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可是仍舊沒蒙過去,因為又有敵人在她的枕頭下發現了帶血的刀子,很顯然,這是她故意割的,而非在地窖意外割傷。 巨大的危機感襲來,老太太還想再解釋,但領頭的人見她嘴巴嚴實,問不出什么,于是叫人把她押送走了。 最后馬棚還是查了,只是龔怒濤躲在梁上,萬幸沒被發現。 當敵寇離開時,他看見了因他被抓走的老太太從容不迫,那一瞬的罪惡感油然而生。 老太太的眼睛很明亮,明明已經年邁,卻如同天真的趙漁眠一樣赤誠。 她沒有看向馬棚,卻讓龔怒濤有一種受到鼓舞的感覺。 這是黎明前的黑暗,無論未來發生什么,他都要堅持走下去。 負傷使他無法親自去找自己原本要找的上官,敵寇搜查地道還需要時間,于是在他遠離老太太家后,用隨身帶著的哨子吹了一串旋律,這旋律是所有知道這條地道的人都能懂的意思,于是這個不眠之夜,許多人都在飛速撤離。 龔怒濤不敢輕舉妄動,他沒有養傷的時間,糖畫小攤一定要開,傷口難以愈合,于是一直沒找到機會去備用聯絡點和其他人對接消息,更無法想辦法找趙漁眠。 可是這時候,趙漁眠回城了。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龔怒濤喜不勝收,卻不敢表現出來。 趙漁眠負傷回家休養,看起來像是沒有被懷疑。 他們照舊沒有貿然聯系,只是趙漁眠沒法去買糖畫,跟龔怒濤連個照面都沒機會打。 到了十五,龔怒濤得到機會與其他人見面,得知了老太太已經自盡的消息,悲痛兜頭襲來,難過無以復加。 這一次會面,他得到指示,三天內軍隊攻城,他的任務是盡可能鼓動群眾起義。 同時,他也得知了朝廷并不是真的不管他們了,一年多遲遲沒有動手,是因為朝堂內憂外患,如今內賊已清,北部戰事緩和,如今能調用更多人馬,到南部來,把這座被遺忘的城市奪回來。 這些東西百姓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也不能理解,但是龔怒濤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 他森*晚*整*理所愛的這片土地,從來不是棄子。 翌日,趙漁眠失魂落魄,深夜來找龔怒濤,說他犯了錯。 “你犯了什么錯?”龔怒濤詫異他怎會私自決定來找自己,但更不理解他在說什么。 “沒用了,我的身份暴露了?!壁w漁眠自責地低下頭,龔怒濤才看見他滿手都是血。 原來,趙漁眠對門那個寡婦是敵人的臥底,故意派來試探他的,他對人家動了心,看似郎有情妾有意,實則打一開始就是假的。 趙漁眠得知后,親手殺了她,并摘了一株木棉枝條放在她身旁。 在國仇家恨面前,感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臥底死了,趙漁眠自然再不能回礦上,他不知道怎么辦,只能來找龔怒濤。 龔怒濤告訴他朝廷軍隊的計劃,他的眼睛又亮起來,隨后被安排在私密的地方暫時躲著。 敵寇搜查趙漁眠未果,卻在一日凌晨被突襲。 戰爭終于正式打響了。 龔怒濤本以為帶領群眾從內部抗敵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畢竟百姓無所謂皇帝是誰,無論何時都是活在剝削之下。 但是當他帶領趙漁眠以及更多人走上街的時候,無數人民抄起鋤頭鐵鍬跟了上來,他們沒有武器,他們勞作的工具就是他們的武器。 沒有戰斗能力的人民當然打不過敵寇,但敵人在朝著城門聚集,要應對外面攻過來的軍隊,自然是顧不上老百姓,于是也多有折損。 土炮聲傳來,看不見城外的人成片倒在血泊里,卻也看得見硝煙彌漫,還有各種慘叫和冷兵器碰撞的聲音,一切都是那么真實而又觸目驚心。 龔怒濤帶著人們走街串巷,匯集起長長的隊伍,最后一同朝著城門前進。 明知敵人手拿長/槍或彎刀,但所有人仍然一往無前。 這就是群眾的力量,是人們源自血脈的對國家的熱愛。 除了龔怒濤外還有其他隊伍,最后成千上萬的人匯成巨浪一起涌向城門,試圖內外夾擊。 然而就在這時,敵軍的弓箭隊竟然把箭轉向了百姓。 密密麻麻的箭羽朝著大家飛來,一時落花流水,哀嚎一片,血色染紅土地,竟比樹上的英雄花更加鮮艷。 就當箭羽朝著趙漁眠飛去的時候,龔怒濤下意識地拉住趙漁眠,幫他擋了個嚴實。 而自己,卻是被數支箭羽射中。 趙漁眠一霎時冷汗與眼淚一同流下,龔怒濤顫巍巍地將手中的旗幟交給他。 一面是城市的旗幟,畫著木棉花,一面是國家的旗幟,畫著一柄長矛。 “這是我們的旗幟,”龔怒濤的嘴里涌出鮮血,顯然內臟被穿透了,“拿著它,帶領大家……” 話沒說完,龔怒濤咽了氣,趙漁眠接過被鮮血沾染的旗,深吸一口氣,站了起來,找準時期,然后帶領著其他為了不被侵略者壓迫的人民,向著勝利前進。 木棉英雄花,落在誰手里,誰就要傳承下去。 趙漁眠知道,輪到他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道酬勤 片尾的音樂響起,佟知雋倒在段驍恩肩頭哭,影廳的燈亮了,他怕自己太顯眼,不敢多留,便隨著人群一同出門,只是涌動的情緒使他久久不肯撒開段驍恩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