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溫彥之答:“下官內史府溫彥之,現任御前起居舍人?!?/br> “御前當差?”周云川明知故問,“那你身為朝廷命官,竟知法犯法,更是罪加一等?!?/br> 原本他想拿此言嚇一嚇溫彥之,可后者卻只是木木然道:“下官不知,所犯何罪?!?/br> 周云川冷笑一聲,“大膽,本部令史在云珠院中將你抓捕,你竟還敢狡辯?說!你同那云珠,究竟是甚么關系!” 溫彥之道:“鄰居關系?!?/br> 周云川道:“那溫舍人是錢多了燒身罷,竟會替鄰居買院子,還買在地段甚好的螳螂胡同?!?/br> 溫彥之沒有說話,畢竟此言之中并無問句。 周云川又問:“那云珠小姐,姓甚么?” 溫彥之答:“下官不知,只道叫云珠?!?/br> 周云川道:“云珠小姐是昨晚失蹤的,你昨晚何在?” 溫彥之道:“下官在屋中睡覺?!?/br> “有人看見,溫舍人家中來了客人,”周云川微微瞇起眼,“這客人是誰?” 溫彥之一頓,片刻后,答:“下官不能說?!?/br> “不能說,還是不愿說?”周云川冷笑,“溫舍人,本官且問你,那云珠小姐年僅九歲,你為她買那宅子的時候,她亦才七歲。若說你是愛慕其姿容,仿若也有些說不過去,莫非溫舍人要告訴司部,你有個把特殊的癖好?若如這般,本官便懷疑你有售賣童娼之嫌,昨夜便是將人賣給了熟客!” 溫彥之眼睛都沒抬,“周侍郎如此懷疑下官,并無不妥,但周侍郎如此懷疑下官的客人……卻不太妥當?!?/br> 周云川道:“那客人是誰?” 溫彥之還是那句:“下官,不能說?!?/br> 周云川再問:“你與云珠,究竟是甚么關系?” 溫彥之又再答:“鄰居關系?!?/br> 確確然,是鄰居關系。卻比鄰居,要復雜些。 云珠小姐,確實只是個九歲的女娃娃,然溫彥之并沒有那類說不得道不得的癖好,亦不是售賣童娼的老梟。 云珠,姓秦,是滿門抄斬的秦家,唯一留下的血脈。兩年前秦家遭難,全家慘死,唯獨小女秦云珠年僅六歲,身高還沒馬鞭子長,故得以幸免于死罪,卻依舊被充入奴籍。 云珠從小很聰明,那時候已什么都會講,口齒特別伶俐。秦文樹最愛請寶生堂的班子來家中唱戲,故云珠從小連“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都能唱上兩句。每每溫彥之登門造訪,云珠就愛纏著溫彥之給自己折白翅水鳥,還奉承得有模有樣:“……就要溫小叔作狀元爺時,在大殿上折的那一只?!?/br> 秦家出事時,云珠不滿七歲。眼看著官兵進府拿人,小姑娘躲在奶娘懷里一動都不敢動,就那么眼睜睜,見著偌大個秦府變得支離破碎。她被充入奴籍,溫彥之從御史臺出來后,聽說云珠尚在人世,幾乎跑遍了整個京城的百八十個伢府,最終在城西菜口胡同的人伢子手中找到云珠時,一個濃妝艷抹的鴇子正拉著那小人兒要走。 后來的事,叫別人見著溫彥之,都覺得他就是個紈绔罷了—— “……定是起了那等癖好,竟從鴇子那買了個九歲的女娃娃,才九歲啊……” “聽說和宗家鬧了一場……要自己出來買院子呢?!?/br> 為了買下螳螂胡同里相連的兩所小院,他幾乎將少年時起收藏的所有名家字畫,盡數變賣,甚至還搭了險,替人代寫過文書。 可云珠從那時起,就再不說話了,靈星似的眼睛也不若從前明亮??戳瞬簧俅蠓?,也沒個說法,薛嬸覺得,還是帶她出去走動走動的好。 避過了當年的風頭,剛入夏的時候,薛嬸帶著云珠到街上轉,溫彥之走在側旁,忽聽見戲院后練唱的兩個姑娘在練《草花仙子》。 云珠的眼瞬也不眨地看著,忽然開口說:“若能有個草花仙子那樣的大寶箱,日日都能聽戲,看小人兒跳舞,該多好?!?/br> 這突如其來開口說的一句話,將溫彥之打在原地久久不得動彈。 像寒冬冰封后的第一縷春風,亦像久經干涸的土地偶遇第一滴露水,他站在巷陌中,忽而百感交集。 悵惘中,他慢慢蹲下,拍拍云珠的頭。 “云珠想要,小叔給你做?!?/br> “那你究竟為何要給你的鄰居買房子?”周云川反復問來,已然要失去耐心。 溫彥之答:“下官正好有套空宅而已?!?/br> 周云川想把驚堂木摔在這呆子的臉上。 正在他快要按捺不住時,下面稟說:“大人,鴻臚寺卿來了?!?/br> 周云川皺眉,站了起來,垂眼看著堂下的溫彥之,“……來得倒快?!?/br> “下官拜見周侍郎!”溫久齡幾乎是一頭扎進了刑部大堂,在看見兒子的那一瞬,老淚縱橫,“我這逆子!給周侍郎添麻煩了!”然后在后面踹了溫彥之一腳,“老幺,你還不快謝謝周伯父賜訓?!?/br> 那廂溫彥之訥訥從善道:“下官謝周伯父賜訓?!?/br> 周……伯父……賜……訓…… 周云川臉色鐵青:本官沒有那么老!本官今年剛四十有五,比你爹小了二十歲,和他不是一輩人! 而溫久齡兀自攥著袖口拭淚,活活將自己降了一輩兒,也并不在乎:“下官斗膽請問周侍郎,我兒究竟犯了何事???”雖是在問,卻是捧著心口,一副周云川一將罪狀說出來,他就會厥過去的模樣,“……下、下官在家,日夜提心,茶飯不思,肝膽相懸——” “你自己問問你兒子!”周云川連忙打斷了他,頭疼道:“溫大人,此處是刑部大堂,你身兼鴻臚寺卿、太常寺少卿等數職,想必很忙,到司部來怕是不方便罷?!毖韵轮?,是這不合禮數。 溫久齡淚眼汪汪地凝視著周云川的雙眸,十分感動:“事到如今,周侍郎竟還會體恤下官的苦楚,下官老臉沒皮!”抓起溫彥之的手,悲慟道:“然,逆子犯事,乃父之過,下官亦必須來周侍郎面前,共聽訓斥!周侍郎不必顧忌下官臉面,只管訓!” 神情之誠懇,非常堅決。 周云川聽見自己牙咬得咯咯響,誰必須你來了? 而且我這是在審案子呢不是訓娃娃! 周云川道:“溫大人,刑部斷案,外人不可干涉!” 溫久齡涕淚,連連告罪,又狠狠看著溫彥之:“你這逆子,究竟為何被抓進來!” 溫彥之看入老爹的雙眼,半晌,道:“被抓進來時,令史大人也未說兒子是什么罪?!?/br> 周云川一凜,正要說話,卻聽溫久齡大哭一聲:“混賬!令史大人怎會枉顧朝廷法度無由拿人!” 眼看溫久齡要把水攪渾,周云川怒道:“溫舍人所犯之罪,乃是售賣童娼!” “已定罪了?”溫久齡捂著心口倒退兩步,右手顫抖地伸向前:“作孽??!我的兒啊,你說你學什么不好,要學那紈绔的混賬之事??!” “兒沒做過?!睖貜┲鲎±细?。 溫久齡一巴掌扇在他腦袋上:“還說沒做!朝廷禮法鏗鏘,周侍郎既說你所犯之事乃‘罪’,必然是證據確鑿,又豈能叫你抵賴!否則多少言官會在御前彈劾周侍郎??!”隨即拉住周侍郎的衣袖:“周侍郎,你說可是?” 周云川微微瞇起眼,原來這老狐貍在此處等著呢。 溫久齡雖因任職鴻臚寺卿出名,卻也兼了太常寺少卿與其余四五個職。想必是一早各方打探了,刑部并無此案的真憑實據,此時此刻頂著太常寺卿的名頭前來,意思就是“你若無憑無據敢抓我的兒子,我便能在御前揪出你罔廢祖宗法度之事,彈劾你到天荒地老”。 果然啊果然,本朝兩大金剛,內有叔父周太師的嘴,外有溫大人的淚,所言非虛。 從前公事從未打過對手,如今一見,其名可符。 “侍郎大人……”身后匆匆走來一個吏官,對著周云川耳語了數句。 周云川挑起眉,有些驚疑地看著堂下的溫彥之,低聲問那吏官:“消息屬實?” 吏官耳語道:“屬實,昨夜螳螂胡同的客,確確然,是今上與周公公?!?/br> 有今上加持,就難怪溫久齡能來得如此快了。周云川恍然。 再回想起方才自己潑給溫彥之客人的那盆烏漆墨黑的臟水,和那上不得臺面的癖好…… 周云川芒刺在背,生生打了個激靈。 這人,是不得不放了。 馬車搖搖晃晃,溫久齡在車內掀開簾子,灑淚和刑部揮別。 簾子一合上,他目光投在溫彥之身上,卻是立即變了張臉。 “你說你這孩子,”溫久齡一手支著自己的腦門兒,眼淚一早干了,神色只剩肅穆,“怎么就不讓人省心?!?/br> 坐在對面的溫彥之靠著車壁,面無表情,“亦是父親總將兒子當孩童,好似兒子永遠都不如哥哥們當得事?!?/br> 溫久齡嘆息,“你要怪為父到什么時候?從小將你養在宗族遠離朝堂,早就告訴過你,是為了保你平安,誰知你倒好,自己偷偷兒跑來參舉不說,還考了個狀元,京城里多少雙眼睛齊刷刷望著!如今你入了朝堂,吃了苦頭,受了罪過,冤枉了這么兩三年,為父看著都難受,你卻還是迷不知返?” 溫彥之垂下目光,神色淡然,放在膝上的手指,卻是攥緊了衣衫,“兒子只想……只想保秦家最后一滴血?!?/br> “云珠之案,無人報官,案發時不到寅正,刑部門都還沒開,你卻能被立即抓進去,”溫久齡道,“你這榆木腦袋,究竟有沒有想過為甚么?別人不知云珠身份,當你是個紈绔,你當他們也不知?” 溫彥之道:“兒子知道。始終有人在盯著兒子,亦是盯著云珠。然,兒子亦不可能不顧恩師之女?!?/br> 溫久齡狠狠嘆了口氣,“哎!我溫家……甚么都好,就是心太軟。旭之也是這性子,前日還被御史臺參了一本……” “大哥做甚么了?”溫彥之抬頭。 溫久齡頭疼地閉眼,“近日殊狼國進犯西北,旭之治下出了逃兵,他感念那逃兵已有妻兒,就饒了那逃兵一命。御史臺參他身為軍師,卻心存婦人之仁,放走逃兵,無異于鼓動士兵逃竄……還好那逃兵最后自裁謝罪,不然這事恐怕不好了結?!?/br> 溫彥之皺眉:“御史臺——” “是啊,哪場仗沒幾個逃兵,如此小事爾!”溫久齡道,“可見御史臺一瞬也不瞬地盯著我們溫家,老幺,你懂不懂這是為何?你究竟懂不懂?” 溫彥之一怔,當年的御史斷丞彭懷秋已升作御史大夫,刑部亦是姓林也姓周。如今溫家在軍中之事,朝中之事,街坊市井之事,他們竟都一一觀察提防,一旦有機可乘,便實力打壓,究竟意欲何為?如此掌控,如此費心盡力…… 溫彥之不置信地看向父親:“莫非他們要謀——” 溫久齡連忙捂住他的嘴,“休說休說,你還嫌為父身上的麻煩不夠多?”稍一會兒,終于放開,又嘆氣:“周林兩家已連,彭家的態度雖還很模糊,然一旦舉事,至少是隔岸觀火。此時此刻,我們尚需小心為妙,那云珠——” “云珠何在?”溫彥之只覺百抓撓心,不禁脫口問道。 溫久齡搖了搖頭,“你莫問了。既秦尚書當初于你有再造之恩,則也是對為父的恩情……云珠乃秦尚書之女,云珠之事,你不必再管,為父會盡力查探。還有——” “既你如今已入這泥沼,為父便教你一句。從今之后,為人處世,不可莽撞妄為,需時時顧念溫家,亦要顧念你自己的性命,工部舊案,萬萬收手,需待今后時機成熟。周、林今日還不愿動我,乃是畏懼他們舉事之日,邊境不穩,想要彈劾旭之,亦是因我溫家在軍中還有幾個指頭可動。我溫家雖暫時平安,卻也不知今后形勢究竟如何。周、林知曉溫家是不可能與他們為伍的,故我們在他們心中,早已標入帝黨,我溫家,亦只有效忠于皇帝,才能有與之一抗之力?!?/br> 溫彥之閉目,嘆息:“父親的話,昨日……今上亦垂訓過兒子?!?/br> 安穩,方可圖后事……沒想到,今日感悟,方有這層意思。 溫久齡笑了一聲,“雖說今上對溫家圣眷尤濃,然,能得今上親口訓斥,倒也算你有些福分。當年你初初買下云珠,為父還以為你是終于學會了那紈绔子弟的脾性,喜得很,哪知道你卻是替秦……罷了,罷了。乾元門快至,今日之事,為父亦是受了今上指點,方可速速前來撈你?,F下,你先去宮里上職,給今上磕頭謝恩,從此往后,盡心輔佐,今后的事,我們今后再說罷……” 溫彥之點頭:“知道了,兒子謝父親?!?/br> ☆、第12章 【向皇上求個恩典】 溫彥之到內史府時已是下午。 本以為無論如何也會被耳提面訓一番,可內史監曹不韙卻也沒說什么,看著溫彥之急慌慌抱著花箋要走,甚至還叮囑他好好補個午飯,再去御前不遲。 “彥之莫急,今上勤政,在御書房呆了一夜一早未得休息,現正在延福殿午睡?!辈懿豁t微微笑,寬慰道,“今上得知你早間是去助刑部查案了,亦未怪罪,你不用這般忙慌?!?/br> “皇上隆恩,下官不敢耽擱,”溫彥之向曹不韙拘了個禮,“謝大人體恤,下官告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