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
【我喜歡聽?!啃l玠聽的真的很開心,覺得這是進一步了解拓跋六修的好機會,拓跋六修真的很少講他的家人,衛玠也從未強迫拓跋六修講過。但只要拓跋六修樂意講,衛玠就很樂意聽。對比了一下拓跋六修家剪不斷理還亂的親戚關系,衛玠必須承認,衛家真的已經算是人口簡單的家族了。 第113章 古代一百零一十三點都不友好: 見衛玠對他的家史感興趣,拓跋六修就繼續講了下去。 索頭部很對得起“鮮卑族里最強大的一支”這個稱號,在拓跋六修的叔祖將索頭部一分為三的時候,索頭部就已經擁有了騎兵四十余萬。 哪怕索頭部搞內部分裂,也并沒有大傷元氣,反而在三個不同性格的首領的帶領下,開始了突飛猛進的版圖擴張。 其中尤以拓跋六修的伯父拓跋猗(yi)迤(yi,兩個yi,沒看錯,這位伯父的名字是個萌萌噠疊字音)最為出彩,任用漢人為官,允許晉人遷移,與晉朝交好,病率軍往西征服了二十余個部落,進一步擴大了拓跋鮮卑的威名。 拓跋六修的父親拓跋猗盧也不差,拓跋猗盧善用兵,曾出兵并州,將北方少數民族的很多部落,都趕到了云中、五原等地。后又西渡黃河,攻打并打敗過匈奴和烏桓的不少部落。他兄長拓跋猗迤愿意用漢人為官,就是因為他的勸說。與晉朝劃定了自杏城以北八十里至長城夾道立碑,分界而治的政治格局,并在短短五年間,收服了三十多個西方小國。(改編自度娘) 這對兄弟倆在北魏立國后,依次被追封為桓皇帝和穆皇帝。 從“恒”、“穆”這兩個謚號里,足可以看出來后世對他們當世功績的肯定。 【謚號還有講究?】衛玠對此是比較茫然的,他只知道一般的開國之君會被稱為太祖,宋太祖趙匡胤,元太祖鐵木真,明太祖朱元璋之類的。 【你說的那個是廟號。一個皇帝大致會有三種叫法,謚號、廟號和年號。晉武帝的謚號是武皇帝,廟號是世祖,年號太多我就不舉例了,史書上比較傾向于稱他為晉武帝。 【謚號是一個人死之后,后人給予他生平的評價。不止帝王有,名臣也有,你祖父的謚號就是“成”,曾祖父是“敬”,都是很好的詞。簡單點來說,謚號分褒貶,復雜點就分為美謚、平謚和惡謚。哀、幽之類的,一看就是貶義詞,不用多說;晉惠帝雖然是個傻子,但他的“惠”卻是不上不下的平謚,代表他比較平庸,沒什么政績;恒、穆則是褒義詞,是美謚。 【以我父親的穆來說,布德執義曰穆;中情見貌曰穆;賢德信修曰穆;德政應和曰穆;敬和在位曰穆;德化肅和曰穆;圣敬有儀曰穆;粹德深遠曰穆;肅容持敬曰穆;容儀肅敬曰穆。 【你可以理解為,我父親是個在后世眼中,相當厲害的首領。 【但對于我和我母親來說,他既不是個好父親,也不是個好丈夫。他娶她為妻,結兩族之好,發誓會一輩子愛她。結果,沒過幾年,結婚的誓言尤言在耳,他卻已經又有了“心愛”的人?!繌囊婚_始,拓跋猗盧對正妻存的就是利用之心,他喜歡她娘家的牛馬,喜歡她娘家能夠提供的騎馬壯士,他喜歡她娘家的一切,除了她。 但這還不是最悲哀的。 最悲哀的是,拓跋六修的母親,在明知道她的丈夫不是個東西,甚至最后為了讓他心愛的小兒子上位,而毅然決然的廢了她之后,她依舊愛著他。 說句實話,衛玠不太理解這種想法,他更傾向于君既無情我便休。 【我也不理解,但我大概知道為什么?!?/br> 拓跋六修的伯父和父親,在歷史記載里,都有一句容貌俊美的形容詞。允文允武,又長得好看,還是部落首領,這樣的人設,在特別愛美的魏晉時期,自然招人喜歡。 拓跋六修不是說“因為他母親愛他的父親,所以他父親就必須也愛他的母親”,但至少在他的母親為了他的父親付出那么多之后,他父親應該給予他母親最基本的正妻尊重,而不是說廢就廢,僅僅是為了扶妾的兒子上位。 小時候拓跋六修因為長的“丑”的問題,總有些自卑,覺得他一點都不像他爹的兒子,怪不得他爹不喜歡他。 長大后,拓跋六修卻反而很慶幸,他一點都不想像他爹,無論是在容貌還是私德上,他都不想和他一樣。那是一個自私到不可思議的男人,大概是一代天驕的日子過的太長了,讓他得意忘形,看不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拓跋猗盧的那些功績里,有多少是拓跋六修母親的家族幫他完成的?又有多少是年幼的拓跋六修匹馬上陣為他攻城略地拿下的?他通通都忘記了。 拓跋猗盧只記得在叔父和兄長死后,他順理成章的接管了三部,成為了真正的索頭部首領。英雄暮年,他老了,糊涂了,想要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了,以為整個部落就可以這樣任他肆意妄為。 于是,拓跋六修親手殺了他,讓他明白了他的那份自大到底有多么愚蠢。 當然,拓跋六修也很快就死在了自己的弟弟手上,一報還一報,報應不爽。 這些過去如走馬燈一般快速的從拓跋六修腦海里劃過,嘴上卻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與衛玠說。他和他父親之間早已經沒有了什么親情,只剩下了利益之爭下圖窮匕見的你死我活,很難看、很丑陋,他殺了他的父親不是因為什么你為什么從小就不喜歡我這個長子,而是若他不動手,那么死的就是他了。 拓跋六修和衛玠就這么講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淮南王也就這么看了半個時辰。 實在是有些煞風景,拓跋六修愿意告訴衛玠這些過去,也愿意去相信衛玠,但他不想在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講下去,這畢竟是一件十分私密、幾乎可以說是剖開拓跋六修整個人給衛玠看的事情。 衛玠雖然不知道拓跋六修到底準備告訴他什么,卻也是贊同拓跋六修不想有外人在場的心情。 所以,衛玠很是不耐的皺眉,走下涼亭,沒辦法再假裝沒看見淮南王,上前行禮,希望早早的打發了這個年輕的王爺。 如今站在涼亭下面的是淮南王,不是叔公汝南王。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的那個淮南,晉惠帝的弟弟,一個生母是夫人,在晉武帝生前,卻混的還不如楚王這個美人之子好的慘烈王爺。 八王之亂淮南王明明也參與了,卻都沒能排上號的那種慘烈。 楚王入京時,怕自己勢單力薄,特意威脅,帶上了淮南王這個小伙伴壯膽。結果……楚王就被這個平時不吭不響的弟弟,在關鍵時刻坑的挺慘。 淮南王也因此終于進入了朝臣的視野,贊其性格沉靜剛毅,是個做大事的料。 衛玠對淮南王沒什么感覺,秉承著一貫不與皇子王爺交好的原則,一直視淮南王為無物,只希望淮南王能早點走人,好讓他和拓跋六修繼續過清凈的世界。 淮南王……卻并不想走。 一是如今他皇兄有事,暫時不會傳召他,他閑著也是閑著。 二是淮南王也有一個司馬家的通病,喜歡親近長得好看的人。這點不管是從晉武帝還是晉惠帝身上,都有不少史料能夠證實。 淮南王也沒例外。他之前被壓抑的久了,一直不太敢表露心中所好,如今沒了楚王,他才慢慢顯了出來,對衛玠這種注定會成為全國第一美人的人,根本沒有抵抗力。他倒也不打算對衛玠做什么,就是、就是忍不住的想親近一二。 過于出色的外貌是衛玠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總是容易招惹狂蜂浪蝶,趕都趕不走。 衛玠的不耐煩表現的很明顯。 淮南王卻覺得美人連生氣都生的這么好看,沒話找話他也要賴在這里! 衛玠想報警,這里有個戀!童!癖! 最終,還是拓跋六修幫衛玠化劣勢為優勢,讓衛玠趁勢從淮南王口中問到了很多其他王爺的動靜。楚王早早的退場,歷史已經被該的面目全非,衛玠等人反而要更加小心,指不定哪里就有人會意外的半路殺出。 其中最需要提防的,便是趙王司馬倫。 這位趙王和汝南王一樣,都是晉惠帝的叔祖。但是趙王和汝南王不一樣的是,汝南王當個輔政大臣就已經知足了,趙王卻從一開始就瞄準的是皇位,一點身為叔祖的樣子都沒有,并不覺得自己和侄孫搶位置有什么不妥,野心大到沒朋友,執政的能力卻…… 【好事沒有他,壞事準有他。自以為聰明,其實也沒什么腦子,全部倚仗著身邊的jian臣孫秀在為非作歹,讓司馬家的天下差點變成了孫秀的天下?!客匕狭藿o衛玠舉了個簡單的例子。 石崇與綠珠。 石崇是衛玠的好基友,歷史上是賈謐的好基友,金谷二十四友,是西晉第一富,有個愛妾叫綠珠。綠珠在歷史上算是比較出名的一位古代美女了,四大美女沒有她,但十大美女里肯定有她的位置。嫵媚動人,又有才情,美貌聞名天下,讓石崇十分自得。 孫秀一直想要綠珠,等司馬倫勢起后,孫秀就明目張膽的對石崇索要綠珠。也就是傳說中的強搶民女。比小說還要夸張,小說里是當街搶未婚女性,這位孫秀卻直接要搶別人的小妾。 小妾不是歌女,怎么可能隨意贈送?更不用說,石崇對綠珠也是動了一些真感情的,更不可能讓孫秀這般辱沒。 最后的結局…… 綠珠不想連累石崇,從樓上跳下自殺了。石崇及全家上下幾十口人,最終也還是被殺死了,因為孫秀不僅要人,還想要石崇的潑天富貴。 能把一個臉譜化的反面角色,始終如一的演繹到這種程度的現實向人物,歷史上真沒多少。但孫秀絕對是個中翹楚。 從孫秀這樣的幕僚身上,就足以看出趙王是個什么樣的人性了。他在位的那短短的日子里,很是干了不少不是人的事情。并引發了后來真正的亂局,三王起兵。 所以,趙王是必須要重點防范的八王之一。 衛玠疑惑的看向拓跋六修,打聽趙王的消息,問淮南王干什么?淮南王能知道多少? 【淮南王在歷史上沒什么存在感,但他卻是趙王最大的政敵之一?!恳晃锝狄晃?,大自然就是這么神奇。雖然歷史上的淮南王最終還是輸給了趙王,但是如今有了衛家幫忙可就未必了,用好了,淮南王就是一把屠龍刀。 衛玠看淮南王的眼神一下熱烈了不少。 淮南王:?。?!美人終于注意到我了! 第114章 古代一百零一十四點都不友好: 雖然衛玠很不想承認他使用了“美人計”這種光聽名字就知道很糟糕的計策,但他還是對淮南王用了。其實用了之后就會發現,也沒那么糟糕,只要適時的給淮南王幾個鼓勵的眼神,連笑都不需要,想要的消息就已經手到擒來了。 臉這種東西在魏晉時期還真是占便宜。 衛玠再一次想起了以前聽同學說過的話——顏值高是一種怎么樣的體驗?人間自有真情在,感覺全世界都對你充滿了愛。 淮南王把他能告訴衛玠的,都告訴了,不能告訴的,也告訴了一些。 不得不說,淮南王大概真的和趙王有一種無法描繪的來自宇宙的緣分。明明兩人的封底離的并不算是很近,但淮南王就是知道了趙王在封國闖的禍。 淮南王此次進宮的目的,便是對晉惠帝稟報趙王造的孽。 “叔祖這次真的是太過分了?!被茨贤醢阉乃娝?,毫無保留的都準備告訴晉惠帝,順便也就告訴了衛玠一些。 也許會有人覺得淮南王這樣做,有點上學時同班同學和班主任打小報告的嫌疑。但是,怎么說好呢,淮南王就是在明目張膽的打小報告啊,他沒不承認。從楚王的事情上,淮南王就已經看清了一個形式——如今已經不是晉武帝的天下了。 這本應該是個很簡單的道理,晉武帝死了,晉惠帝登基,很多事情都要變了,但偏偏皇室里那些被晉武帝慣出了毛病覺得皇帝老大我老二的王爺們并不這么覺得。 不少人都和楚王一樣,還陷在晉武帝生前的榮光里。覺得無論自己做了什么,皇帝都應該無條件的縱容。就拿楚王挑撥汝南王和衛瓘關系這件事情來說,楚王的使計手段那么糙,他就真的不擔心暴露嗎?是的,他不擔心。因為他完全不覺得暴露了能如何,在晉武帝時期就是如此,不管他們出了多大的紕漏,捅了天大的簍子,晉武帝都不會真的拿他們怎么樣的。 這點可以參考前半生以和晉武帝拍桌子叫板為己任,這樣了都能全身而退的妹夫王濟,以及被晉武帝親自下場支持著斗富的國舅爺王愷。 晉武帝對家人的護短,是大部分帝王一生所罕見的。這位司馬家的皇帝,一輩子的刻薄,都好像只用在了他親弟弟齊獻王一個人身上,他可以縱容自己的叔父們倚老賣老,可以大方的給自己的異母弟大把的食邑和封地,可以寵兒子寵的無法無天,唯獨縱容大臣逼死了自己的親弟弟…… 往事不提,只說晉武帝晚年見對親戚子孫的這份縱容,正是這種無底線的對家人的優待,才導致了如今王爺們空前高漲的野心,和與實力不匹配的貪婪。 也不知道是誰給了他們信心,覺得晉惠帝也會和晉武帝一樣,會繼續縱容他們。 楚王的被軟禁,卻實實在在打了這些王爺們的臉,晉惠帝用雷霆手段震懾了整個朝堂,也順便對皇族們發出了一個信號,如今是他當家,而他和晉武帝不!一!樣! 以上,僅來自于淮南王的個人腦補。 這個明顯想的有點多的淮南王,甚至把自己皇兄年輕時的表現,理解為了裝瘋賣傻。是啊,不裝瘋賣傻怎么保住太子之位?父皇日漸老邁,兒子卻年富力強,父皇又怎么會不心生忌憚?叔父齊獻王到底是怎么死的?還不是因為朝臣請立皇太弟,勢力太大,給晉武帝造成了一種威脅,實在是沒有辦法容忍了,才發生的慘劇嗎? 皇兄那個時候還斗不過父皇,自然要韜光養晦,等耗死了父皇,皇兄就終于收起了他老好人的態度,露出了猙獰的一面。 這才是司馬家的繼承人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淮南王覺得自己簡直是前所未有的英明決斷,在別人還沒醒悟的時候,他醒悟了;在別人還沒回神的時候,他回神了;在別人還沒明白“不老老實實就要被收拾”的時候,他明白了! 他毫不猶豫、旗幟鮮明的選擇了站在晉惠帝一邊,而趙王就是他投誠的誠意! 趙王在他的封地上到底干了什么? 這就還要從趙王同學的履歷表說起了。 在還是曹魏的時期,身為司馬懿的庶子,趙王被封了安樂亭侯,后來成了東安子,任諫議大夫。 西晉被禪位后,成為皇族的趙王就被封了瑯琊郡王,后改封趙王。歷任平北將軍、安北將軍等。 晉武帝晚年一系列的軍事調動時,也有趙王的一筆,他被改任征西將軍,鎮守關中。 “關中”是哪里?就是“四關”之內,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震關)、南武關(藍關)和北蕭關(金鎖關)。也就是現代的陜西省中部,西安(長安)、咸陽、寶雞等地。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有天然的地勢屏障,易守難攻,在戰國時代就有著軍事要塞的重要地位。 對于西晉來說,最重要的是關中在生活著不少的少數民族,民風彪悍的那種。 元康四年秋,秦雍兩地的氐族和羌族就造反過一次,氐人齊萬年稱帝,與當時匈奴族的侵犯遙相呼應,民族進一步加劇,給西晉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人不會無緣無故的造反,民風彪悍的少數民族也是。 氐族和羌族當時的造反,就是因為趙王處事不公,逼反了羌族和氐族。歷史上也有這一出,衛老爺子曾借潘安只口示警過晉武帝,并且暗中派人監視過趙王,但最終還是沒能阻止這件事情發生。 只不過歷史上這場歷時五年的的戰爭,在這個平行時間因為衛家的介入,規模小了很多,在短短不到一年間就已經結束了,沒有對關中造成太大的傷亡和經濟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