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王澄在掙扎間也是一愣,臥槽,衛玠還沒退場?這不科學啊。 衛玠其實也想早走的,連理由都是現成的,替太子當使者,過度勞累。但是,衛玠一直在等廣陵王的后招,生怕自己走了就沒辦法給廣陵王一個施展的空間了。為此衛玠提前準備了很多應對廣陵王的手段,只等著占了理之后,往死里抽他。 哪成想…… ……廣陵王認慫了。他只發了賈南風一個大招之后,就徹底安靜如雞了,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連當個合格的反派都不會。 衛玠托腮,看著廣陵王,別提多失落了。你來招我啊,你來招我啊,你再不來我就要想辦法主動讓你招我了! 王衍的兒子王眉子當時正好就在衛玠身邊,見衛玠神色懨懨,以為他是心疾發作,卻逞強不肯明說,趕忙湊過來關心的仿佛詢問。 衛玠被煩的不要不要的,只能回了眉子同學一個“說了你也不懂”的“憂郁”眼神,他該怎么能說呢?總不能說自己賤得慌,正期待著敵人爆seed,結果敵人的作死精神強行下線,讓他憋了個半死吧?這種虎頭蛇尾的感覺最討厭了!知道我提前準備了多少諷刺廣陵王的詩嗎?! 衛玠的作詩水平真心不好,不過在諷刺人方面卻有著獨樹一幟的天賦,不過一般他不喜歡留下這些詩的記載,畢竟要考慮歷史影響,總不能史學家研究衛玠,卻發現衛玠的詩詞都是諷刺人的吧?那得給人一種多尖酸刻薄的感覺啊。 歷史就是這么無奈,很多人都不會聯系前因后果,只會斷章取義的抓住一點就非說如何如何。 好比最著名的,以德報怨。 孔子明明說的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結果卻生生在其后很多年被曲解為了要以德報怨,也不知道孔子地下有知,該有多想詐尸跳起來揍人。 王眉子被衛玠看的渾身一酥。講真,衛玠可不能在變得妖孽下去了,要不就真的會出人命了。 自認為自己直的不能在直的王眉子,都開始考慮要不要找個小倌試試自己的彎直程度了。 不行!不能在想了,換個話題! 強行轉移話題的王眉子,忽然想起衛玠剛剛時不時的就會看向廣陵王,便道:“那位殿下已經是秋后的螞蚱,不足為懼了?!闭Z氣里滿是對廣陵王的不屑于厭惡。 瑯琊王家可一直惱恨著他們被廣陵王耍了的事情呢,他們王家的女兒可決計不會這么認人欺辱! 世家制度有好有壞,有需要你為家族犧牲的時候,也有在你被欺負時傾全家之力為你找回場子的時候。 衛玠第一次正視了眉子同學,因為有關于廣陵王的事情,是王家的核心機密,事關景風和惠風兩姐妹的閨譽,具體知道的人肯定不會很多。王戎、王衍是肯定知道的,王澄還是因為是第一發現人才有資格旁聽,身為小輩的王眉子也能知道這個消息,足以證明他的家族繼承人身份是得到了肯定的。 大概是那日密談時被衛玠也在一旁給刺激到了,回家王衍和王戎就開始考慮王家下一代的問題了。 而對待普通王家嫡子,和王家繼承人的態度,自然是要有所不同的。不是衛玠勢利眼,而是出于對王眉子新身份的肯定。 就好像太子和皇帝,你肯定是不能用一樣的態度去對待他的,他自己在新的身份轉變的檔口,內心也肯定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那么平靜,他需要肯定。 衛玠給了他肯定。 王眉子立刻喜上眉梢,對衛玠嘚瑟的擠了擠眼睛,故作謙虛:“還沒有確定呢,你也知道我們家的情況,人多事多。只是有了一個初步的意向而已?!?/br> 拓跋六修在一邊不客氣道:【他成不了王家的家主?!客匕狭扌睦飳ν趺甲颖硎?,別以為我剛剛沒看到你看衛玠的眼神!臭表臉! 瑯琊王家是個比較特別的世家,在其他家族更重血統的時候,王家反而更加重視個人能力,倒也不是說就徹底不重視血統了,只是這個血統不一定要是長房主宗出來的。 好比王家如今的家主王戎,他和長房的血緣關系就差了十萬八千里。但他是竹林七賢,是八公之一,所以他是王家的家主。 王戎的長子少有美名,被家族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惜英年早逝,剩下的兒子都扶不上臺面。 所以下一代中還是以才論人。 王眉子作為王衍的兒子,要貌有貌,要才有才,還有一個名士爹,可以算是王家這一輩中的佼佼者了,所以他被內定被家族繼承人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只不過,誰也沒有長后眼,不會猜到后會恰逢亂世,群雄逐鹿。 帶領王家開創“王與馬,共治天下”格局的王家茂宏,目前還沒有太顯山露水。王家茂宏也就是王導,他是王戎和王衍的從弟,如今還個寄情于山水和章臺的公子哥。當歷史上王戎去世,王衍被石勒砸死后,跟對了主子,幫助對方坐穩東晉江山的王導,這才接過了王家的重任。 不過,在王家考慮下一代的家主的時候,他們誰也沒有想到這一代的王導的未來會成長到那一步。 衛玠也不知道。 但衛玠與王導交好。準確的說是王導對衛玠很好,因為王導的書法繼承自鐘繇和衛瓘一脈,他算是衛恒的小師弟,對衛玠自是有一份天然的師叔情。 剛剛在宴會上,王導還幫衛玠擋了酒。 衛玠這輩子的身份真的很占便宜,又或者可以這么說,不親身經歷,他永遠不可能知道一個真正的古人可以蘇到何種程度。 至于歷史上的眉子同學的結局…… 【他死了?!縼y世之中,不是你有個好的世家出身,你就一定能活下來的。歷史上那么體弱的衛玠,反而能東渡到達東晉的都城建康,真的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了,雖然衛玠很快就死了,但還有更多的世家直接死在了路上。 王眉子最慘,“將赴祖逖,為盜所害焉”。 在即將投奔祖逖(人名,東晉著名軍事家)時,被強盜所害。 衛玠回了拓跋六修一個“這輩子不會了”的堅定眼神,沒有亂世,王眉子就不需要投奔誰,自然也就不會被強盜所殺。衛玠很期待這個歷史上與真正的衛玠齊名的王家嫡子,能夠有怎么樣的表現。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就這么聊了下去。 兩個人美人坐在一起,就仿佛自帶了什么奇怪的buff,周圍漸漸呈現了一個真空地帶,讓人不敢靠近,只敢遠觀,卻又誰也舍不得移開目光。 衛玠和王眉子無所事事的聊到了這一次來的賓客。 太子大婚,來的自然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消息靈通的人如今都已經知道了晉武帝糟糕的身體狀況,他們自然要做好準備來捧太子。太子早些年有癡傻的傳言,如今仍相信這個傳言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他們覺得太子頂多是有些愚鈍,卻還不至于癡傻。 不得不說,衛玠和司馬衷的表演游戲,在潛移默化間真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據說還有不少歸順而來的胡人部落,提前半年到洛京送賀禮呢?!蓖趺甲佑信笥言邙櫯F寺當官。 鴻臚寺是漢代時設立專門管理外交事務的部門,晉朝時“大鴻臚”這個職位更是公卿之一。 “都有誰?”衛玠抓到了這里面的敏感信息。 有些少數民族大概是真的來送禮的,有些就……他們肯定是來打探消息的,想要看看西晉未來的皇帝到底是個什么人物,要不要換一下交往策略的。 “零零碎碎不重要的就不和你說了,看到那邊的匈奴人沒?據說這次還來個了王子什么的呢?!?/br> 西晉與匈奴的關系一直都十分復雜,且戰且和,至死方休。 當然,匈奴與他周邊的其他少數民族的關系也很復雜,這也是西晉能與拓跋鮮卑關系“融洽”的原因,他們有共同討厭、需要提防的敵人——匈奴。 “拓跋鮮卑也來了?” 衛玠不需要知道拓跋六修到底是誰,只聽拓跋鮮卑這個部落名字就足以明白很多事情。鮮卑族分各部,其中拓跋鮮卑是最強大的一支,與衛老爺子還有些仇怨,咳。 衛玠一直還記得當年去舅舅的北邙別苑時,路過城門下遇到的讓拓跋六修十分關注的胡人駝隊。雖然拓跋六修說只是認識,但衛玠卻覺得沒那么簡單。 王眉子指了指不遠處的胡人桌:“喏,那邊那兩個青年就是,聽說都是什么首領的兒子?!?/br> 東宮喜宴上人太多,衛玠對不認識的人根本分不清誰是誰,加之生活在世家多年中不可避免被影響出來的傲氣,讓他不自覺的忽略了那些“未開化”之人。 直到如今王眉子特意提起,衛玠才終于看到了那個年少的胡人貴族,只一個背影就足夠他怔愣當場。 因為那背影與拓跋六修是那么的相似。 拓跋.背后靈.六修此時也有些僵硬,他不想被衛玠注意到的事情,還是讓衛玠發現了。 在衛玠看了沒一會兒之后,那青年也似有所感,又或者是被身邊的伙伴提醒,轉頭,與衛玠對視了正著。 濃黑大眼,刀削骨刻的鼻梁,以及弧度完美的下顎。 雖然稚嫩了些,卻也還是那張再沒有人會比衛玠更加熟悉的面孔,青年版的拓跋六修。 在衛玠直勾勾的看著對方的時候,對方也在打量著這個前方高位上像個瓷娃娃的世家公子,真的是玉做出來的人啊,高貴的就像是天邊的云彩,讓人心生向往。兩人遙遙相對,直至那胡人貴族拿起手中的酒杯,對衛玠敬了一下。 默契被打破。 衛玠毫不猶豫的轉過了頭,沒再看那人半分,因為拓跋六修是獨一無二的,哪怕那人與拓跋六修長的再相似,他也不是他! 也姓拓跋的胡人貴族青年有些遺憾的用鮮卑語問身邊的人:“他為什么不看我了?因為我的長相?” “大人勇武,長相又能說明什么呢?只是中原的那些嬌弱的跟娘們似的世族郎君,都過于傲氣了些,切!”身邊的下人對世家有些根深蒂固的偏見。 “他……”就該是那般傲氣的模樣,那樣才好看,勾的人心癢難耐。 第97章 古代九十七點都不友好: “去打聽一下,那是哪家的公子?!?/br> 拓跋少年表示,他一定要認識一下這位世家郎君,至于認識了能怎么樣,唔,那是認識了之后才該考慮的事情。 拓跋六修死死的盯著這個與他面向相似的青年,看著對方眉宇間熟悉的神情,不用猜他都知道對方在想什么。自卑又自傲,目空一切,自視甚高,他怎么就那么想打死他呢?! 拓跋少年也困惑的朝著拓跋六修的方向看了看,那里明明什么都沒有,但他卻總感覺有一道快要化為實質的兇狠目光在如影隨形的盯著他。他搖了搖頭,讓自己不要胡思亂想,這是在晉朝太子的婚宴上,他必須打擊精神來應付! 拓跋六修嗤笑著轉過頭,不再看那個沒用的少年貴族。 衛玠一邊繼續和眉子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一邊不著痕跡的看了拓跋六修好多眼,實在是有些猜不透拓跋六修此時此刻到底是個怎么樣的心情。 一直到婚宴結束,廣陵王都沒再衛玠麻煩,反而早退了,實在是讓人看不起。 從東宮回家后,衛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被晉疾醫診脈。 沒有犯病,值得鼓勵。但具體病情還是老樣子,沒有特別糟糕,也沒有一下子突飛猛進的好起來。 王氏聽后已經很滿意了,看完兒砸,就開開心心的回屋念經去了。 衛恒陪在一邊,小心翼翼的對媳婦兒請示:“瑯琊王家今天和我提起了一件事……” “想和我兒子定親?”不等衛恒說完,王氏已經接過了話頭,后宅娘子這方面的消息可比前面的郎君們塊多了,她繼續轉動著手上的持珠,神色里卻藏著不容置疑的霸氣,“我告訴你,想都別想。我兒子才多大?!” “潘安仁(潘安)這么大的時候已經定親了,不少人都是如此?!毙l恒弱弱的辯解。 王氏一個眼神過去,慫爹立刻閉嘴了。 王氏苦惱的皺起了眉,不是因為丈夫,而是因為兒子的婚事。別人是一家有女百家求,衛家卻偏偏是一家有兒百家求。想早早訂下衛玠這個女婿的大有人在,從兩年前就頻頻有人開始和衛家接觸了。 成婚早是魏晉的一個時代特色,訂婚更早也實屬正常。像衛玠這樣,就更是求之者眾。 要不是王濟和常山公主沒有嫡女,估計這對夫妻也要插一腳。王濟庶女倒是有,可連他自己都覺得嫁庶女是辱沒了他的寶貝妹子。 王濟不行,其實還有其他的太原王氏。 只不過,咳,王濟因為早些年的事情,對整個王家都有一種愛恨交織的感覺,他得不到的,他也不想讓王家的其他人得到。 在太原王這邊內斗的時候,瑯琊王那邊已經遣了王衍來試探。 王衍的兩個掌上明珠都大了,有些不般配,但是沒關系啊,王衍還有嫡幼女,王戎也有女兒,王澄也有,他們王家最不缺的就是人口。 連在裴修和衛熠的事情上與衛家有些尷尬的裴家,都蠢蠢欲動。 因為嫁女兒給衛玠,在不少人看來已經是最疼愛女兒的表現了。 從家族角度考慮,衛家如今如日中天,衛老爺子身康體健,衛恒創業銳氣雖不足,但守成之道有余,衛家最起碼還能夠再穩定繁盛個幾十年,與衛家聯姻簡直一本萬利;從個人的角度來說,衛玠是樂廣的弟子,與王衍交好,是整個清談圈默認的下任領袖;衛玠的性格因為心疾,也是趨于平和的那種,很少見他與人發脾氣,據說對待下人也十分寬和,這樣的好脾氣,在世家子弟中可是很少見的;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是衛玠的顏,敢問誰能對那張臉不動心? 這樣的乘龍快婿,你不早點下手,將來就只剩下悔斷青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