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9:開啟黑科技時代 第1213節
“外殼是超高性能合金外加混合生物材料,硬度高,重量輕,防輻射,防沖擊,甚至還能在內部再生,只要內部有光源,就能自我進行一定程度的修復。設計制造思路一向如此?!苯庹f員說得很詳細,即便這些信息用生物芯片就能第一時間知道,可是員工不會這么不曉事,讓老板一個人看。 “很好!很好!很好!”陳瀟終于看完了宇宙飛船,然后前往航天部的試驗區域見證歷史。 谷雨的氣色很好,應該是休息充分了,他來做講解。 “我們找了個思路,完美解決了捕捉射線,能量場的問題,輸出非常的穩定,您有沒有興趣猜一下?”谷雨這一回非常的興奮,他知道陳瀟的脾氣,喜歡參與科研的互動,再者,這些技術還都是源于陳瀟呢。 “你們是不是找到了篩選例子的辦法?然后把這些高能粒子拘束起來,要用的時候再慢慢丟進去?” 谷雨驚訝不已:“您怎么知道的?” “具體的技術我肯定不懂,細節太多,但是思路總歸沒問題。之前我們解決托卡馬克裝置就是這么個思路,把原子核捕獲之后進行控制,然后進行調整,直到能夠進入下一個環節?!?/br> “確實如此,不過我們還作出更好的!我們造出了拘束裝置!” “拘束裝置?” “是的!就是把高能粒子放在特殊環境的容器中,這個容器內部非常平衡,足以讓高能粒子保存不出現問題?!?/br> “不會有問題嗎?” “不會!夸克在高能狀態下是逐漸自由的,我們甚至在高能粒子有失控苗頭前就可以自動應付。常溫超導材料外加強大磁場是神器??!” 谷雨開心得猶如孩子,不出意料的話,這應該是他目前為止最大的應用物理成就,這個點子百分百是他搞出來的,要不然他這么一個冷靜的人不會如此雀躍。 陳瀟點頭贊許:“很好很好?,F在能做到不考慮例子類型了嗎?” “可以了,我們可以把不同的例子關起來,想要用的時候就挑選出來互相對撞?!?/br> “能源呢?” “只要啟動一次,后續就可以通過對撞循環利用。假設要停機檢查,那也能把能量儲存起來,那個拘束裝置就是用來引導高能粒子運轉的。再次啟動的時候直接添加就行?!?/br> “干得漂亮!能量場問題看來也解決了。例子來源有保障的話,能量場也會相對純凈?!?/br> “您錯了,事實上這玩意就跟水泥,合金一樣,有時候添加一些雜質進去更為堅固,具體的配方我們也做好了。根據不同環境決定能量場的類型。防護射線和防護隕石的不是同一種?!?/br> 陳瀟這一次是真的忍不住贊賞,重重的拍了谷雨的肩膀:“真的是很不錯!你想要什么盡管開口!” “我要上飛船,當然是生命體上去做飛船船員,有空就能親身體驗體驗?!?/br> “沒問題,你就不參與排班,想什么時候上去就什么時候上去,其他時間交給特定的人打理?!?/br> “謝謝陳總!”谷雨興奮得滿臉通紅,都三十歲的人了,依舊為星際探險激動。 男人不會長大,只會變老,無論什么時候,都會保持著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 “那我們什么時候可以發射宇宙飛船?” “調試需要一個星期,要是趕時間的話,兩三天其實也沒問題,不過建議還是穩妥一些?!?/br> “慢慢來,給你們十天的時間!” “好的!” 陳瀟務必渴求星際探險,但是這個目標越是接近他就越是冷靜,這么久都等了,也不在乎多等幾天了。 這一次陳瀟沒有公布宇宙飛船發射的時間,他說不上來為何,可能是內心害怕那一點點的意外吧。所以他決定萬事俱備了再宣布。 “恭喜你!總算要如愿了?!鄙蜣被丶医o陳瀟做了一桌子的菜,舉起果汁輕聲的祝賀。 陳瀟一飲而盡,看著有點豐潤的沈薇笑得有點傻。 “笑什么呢?開心過頭腦子壞了?”沈薇嗔怪一聲,這個眼神也太撩人了。 “沒什么,我想說的是,另一艘宇宙飛船應該已經到達目的地?!?/br> 沈薇一臉茫然:“什么時候發射過宇宙飛船了?” 當沈薇看到陳瀟壞笑的時候,頓時明白了他說什么,揚起手就給了陳瀟肩膀一巴掌:“沒個正經!” “我什么都沒說啊。這一回發射宇宙飛船就是要找到能孕育生命的星球,這樣的地方還是需要很好的運氣的,我們就算發射幾千艘,幾萬艘也不一定能成功,你說是吧?” “你還是說這件事!壞死了!” “哈哈哈!”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這十天內,陳瀟總是有點神色恍惚,經常能想到宇宙飛船的事情,很難集中注意力。 他不僅嘆息一聲,自己還是心境不行啊。這才只是個開端,如果失敗了呢?那么自己又會用什么心態去面對? “平常心!平常心!”陳瀟拎著水桶出海釣魚去了,只有這樣他才能稍微平靜一點。 蔚藍的大海,平靜的水面,耀眼的陽光,時不時飛過去的海鳥,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陳瀟跟沈薇已經住在海邊別墅里面,這里很是安靜,易于靜養。 “嘔!”沈薇此時懷孕已經一個多月,反應很是明顯,人類可以改進基因,卻似乎沒辦法消除妊娠反應,真的很奇怪。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目標:星程大海! 妊娠反應似乎是母體進化出來的一種機制,提醒母體身體受孕,后續不要勉強自己,高等級的生物或許都避免不了這件事。 給了十天的時間,但是第六天的時候谷雨就通知陳瀟已經完全調試好了。 “真的弄完了?時間還有呢,不檢查檢查嗎?”陳瀟都覺得自己有點啰嗦了,患得患失就是這個情形吧。 “真的弄好了,我們甚至進行了飛行試驗,一切都沒問題。即便是地球上,粒子發動機也一樣可以用的,太空中沒有空氣,只會速度更快?!?/br> “那行吧,你們辛苦了,我們到時候見?!?/br> “好的?!?/br> 陳瀟懸著的心還是懸著,這玩意只要有一天沒找到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只怕陳瀟的心里面就不會徹底安心下來。 現在能做的就是希望事情順利。 有了谷雨的背書,陳瀟還是有了底氣公布這件事。 長天科技的官網詳細公布了發射的計劃,引發了全人類的討論。 “什么?這么快就要沖出地球了?感覺長天科技航天部門成立才是不久前的事情啊。登月也沒過去多久,竟然就要搞深空探險了!” “科技發展也太快了吧?長天科技就沒有瓶頸的嗎?感覺它自己追趕自己,一刻都不停?!?/br> “這絕對是載入人類史冊的一次行動!我們太幸運了??!還好有虛擬永生,要不然我也看不到,真是替那些沒等到虛擬永生的人可惜,沒了就沒了?!?/br> “調好鬧鐘,我一定不能錯過這件事!” 民眾的反響非常熱烈,這跟過去形成了鮮明的差別。原因有兩個,一是認知上去了,二是錢包鼓起來了。 這個時代是催人上進的時代,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地學習,有生物芯片的引導,人們的學習效率會很高。 基礎認知一高,很多事情就能明白含義了。 如果一個人沒接受過多少教育,你跟他說拉格朗日定律有多牛掰,他是沒法理解的。 有了高等數學的基礎后,他會明白拉格朗日有多厲害。再提升上去,才有可能理解更深層次的數學問題,明白那些定理的牛掰。 在夏國,即便是個一線工作人員,知識儲備也遠超二三十年前的大學生,這是時代的因素,更是長天科技的因素。 至于第二個原因也好理解了,錢包鼓了,人才有了閑心,再加上夏國已經是低工時高薪酬的環境。人們吃飽喝足,生活無憂之后就會有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了解更多的信息。 這要是在以前,就會有人說,人類上天入地跟我有啥關系?我還不是兩三千元一個月。這就是差別。如果一個地方長期無法使得民眾有喘息的時間,為了生存就花完了力氣,那么別指望他們會共情。 所以這么大的事件,夏國民眾的反饋非常積極,正向,其他地區的人多少有些酸溜溜,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落差。 毛熊網友說:“想當年,我們第一個把宇航員送上了太空!” 米國網友回懟:“這算啥?我們第一個送了人類去月球!前前后后上去了十幾個人,好幾批呢!” “得了吧你,估計也就第一次上去是真的,后面都是假的!月球土壤拿的數量都不對?!?/br> “想當年,我們的羅老號……” “閉嘴!南朝鮮你湊個球的熱鬧,發射一次爆炸一回,還不如北朝鮮的火箭水平高!丟死人!” “阿三自己也炸了一大堆火箭,歐盟的火箭也搞不起來,你們都別說了,祖上就沒闊過?,F在都被夏國甩身后了。說起來人家才是真正的祖上闊氣呢!領先世界兩千年,也就近代沒落了而已!” 網絡如此熱鬧,陳瀟繼續去釣魚調節心態,這絕對是他有史以來最為緊張的一次,那個發射儀式他有話要說,可是他覺得很多話都不太好說。 “靠!釣了一天魚,竟然空軍了!這運氣也是沒誰了?!标悶t無語得要死,明明是深秋,魚應該是最肥的時候,竟然一無所獲。 時間終于來到了發射的當天,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蛟S是命運安排了這個巧合,宇宙飛船準備妥當快到中秋了,那就順勢而為吧。 時間一到九點,所有的攝像機都瞄向陳瀟,陳瀟臉色嚴肅,身著夏國傳統服飾,這是他的私心,榮耀屬于夏國,自然不能身穿其他民族的服飾。這個時代是相當開化的,人們不再根據身著西裝與否判定一個人正式不正式。 深吸一口氣,陳瀟緩緩開口了:“我很榮幸站在這里做個簡短的陳述,全程不會超過三十分鐘,如果覺得啰嗦的,那就三十分鐘后再來看發射畫面?!?/br> 陳瀟善意的自嘲打開了大家的興致,氣氛也不是那么凝重了。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從這一刻開始,人類就具備了初步探索太空的能力。這一艘飛船只是個開始,接下來我們將會不斷的發射飛船探索太空,即便找到了宜居的星球,我們也不會停下探索的腳步。 尋找宜居星球是一個目的,但更主要的目的是探索宇宙。我一直在好奇,宇宙究竟有多大?直到現在為止,宇宙依舊是加速擴張的狀態,宇宙的邊緣速度很可能已經突破了光速。 當宇宙停止擴張之后,又會發生什么事情? 是直接坍塌變成黑洞在其他地方以白洞的形式噴發,還是其他的擴張的宇宙邊緣發生碰撞繼而收縮? 這些我們都不知道,甚至有可能永遠不知道。因為宇宙飛船是有性能上限的,它們或許根本沒法應對復雜的宇宙環境。 一旦被損壞,之前的等待就會重新歸零。 但我們不能灰心,只要人類還存在,那么探索就不會停止!” 說到這里,陳瀟喝了一口淡鹽水,繼續闡述:“我們聊點別的東西吧,人類到了現在,看宏觀的宇宙看不懂,看微觀的世界其實也沒看懂。當長天科技在研究生命本身的時候,發現了許多有意思的事情。 生物體內的細胞,神經元,看上去就跟宇宙的星星點點差不多。說不定這個宇宙不過是巨人身體內的一個組織,隨著組織的工作,線粒體一般的恒星就會提供光與熱。 當細胞不斷成長,這個宇宙也在成長。死亡后的細胞慢慢坍塌,被消化,這個過程與黑洞何其相似。 或許黑洞的另一端,是細胞破損后匯入了血管,組織液,然后再重新組成新的細胞,那就是新宇宙的誕生。所謂的介子須彌,其實都是同樣的東西,極大之后變極小,極小之后變極大。 以上都是猜測,錯了不負責?!标悶t這時候已經徹底打開了話匣子,彈幕里面有很多人都是這么想的。 關于宇宙的起源,人類一直以來都沒有停止思考,想明白了才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的,將會怎么發展,甚至預防最差的情況。 遙看星空,那些星星總是那么有規律,創世之柱總是如此的迷人,分分鐘吞吐新生與死去的星球。 “看來大家都跟我一樣喜歡瞎想,這樣也挺好,人滿足了基本生存需求后,總得找幾件事情做,要不然心理會出問題。 言歸正傳,宇宙太迷人卻又太大太危險,所以人類一直以來都被困在小小的地球上。如果不是偶然間得到了思路,我們或許直到人類文明終結都走不出地球。 現在,我們終于有了這個技術。這艘首次要沖出太陽系的飛船名字叫做‘應龍’,意味探索進取,它的外形與內部將會在下一個環節進行解釋。這里就不多言了。接下來我說說后期的安排?!?/br> 全世界的人豎起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