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節
血淋淋的歷史在宋勇毅的眼前展開了。 第二輪招降會談開始了。 因為宋力剛并沒有廢黜太子的意思,他也只有宋勇毅一個兒子,不可能廢黜了親生子,而立宋家的旁系子弟為太子,所以第二輪招降會談沒有任何進展。 第三輪招降會談開始之前,宋力剛頒下了旨意,澄清自己和太子并沒有滅武的意思,太子滅武之事,純粹是謠言,旨意里還著重提到了免罪一事,宋力剛愿意寬恕這些造反武將的大罪,只要他們歸降,他可以對他們的罪行既往不咎。 這一道旨意一下,造反軍們還沒有什么反應,文臣集團和世家大族就先憤怒叫囂起來了。 什么叫既往不咎? 這些造反軍殺了多少文臣,抄滅了多少文臣的家,免了他們的罪,日后文臣還怎么壓武將一頭?還不得讓武將反騎到文臣的頭上來! 而且這些造反軍還沖擊了地方大族的府邸和莊園,這是對地方大族的極大冒犯,更是對整個士族的蔑視和挑戰! 這些世家大族都是傳承四代五代乃至上百年的大族,父祖都是高品階的文臣,他們從一出生起就是高高在上的士族,而那些武將呢? 在這些大族看來,全都是剛剛發起的暴發戶,就是宋家,也就是才傳承三代的將門,品階還低的不值一提,而且說是將門還是高抬了他們,二品以下的武將,他們都不值得一提,五品的文臣就能和三品武將平起平坐了。 比出身比底蘊比背景,那些武將哪一處夠得上這些簪纓世家的底? 既往不咎?那是把士族的臉面扔在地上給這些暴發戶踩! 絕不可能! 文臣集團和世家大族堅決不肯饒了造反軍,造反軍一看這種場面,自然更加不肯投降了。 投降?開什么玩笑,一投降,那幫文臣和大族就能活吃了他們! 造反軍們覺得形勢已經失控了,既然如此,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攻擊京城吧! 至于令人膽戰的昭陽公主,她再厲害也只是一個人,她的八甲大軍可是已經離開了,她能一個人就頂住千軍萬馬? 不可能! 大不了繞過她,從另外幾扇城門進擊。 造反軍的將領們的到底對宋知夏這個殺神煞星還是心有畏意的,很快就定下了避其鋒芒的策略。 十幾路造反軍聯合一起,突然發動,集中向離宋知夏的營地最遠的京城大門發起攻擊。 待宋知夏帶兵趕到,造反軍又迅速撤離,繞到另一處發起攻擊。 宋知夏和造反軍就這么你追我躲的趕了一天,京城九扇城門都遭受了攻城襲擊。 這一天,整個京城都混亂了,人人都驚懼著,害怕昭陽公主守不住城門,讓造反軍攻了進來,這一攻進來,是生是死,就全靠天意了。 在膽戰心驚惶恐不安中,城中的所有人都睜著眼睛度過了漫漫長夜。 當太陽升起,陽光灑落京城,人們剛剛定下心,準備開始新的一天時,突然城外喊起了極大的喧鬧聲,把所有人又驚回了屋里。 喧鬧聲起初聽不明白是什么,但是后來喧鬧聲越來越齊整,最后匯成了一句話。 “廢太子,滅文臣,廢太子,滅文臣?!?/br> 文武對峙,達到了一觸即發的時刻。 皇宮,含元宮。 宋力剛、宋勇毅、張氏、何汐、宋老夫人、宋知秋,一家人齊聚一堂。 宋力剛和宋勇毅相對無言。 四個女人抹淚低泣。 如今的形勢,誰都看的清楚,造反的武將們是鐵了心要廢了太子,還要打倒總是高他們一頭的文臣集團。 而文臣集團和地方大族呢?他們對于明國根本沒有忠心可言,完全靠不住。 宋力剛的心中,夏朝帝師的預言再次翻起,“明朝一世而亡”。 宋力剛后悔了,真的后悔了,早知道會如此,當初他還不如直接借八甲的刀,把那些盤踞各地,立了國中之國的地方大族全都屠了個干凈,果然心不狠當不了天子,果然歷朝的開創大業中都要屠戮一大半的大族,這些都是有道理的。 相對于造反的武將來說,宋力剛其實更恨的是文臣,因為他也是武將出身,對于武將更有同理心,而文臣,在他為武將時,從來不吝于給他下絆子甩臉色,宋力剛吃過文臣的虧,所以他不可能對文臣抱有同理心,他用文臣,也不過是因為治國需要文臣罷了。 而如今,事實明明白白的告訴他,連治國都指望不上文臣,要不是他們非要裁減軍備、放丁歸田,何至于引發這一場叛亂? 誤他者,文賊也。 宋勇毅也后悔了,后悔聽信了文臣們的讒言,以為文臣們真的會真心擁護他,真心的扶持他,原來都是假的,事到臨頭,竟然沒有一個文臣肯出來證明,證明提出裁減軍備、放丁歸田的提議,并不是他提出的。 他替那幫居心叵測的文賊擔了罵名,背了黑鍋,如今,連他的太子之位都要失去了。 宋力剛和宋勇毅都陷入了自己的后悔中,沒有言語,四個女人哭了半天,也漸漸收回了哭意。 張氏是最先回神的,她邊哭還邊在思量著該如何挽回明朝的頹勢,總不能真的把儲君之位拱手讓給宗室之子吧,而她也的確想到了一個續國的辦法。 “夫君,要不把夏兒立為儲君吧?!睆埵响拈_口。 什么?立宋知秋為儲君! 所有人都受了一大驚。 見到家人們都一副驚愕難言的表情,張氏差一點就退縮了,但是她到底還是硬著頭皮繼續說下去了。 “夫君,您看,如今明國的形勢已經十分危急了,大族們無護國之心,文臣們無忠君之義,而武將們,更是已經直接反了,明國可以說是傾巢之禍就在旦夕,不要說儲君之位了,就連夫君您的天子之位能保住多久也難說?!睆埵吓c宋力剛是結發夫妻,兩人還一起經歷了二十幾年的風雨,張氏陪著宋力剛從低階軍官到高階軍官,再到封爵,再到如今的天子之位,張氏與宋力剛的感情是極為深厚的,她可以說出其他人都不敢說,也不能說的話。 張氏長嘆一聲:“如今明國的形勢其實就是靠著夏兒,更甚至,直接就是靠著八甲來壓著,有夏兒在,有八甲作為后援在,外面那幫人再怎么鬧,一時之間也不敢把明國給翻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