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9:開啟黑科技時代 第1174節
“你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腳步不能太大了。夏國航天部門找我們合作,主要還是想要生物體的技術,暫時不想徹底改變自己的技術體系?!标悶t輕敲桌子,開導自家的宇航部門人員。 “但是那些技術有什么好可惜的?換了就換唄!”長天科技的員工有點不服氣,之前不跟夏國宇航部爭辯是留了面子,但在自家老板面前,他們可以暢所欲言。 陳瀟笑了:“步子得一點點的走。突然間讓人家改變技術體系,等于砸了人家整個產業的飯碗,這件事不能這么做的。我們先幫著弄生物體登月的事情,以后再慢慢展現我們的好東西,到了那時候,他們就會自己主動改變,最終會徹底接受我們的技術,你說對不對?”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重啟六十年代的計劃 員工一聽也就明白了問題所在。長天科技一直以來都有技術優勢,大家的內心是驕傲的,所以做事情不自覺的總有一種占據主導的意識。 雖說長天科技的員工都很有素質,不會盛氣凌人,說難聽的話,可是內心覺得自己才是正確的,合作對象應該聽自己的。 如果今天來的不是夏國航天部,是其他的合作對象,恐怕當時就會有所提示了。 陳瀟對他們進行了提點,讓員工意識到,人家是有合作需求,但不意味著要一下子全盤接受長天科技這一套方式,要不然的話,就不是合作了,而是長天科技給人家派活。合作是要互相尊重的,還得按照需求方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想通了之后,談判就開始有方向了。長天科技根據夏國航天部門現有的技術體系進行了適應,但依舊有不少的問題。 “這個,不是我們要求高,而是你們的電控系統確實需要改變一下,不然的話搭載不了新一代的量子通訊設備?!?/br> “還有就是整體布局的方案問題,我們打算用簡易磁場模型來減少外殼的損傷,所以這里似乎也要拿掉點東西,要不然就得小型化?!?/br> 夏國宇航部門聽長天科技的方案,不斷地點頭,這樣交流起來更容易讓人接受。于此同時,夏國宇航部切身的感受到了兩者之間的差距,對于自家目前的宇航產品有了反思,也就更加的期待后續的合作。 夏國宇航部總工程師已經下定決心,要自我淘汰,自我更新,守著自己那套破爛玩意沒什么前途,長天科技今天提出的東西都太好了,可惜自己目前不能完全用用上,需要降低技術含量才適配。 “慚愧啊,慚愧啊。我還一直覺得我們在世界上的水平很高,有些領域甚至是世界最強,但在長天科技這里,明顯不夠用了?!笨偣こ處熃Y束當天的談判后立馬找了錢老談心。 錢老也開導他:“知道人外有人就行了??萍嫉奈磥硪呀洀氐子砷L天科技決定了,我們要做的就是緊跟腳步,慢慢發展出屬于我們的獨到體系,這樣一來,才能互相制約又互相合作,萬萬不可被甩開得太遠,畢竟長天科技對我們還算是厚道的,愿意共享很多技術?!?/br> “嗯!” 陳瀟的家國情懷不需要質疑,要不然也不會事事都上報,件件都申請權限,還積極開展合作事項,盡量把高利潤的產業鏈都留在夏國境內,造福國家和人民。夏國有陳瀟是幸運的,但米國這邊是不幸的。 長天科技跟夏國宇航部門合作的事情動靜不小,航天飛機的上下游訂單雪花一般撒向制造,再說了,兩邊連遮掩一下的打算都沒有。 由于兩邊的技術標準不太一樣,夏國宇航部跟長天科技宇航部在兩者中間建造了一個過渡性的研究基地,用于技術上面的過渡性實驗。 簡單說就是相當于造了個改造工場,看看技術能不能適用于夏國宇航部。 這種改造工場倒也不是腦子一熱就造出來的,也不是一次性的產物。以后長天科技也可以在這里嘗試其他的技術改造,正在建設的宇航基地則是正兒八經搞產業,搞項目,這里算是一個異想天開的基地,什么想法都可以在這里嘗試。 夏國這頭事情搞得那么大,可把米國人給急壞了。 “不行!我們不能就……” “就這么看著,對吧?每次都是這個開頭,你煩不煩?說點具體的,長天科技搞航空,我們以后在這一塊的市場可就麻煩了!”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需要衛星,有條件點的就想要屬于自己的通訊衛星,軍用衛星,沒條件的就要租用人家的衛星。也別問為啥不自己造,造得出來,也得有上得去的火箭技術不是? 這是大國的游戲,沒有極高的制造業水平,怎么上去?等雷神索爾幫你把衛星抱上去嗎? 既然有需求那就有市場,衛星發射市場就幾乎被米國,毛熊和夏國壟斷了。而米國占的比例最大,沒辦法,技術上來說,確實是人家的好一些,推力大,速度快,成功率高。夏國就價格上面有優勢,其他的也沒多少優勢了。 近些年來,毛熊由于自己的工業體系發展不均衡,電子這一塊拉胯,基本是夏國跟米國唱二人轉??涩F在這個局面將會被徹底打破,夏國宇航部有了長天科技的技術支持,肯定要一飛沖天,到以后誰還找米國發射衛星?或者是租用相關的衛星服務? “現在不只是錢的問題了!這是國土安全的問題。夏國宇航部有了更先進的太空技術,誰知道它會不會對我們的衛星下手?就像我們過去做的那樣!一旦衛星出了問題……” 后續的話沒說,大家都明白什么意思。 “那我們該怎么辦?” “重啟星球大戰計劃,或者說,真正啟動星球大戰計劃!先把人類登月的技術找回來,開啟配套的產業,提升技術!” “不行!太耗費錢了!整個登月計劃的成本每公斤是一萬米刀,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萬米刀!” “不行也得行!” “行個屁!現在米刀已經不如過去堅挺了你不知道?” 一句話就把這群人干沉默了,米刀的走弱是個重大的挫折,這就意味著米國要花費真材實料才能換回需要的物資了。不像之前那樣,開動印鈔機就能全世界買東西。別人跟自己做生意,米國甚至不要自己的米刀,而是要物資和服務來交換。貿易逆差全世界最大又如何?你笑老米虧損大,老米笑你虧物資。 自從長天科技改變了世界能源,糧食,科技格局之后,夏國幣就走強,米國幣開始下滑。換句話說,現在米國搞什么項目,代價都要比以前大! 許久后,終于有大牛開口了:“不能搞也得搞!長天科技已經把我們的優勢項目幾乎全都超過去了!唯有登月還沒有實行,我們現在重拾前面的技術,就是為了讓我們保持領先優勢。再不做點什么,別說外面的人對我們沒信心,我們自己人就沒了信心,那么世界的燈塔就不再是米國!” “意思是打腫臉充胖子?” “不完全是,我們確實需要重啟這個技術,這樣一來,高端技術方面又更多的啟迪。 普通的技術已經沒有任何優勢了。 芯片,通訊,電子產品,材料,金融再加航空都是全面落后的。不發展最高端的產業,我們沒有其他產業可以選擇了?!?/br> “投票吧。說實話這個事情真的是撒錢看不到收益的,技術難以下沉變成民用,沒有民用就沒有市場空間來養活這個技術。大家想清楚點?!?/br> 投票結果顯示,贊成派僅僅是險勝了反對派而已,由此可見他們的認知有了極大的割裂,即便最后通過議案,也必將是內部掣肘眾多,不會盡心盡力。 米國重啟人類登月計劃的消息被大肆宣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米國振奮自己信心的手段,做給米國人自己看的。 計劃是重啟了,可是難度相當相當大。當初登月計劃搞了幾回,太耗費錢財就終止了。那些資料分成多個部分被密封起來。 管理檔案的人都明白,資料的保管是相當復雜的,防潮,防蟲,防塵還要保持通風透氣,定期清理才是合格的。不然的話資料是無法保證完整性的。 現在問題來了,一個被終止的項目,誰還會上心認真執行保管措施呢?當初保管起來不過是因為保密要求,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其實已經可以銷毀了,反正世界上也沒有其他國家能做到。 相關檔案管理人員也是沒想到這一點,突然間要求交出對應的資料都亂了陣腳。圖紙什么的都能找到,可是很多都已經字跡模糊,被歲月嚴重侵蝕了。 更麻煩的是,之前儲備數據的那些盤,跟現有的讀取設備并不相通。專業人員不得不找出以前的設備進行復刻,再轉化為現有的數據形式。 但以前的那些廠家很多都升級了產業,那些讀取設備已經造不出來了,更有甚者還有很多都破產銷戶了。那就得找破產廠家尋找生產數據,重新開干。 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找人就很難。就算搞回了所有的數據還不能直接開始,還要重新認知。這些數據東一塊,西一塊的安放,這是保密措施,可重組后就難為技術人員了,他們得細細的翻閱,確定這一部分資料屬于哪部分技術的。遇到技術指標不一樣的時候,還得轉化為現有的技術指標,不然的話根本沒法執行。 這都還是資料齊備的前提下,但總有坑爹的人,瀆職的人,這種人導致了資料的丟失,那么樂子就更大了,還得重新計算補上這一部分數據,那就得從頭來學。 “混賬!怎么就養了這些東西!”米國高層氣到不行,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我們的監管措施根本沒有到位,那些本該巡視的人都是走了過長。撥的制冷費,干燥費,清理費全都被扣下來,導致資料直接暴露在空氣中!若非儲存的地方是沙漠,有良好的自然儲存環境,只怕我們所有的東西都丟了!” “必須嚴懲不貸!還有虛報員工人數領工資的,這些人都是米國的罪人!” “這有什么?還有的冒名頂替,拿親戚頂了正經員工的名額,領養老金的時候竟然好意思讓別人去給他做證明。更過分的一個人一直篡改年齡,結果才知道是他兒子做的手腳,根據調查,這個人都死了好些年了,唯獨資料越來越年輕?!?/br> “瑪德!這種事情不應該只發生在阿三這種落后國家嗎?我們的制度竟然也會有這樣的漏洞,都給我抓起來!” 這一下誰都沒有接話,誰家沒有這樣的人?米國大佬們的家人就是這么被安排進去的,要不然怎么可能多年都不被捅破。不是別人不知道,而是不想管,不敢管。 米國這邊磕磕絆絆的找回原來的技術,非常的難受,當初的那些人很多都死了,老了,手藝,知識什么的都沒留下來。 此時就能看得出長天科技搞虛擬永生的意義了,那些過往的經驗都被復刻到了虛擬世界,由生物服務器牢牢掌握著。這些知識都會不斷累積下來,供那些獲得了永生的科學家持續學習,持續更新,然后再研究出更新的知識。 人類沒了生命的限制,就等同于擺脫了創造力的桎梏。這個時候的長天科技也是繁忙異常,虛擬世界當中的諸多航天相關大牛們不斷地演算理論,為登月做準備,按照他們的話來說,登月已經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如果激進點,應該直接搞火星登陸,材料應該也達標了。 在長天科技宇航基地內,新型的折疊建造材料在嘗試。夏國打算在月球建立真正的月球基地,派人常駐在那里,當然這件事得交給生物體來弄,要是出了點什么事情,真把人命送了。 既然是要搭建基地,總不能拉一車磚頭上去慢慢砌,月球沒空氣,沒水分,砌磚又水泥又干不了。那就只能搞一些可折疊,自動拼裝的的材料咯。材料必須要有高折疊性,輕,薄,強就是硬性要求了。 經過考量,管束通道的硅藻外殼材料最合適的基礎材料。為啥說是基礎材料?因為要上月球的話,還要考慮到太空環境的復雜性,不只是考慮沖撞等強度問題。防輻射,防寒,防熱都要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所以管束通道的材料里面加入了特殊的涂層,使得管束通道更加的輕,薄,猶如一張紙一般。只需要數斤重,就能展開形成一個占地面積上百平方米的房子。 目前這種月球建筑材料正在接受最嚴苛的模擬環境實驗,長天科技向來不對自家產品手軟。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米國馬斯克:我押上所有! 現場的溫度已經高得可怕,即便是月球,也不會有如此高的溫度,但在這里,還只是開始。因為這個材料是管束通道材料衍變而來的,高溫真心不算什么問題,這種材料能直接用在火箭外殼的。 而且現場還要模擬高真空的環境,這也難不倒長天科技宇航部,照搬管束通道那個實驗條件就行,一切都是現成的。 然后進入的就是低溫環節。 這一個環節還是比較讓人揪心的,太空的低溫相比高溫更加考驗材料。高溫似乎沒有極限,但是低溫已經有絕對溫度來限定了。溫度越低,材料自身的性能就會發生不確定的變化,越是接近絕對零度,現有的物理定理就會越發的不可靠。 好在有常溫超導材料在手,這個測試有驚無險的通過了。之前一直強調常溫超導材料的重要性,其實這玩意真的是怎么強調都不過分。長天科技搞出這個技術,全世界其他國家聯合起來對夏國發動戰爭都不為過,后面的科技樹都是根據這個技術來點,該技術的上限在哪,文明的技術上限差不多就在哪里。 溫度的測試已經通過,接下來就是最為危險的放射粒子沖擊實驗,太空環境里面的各種粒子輻射是非常非常危險的,月球基地一定要抵抗得了這種東西。按照偷懶一點的想發,把太空艙玻璃上的涂層搞過來涂一涂不就完事了嘛。 但那個確實還不夠,在長天科技看來實在是太過于笨拙了。 不會還有人覺得太空艙的玻璃跟家里面的一樣吧?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層透明疊加起來的,而長天科技想做的就是,僅用一層薄薄的涂層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樣的難度無疑是相當離譜的。 這個技術的難點在于“間隙”,在地球上,管束通道的外殼是硅藻外殼,在地球環境中有著自我更新替代的效果,一旦有某個地方稍微破損一點,立馬就會自動長出新的硅藻外殼擠掉壞的部分重新有序排列。上了太空之后,硅藻還能生存嗎?破損的東西怎么解決? 確實有辦法,那就是內部更替,也就是在基地內部把硅藻涂上去,一旦外面有破損就從內部生長頂替。要么就是讓宇航員走出去刮一下,跟刮墻皮一樣。 如此接地氣的做法立馬被否定了,這種解決辦法不僅有病,而且有害,滋生懶惰的心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就只能重新設計材料了,排序更加緊密,足以抵抗任何強度的例子沖擊,防御力足夠高,就破不了防,也就掉不了血了。 不僅要設置得更加輕薄,堅固,緊密,不讓粒子穿透過去,還得想辦法反射出去,這么一來才能高枕無憂。 根據這個思路,搞出了理想的反射涂層,別看薄薄一層,其實里面已經起碼有五層發射物資,粒子即便突破了硅藻外殼也無法進入月球基地。這樣的物質還被應用在了宇航服的身上。既然是上太空,宇航服就得準備,過去的宇航服太過于笨重,長天科技干脆重新設計輕便的宇航服。 由此可以看到,宇航工作真的是一環接一環,一件接一件,屬于國家工程,私人根本就搞不了的。 米國吹他們的馬斯克,不過就是為了給米國在國際社會上掙臉面而已,意思是說米國太牛了,私人都能搞航天,實質上也就是個前臺的代言人。 如今米國宇航再次聯系了馬斯克,告訴他米國打算重啟登月計劃,讓他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具體的資料慢慢傳輸過來。 這可把馬斯克給激動壞了,之前一直發射星鏈什么的總覺得不過癮,搞搞可回收火箭什么的那都是賠本賺吆喝?;鸺厥照f實在的成本并不比用了就丟來得便宜,控制系統就貴得想死。米國一方面是打著創新的名頭爭口氣,另一方面也算是真的在搞點技術積累而已,這才咬牙支撐了下來。 現在米國宇航部說要加大投資,馬斯克自然跟打了雞血一般興奮。他根本就對錢不感興趣,那玩意搜刮一下就有了。 馬斯克需要的是名聲,他很享受大家稱呼他為鋼鐵俠的感覺,總是以科技狂人的形象出現。 更讓馬斯克興奮的是,米國宇航竟然官宣了此事,并且指名道姓的指定馬斯克為登月計劃的承接人。米國宇航員將會乘坐馬斯克的火箭前往月球,然后又回到地球。 馬斯克自然美滋滋的回去督促員工加班加點開始設計新的火箭,增加新的內容,但是從米國宇航部門那邊傳過來的數據來看,這件事好像不怎么靠譜??! “為什么感覺資料少了些?這些數據是后面重新算的吧?” “是的!” “那以前的數據呢?” “丟了!但是,地月之間的情況不是一成不變的,數據只是參考,這個你應噶知道吧?!?/br> “我知道個毛!我就負責地球這一塊,上到太空的cao作都是你們控制的!” “火箭燃料會有所變化,你注意一下自己的材料問題。我們要加快速度!” “……都不聽人說話的嗎?”馬斯克有點惱火,這樣靠不住的數據怎么玩?雖說科技在進步,有更多的手段來實時監測登月全過程,可起碼原始數據要搞清楚吧?要不然怎么設置變量,做好預案? 米國宇航部門沒解釋太多,他們自己也忙得很,別以為出問題的只有資料,還有各種配套生產的產線都要重啟,根本沒功夫管馬斯克,一心只想著要趕在夏國之前重返月球,插上米國的國旗。 舉個切實點的例子,米國現在就連宇航服都湊不夠。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搞了十來套宇航服,一套就是兩千萬米刀。這么多年過去了,只有兩套還在用,這樣的宇航服叫做出艙宇航服,不是艙內的那種宇航服。非常的復雜,穿戴就得半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