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寧氏嗯了聲,起身道:“快到下午了,你差不多該去府衙里當差了?!?/br> 雖然清河縣主身份尊貴,能給他帶來的好處更多,但寧氏終歸是發妻,這些年對他忠貞不二,又為他生兒育女。 晏三樂念及此處,捋須笑了笑,抬手拍了拍她的肩:“你不是總羨慕和哥兒媳婦年紀輕輕就封了二品夫人嗎?等了承了爵位,也給你討個二品的誥命回來?!?/br> 寧氏微低了頭,掩去眼里的漠然,嘴上答道:“誥命不誥命的,我也就是嘴上說說,你是一家之主,你平安比什么都強?!?/br> 晏三樂聽了越發覺得寧氏強于清河縣主十倍,哈哈大笑幾聲,又伸手摟了她一下,抬步轉身去了。 寧氏見她走遠,把身上他碰過得地方用力撣了撣,忍著惡心般的問身邊人:“你都瞧清楚了?他昨晚上真的進了城北的別院?把事兒詳詳細細都跟我說清楚了,要是讓我知道你有絲毫隱瞞,仔細你老子娘的性命?!?/br> 身邊的丫鬟拜月身子一顫,福身答道:“回夫人的話,奴婢昨天才得了探親假,準備去城北的農莊探望爹娘,晚上準備回來的時候,就瞧見大爺的車停在離農莊不遠的別院門口,奴婢心里覺著奇怪,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就見清河縣主身邊的丫鬟銀盤出來,半蒙著臉把大爺迎了進去?!?/br> 寧氏沉聲道:“她既然蒙著臉,你怎么斷定她是銀盤?” 拜月垂頭道:“銀盤手上有塊彎月形的胎記,樣子很是奇特,奴婢這才記下了?!?/br> 這時候有個老成持重的嬤嬤匆匆走了進來,到寧氏身邊壓低聲音道:“夫人,已經查清楚了,那別院記在平樂郡王府的一位大管事名下?!?/br> 事已至此,寧氏心里最后一分指望也沒了,呵呵冷笑幾聲:“我說呢,怎么他近來處處幫著那娼.婦說話,在我跟前的時候無精打采的,連屋里最受寵的美妾都不碰了,原來是瞧上了自己弟媳?!彼Φ闷鄥?,眼里卻泛起淚來。 她面上滿是惡心,用絹子狠狠地揩了揩眼角:“這些年我也沒有虧待他,他要什么樣的美妾我不給他納了,沒想到他竟瞧上了個懷著身孕的,還有清河那娼.婦,挺著肚子還來勾引自家大伯,也不嫌膈應,真真是個賤.貨,比條母狗還不如!” 那嬤嬤勸道:“夫人息怒,不管怎么說,大爺和縣主做下這事兒都有悖人倫,定然不敢讓人知道,您還是穩穩當當做您的正頭太太,現在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了?!?/br> 寧氏連連冷笑幾聲,閉了閉眼,她到底在內宅經營多年,傷心嫌惡過后,心頭微微一惕。 既然晏三樂和清河有染,她肚子里的孩子又是婚前懷上的,那這孩子真的是晏三思的嗎?清河想要的真是和大伯長相廝守這么簡單?晏三樂又為何如此篤定他能得了這爵位? 她越想越是心涼,要是她猜的沒錯,清河這孩子是晏三樂的,等她生下來之后,如果她真助晏三樂得了爵位,還會留自己的命嗎?還有她那三個孩兒,依著清河那毒婦的性子,會不會也下狠手除了? 她心頭別別亂跳,攥著絹子的手都沁出汗來,沉默了半晌,腦子里沁涼一片,人卻反而冷靜下來。 她雙手緊了又松,發白的唇忽然泛出個不可捉摸的笑意,伸手理了理鬢邊的發釵,低聲吩咐道:“咱們原來在廚房里布下的人手也該派上用場了,清河那賤.婦前些日子不是嫌補品不夠吃嗎?想法子給她好好補補?!?/br> 她深吸了一口氣,看著自己寸許長的指甲:“還有,給和哥兒媳婦那邊透點口風過去,就說有人要對她肚子里的孩子下手?!?/br> ☆、第119章 重嵐懷胎堪堪過了五個月,大夫診斷說是胎已經穩固了,這時候正好快到晏老夫人大壽,她心喜之下,帶上了浩浩蕩蕩的一家子女眷去廟里還愿。 她最近和重嵐的關系和緩了不少,再加上重嵐自己也在院里悶的夠了,便欣然應下,還邀了鄭昭同去。 這天重嵐堪堪收拾停當,就見鄭昭風風火火地走進來,大咧咧坐下:“三妹,你托大哥幫忙問的先生,已經有著落了,剛好我今天順帶過來給你回話?!?/br> 她忙迎了出去,先是嗔道:“二嫂來了怎么不使人通傳一聲?我好準備出去迎你?!庇株P切問道:“是哪家先生?” 她在幫晏寧找先生的事兒上十分用心,找來的先生品行學問要樣樣都好,就怕找個品行不端的,沒得教壞了孩子。 鄭昭道:“原本是住在江寧的一位老先生,姓白,原來是個舉人,落第之后就沒有再考了,教出來的學生倒是出過好些進士,自個兒子也是個進士,不過只任了從八品的須末小官,正好兒子要來金陵上任,他也跟著過來在金陵落腳,住的地方還挺偏僻,真不知道大哥怎么尋摸到的?!?/br> 重嵐聽的十分滿意,又問道:“他們讀書人一身清高氣,他原本是開私塾的,現在跑到家里來給人當先生,就怕他心里不愿意?!?/br> 鄭昭擺擺手:“所以白夫子也沒一口應了,只是說過幾天先看看孩子?!?/br> 重嵐暗自提醒自己最近要督促晏寧功課,正好這時候晏老夫人院子里派人來催了,她起身攜了鄭昭的手笑道:“祖母怕是急了,咱們這就去吧?!?/br> 她又抬起手讓鄭昭幫自己瞧:“二嫂看我今天打扮的可還得體?” 鄭昭仔細看了,見她頭上簪著水晶冰雁釵,脖頸上掛著同色的水晶鏈子,衣裳也選了淺淡的碧色,便點頭道:“你這打扮挺好的?!?/br> 重嵐抿嘴一笑,帶著她往晏老夫人院子去了。 晏老夫人先是瞧了眼她微微隆起的肚子,面上抑制不住的笑意,抬手示意她不必行禮,又指了座讓她坐下:“不是跟你說了嗎,你現在身子金貴,以后見了我都不必行禮的?!?/br> 重嵐低聲笑答:“長輩的體諒是咱們的福氣,卻不能因為這個失了禮數?!彼种噶肃嵳呀榻B:“這是我娘家二嫂?!?/br> 晏老夫人更是笑容滿面,對著鄭昭也是和顏悅色:“你二嫂一看也是個有福氣的,都是好孩子?!?/br> 她見府外的車馬也準備的差不多了,便起身帶著一行人往出走,重嵐在府外還瞧見了跟著來一道上香的柳老夫人和柳媛。 讓她詫異的是,這兩人不知怎地,竟和清河縣主無端親熱起來,說笑著攜手上了同一輛馬車,寧氏這時候也走出來,見著清河縣主,唇邊泛起一個冷笑,被丫鬟扶著上了馬車。 鄭昭難得多看了柳媛幾眼,跟重嵐上了一輛馬車:“那姓柳的姑娘是你們晏府族親?” 重嵐答道:“是我們老太太的侄孫女,怎么了?” 鄭昭哦了聲:“前些日子榮昌伯府給她說了門親事,是靖海伯家的三公子,也不嫌她年紀大了,說她模樣好詩文好,鐵了心要娶她,靖海伯門第不低,柳家本來也愿意的,沒想到沒過幾天那三公子竟然病逝了,她本來就心比天高難嫁出去,這下子更背了克夫的名頭,現在滿金陵誰不知道柳家有個徹底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鄭昭瞧著冷肅,內里卻是個八卦狂人,重嵐捂嘴一笑,隨即搖搖頭道:“其實她想嫁出去倒也不難,關鍵是她自己心氣兒太高了,瞧誰都瞧不上,能瞧上的又看不上他們家?!?/br> 其實向柳媛提親的人不少,但她總覺著自己是金陵有名的才女,總有幾分自恃身價,巴望著門第高的人家,這才一直把親事拖到現在。 鄭昭嗯了聲,又拉著她說了些家長里短的閑話,見她面上乏了,便取了個迎枕墊到她腰后:“你先躺會兒吧,這里到佛寺還得小半個時辰呢?!?/br> 重嵐確實有些倦怠,當下也不客氣,靠著迎枕蓋著薄毯瞇了會兒,等馬車停穩了才下車。 這座觀山寺修建在半山腰,環境清幽雅致,頂上霽光浮瓦,周遭云氣繚繞,浮浮冉冉,漫山的花兒紫紅相間,雖然香火不甚鼎盛,但卻是難得的好景致。 住持見來的都是貴人,忙親自出來迎客,晏老夫人瞧著興致極高,被住持引著在寺里游覽。 鄭昭拉著重嵐去殿里進香求簽,還沒走到殿里,就聽見晏茹的聲音傳了出來:“...這寺廟我瞧著還沒有我娘上回帶我去的聽音寺大,這么小的地方也不知道菩薩能不能看見,真不知道祖母怎么選了這里?!?/br> 四下無人接話,晏芷柔柔的聲音傳了出來:“祖母說這地方雖然不大,但廟里的菩薩確實極靈驗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能應人所求便是好地方?!?/br> 晏芷哼了聲,隨即又得意地攏了攏腕子上的金鐲,黃澄澄的金光若隱若現:“我本來跟我娘說不是什么大廟,不用打扮的多莊重,娘偏送來了一副上好的赤金頭面,還把她那只寶石簪子借給我,說是不能丟了咱們家的人?!?/br> 她又轉頭瞧著晏茹,故意問道:“六jiejie,你怎么穿戴的這么素簡?難道二夫人沒給你準備衣裳首飾不成?” 清河縣主恨不得他們這些庶子女早死了,哪里會特意照管,晏芷只是笑了笑,低頭并不言語。 晏茹討了個沒趣,旋身把晏芷擠開到一邊,自己跪在蒲團上念念有詞。 晏茹這么大了還沒什么長進,重嵐聽的連連搖頭,又仔細看了看,晏茹今天打扮的花枝招展,明晃晃地一身耀人眼。 她也沒多做理會,帶著鄭昭走了進去,先跪在蒲團上拜了三拜,心里祈求晏和以后不要外出征戰,又祈求母子平安,然后取了簽筒準備求簽。 她手堪堪握住簽筒,沒想到那竹筒做的簽筒就一下子從中間裂開,里面的竹簽嘩啦啦滾落了一地。 旁邊有個伺候的小沙彌走過來連連道歉,單掌豎著躬身道:“這簽筒好些年沒換了,今天不知道怎么突然就裂開了,驚擾了女施主,實在是罪過罪過?!?/br> 重嵐搖頭說無妨,低頭一看卻有只竹簽滾落到自己腳邊,她拿起來一瞧,竟然是只下下簽,原本極高的興致瞬間敗了。 鄭昭也探頭跟著瞧了瞧,寬慰她道:“別擔心,不過一只簽文罷了,再說了,這又不是你搖出來的,做不得數的?!?/br> 重嵐恩了聲,隨手把那竹簽遞給小沙彌,心里卻失了興致,在寺里匆匆逛了逛,和鄭昭轉身去了專供女眷休息的內室。 柳老夫人帶著柳媛還在求簽,晏老夫人在內間小憩,兩個兒媳卻都在里頭捧著清茶慢慢用著。 清河縣主斜靠在迎枕上,見重嵐進來,懶洋洋地問道:“我方才見你在大殿里頭求簽,求的是什么簽???可找人解過了?” 重嵐答話道:“方才還沒來得及求,簽筒就已經裂開了,所以什么都沒求著?!?/br> 清河縣主吹了吹茶葉沫子,不動聲色地瞥了眼她的肚子,半笑不笑地道:“那就是一場空了?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你近來可得注意著些?!?/br> 重嵐還沒答話,寧氏就先一步開了口,笑道:“瞧弟妹這話說的,你也忒心直口快了些,知道的是你關心兒媳,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巴望著和哥兒媳婦肚子里的孩子有個好歹呢,這孩子是咱們晏家的嫡曾孫,多少人都盼著呢,能有什么事兒?” 重嵐覺著她話里有話,就見寧氏又轉過頭對她笑道:“你多多注意飲食,熏香脂粉那些近來都不要用了,還有盡量讓貼心人留在身邊伺候,那等不知根知底的都盡早打發出去,到底人心隔肚皮呢?!?/br> 寧氏話雖然不甚中聽,但說的都是實打實的好話,重嵐心里十分詫異,她什么時候這么和藹可親了? 她心里驚疑歸驚疑,面上卻不露分毫,躬身笑道:“謝大伯娘教導,我這頭回有孕的,要不是您提醒這些,我哪里知道還有這些個講究?!?/br> 寧氏攜著她的手讓她坐下,親熱笑道:“不光懷孩子要注意,養孩子要注意的更多,不然一個不留神養歪了,那可是要后悔一輩子的?!?/br> 清河縣主不知道寧氏已經知道了她和晏三樂的丑事,因此也沒聽出她話里的深意來,只是皮笑rou不笑地道:“你大伯母說的是,你以后得向她多學學怎么養孩子,瞧她把自己的幾個孩子教養的多好?!?/br> 她轉頭瞧了眼身邊的丫鬟銀盤,問道:“方才咱們不是看見茹姐兒了嗎?她在做什么?” 銀盤躬身答道:“回夫人的話,茹姑娘方才為了上香,差點把咱們芷姑娘搡倒了,又嫌寺里用的香不好,特地把住持叫出來大聲叱罵?!?/br> 清河縣主嗯了聲,瞧著臉色鐵青的寧氏,呵呵笑道:“茹姐兒果真是大家小姐的驕矜做派,到哪里都有人捧著,這都是大夫人您教養得當的緣故啊?!?/br> 寧氏握著茶盞的手指根根發白,半晌才挑出一絲冷笑來:“茹兒性子被我養的嬌,毛病是多了些,但總算知道禮義廉恥,不像有些人,未婚先孕,跟男人勾搭纏扯,怎么好意思來說別人?” 寧氏跟她針鋒相對的時候不少,但這般直言揭人短還是頭一遭,清河縣主先是一怔,以為她說的是自己跟晏三思,隨即面色又陰鷙起來,恨不能把寧氏和她生的幾個小崽子千刀萬剮了。 重嵐和鄭昭在一邊看戲,心里越發好奇,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寧氏說話做事向來愛留幾分余地,怎么現在不留半分情面給清河縣主了? 晏老夫人在內間小憩,重嵐是晚輩,鄭昭是外人,都插不上話,只能由著兩人針鋒相對,屋里的氣氛一時凝滯了下來,突然棉簾一陣響動,晏茹輕快地跑了進來,一下子撲到寧氏懷里。 她撒嬌道:“娘,你好些日子沒帶我出來了,我在院里都快悶死了,你讓我帶上護衛出去走走吧?” 寧氏本來正和清河縣主較勁,見她這般沒規沒矩的沖進來,怒斥道:“你給我安安分分地呆著,當初學的那些規矩都忘了?!你看看哪個大家小姐像你這般瘋瘋癲癲,沒規沒矩的,讓人瞧了笑話!” 晏茹是寧氏的小女兒,向來最受疼愛,一向是有求必應慣了的,冷不丁被她用這般重話責罵,在原處怔了半晌,才抽泣著回道:“我就是想出去透透氣,又不會跑遠,哪里就瘋瘋癲癲了?在院里你整天逼著學女紅學詩詞,天天都是規矩長規矩短的,煩也煩死了!” 她提這要求也不為過,但誰讓她趕在槍口上了呢? 寧氏氣得額頭青筋亂跳,清河縣主幸災樂禍地瞧著笑話,一邊煽風點火:“大夫人說的是,茹姐兒還是好好呆在這兒吧。萬一不小心失了禮數,咱們家的人都要丟出去了?!?/br> 她話里有話暗諷晏茹不知禮數,寧氏自然聽出來了,晏茹扯著她的袖子哭求得緊,她又不想遂了清河縣主的意,頭一疼就松口放晏茹出去了。 清河縣主冷笑了兩聲:“大夫人真是疼孩子啊,難怪教出了茹姐兒這般的驕矜性子?!?/br> 寧氏不甘被她嘲諷,也出言擠兌了回去。 重嵐聽的無趣,而且方才那只簽讓她心緒不寧的,她正想推說身子不舒服,起身先回府,她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見天色突然一暗,瓢潑大雨毫無征兆地就降了下來。 雨點打在青磚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把在屋里靜坐的幾位夫人都驚了一跳,晏老夫人急忙走出來推開窗去看,就見雨水已經連密密的白線,嘩啦啦地傾瀉而下,轉眼外頭就積了有半個手掌深的水。 晏老夫人愁道:“本來瞧著天氣晴好的,也沒準備多少雨具,咱們這可怎么回去?” 寧氏也是擔憂,忙吩咐下人去叫晏茹回來。 重嵐瞧著也發愁,但還是出言寬慰道:“祖母不用擔心,一般雨下的這般大,能下的時候就短了,咱們等雨停了就能回去了?!?/br> 晏老夫人這才稍稍寬慰,清河縣主和寧氏也沒了再針鋒相對的心思,都走到外面寬敞一點的正殿等著雨停,丫鬟婆子也俱都斂聲靜氣。 就這么沉默了一時,忽然見聽見屋后傳來轟隆隆的雷聲,然后是什么垮塌的聲音,摧枯拉朽一般地沖進所有人的耳朵,雕著蓮花的青磚地面狠狠地震了震。 晏老夫人坐在檀木椅子上驚道:“這,這是怎么回事兒?打雷了嗎?” 都到了秋天哪里來的雷聲?重嵐側耳傾聽了一時,臉色微變:“這怕不是雷聲,恐怕是山上囤積的泥土石塊樹木被從山上沖下來了,這寺里建的墻不知道能不能擋得???” 清河縣主聽她說完也是臉色發白,嘴唇顫了幾下才怒斥道:“你不要在這里危言聳聽了,你知道什么是滑坡嗎?隨意聽了幾聲就敢瞎編排!” 她斥的色厲內荏,心里已經是信了,重嵐也懶得理她,轉向晏老夫人道:“祖母,這地方怕是不安全了,咱們現在得找處堅固的地方躲著,您先把住持叫來問問?!?/br> 晏老夫人六神無主,胡亂點了點頭就要叫人,沒想到有位披著□□的僧人卻帶了十來個和尚先走了進來,隔著雨聲大聲道:“老夫人,山上已經被雨水沖塌了,寺里的圍墻也不穩當,東邊專門用來避難的地方,請老夫人和眾位夫人跟我去那里頭躲著,等雨停了我再叫人來救援?!?/br> 晏老夫人長到這把歲數也沒見過這種事,正是慌亂無措地時候,自然別人說什么就聽什么,點了點頭就要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