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李治晾了李宸幾天,最近吐蕃來犯,邊境十分不穩定,李治直接讓人招募關內勇士,準備前去討伐吐蕃。李宸聽聞這個事情,心里直擔心。 母親去了感業寺,父親如今身旁無人分擔,二兄是可以參政議政,可終究敗在了年輕。國之大事,除去眼界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閱歷。 光有眼界,有時候也無異于閉門造車。 李治揉著額頭,真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憂心。而此時恰好有兩個朝廷官員下令,誤砍了太宗昭陵的柏樹。李治聽得底下的人前來匯報,真真是憋在胸口的悶氣無處發泄,頭還一抽一抽地疼,此時又聽得朝中大臣的誤砍柏樹,當即大怒。 “昭陵柏樹,是他們能隨便亂砍的么?他們砍太宗昭陵柏樹,便是讓朕作不孝之子,罪當死!” 幸好此時官職已是御史臺侍御史的狄仁杰前來勸諫,說兩人是否該死,自有律法衡量,圣人向來主張執法嚴明,依法治國。圣人若在盛怒之下,將罪不至死之人處死,后世將會如何評論圣人? 李治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他盛怒之下,毫無理智,幸好有狄仁杰進諫,才不至于誤殺大臣。 “幸好有狄愛卿,朕才不至于一時糊涂?!?/br> 李治近日來實在是焦頭爛額,底下服侍的人都戰戰兢兢,生怕惹得圣人不高興。而從前十分會哄圣人高興的永昌公主,自從上次被圣人小小斥責了之后,這幾日也沒過來。李治胸口憋著一口氣不上不下,也實在難過,狄仁杰是個進退有度又一身正氣的人,李治向來十分欣賞他,這日便干脆將狄仁杰留了下來,陪他下棋喝酒。 狄仁杰側坐在李治對面,態度十分恭敬,說道:“圣人向來愛護人才,兩位大人所犯過錯實屬無心,罪不至死。圣人是至情至孝之人,聽聞太宗昭陵柏樹被砍,心中震怒是情理之中??烧鹋抡`殺大臣,日后圣人回想,必定也會十分痛心?!?/br> 李治笑了笑,順著狄仁杰遞過來的臺階下,“總之,這事狄愛卿功不可沒?!?/br> 狄仁杰拱手,“臣惶恐?!?/br> “別惶恐了,朕還有事情想與狄愛卿商量?!?/br> 狄仁杰一愣。 李治說道:“說起來,是朕的家事?!?/br> 狄仁杰聞言,登時恍然,“圣人所言家事,是否指永昌公主出降之事?” 其實身為帝王,是無法說一句此乃朕的家事,何須外人來管的?當然,從前李治廢王立武時用的這招例外,當時是因為有李績那樣的兩朝重臣表態,認為那是帝王家事,無須過問臣子。并且當時李治皇權被幾個顧命大臣及貴族所牽制,急需從幾個顧命大臣中將皇權奪回。非常時候,非常手段。 可如今不一樣,如今是帝王的女兒要出降。 圣人和皇后殿下最寵愛的小公主,也是被整個帝國百姓都捧在心尖上的。若是圣人說一句此乃朕的家事,諸君無權過問,那會寒了大臣和百姓的心。 李治揉著太陽xue,神色有些疲倦,十分委婉地將永昌小公主所謂選駙馬要選有本事的擇偶言論跟狄仁杰說了。 狄仁杰也跟著抬手揉了揉額頭,有些困難地說道:“公主不愧是圣人與皇后殿下之女,見解十分獨特?!?/br> 李治:“……狄愛卿若是想說她胡鬧,也并無不可?!?/br> 狄仁杰苦笑:“臣不敢?!?/br> 李治似乎也是沒有精力跟狄仁杰拐彎抹角了:“朕聽臨川長公主說,有個叫宋璟的少年郎,才學十分不錯,雖然出身并不顯赫,但長安城中許多年輕才子都想與他結識,臨川長公主家中的小郎君周季童,與那名叫宋璟的人交情便不淺??赡贻p人,朕總擔心他們閱歷尚淺,識人不清?!?/br> 帝王說著,語氣便變得不是滋味起來。 就是這個宋璟的少年郎,讓他的永昌公主跟父親唱反調,本事不小得很哪。李治心里既希望這個宋璟是真的名副其實,又希望這個宋璟其實是個繡花枕頭。 狄仁杰聽到這兒,已經明白李治的意圖,當即起身拱手說道:“臣擇日便去去見一見這位名叫宋璟的少年郎?!?/br> 李治聞言,滿意點頭。 李治雖然讓狄仁杰去看宋璟到底是怎樣的人,但心里也琢磨著晾了李宸幾天,她大概也有可能重新想好了駙馬的人選,彎抹角地讓下面的人去暗示永昌公主,圣人這兩年念叨著想喝幾杯好茶,公主似乎也許久不曾去長生殿煮茶了呢。 李宸聞言,登時了然,帶著舒芷等人帶著茶具去了長生殿找父親。 李宸還沒去長生殿的時候,李治放下手中的奏折,在屋里前前后后繞了好幾圈,想著萬一那天他火氣沒控制好,永昌心里難過了怎么好?他從來都沒舍得給她半點臉色看,該不會那天板著臉讓她難過了,不來長生殿跟父親煮茶了吧? 李治又來來回回繞了兩圈之后,終于聽見外頭動靜了,趕緊坐好,一手毛筆一手奏折。 李宸進來,恭恭敬敬地喊了聲“阿耶,永昌來了?!?/br> 他才慢條斯理地抬眼,看了一眼女兒,然后再不緊不慢地微微頷首,“過來了?” 李宸臉上掛著微笑,“昨個兒陸寺丞讓人從不羨園送來了茶餅,永昌嘗了下,覺得十分不錯,便想前來分茶給阿耶嘗嘗?!?/br> “她并不是小心眼之人,”李治心想,“心中也還想著父親,那天不該對她那么兇的?!?/br> 李治放下手中的東西,順著女兒送過來的臺階下來。 李宸臉上帶著微微笑坐在父親對面分茶,她分茶的技術雖然說不上出神入化,可依然行云流水,一套動作下來,賞心悅目。李治一邊喝茶,一邊聽女兒說這幾日的趣事兒。 然而在李治問到她是否想好駙馬人選之時,李宸將手中的茶具放下,看向父親,“阿耶,我還是想要選宋璟當駙馬?!?/br> 李治原本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皺眉,“為什么非得是他?” 李宸消極抵抗,不吭聲。 李治:“長安城中那么多的少年郎,莫非誰都不好?當年英國公李績的嫡長孫李敬業,難道比不上這個宋璟?” 李宸抬眼,看向父親,固執說道:“我只想要宋璟那樣的?!?/br> 李治被女兒的固執氣懵了,“那宋璟是個什么來歷?你見過他幾回?你居然為了他忤逆父親?” 又要為宋璟吵架……在一旁捧著茶具的舒芷大氣都不敢喘。 李宸并沒有激動,只是十分平靜地跟父親講道理:“宋璟與李敬業各有所長,我就是喜歡宋璟這樣的,他有什么不好?他與李敬業一樣幼失父親,李敬業還有英國公李績教導,宋璟卻是連祖父也早早去世。他自幼孤苦伶仃,可從小就宅心仁厚顧及旁人,有什么地方比李敬業差?若說他差了什么,不過就是差了一個像是從前英國公李績那樣的祖父?!?/br> 李治感覺自己額角的青筋都快跳起來,她居然還學會跟父親頂嘴! ☆、第103章 :有匪君子(六) 李宸低著頭,抿著唇,不吭聲。 正常情況下,李治就沒有對女兒兇過,真兇,以他心疼女兒的那個勁頭約莫也是兇不過三句的。然而這天李治實在是太生氣了,這小女兒怎么就這樣了呢?為了個什么宋璟,連父親都不管了嗎? 帝王十分生氣,衣袖一甩,說道:“不行?!?/br> 李宸:“……” 帝王看著眼前一臉倔強絲毫沒有認錯的女兒,呼的一下站起來,在屋里轉了兩圈,說道:“宋璟就不行?!?/br> 李宸望著幾乎七竅生煙的父親,食指點了點紅唇,很擔心父親會氣爆炸。 李宸想了想,萬般無奈,只好用苦rou計。然而苦rou計也不是想用就能用的,她現在一點要掉眼淚的情緒都沒有……李宸看著桌面上冒著白煙的茶,也是拼了。 永昌公主的手被燙傷,長生殿內又是一陣雞飛狗跳。 李宸的手抱得跟豬蹄一樣,水汪汪的眼睛小心翼翼地看向父親,里面轉著水霧,也不知道是疼的還是因為父親適才在宋璟之事上態度太過堅決。 李治:“……” 李宸瞅著父親,三分固執七分委屈,控訴說道:“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整個大唐都是父親的,我是父親的女兒,我覺得我已經很好了,駙馬出身再好,莫非能比我好?我為什么非得要他的出身多么好?父親先前明明說過,只要永昌喜歡,就可以的?!?/br> 李治:“……” 他看著女兒的模樣,心里頭不免又有些心疼。他的小永昌只有是在害怕父親生氣的時候,才會小心翼翼地稱呼他為父親??粗畠耗俏y過的模樣,金豆子都快要掉出來了……李治幾乎想繳械投降,可回頭一想,不行。 要是心軟了,她不還是要選宋璟嗎? 這個宋璟,都還沒考科舉呢! 李治覺得即便宋璟是個天上掉下來的驚才絕艷的人才,不管是能安邦還是能治國,說他有資格說尚公主真的太勉強了。 李宸眼睛眨也不眨,與父親大眼瞪小眼。 李治雖然有心軟的跡象,但依舊氣不打一處來。他想到女兒居然為了個不知打哪兒冒出來的宋璟跟他頂嘴,心頭火就控制不住。 于是,長生殿中的圣人和永昌公主再度不歡而散。 武則天一個月來一直在感業寺念經禮佛,據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誰也不曉得。 總之回到宮中的皇后殿下一聽到圣人和永昌小公主這般又那般之后,是好氣又好笑,先是去長生殿跟圣人閑話家常了幾句,適當地示弱適當的認錯,隨即又適當地端起賢妻良母的姿態。 “主上,何須為此動氣?永昌不過是一時新鮮,等勁頭過了便好?!币呀浤赀^五十的皇后殿下臉上帶著微微的笑容,雖然已經老夫老妻,可皇后殿下該要對圣人溫柔體貼的時候,可是從未因兩人已經在一起多久而有所改變。 李治氣呼呼的,“媚娘,你可知道,永昌才九歲的時候,便曉得這位宋璟了。九歲的時候??!都怪你一天到晚寵著她慣著她,瞧吧,如今她都快能上房揭瓦了?!?/br> 武則天聞言,啼笑皆非地看向李治,到底是誰將永昌慣壞的?也不知道是誰說,不論他的公主想要什么,他總是能替她找來。永昌有有一陣子喜歡裝成小郎君的模樣出去玩,他也不管,只是默默地撥了侍衛又派出一隊輕騎便服跟著,好讓他捧在手掌心的小公主能玩得盡興。 如今倒是好,女兒長大了忤逆父親了,便是母親慣的,父親那是一點錯都沒有。 武則天笑著站到李治身側,說道:“主上這些日子辛苦了,出去走走吧?!?/br> 李治沒有反對,和她一同步出長生殿。 武則天說道:“主上何必這么生氣,她這般性情,不也是隨他的父親么?” 李治眼睛一瞪,“怎么是隨父親了?我可不像她那般忤逆父親!” 武則天聞言,似笑非笑地看向李治。武則天約莫是這個月在感業寺里近的佛門煙火多了,再度回宮,過去身上壓不住的強勢氣場如今淡去了不少,這般帶著笑意往帝王跟前一站,便讓帝王滿心的焦躁淡去了不少。 武則天與帝王并肩走在小道上,夕陽西下,倦鳥歸巢。 “主上,當年媚娘從感業寺回宮,您要封我為妃立我為后,種種阻撓種種風雨,你都不曾放在心上,如今永昌非要選宋璟當駙馬的行徑,與你當年不是很相似嗎?”武則天的聲音帶著淡淡的幾分笑意,又帶著幾分難以察覺的緬懷。 李治:“宋璟與媚娘怎能一樣?” 武則天腳步一頓,回頭看向李治。 眼前的這個男人,雙鬢已經染上灰白,而自己也韶華不再,兩人的歲數如今加起來過百都不止。 她已經很久沒有想過從前的事情。 在這宮廷之中,有一眼萬年的永恒,也有紅顏彈指老的瞬間。她為自己選擇了一條不歸路,從此只往前看,而從不回頭看看那些曾經路過的種種。 人一旦開始緬懷往事,便是蒼老的開始。 皇權之下,一切皆是算計。 武則天從來都猜不透李治的心思,她或許能拿捏得準該要怎么做能讓他有所觸動,知道該要怎么做能討他高興,可他的心思到底如何,她也說不準。 這十年多來,李治對她雖有防備,可也逐漸放心。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對她的依賴也是越來越明顯。 她原以為李治即使防備她,大概也只是在軍國大事的決策權上把握著,不讓她過多參與??商缴駚硪还P,告了武承嗣一狀,帝王表面不動聲色,等著她表態。 那日但凡是她稍有偏袒武家的跡象,武家子嗣的命運便是岌岌可危。 君心難測,武則天也是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在感業寺她想了許多,迅速調整策略。如今李治與女兒兩人為出降之事不歡而散,恰好也是給了她一個機會。 這個時候,她首先要做好的,便是一個妻子以及母親的角色。至于所謂的母儀天下,或許哪天李治稍微緩和一下打壓外戚以及她好不容易扶持起來的勢力再說罷。 “哪能不一樣?當日主上不曾嫌棄媚娘出身不夠高,排除萬難將媚娘從感業寺接回宮中,后來更是不顧一切立媚娘為后,主上為媚娘所做一切,媚娘時刻都不敢忘記。即便媚娘如今身為一國之后多年,可也還曾記得當年因為小姓出身,在與主上一起的道路上增添了多少的阻撓?!?/br> 李治揚了揚眉,看向武則天,“當初太平出降,你還嫌她的妯娌出身不夠高,為何如今轉變得如此之快?” 武則天嘆息著說道:“佛曰:眾生平等。沒有人能選擇自己的出身,這一個月妾在感業寺中與師太談經論佛,談及眾生百態,方知從前妾的不是?!?/br> 李治笑了笑,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