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節
說到御史彈劾,宋力剛突然想到了年前封州御史彈劾他的事,莫非,這就是對方的手筆? 宋力剛心中升起nongnong的不安。 宋知夏的五感何等敏銳,宋力剛一有變化,她立刻就察覺到了。 “怎么?父親您是想到什么了?”宋知夏趕緊發問。 宋力剛把他與封州御史的筆頭官司說了說,也把皇帝相信他,斥言封州御史無事生非的事和她說了。 宋知夏雙手一擊掌:“這不正印合了女兒的猜測嘛?!?/br> “他們這是要動手了?”宋力剛向女兒求解。 宋知夏卻問父親:“之前可曾有過類似的反常之事?” 宋力剛認真回想了一遍:“沒有?!?/br> “那就好,這一次應該是他們的首次試探,試探皇上對父親您到底有多信任,不過經此一事,他們不但不會放棄,反而會再接再勵,所謂人言可畏、三人成虎,只要說您錯的人多了,皇上還能一直信任您嗎?”宋知夏說著說著,突然想起了之前的落海一事。 “不對,之前有發生過,父親,您還記得女兒落海一事嗎?”宋知夏提醒父親。 宋力剛一怔,他也想起來了:“你是說當時追殺金麟衛的幕后主使,就是謀反之人?” “是,金麟衛發現了他們的謀反的證據,從而被他們所追殺,在追殺途中意外遇到女兒的車隊,他們怕事情泄露,干脆一不作二不休的直接殺人滅口?!彼沃陌咽虑榇摿似饋?,“當時金麟衛是在封州地界上被殺的,可見他們的勢力已經延伸到了封州?!?/br> 宋知夏突然有了個大膽的猜測:“父親,您想,皇上會不會因此懷疑金麟衛是您所殺的?” 宋力剛心中警笛大作,他想到了年前的那一場筆頭官司,他連上了幾本自辯的奏折,皇上才發言斥責封州御史,這是不是說明皇上并不完全相信自己,等著他自證清白? 難道皇上真的因為金麟衛被殺的事而懷疑自己?皇上懷疑金麟衛是自己殺的? “可是,可是當時你也在場,你還落海差點回不來,我怎么會心狠到逼死你?”宋力剛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測,極力地要為自己辯白。 宋知夏卻兩句話就撲滅了他的期望:“可是女兒不是回來了嗎?也許是苦rou計呢?” 宋力剛瞠目結舌,無言可辯。 “當時現場只有金麟衛、追殺者、武寧伯府車隊三方人馬,混戰之后,又只有我們府有人幸亡,金麟衛死了,追殺者也沒有人被生擒,只留下了幾具尸體?!彼沃奶嵝迅赣H,“除了我們府的人,沒有人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所有的事情經過都是由我們說的,沒有第二方人證,父親,如果您是審案官,您會怎么想?” 宋力剛張了張口,喉嚨中發出嗬嗬的喘氣聲,好不容易才吐出一句話:“殺人滅口,偽造現場,串聯口供?!?/br> “是,武寧伯府難以洗脫殺人滅口的嫌疑,至于伯府親衛戰死、親衛首領重傷、武寧伯女兒落海,這些事也都要打上nongnong的懷疑標簽。若是心思陰暗的人抱懷惡意地去猜想,他就會想,這些都是苦rou計,甚至,他還會懷疑,這一切都是假的,是苦心經營出來的假相,那處打斗的現場是布置出來的,沒有追殺者,殺金麟衛的就是伯府親衛,伯府所說的追殺者,其實根本不存在,那些尸體也是布置出來的,至于女兒落海,不過就是找個地方避了幾個月,看,事情平息后,女兒不就平安歸來了么?!彼沃陌阉芟氲降膼阂獠聹y都掰開來說給父親聽。 宋力剛越聽越心驚,他不是想不到這些,在上達密報給皇上的時候,他就有過這樣的擔憂,但他的擔憂只有一點點,他相信皇上是明主,相信皇上是信任他的,可是此時年幼的女兒在他面前侃侃而談,把這些惡意猜測都一一說了出來,他害怕了,連一個沒有見識的小姑娘都能想到這些,那皇上真的就不會懷疑他,不會疑心他的“受害”和“忠心”嗎? 想到年前的筆頭官司,皇上遲遲不發話,直拖了一個月才作出裁定,宋力剛的心中生起nongnong的不安,只怕皇上是借此事在敲打自己了,可惜自己當時看不穿,還暗暗自喜皇上對自己的信任。 “只怕皇上是真的起了疑心吶?!彼瘟傕f道。 宋知夏接話:“若是皇上起了疑心,再有人從中挑拔幾句,只怕廊軍很快就會另有主將了?!?/br> 宋力剛沉默不語。 宋知夏繼續說道:“父親,若是皇上對您起了疑心,又有人想要分你的軍權,那么接下來就會有針對您的事情了,以女兒之見,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找出您在軍務中的錯處,然后抓住此事,拼命的攻擊您?!?/br> 宋力剛點了點頭,依舊不語。 宋知夏不以為意,繼續點醒父親:“既然想要針對父親您,那么肯定是要從方方面面下手的,最起碼是要派出人馬監視您,探知您的一舉一動的吧,父親,結合這些合理推測,女兒之前所說的,懷疑父親身邊有內jian、有探子的事,父親您依舊還是不信嗎?” 宋力剛的臉黑的都能滴下水來。 此時他擔憂的已經不僅僅是內jian的事了,更多的是擔憂皇上的疑心,帝王的疑心最是可怕,如果皇上真的對他起了疑心,那他上報安州謀反勢力的事,皇上不會相信他是忠心為君,反而會懷疑他這是在越權,為什么安州有潛流,安州府沒發現,安州州軍沒發現,反而是遠在封州的他發現了?這不是太不尋常了嗎?若他上報了,他才是在自尋死路了。 第137章 再赴安州 春和景明,草長鶯飛,明媚的三月到來了。 明石夫人的壽辰,三月十七,近在眼前了。 武寧伯府的車隊再次浩浩蕩蕩的出發了,這一回前往安州賀壽的,除了書蘭先生和宋知夏外,還多了一個張氏。 張氏是專程前往安州拜訪明石夫人的,因為是后宅女眷間的來往,張氏為此精心準備了一大車的禮物,用來送予明石夫人以及于府各房夫人和眾位小姐的,這些禮物都分別裝好了,裝在精美的盒子里,一個盒子撂著一個盒子的,也滿滿當當的裝了一大車。 一路順遂的走了十天,武寧伯府的車隊終于進入了安州城,來到了于府大門前。 宋知夏在于府住了一個月,前兩個月才剛剛離開,于府的門房對于武寧伯府的徽記還記得清清楚楚的,一看到車隊上打出的牙旗就明白了來客是誰,立馬就派了人入府稟報,同時麻溜的開了邊門,將馬車迎進了轎廂廳。 馬車緩緩的駛進了轎廂廳,宋知夏先下了車,再一一將書蘭先生和張氏扶了下來。 這邊門房已經叫人抬了三架肩輿過來了,請三人上了肩輿,前往后院。 肩輿在通幽小徑上穿行,恍似行于畫卷之中,張氏被于府這不同尋常的建府規制所吸引,目光流連在這沿途的明媚春光中,心中不禁暗嘆,不愧是書道大家,大隱于市,曠達山林,不流于俗。 三人進得主院時,明石夫人已經派了大丫鬟在院門口候著了。 見了這一路上于府下人的殷勤服侍,張氏下肩輿時忍不住輕聲對女兒說:“明石夫人果然看重于你?!痹捳Z中有一股忍不住的驕傲之氣。 宋知夏抿唇一笑,扶著張氏往里頭走去。 張氏是第一次進于府,也是第一次見到名聲在外的明石夫人,當她步入廳門,抬眼看向端坐于上位的明石夫人時,恍惚間,好似看到了自家夫君的影子,再一定神細瞧,那分明是位老夫人。 不愧是當世奇女子,百聞不如一見,果然有豪杰英雄之相。 “這位是?”明石夫人端詳著張氏,覺得她的樣貌與宋知夏有幾分相似。 書蘭先生打趣道:“師母不如猜猜,猜猜這位夫人到底是二娘的母親,又或是jiejie?” 明石夫人笑著猜道:“是母親吧?瞧著可真年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