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9:開啟黑科技時代 第282節
“李鼎盛的情況我們都知道,你們的心情我們也能有理解,但是你們對國外媒體說,能夠治療李鼎盛,這個情況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普通路人對西方媒體說出這種話,大家聽聽也就罷了,但是這種話出自你們科學院之口,這話就代表著咱們國家的最高科研機構的對國外媒體的承諾!你們知不知道他的影響是什么?” 錢院長這幾天已經接到了好幾個領導打過來的電話,有部分電話的確是關心李鼎盛的身體情況,但是大部分電話都是在關心的報道會對夏國科學院帶來的輿論影響。 李鼎盛的身體情況就是那樣的,大家關心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但是作為夏國學術界最權威的夏國科學院,要是對著媒體信口開河,隨意承諾自己無法辦到的事情,由此造成的影響就非常的惡劣。 這會損害夏國科學院的權威,甚至會損害夏國科研界的權威。 領導說道:“我看了放出來的播放新聞畫面,周慎之身邊接受采訪的那個年輕人是誰?他怎么能夠說出這種話,這話是否是周慎之授意的?” “我要求你們夏國科學院,立刻對外澄清,那個接受采訪的年輕人是你們什么部門的?該處理的就處理!” 錢院長苦笑一聲,又有一些無奈。 他說道:“李教授是夏國著名的物理學泰斗,我可以說,他生命的價值要遠高于我自己?,F在我們正在對他進行全力的救治?!?/br> “那個接受采訪的年輕人,不是我們夏國科學院的人,是長天科技的實際擁有人,也是碳晶內存和碳晶硬盤的實際發明人——陳瀟?!?/br> 這一下對面憤怒的情緒不見了,反而是詫異。 “陳瀟??!” 畢竟碳晶內存和碳晶硬盤給夏國的半導體行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兩個產品是夏國的電子產品第一次出口在歐洲,也是因為這兩個產品,夏國相關行業和部門第一次被邀請去米國參加全球的半導體峰會。 雖然峰會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西方人在抨擊碳晶內存以及碳晶硬盤,但是行業內的人都知道,這種抨擊其實是發自內心的嫉妒。 錢院長再次補充說道:“這一次我們的確采用了新的治療方案,由陳瀟主導?!?/br> 對方沉默半響后說道:“既然是這樣,我們這邊全力配合!西方輿論那邊你們就不要擔心了,我們知道處理?!?/br> 錢院長這才長舒口氣,又莫名的笑了。 領導發火歸發火,但是在關鍵時刻,還是比較給力??! 陳瀟這邊的準備已經接近尾聲。 夏國科學院的醫療中心和職工醫院全力配合陳瀟。 陳瀟看著自己身后的團隊,都有一些不好意思。 團隊的全部都是博士生或者研究生,還有好幾個是副教授。 而陳瀟不過是個本科生而已。 陳瀟覺得不好意思,團隊可以沒有這樣覺得。 他們對陳瀟的這一次新的治療方案十分驚訝也十分好奇。 這就是科研的魅力。 大家都把這一次和陳瀟合作的機會當做是學習的過程。 陳瀟經過詳細的計算,得知健康的人體每分鐘需求的氧氣是200~300ml。 安靜的時候需氧量比較少,運動的時候比較多。 這一點氧氣看起來很少,但是對于整個紅螺菌和藍細菌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經過基因剪切之后,菌落的代謝氧數量有所增加的,但是針對每分鐘200到300毫升來說還是不夠。 陳瀟進行測算,以菌落全部存活為前提條件,大約一立方厘米每分鐘能夠產生2毫升氧氣。 也就是如果保證患者基本能夠存活,那么整個菌落的體積不得少于100立方厘米(標準濃度下的100毫升)。 但是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氧氣和血紅蛋白結合最好是有一定的幾率和效率的。 并不是一定有氧分子進入,那么血紅蛋白就絕對會與其結合。 也就是說,所需要的菌落必須遠遠大于一百毫升,這些的標準菌液不能夠集中在某個靜脈處(靜脈含氧量少,更有助于氣體交換,肺動脈和肺靜脈恰好相反)。 最好的辦法是分布在身體連接微靜脈的毛細血管處。 只有這樣,菌落才能夠不斷的代謝產生氧氣,并且和血紅蛋白結合。 這一個難點解決了,還有幾個難點比較麻煩。 電子! 基因改良后的菌落需要捕獲電荷作為能量,人體本身是不帶電的,就算是血液系統里面有微弱的電荷,這也沒有辦法利用。 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整個血液系統中創造電荷,這種電荷既能夠被微生物利用,又不會對人體的正常生命體征產生影響。 陳瀟只有選擇毛細血管比較豐富的地方或者是組織,在分布布局菌落的同時,增加生產電荷的微小電極。 最后兩個問題。 菌落是否會被免疫系統攻擊,以及代謝的產物是否被人體吸收。 當看著治療前的這一切問題之后,夏國科學院的醫療中心的人已經懵了。 陳瀟行云流水的cao作,和對整個治療過程中的講解,完全出乎了眾人的預料。 陳瀟指出這些問題,也說明了陳瀟的這種治療方法并不是憑空而談,而是有細致和精心的準備。 最后的這兩個問題其實比較好解決。 第一個問題,陳瀟在當初做實驗的時候就借鑒了皮蘚類真菌在人體皮膚上附著病體適宜生長,而人體免疫力毫無辦法的原理。 菌落只是附著在毛細血管比較豐富的組織上,而不是在血液系統之中。 如果在血液系統之中,那么很有可能被身體的免疫系統給吃掉。 在毛細血管末端的組織上免疫疲憊處,人體的免疫反應并不算強烈。 第二個問題,更好解決。 菌落吸收的是人體組織和培養劑的營養,而不是像紅螺菌自然生長環境那樣的骯臟和污穢,產生的代謝產物大部分能夠被人體吸收。 實在沒有辦法吸收的,對人體有害的,后續再想辦法就行了。 比起活下去,身體出現一點其他問題,也是能夠理解的。 陳瀟問出來一個問題:“身體什么地方的毛細血管最發達?” 第三百八十八章 你可以去拿諾獎了 醫療中心的團隊給出來同一個答案——肺部! 肺部動靜脈的末端有很多毛細血管,這也是人體能夠快速的交換氧氣的根本原因。 但是非??上?,李鼎盛的肺部情況已經惡化。 整個肺部必須要全部切除,所以陳瀟根本就不可能在肺部毛細血管上想辦法。 除了肺部以外。身體的一些組織毛細血管也比較豐富——比如肝臟,腎臟,大腸等等。 肝臟的代謝速度比較快,而且化學物質比較豐富。 并不是讓菌落生存的好地方。 腎臟的毛細血管雖然比較豐富,但是因為表面積較小,而且在上面做手腳很有可能會影響腎臟功能。 如果出現腎衰竭,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最后經過醫療組的詳細討論之后,一致決定在兩個地方進行布置。 一個是大腸。 人體的腸道本來就生存著許多微生物,將大腸的一段用于改良之后的紅螺菌和藍細菌的培養也是說得過去的。 除了大腸以外還有一個可以選擇的地方,就是頭皮層。 頭皮所在的位置離心臟比較近,而且面積比較大,毛細血管比較豐富,也是很好cao作的地方。 最后這個方案確定了下來,在大腸和頭皮的位置布局菌落。 并且分別兩個位置,設置和安裝兩個小的電泵,依次為菌落供應電子。 醫療組的這一種治療也只是嘗試,包括陳瀟在內沒有人知道,最終的結果會是這樣。 李鼎盛的情況已經相當不好了,身體的血氧飽和度嚴重偏低,心率越急速加快。 這是死亡前的征兆。 治療立刻開始。 這個時代還沒有ecmo,只有先保留李鼎盛的肺部,并且和時間賽跑。 陳瀟和整個醫療團隊都走進了手術室。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就好。 陳瀟畢竟不是專業的外科手術專家,所有的cao作都交給了醫療團隊的人。 他看著李鼎盛的生命體征儀器,也知道是否成功就看這次手術了。 李鼎盛的家屬在手術室外焦急的等待著,在狗仔隊還很流行的時代,不少西方的記者們也一直在夏國科學院的門口守候著。 這些記者手中的通稿都已經寫好了。 “大師級物理學家隕落,夏國的科研環境堪憂?!?/br> …… 手術由吳勇親自cao刀,他曾經是最優秀的腦外科手術專家,做過最細致的手術,cao作這些當然是手到擒來。 但是他此時也非常緊張,一邊手術一邊看著生命體征儀。 吳軍知道他在和時間賽跑。 “血氧飽和度80%……” 除了生命體征也一直在發出轟鳴的警報聲以外,手術護士也緊盯著生命體征也不斷的報數。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