹胡子瞪眼,聽說二子回來本想夸贊一番,誰知進屋就見他在破壞自己朝服。 房玄齡追著房遺愛滿府跑,房遺直氣喘吁吁地跟著勸架,這就是盧氏進門看到的場景。盧氏很納悶,她因陪著王李氏比兒子晚回來一會兒,這么會兒功夫爺三個就能在家鬧騰出事兒?怎么在南山還很乖巧的寶貝兒子回家就開始變身了?肯定是老東西的錯! 盧氏掐腰怒瞪房玄齡,“是不是你做了什么?” 哎媽,連勸架的房遺直都覺得他爹太冤。明明是弟弟無故發瘋,阿娘太偏心眼了! 家有母大蟲,不得不低頭。房玄齡不愧是當宰相的,三言兩語就把事情說一遍。盧氏聞言疑惑地看向房遺愛,“你玩什么不好,那朝服也是能剪著玩的嗎?” 小二郎覺得自己這回是正義使者,他先祭出經典氣人模式斜眼、撇嘴、晃悠腿,待他爹快忍不住又想沖上來打人時,才慢悠悠地說道:“阿爹處事糊涂,這官不當也罷!” 別的不說,這孩子確實長進不少,都知道怎么控制談話節奏,如何開口就能壓住人掌握主動權。三個長輩先頷首,對他的進步表示肯定。而后集體怒視,一家人靠你爹那官職撐門面呢,咋的別人沒弄倒他,你這親兒子也要來做對? “阿爹明知長安令那有待審犯人,還跟人聯名上書提議放寬造反者刑法,可是收了誰人的好處?或是被人忽悠了?這可不行,為相者怎可輕易被他人左右?”別看房遺愛淘氣,他觀察能力很不錯。這種張嘴就上綱上線的說話方式是跟王玨和李承乾學得,語言內容參照老師整人時的經典套路。 這可不得了,三人聞言臉都綠了。 房遺直拉過房遺愛急急問道:“你聽誰說的,可是王縣伯對改變律法一事不滿?” 盧氏看著房玄齡,疑惑地說道:“王劉氏剛才還念叨過,說判王賈氏那年改變律法,今年趕這事兒又改。這,真是趕巧了?” 連媳婦都懷疑內里有問題,房玄齡面色開始由綠轉紫,一路往黑的方向發展。 房遺愛甩開房遺直的手,得意地說道:“老師只嘆自家運氣怪,并無不滿。我老師是何人?便是律法再改,她照樣能想出搞死對方的方法!” 待聽完房遺愛對書房談話的復述,三個長輩再一次把小二郎扔在院中匆匆離開。盧氏打算去準備朝服,明日總不能讓房玄齡穿便服上朝吧。房遺直想去坊間打探消息,看是否有他人想到改變律法之事。房玄齡則是欲回到書房閉目思索,若有人以此攻訐他,他該如何應對。 不甘心,每次都這么對他,憑啥呀!房遺愛邁著小短腿一路小跑追上去,三人見他跟過來以為有什么重要事情忘記說。房老頭心臟忽悠忽悠的,表情晦暗不明,用眼神示意房遺愛趕緊說事兒。 “老師曾教導過我,不要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輕易下評論。阿爹懂得什么律法,卻要同人聯名上書?今日該嚴懲,百姓會怪律法松;他日該酌情,百姓則怪律法嚴;總之,都是你們這些聯名上書之人做錯了!” 簡直是當頭一棒,居然被蠢兒子教訓了。最郁悶的是,房老頭居然想不出辯解之詞。 房遺愛見三個長輩終于被說得啞口無言一回,暗道大師兄在路上教自己的結束語果然好用。又想到師弟正在寫的新話本內容,里面的小娘子說:要做先轉身離開的那一個,既然下定決心就不要再回頭。于是,小二郎背著小手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了…… 接下來幾日的朝堂果然很熱鬧,一群大爺再次擼袖子上演全武行。了解內情的三人見李世民一副穩坐釣魚臺的架勢,就知道太子已向他轉達王縣伯的提議。沒空關心圣上,他們三人都很忙。 房玄齡最倒霉,被熊孩子言中,有人向他潑臟水。好在當日是聯名上書,還有幾個戰友跟他一起應對,總體來說問題不大。 李孝恭提心吊膽,他自同意太子的說法隱藏供狀之后一直挺后悔?,F在事情揭露出來,圣上咋不找咱聊聊人生呢,難道是還有后招收拾人?不要??! 程咬金沒事找事,跟著瞎蹦達。什么博陵崔氏讓他媳婦受到牽連,必須要賠償他家損失,抄家所得財物該算他一份。啊呸,自始至終全案都沒提過你媳婦! 就這么鬧了幾天,李世民看夠熱鬧,裝夠高大上,享受夠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滋味后,終于下旨了結此事。具體內容沒啥可說的,與王玨給的提議一般無二。 世家們慌了,這個判罰既仁厚又殘忍。減少傷亡卻斷了后代前程,所有世家子都在暗地里罵李世民歹毒。沒招,各位大爺們只得減少算計人的頻率,用這些空出的時間悉心教導晚輩。謀反啥的咱不干,反正一個朝廷垮臺,他們還能繼續為另一個朝廷工作。 我們的口號是:爭權勢、挖墻腳、要好處、不造反! 登州離長安不算近,即便是快馬加鞭傳遞消息,接到消息再趕過來黃花菜也涼了。劉度得知發生這么大事兒,連忙寫了幾封信讓親信快馬送至長安。另有一封走正規渠道的折子,內容是解釋自己對匪徒供狀知情不報的事兒。 登州百姓已做好擊鼓鳴冤、圍堵宮門的準備,誰知到長安后得到的竟是意想不到的消息。圣上并未對崔氏輕判,只是饒過好些人性命到底讓他們心有不甘。 這時候,熱情的長安百姓派上用場。他們圍觀完堂審過程又接連探討好些日子,對關于此事的一切都了然于心。經他們的講解和開導后,登州百姓才知道這對崔氏來說是多嚴厲的判罰。 既然圣上處事公平,咱就不用鳴冤,那不是白來了?大家一合計,送個萬民傘再走!去年受水災的時候,圣上第一時間派來一個將軍和皇親應對危機。之后再出事兒,更是連太子和王縣伯都被派出救災。 這事兒咱們一直記在心里感激呢,得讓圣上知道咱們懂得感恩。于是,繼教書先生們送萬民傘后,李世民又收到登州百姓的萬民傘。把他樂得,抱著傘就去跟他爹炫耀。 大多百姓連字都不識得,他們咋能分析出家族前途這樣的道理?這還多虧儒家門徒傳播。 南山被封時,他們也派人去打探過。奈何人家到底是搞文的,雖有厲害的門人,但跟侯君集那樣的能人比起來還是斗不過。被派去的人剛進南山就被侯君集捉了,對方也很光棍,直接說出自己是孔老頭派來關心友人的。 侯君集無法,只得讓那人當他面跟王玨說了幾句話,最后還得供頓好吃食再把人放回去。只要不想跟老孔打嘴仗,就得受這份憋屈,好在他通過這次事件跟百家派師徒混熟了,也算有大收獲。嘿嘿嘿,其中當然包括中二小太子。 唯一的倒霉蛋就是崔智賢,大家在收獲各種果實時,他依然在審案。圣上判的是謀反罪,他還要繼續查王寶柱的命案。那重家父女早跑沒了,王思維就是個啥也不知道的蠢蛋,這種日子何時是個頭???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部分結束啦,之后恢復到之前的日常年事件繼續寫,今晚加更一章。 最近掉收藏,大家不喜歡看這樣的情節嗎?還是覺得這個情節寫太多?額…我寫文算節奏快,不水文噠。這部分寫的有點多,是因為前面有幾處分散的鋪墊得拿出來說清楚,最后還要解釋他們在背后是怎么構陷的,然后是這章朝廷反應和判罰結果。 ps只是逗比爽文容易看膩歪,我加了一個懸疑支線進去,具體就不劇透啦。到時候,嘿嘿嘿…… 第96章 王寶柱的尸檢做完后,崔智賢趕緊著人把他送來南山,好讓其早日入土為安。 王玨為寡居女,需身著大功守孝一年。作為王玨的弟子,除了李承乾身份太特殊,其他人都在靈堂和殯葬時披麻。往來吊唁者看到此景,皆感嘆這些孩子有情有義。 復、殮復、命赴、吊唁致襚、銘旌、沐浴、飯含、襲、設冒、設重、設燎、小殮、大殮、成服、朝夕哭、奠、筮宅、卜日、既夕哭、遷柩、發引、下葬、反哭、虞祭、卒哭、祔,這一套喪禮步驟走下來,王家人都憔悴不少,尤其王李氏更是常常獨自垂淚。 李世民心情也不好,雖然他家沒死人,但他的心情跟當初死了大哥一樣糾結。先是忍耐著等了大半月,本以為王老大的喪禮結束后,王寶金夫婦再有兩個月就會去作坊監工。哪成想,王家兄妹竟然決定給王老大服喪期間守在南山不動彈。 王寶金身無官爵,就算有也不能讓人家奪情起復來給他賺錢,不然起居注上還不定怎么寫呢。那作坊倒不是沒了王老二兩口子就不行,但他們能從王玨處得到新模具,再有他派去的管家也不擅長經營之道。 鬧死了,這些日子李小摳心情不愉,成天在朝堂上發脾氣。能說會道的,他嫌你吵。引經據典的,他罵你死腦筋。不愛說話的也沒能幸免,圣上說了,我養只鸚哥都比你強! 大家猜到李世民的心思,為了結束這種每日上朝都要面對蛇精病的日子,幾個跟王玨關系不錯的大臣相約來到南山做說客。得知王家人已搬到山上住,聯想到長孫無忌進入迷陣后的囧樣,幾人相互對視后果斷撤退。 王玨可不管那些,她之所以帶著家人搬到山上,就是為了不讓人輕易找到。圣上不是愛搞小動作嗎,現在就給你報復回去。王玨如今已恢復正常生活,上午還是分批教授課程,下午一齊教算數和武藝。 劉大包基礎太差,一直跟武照幾個同進度。黃文和王思源想為官,王玨經常拿些后世名臣的案例出題考他們。李晉江上午專業寫小說,目前正在進行他的第三部作品,據說是部虐愛故事,大家都很期待長孫無忌看到完本時的表情。 重點要說房遺愛。王玨終于扛不住他的一日三念,決定開始傳授他玄學知識。自房遺愛拜師開始,王玨這幾年一直跟系統主攻玄學,如今已學到中級,也算有些底氣教別人了。 “想學《周易》,需先學《老子》和《莊子》。怎么樣,你可學得?”似房遺愛這種跳脫性子,若他沒本事也就算了,假如他真在玄學方面顯露才華,王玨可以預見以后的熱鬧日子。因此,最好還是花點時間給他磨磨性子。 房遺愛看著案上的書冊咽了咽口水,最后還是挺起胸脯堅定地回答道:“自然學得!” 那日房遺愛下山后依然難掩興奮心情,他路遇南山村民和隨園書生又好頓炫耀。如此還不算完,回家又把事情跟家里的三個長輩講了一遍。 “你老師有大才,不可調皮滋事,不然為父絕不輕饒!”別看房玄齡嘴上說得嚴厲,他心里都要笑翻天了。王玨的占卜本事實在太神奇,自家這個孽障果然好運道…… 盧氏笑得花枝亂顫,若不是人家還在孝中不好打擾,她早就帶禮物上門感謝了。連房遺直也跟著細細叮囑了一番,生怕弟弟太淘氣惹怒老師。 有盧氏這個藏不住話的在,再有房遺愛自己宣傳。不出三日,房二郎將繼承百家派玄學的消息傳遍長安。博陵崔氏謀反案剛過去,百姓們正缺少新話題,這事兒一下就變為頭條消息。 這些日子,房遺愛發現走到哪都有人跟他熱情打招呼。那些往日看到他就跑的叔伯家小郎君,也多次來家中主動尋他玩耍,實在忒奇怪。每次問爹爹,他都撫須大笑卻從不說原因。 嘿嘿,還能因為啥。大唐上層都知道王玨的玄學了得,如今既定他二子為繼承人,那些老狐貍當然要讓自家孩子過來交好。他也不排斥,大家都是圈子里混的,誰都得多為自己留幾條后路,可不能得勢后過于囂張。 好在王玨自守孝開始幾乎沒下過山,現在還不知道這件刺激人的事情。若她知道房遺愛已經被認定為未來的大師級人物,恐怕得吐血三升。 房遺愛記得王二叔曾講過老師用三枚銅錢占卜的事情,他琢磨著老師說過的另一句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為這句話,雖沒開始正式學習,房遺愛已經著手準備行頭。 銅錢不能顯示出咱的身份百家派玄學繼承人,所以得造一批純金的備用。批字講卦得有上好的文房用品,紙在老師家隨便取用,再配套打一個黃金紙鎮。房遺愛現在用的筆就不錯,又有從老爹書房搶的寶貝硯臺,只差好墨。 前些日子老師送給墨家一種新制墨法,咱去看看做好沒。趕巧他的小三輪車也在師弟們的幫助下造好,萌萌噠房遺愛騎著車子到東邊找墨云去了。由于百家派與墨家往來密切,這兩只年齡相近的,幾次接觸下來竟成了好友。 “賢弟為何如此打扮?!”墨云圍著房遺愛轉了一圈,羽扇綸巾風裊裊?!怪道如此眼熟,這小子在模仿諸葛孔明呢。 “上次不是跟你說了嘛,老師要傳我大本事,我得有跟本事相配套的著裝。怎么樣,不錯吧?” 房遺愛那得意勁,令墨云實在不好意思潑他冷水,遂轉移話題道:“我見弟弟使用的代步工具甚是有趣,可否讓我試試?” 房遺愛平日為人很大方,但這自行車畢竟折騰好久才造出來,他一咬牙說道:“這可是我的寶貝,哥哥還要小心使用才好?!?/br> 墨云作為下任墨家巨子,在機械制造方面非常有悟性。他騎著三輪車轉了幾圈,又仔細觀察了一番,發現此物似乎大有門道。大家都知道搞研究的人什么樣,他頗為不舍地把自行車交到房遺愛手中,最后還是忍不住問道:“你們可會出售此物?” 房遺愛想到造車時的困難,如實回答道:“就算賣也是小范圍,這東西很麻煩,要價不會少?!?/br> 墨云聞言沮喪低頭,他的私房都被沒收了,肯定買不起這車。無奈只得放棄,他又繼續之前的話題說道:“弟弟因何來我墨家堡,可是來尋我玩的?” 房遺愛眼珠一轉,嘿嘿笑著把自己斜挎在身上的小包打開給墨云看,“你瞧瞧我準備的東西還缺什么?” “尚缺好墨?你來的正是時候,王縣伯給的配方太好了,我們已制出全大唐最好的墨!”墨云說著激動得拉著房遺愛進門,欲帶他去看昨日新制出的那批墨。 聽得房遺愛前來,墨家眾人都很歡迎。他們與王玨交好又拿了人家大好處,可得好好招待她的弟子。得知房遺愛的來意后,墨家眾人二話不說,把新制的墨裝起來全都打包送到南山。 瞧著不用自己幫忙,房遺愛往挎包里裝了兩塊墨后,便跟墨云玩耍去了。 墨云神神秘秘地將房遺愛拉近一個小屋,炫耀似的指著屋中央的鼎問道:“弟弟看這鼎制的怎么樣,可像商朝的物件?” 房遺愛嘖嘖兩聲,過去一陣摩挲,最后點頭稱贊道:“我看挺好!” 墨云哪知道房遺愛根本不懂這個,他發泄似的踢了鼎兩腳,抱怨道:“我也幫忙做了好久,老師說偽裝成那什么鼎,能賣大價錢!可惜老師不分錢給我,不然我也能跟你買那代步工具了?!?/br> 房遺愛眼珠又是一轉,一個壞主意瞬間出現在腦中,“你這鼎可是按我老師給的做舊技術所制?跟你說,弟弟不擅長這個,但是我想到一個能賺大錢的買賣。你配合我,賺錢后錢都歸我,事后我送你輛三輪車怎么樣?” 墨云一想,反正他賺錢也拿不到手,不如出力幫忙后換個喜歡的物件??捶窟z愛一臉神秘,他好奇地問道:“弟弟想的什么主意,真能賺很多錢?” 房遺愛趴在墨云耳邊一頓嘀咕,墨云的神情由不在意變為震驚。他艱難地咽了咽唾沫,“不用跟老師們說一聲嗎?萬一出事兒怎么辦?” 小二郎拍拍一臉自信,“不會噠,你放心好了!” 見房遺愛再三保證,墨云最后咬牙答應,只是又加了價,“這么的,得錢后我還要一成,你幫我存著,待我需要時再跟你取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