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所以…… “你可以開始考慮想當哪地的亭侯了?!?/br> “???” 第78章 古代七十八點都不友好: 棗哥同意走了,卻不是一切迎刃而解的開端,反而是麻煩的開始。 因為全國那么大,二十一個洲(?。?,一百七十三個郡國(市),數不清的縣(鄉),棗哥偏偏選了兩個歷史上最容易發生戰事的郡,哭著喊著要去那里當太守(基本等于市長)。 去哪里當官,對于衛家來說,其實都不是難點,只要棗哥想去,他們就能cao作;但問題是,他們不太想讓衛璪去衛璪選的那兩個地方。 “并州的西河郡,離五胡亂華里的漢趙政權起兵的西河國,近到了仿佛不分別你我;益州蜀郡,離成漢政權起兵的成都只需要跨條線?!蓖匕狭拊凇净镁场恐薪o衛玠變出了一張比較直觀的西晉末年戰事圖,將棗哥想要去的兩個郡用紅圈重點標了出來,“你能替我采訪一下他是怎么想的嗎?我真的挺好奇他的幸運值的?!?/br> 衛玠全程黑著臉。如果他知道,他就也不會這么愁了。如果不是確信蠢蠢的棗哥沒有那么強的演技,衛玠都要懷疑棗哥是不是也有什么他們全家都沒發現的金手指,所以才一心想去這兩個郡去實現英雄夢了。 “你祖父沒有替他規劃一下?” “這是祖父的考驗,想看看棗哥選擇就職地點的眼光。如果棗哥選的還不差,并且他本人真的很想去領略一下那個地方的風光,那就滿足了他,作為把他外調的補償?!?/br> 衛玠以前看過很多小說,里面主角外放,總有一個理論,越窮的縣越容易出成績。 但……其實這是很,呃,怎么說好呢,很腦洞大開但毫無卵用的想法。 西晉延續的是漢朝的官吏考核制度,是“上計” “監察” “選舉考課二合一”,這三者合一的“仕進制度”。 全部說就太復雜了,只拿其中的“上計”制度來舉例好了。 “上計”其實就是各地的稅收情況。始自春秋戰國,cao作方式大致是這樣的:各地縣令將該縣的戶口、錢谷出入等編為計簿,呈送到郡國;郡守(太守)進行匯編后,將賦稅收入的預算一式兩份,其中木券副本送入中央審核;審核通過,木券一分為二,皇帝持有右券,臣下持有左券;到了年底,等真正收到的稅銀送入中央,兩者一對,官吏一年成績的優劣也就出來了。 再加上正身、勤民、扶孤、修人等民意口碑,三年任期小滿,六年為秩滿,由總和來決定官職的升降。 簡單明了。 看上去再公正公平不過。 但實則隱患滿滿,好比年初送上的預收,這其實并不是郡守真正能決定的數字,而是由上面根據一年國家的支出而給各地攤派下來的數字。能完成自然好,完不成也要努力完成。雖然朝廷會根據不同地方的情況,適度斟酌一下要求的數字,可一旦扯上“適度”這種根據人的主觀臆斷來決定的東西,就準沒有好事。 這么說吧。 一個富裕的郡,能承受的稅收極限(算上各種壓迫盤剝啊什么的)是100,朝廷一開始要50,后來要打仗了,增加到75,無論如何,郡守都能滿足,甚至對百姓心狠一點,就能超額完成。 而一個窮的郡,能承受的極限只有50,朝廷一開始要40,后來要打仗了,增加到55。 說起來好像還是朝廷對窮郡的照顧,你看,富郡那邊我們增加了25,你們這邊我們只增加15??赡?5對于富郡來說不過是灑灑水的小事情,這15卻能逼得窮郡的太守上吊自殺,真的是拿不出一點余糧。 穿越者金手指開的再大,也不可能今年改良土壤,明年就能收入翻番吧?怎么著也要個過程,那在不翻番的這些年里,待在窮縣的穿越者的業績怎么辦?等穿越者好不容易搞好了,穿越者的任期卻滿了,平調到另外一個郡從頭開始,而他之前種樹結的果子,卻正好被他的繼任者摘走了。 事實上,這種不考慮發展眼光、只看當下的官員業績考核問題,在現代也是充滿了隱患的。 多少地方的官員,都是只考慮的是他任期內的業績的,為了求快這里拆一下,那里拆一下,最后他業績滿了,拍拍屁股走人,卻根本不考慮他走了之后有沒有可能留下爛攤子,畢竟那已經影響的不是他了。而再自私一點的,甚至有可能明明手頭有好項目,一看在自己的任期內完成不了,就擱淺了,因為不想白白便宜繼任者。 這已經算是比較淺薄的,適合衛玠現階段了解的了。更多的官場厚黑,拓跋六修都沒忍心講給他。只是在讓他心里大致有個譜之后,就點到即止了。 選擇窮郡不現實,但選擇富郡其實也不一定好,因為未必能斗的過地方上錯綜復雜的門閥豪強。 所以當年衛家大伯衛密外調時,就直接被衛老爺子送回了衛氏的老家河東郡。河東郡只有三個世家,一個是本家衛家,一個是姻親裴家,當占大頭的兩家都站在衛密這邊時,另外一個世家也就不重要了。再加上早有準備的螟災,這才成就了衛密的好官聲。 棗哥并不適合復制這條路,因為這是衛老爺子給不需要有什么大出息作為的庶長子準備的路。棗哥若是貪圖安逸,選擇了河東郡,大概會被衛老爺子抽的連爹媽都不認識他。 衛家正在不斷上升,需要的不是守成之主,而是有魄力、敢拼搏、能斡旋于諸人中的家主。 但衛老爺子怎么都沒想到,衛璪的拼搏精神有點拼搏的過了頭。 “你知不知道你選擇的是兩個什么地方?” “知道啊?!毙l璪興致勃勃的給衛老爺子講了一下原因,他不是知道這兩地會發生起義才去的,而是覺得有可能會發生起義,所以才去的。 是的,衛璪其實就是奔著鎮壓起義的目的才去的。 “農務我不行,”棗哥覺得地里的莊稼漲勢好不好,那是老天爺的事兒,他決定不了。所以他想要做出突出業績,那種能一鳴驚人的業績,就只能劍走偏鋒,“我仔細打聽過了,并州西河國的匈奴蠢蠢欲動,而益州有氐族,兩族領袖都是很有野心、不可能安心的主兒。如今他們已經秣馬厲兵,就差那最后的一推了。有可能是天災,有可能是人禍,若我能將其掐滅在萌芽狀態,這便是實實在在的軍功!” 棗哥分析的頭頭是道,誰說八卦沒有用來著?他這都是從各種八卦里歸納整理提煉出來的關鍵信息。 “……你考慮過若地方出這等事,郡守也是有責任的嗎?” “我肯定考慮過了啊,所以我選擇了旁邊的郡。這就和我沒關系了吧?而且我還有理由出兵去幫忙?!毙l璪說要給他弟弟用軍功換爵位的話,可不是空xue來風,如今天下太平,哪里來的軍功?自然是通過別人鬧事他去平息。為了找到這幾個隱患點,他容易嘛?他還要磨合與地方掌兵之人的關系,很累的! “你能不能把你的腦子用在正路上?!” 據說衛老爺子中氣十足的吼出這句時,聲音高到院子外面里的人都聽到了。 衛玠在心里默默給他無知者無畏的親哥點了個根蠟燭。講真,連他都不敢惹衛老爺子這么生氣的,畢竟衛老爺子一般不生氣,生氣之后的結果從來都是直接neng死你,斬草除根,不留隱患。衛瓘肯定不會neng死衛璪,卻也可以整治他的覺得自己還不如被直接neng死。 “只希望阿兄能有那個不繼續作死的覺悟了?!?/br> 衛璪有嗎?很顯然,他要是有這個覺悟,也就不需要被外放鍛煉了。 很長一段時間之后,衛璪鼓起勇氣,小心翼翼的看著他祖父道qaq:“阿翁,我推測錯了嗎?” “……”所以你反思半天,覺得自己錯了的點,只是推測錯了地方,完全不覺得對自己那一套立功理論有錯?衛老爺子只剩下了原地運氣。不是衛璪推測錯了,正是因為他推測的太對了,衛老爺子才會擔心。他是送繼承人出去鍛煉的,不是送繼承人出去作死的。 就在衛老爺子準備再說點什么的時候,有下人實在是頂不住壓力,不得不打擾祖孫倆的談心,敲門來稟報,二娘出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 古代官員考核系統其實很復雜,魏晉那段的歷史因為太混亂,傳到如今的記載有限。 第79章 古代七十九點都不友好: 二娘是誰? 衛家叫二娘的,其實有三個。 一個是衛老爺子衛瓘的二女兒,慫爹衛恒的jiejie,衛玠的姑母,就是歷史上在衛家慘遭滅門后,為衛家奔走、上書、最后翻案的那個彪悍衛氏女,這輩子她沒有那么多心需要cao,富態又安詳,去年連孫子都抱上了,一心希望嫡孫能長的多像衛玠一些;另外一個是大房伯父衛密的二女兒,魚哥的親姐,衛玠的從姐,也已經嫁人,丈夫外放,她已經有些年沒有回京了;最后一個就是棗哥的老婆了。棗哥是衛家二郎,他的娘子庾氏嫁入衛家后,就隨丈夫的排名成了二娘。 如今下仆說二娘出事了,最有可能出事的自然是衛璪的老婆。 下仆也證實了這件事,大房小何氏的月份越來越大了,肚子就像是吹氣球一般,一天一個變化的就鼓了起來。隨著臨盤的日子將近,衛家的女眷都去看小何氏看的比較勤快,一是閑聊解悶,讓小何氏不要胡思亂想;二是順便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這里具體指的就是衛玠媳婦里還沒有懷過孕的二房庾氏,王氏這個婆婆倒是不著急催著小年輕要孩子,卻也覺得庾氏多來見見沒什么壞處。 事實也證明了王氏的前瞻性。 庾氏真的挺害怕懷孕這檔子事的,她一害怕就容易緊張,一緊張就愛吐,也不知道是個什么毛病,明明平時看著和衛璪一起作天作地作的挺膽大的。 今天小何時誤以為要發動了,全家都慌了,這可是衛家第一個第四代,誰不稀罕? 結果……是假警報,反倒是庾氏干脆就直接暈了過去。 “韶華怎么了?出事了嗎?誰欺負她了?受傷了嗎?嚴重嗎?你到是說話??!”衛璪一聽說出事的是自己的娘子就急了,根本沒空聽細節,只一個勁兒的摧殘來報消的下仆,“你這吞吞吐吐的是想急死誰?行了,快說,她在哪兒?!” 面對衛璪一連串的問題,不知道該先回答哪個好的下仆,順著本能決定一句話說完:“在大郎君院、院內……” 衛璪卻誤會了下仆的意思,不等他把話說全,就已經身手矯捷的躥了出去,風馳電掣一般,再沒了蹤影?!l老爺子讓他們從小到大、日夜不綴的習武還是有一些效果的。 “……暈過去的。沒有人傷害二娘,是喜脈。如今已經被送回您院子里休息了?!?/br> 下仆只能對著衛老爺子把話補充完整,然后傻愣愣的看著衛老爺子道:“要、要把二郎君追回來嗎?” 衛老爺子老神在在的坐在原地,撫了撫他花白的胡須,仿佛他從始至終就沒有被嚇到,只是淡然的道了句:“誰也不許去找他,也該讓他吃個毛毛躁躁的虧了?!庇行┨澰绯钥偙韧沓詮?,“至于其他人,一律有賞?!?/br> 庾氏懷的可是嫡曾孫,衛瓘其實比誰都高興,他沒想到他真的活到了能見到衛家四世同堂,枝繁葉茂。 隨著歷史的不斷改變,《晉書》能預見的未來越來越少了,但衛瓘卻沒有絲毫的懼怕,他在朝堂屹立多靠的是他的腦子,而不是金手指。有了他可以做的更好,沒有他也不會讓自己落魄。衛瓘只希望他能再多堅持幾年,幾年就好,等衛璪、衛玠成器了,他也就放心了。 至于兒子們…… 衛瓘嘆了一口氣,他年輕時南征北戰,根本沒有時間教育兒子,也沒有那么意識要關注下一代的成長。 最后的結果就是長子過于老實;嫡子成了文藝青年;尚了公主的那個至今還像個沒長大的孩子,其他的兒子就更不用說了。反正沒一個能入衛老爺子的眼。隨著衛老爺子在朝堂上位置的根深蒂固,衛家的格局和眼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已經今非昔比,曾經看著還算滿意的繼承人,就無論如何都不滿意了。 幸好,孫子輩還小,讓衛瓘有足夠的時間調教。 衛璪是板上釘釘的繼承人,衛瑜和衛玠則會成為他的左臂右膀,一個務實,一個名士,一個能在官場上幫到衛璪,一個能在重文的環境里為衛家不斷刷著名氣。 其他小輩也會漸漸長大,讓家族變得更加強大。 衛瓘一輩子的成就感加起來都不如這一刻大。 …… 衛玠也知道庾氏懷孕的消息,雖然大家都覺得衛璪八卦,但實則全家消息最靈通的卻反而是衛玠,畢竟他有作弊器。 我有六修有驕傲! 衛玠的小院離衛老爺子的書房比較近,他就想著順路來尋衛璪,一起去衛璪的院子里看嫂子,順便看看他未來的兄子。 結果,衛玠到的時候,卻只看到了衛老爺子一個人坐在書房裝淡定,他內心對家族的驕傲只有他知道。正愁沒人說話,衛玠就撞上來了。 衛瓘笑了笑。 衛玠抖了抖,總覺得他祖父對他這么笑沒什么好事。但是后退、假裝自己沒來過已經來不及了。 衛瓘表示二娘才被查出來喜脈,肯定要和王氏說些女兒家的話,衛玠暫時就不急著過去了。 對此,衛玠敢反對嗎? 必然不敢啊,那是他祖父。如果魏晉是個網游,那他祖父絕對是世界boss級的人物,需要合全服之力一起刷,都不一定能打贏他的存在。 衛瓘招衛玠上前,爺孫倆坐在案幾的兩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起來,桌子上擺著一堆衛玠愛吃的東西,這架勢就是要長談。 衛玠忍不住的開始回想,自己最近有沒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應該沒有吧? 衛瓘笑瞇瞇的把衛璪的打算,簡單的和衛玠說了一下。雖然在衛璪面前他吼的中氣十足,但其實他對衛璪在沒有任何金手指的幫助下,就能分析到這一步是很驕傲的。這眼光,這能力,不愧是他們家從小精心教育、茁壯成長的嫡孫,其他家根本比不上。 只是…… “你說就你阿兄這個性格,我敢讓他上戰場嗎?” 容易輕信就是個致命的問題。所以,想法很好,奈何性格卻不足以支撐如此大的“野望”。衛玠也搖了搖頭,他不知道棗哥未來會成長到哪一步,但現階段他是不適合的:“要是換阿姊去,還差不多?!?/br> 可總不能衛璪上任還帶個meimei吧。 誒? 為什么不可以? 先把衛璪派過去,等衛熠和裴修結婚了,再把裴修發配過去嘛!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棗哥 熠姐,這組合無敵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