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程彰自程旭開口說話眉頭就皺著,考慮到小兒子剛剛回來,只能死忍著脾氣。到最后實在忍不住了,“還不閉嘴?!滿桌的菜還堵不上你的嘴!”終于將手中一只酒杯直飛向程旭的面門。 謝羽就坐在程旭的面前,見他不避不讓,滿目嘲諷,原本伸出去挾菜的筷子眼疾手快挾住了直飛而來的酒杯,還夸張的撫胸驚嘆:“程大將軍這接風宴也辦的太有特色了。一代新人換舊人,這也是人之常情,二哥也沒說什么過頭的話,您這又是何必呢?嚇到我家阿原哥哥就不好了?!彼略箓€眼色,后者立刻滿面張惶的站了起來:“我……我……”結結巴巴的模樣完全是個鄉下沒見過面的憨傻小子。 程彰胸口憋著一團火發作不得,孫云掩面而泣,程智冷冷掃了謝羽跟穆原一眼,優雅起身:“父親,云姨,我吃飽了,先回房去讀書了?!甭愤^程旭的時候,低低吐出倆字:“蠢材!” 偏謝羽耳朵尖,筷子一抖,程彰扔過來的酒杯就直直砸到了程智的小腿上。 程智只覺得小腿巨疼,猛的轉頭,她卻搖頭晃腦道:“唉呀呀,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br> 程智:“你……” 謝羽搶著替他說了:“哦,我就是個有娘生無爹教的野丫頭?!庇忠槐菊浵蛩卸Y:“三公子受驚了,剛才不小心失手!失手!” 程旭“噗嗤”笑了出來。 一頓接風宴,程旭起頭,謝羽結尾,給攪的早早就散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謝羽:我就是來砸場子的?。?! 穆原:我是來捧哏的! 程彰:摔!……還能不能父子相親相愛好好過日子了?! ☆、第11章 第十一章 程府的日子,自有了謝羽就不曾平靜下來。 先是孫云在接風宴上被氣哭,將軍府里向來溫文爾雅的三公子差點被氣的動粗;其后向來胡鬧的二公子帶著四公子與阿羽姑娘開始了吃喝玩樂的生涯,讓程大將軍準備好生教導小兒子的計劃泡了湯。 程彰很頭疼。 二兒子忤逆已成定局,但小兒子才回來,萬萬不能被二兒子給帶壞了??伤焚M苦心讓三兒子帶著小兒子去讀書,結果才第一天,三兒子就不干了。 程智很憤怒。 “他就是個蠢材!既不識字又聽不懂,連我身邊的書僮都不如。帶出去也太丟人了!” 程智在書院里以智卓絕成績拔尖而出名,是武將世家里出來的異端,成績比翰林家的公子都好,被學院無數同窗膜拜。若非程家二公子紈绔之名在外,恐怕大家都要懷疑程家公子是不是都這般聰明。 新出現的程原同學用他自己那可憐的文化水平再次證明了程智的異端。 已經改名為程原的穆原比程智還窩火——改姓改名字他都忍了,最不能忍的是跟著程智去書院,被人當蠢材參觀了一天,一幫學子都用憐憫的眼神看著他,好似他愚蠢的不可思議,慘不忍睹,簡直不能忍! “你要是從小跟山匪生活在一起,滿腦子聽的是打劫的故事,學的是大碗吃rou大塊喝酒,我就不信你不是蠢材!” 穆原算是看出來了,程智的優越感來源于何處。 程智啞了火。 他總不能說,以自己的卓越智商,就算是山匪那也是一位優秀的山匪吧?他無法想象自己的終極理想是做個出色的山匪。 同時,他對穆原的遭遇又有種說不出的憐憫,覺得他長成這樣愚蠢的模樣,實在是與自家娘親不負責任的離開幽州有著莫大的關系。 縱如此,他也沒辦法喜歡上這個弟弟,只能將原本準備好的滔滔之語強咽回肚里,默默回房讀書。 程彰很震驚,也很發愁。 震驚于自己的兒子竟然流落到了山匪窩,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楚。但對他能在短時間內提高文化水平的可能實在是絕望了。 小兒子都已經快加冠了,難道要丟到三四歲的童學里去啟蒙?! 認回兒子的喜悅很快就被程原同學的文化水平以及他那簡單粗暴的頭腦給打敗了。 他傻一點就算了,還不聽話。 也不是說不聽話,就是……不肯聽父親的話,卻對阿羽言聽計從,俯首貼耳。這就讓程彰很不痛快了! 自初次見面,謝羽教導他一定要照著程智的樣子學,從那之后小兒子見到程智,就半點沒有恭敬兄長的樣子。兄弟倆在學院里互相厭憎,程智恨不得沒這么個弟弟,穆原本來就沒這么個兄長,拆起臺來毫不留情,兄弟倆差點在學院里打起來。 程智自己諷刺程旭不覺得,總覺得以自己的才智全面碾壓程旭,只吃虧在晚生了兩年,對程旭的尊重實在有限。但是輪到自己做哥哥了,被不學無術的文盲弟弟毫不留情的諷刺,旁邊還有個唯恐天下不亂的阿羽煽風點火……這感覺不是一般的糟糕。 程旭找到了同好,立刻義無反顧的站到了新來的弟弟一邊,程智在家里孤掌難鳴,都恨不得搬到書院里去住。 家里三個兒子分成了兩派,互相之間說話都夾槍帶棒,陰陽怪氣。 程彰都恨不得將遠在幽州的長子召回來壓制這三個兔崽子,省得自己生氣。 比起程彰認回兒子的焦頭爛額,魏帝自皇長子歸來,日子可要和風細雨的多了。 閆皇后親自跑到他面前來跪著哭了一場,再三表明自己的清白。還道:“當年臣妾接到旨意,要代替病重的先皇后娘娘去送皇長子,臣妾還特意跑去請示先皇后娘娘,娘娘說皇長子年紀尚幼,又要遠途,不宜飲烈酒,指明了送行酒換成果子酒。臣妾這都是遵照先皇后娘娘的意思……” 崔瑀居高臨下的俯視著跪在自己面前哭泣的婦人,聲音里喜怒難辨:“那先皇后與你說這話的時候,當時可還有別人?” 閆后哭的更厲害了:“……當時先皇后娘娘的宮里只有臣妾與娘娘兩個人?!?/br> 崔瑀就好像看傻子一般看著她:這個女人在宮里這么些年,怎么竟然還能天真成這樣,難道她認為沒有人證只憑夫妻感情就能證明自己清白? 他當皇帝太久,哪怕是對著后宮的女人,也早已不是全然信任。 “這件事情,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br> 閆皇后將面上的余淚拭干凈,行禮退了出來?;伉P藻宮的路上,心腹宮女心喜道:“娘娘這一哭,陛下便相信了娘娘,滿宮上下,也只有娘娘能得陛下這份愛重?!?/br> “本宮只是哭一哭,陛下可未必相信?!?/br> 宮女張口結舌:“陛下……不是沒有責罰娘娘嘛,可見還是相信娘娘的清白的?!?/br> 閆皇后嘆道:“咱們這位陛下不責罰可并不表示他就全然的相信皇長子的毒不是本宮下的。只是就跟本宮拿不出證據證明當年先皇后指定了送行酒要果子酒,陛下他可也拿不出證據證明此事是本宮所為。大家都這么糊里糊涂過多好?!彼p吐出一口氣:“這下我可真要懷疑崔晉的毒是不是先皇后下的了?!?/br> 好在如今的太子是她的親生子,又向來無大錯,加上皇長子那病歪歪的身體,任是哪一位國君立儲,也會將繼承人的身體健康考慮在內。 閆皇后萬分慶幸自己如今的地位,就算是崔瑀有所懷疑,在沒有實據的情況下也不能有所動作,他還要考慮傳承問題。 她能想到的,魏帝自然早就想到了。 正因如此,他這些日子強留了崔晉在自己的寢宮偏殿養病,各樣賞賜不要錢的送了來,尤其是對這病歪歪吃盡了苦頭的兒子有所愧疚,便潛藏了幾分補償的心態。 所幸當初“纏綿”的配方也傳了下來,就在歷代皇帝的私庫里。崔瑀著人用了三天時間翻了一遍,總算是翻了出來,交了給太醫院院使周翰海去研究。 周翰海新送上來的湯藥效果就很好,崔晉喝了幾日,臉色居然漸漸的轉好一點了,胃口也好了一點,崔瑀觀賞完了閆皇后哭訴,回來細端詳一番長子的臉:“晉兒今日的氣色好多了?!?/br> 崔晉摸摸臉:“兒子自己也覺得身上松快些了??傄詾槭腔氐礁富噬磉?,心里高興之故。難道真是因為周大人湯藥的關系?” 崔瑀一下笑了:“周翰海別的本事沒有,但醫術卻著實不錯。等晉兒好些了,可想做些什么?” 崔晉傷感道:“兒子不孝,沒來得及送母后一面。兒臣想等自己身子骨好些了,前去祭拜母后,為母后守陵三年,也算是盡一盡兒子的孝心?!?/br> 崔瑀便道:“此事不急,再說吧。你只管好好調養身子便好?!?/br> 崔晉掙扎著起來,在魏帝的阻止之下,還是跪在了他面前:“父皇,兒臣覺得自己還是搬出去的好。住在父皇的偏殿,會讓太子心有不安,大約還會讓朝臣有所猜測。父皇心疼兒子,兒子心里也明白,可是父皇不是兒臣一個人的父皇,還要顧及太子的想法。兒臣這破敗的身子,住在哪里不是休養呢?不如父皇賜兒臣一所宅子,等兒臣身子好點了就進宮向父皇請安!” 崔瑀縱然之前起過念頭,想要在合適的時候將長子挪出去養病,可也不是現在。但是此事由崔晉自己提出來,他心里卻又不好受起來。 ——這孩子真是懂事貼心的讓人心疼! 若非在楚國吃盡了苦頭,又怎會養成這般謹小慎微的性子? 想到此,他方才心頭也覺得崔晉提出去為先皇后守陵三年也有些不忍心了。原本出于大局考慮,在各方沸騰之時,他能避開是最好的。 現在他覺得還是不能讓他去守陵。 次日朝堂之上,魏帝為崔晉賜了親王爵,以及親王府,等到親王府修繕完畢就遷出宮去養病。 作者有話要說: 崔晉:我活著的意義就是不斷的給太子穿小鞋上眼藥?。。?! 魏帝:晉兒真貼心!考慮真周全!連太子的小情緒都要照顧到位!這樣的兒子朕不疼誰疼??。。?! ☆、第12章 第十二章 三個月后,周王府修繕完畢,魏帝見崔晉身子骨大有起色,總算不是剛回大魏之時骷髏之上蒙著一層皮的慘象,終于同意他搬出宮去。 這其間崔晉還親往坤寧宮去了一趟,見到里面擺設基本不曾大動,物是人非,著實狠哭了一場,在閆皇后前來探病的時候,當著魏帝的面又著重感謝了她一番。 “……兒臣做夢都夢見母后在坤寧宮的樣子,多謝娘娘讓兒臣多年之后還能再見到舊時風景?!?/br> 閆皇后拿帕子拭淚,也是分外傷感:“說這些做什么?不說周王思念jiejie,就連本宮也時常想起jiejie生前的樣子,最是豁達賢良,待宮里的姐妹們都和和氣氣的?!?/br> 母慈子孝,場面倒很是傷感和睦。 等閆皇后走了之后,魏帝更覺歉疚。 原本長子資質極佳,當年讀書好幾位先生都夸過的,他考校功課也發現這孩子天資聰穎,只是后來時事劇變,這才送了他走。不然憑他的出身以及天資,東宮之位也當得起。 如今他錯失東宮之位就算了,只封了個周王做為安慰,連最其碼的健康都被毀了。 魏帝甚至不曾告訴過他中毒之事,崔晉還向他感嘆:“兒子小時候讀書,讀到古人思念成疾之事,還當夸張,沒想到兒子也是如此。原來我這病只是想家太過啊,怪道楚國那些大夫都治不好,回到大魏之后漸有起色。兒子真沒想到這破敗的身子還有能好轉起來的一天,剩下的日子可都是偷來的,兒子往后可要多多享樂,才不辜負這偷來的好日子!” 有了這層難以言述的歉疚之意,再看到閆皇后對著崔晉回憶元后拭淚的情景,他心里愈發的對閆皇后不滿了。這種情緒甚至遷怒到了太子身上,對周王的賞賜愈重,對太子就愈加苛刻,已經不止一次在書房里對著太子遞上來的條陳挑剔責罵了。 直罵的太子戰戰兢兢,最近連崔晉所住的偏殿都不敢冒頭,生怕魏帝隨時走過來挨罵。 結果卻又被魏帝理解為:太子對長兄的病情毫不關心,冷血寡情,往日在眾皇子面前表現出來的手足之情果然是裝出來的。 太子長這么大都不曾在魏帝面前經歷過疾風暴雨似的訓斥,與此相比的則是長兄那邊恩賞厚重,若非周王府已經修繕完畢,不日就要遷出宮去居住,他又是一幅病秧秧的樣子,太子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要讓位了。 魏帝還曾問過崔晉身邊侍候的宮人:“這幾日太子可曾來探望過周王?”聽得宮人的回答,臉都黑了。 偏偏崔晉瞧出了魏帝對太子的不滿,還為太子開脫:“太子又要讀書又要上朝,有一大堆事情要他忙,得閑了總會過來的。也是兒臣身子不爭氣,以后是萬萬幫不上他一點忙的,不拖累他就不錯了?!?/br> 魏帝冷哼一聲:“他忙!難道還能忙過朕?” 等到崔晉從宮里遷出來的時候,較之他剛回來之時魏帝與太子的親密,父子倆已經疏遠了許多。 周王回朝,雖然以后注定是個閑散富貴王爺了,可是架不住他得圣寵,對大魏來說也算是立下了大功,至少他為質子的這十六年前,魏楚兩國不曾大動刀兵。 又有閆皇后向閆相稍稍提點,在她下毒的嫌疑未曾洗清之前,宮外的太子一派對周王還是恭敬些的好,免得傳到魏帝耳朵里,讓他多想。 因此,崔晉就算是個才回京沒多久,毫無權勢的皇子,周王府的主人才住進來的頭一日,門上就收了不少帖子禮物,還有派人來打聽周王府幾時擺酒宴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