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幾位導師討論后,一致認為向文妍必須是a班。 郁繁生打字快,噼里啪啦便記錄好了。 下一位,穆辛窈。 當初穆辛窈坐在第三位,由于串動位置,她坐在第二,而初評級她很好地守住了自己的位置。 五天的主題曲練習時間,足夠讓穆辛窈發揮出全部實力,自然是留在a班。 盡管主題曲里沒有rap,但是主歌的歌詞有點長有點繞,因此龐勛還是說道:“我覺得她應該能唱rap,口條流利咬字清晰,節奏感也好,應該差不了?!?/br> 發起人汪子齊笑了笑:“她以為自己是想要發光的石頭,但她就是人間珍寶?!?/br> 佟知雋也心生感慨,如果最后真的選出一個實力這么強的團,那該有多好??! 可是……問題來了,這么強的團,沒有打歌舞臺,難道成團之后的她們,也要和其他內娛的偶像團體一樣,靠商演和接網劇度過兩年的成團期嗎? 第六十八章 心術不正 一個實力超強的女團,靠舞臺立足,才是最佳途徑。 但是依照內娛現狀,做打歌舞臺,其實并不劃算。 首先,場地批文、場館建設、維護資金、常駐工作人員、打歌節目制作,這些都是要燒錢的。 其次,內娛沒有韓娛愛豆“回歸”的概念,沒有專輯要打歌宣傳的概念,那么當舞臺閑置的時候怎么辦?當打歌節目湊不夠時長的時候怎么辦? 一切都需要再考量,佟知雋跟著導師團看完主題曲錄像后,便回去仔細算了算這筆賬。 虧的可能性遠超過盈利的可能性,除非他能想到辦法,讓場地能夠在其他時間有更大用處,也能合理調配好打歌節目的播放周期,避免節目停更。 調查目前內娛團體發專輯頻率并與團體運營溝通的事情,佟知雋在閱微找了個人去做。 之前通過網站給選秀節目招聘編劇很順利,那個網站有智能簡歷初篩,求職者質量都不錯,于是佟知雋讓姜偉麗代替他發了個助理的招聘信息。 本來他想用閱微的員工給自己當助理的,但是想了想,人家本來各司其職,還是盡可能少些人事調動是好。 當晚,節目組錄制了再評級分班發布。 基本上改動不大,除了個別降級的練習生比較低落,此外再沒有發生什么事情。 這個節目其實已經比別的選秀晚十幾天錄制了,為了同期播放,大家只能盡可能趕進度。 第二天一早,提前買好版權的幾支音樂公布,一公分組正式開始。 一公有八首歌,兩首適合舞擔,兩首適合vocal,兩首適合rap,最后兩首是節目組特意買的小眾音樂人的原創音樂,交給練習生自由改編。 同樣的時間,那兩首自由發揮的歌自然是更難一些,但是也更容易出彩。 此次一公每首歌分兩組,兩組pk,現場觀眾投票,屆時會開放選手的投票通道,獲勝組和每組的人氣王有加票,此外所有舞臺里總票數第一的整組也會再有加票。 如此算下來,十六個舞臺,平均一組能有六個人或者七個人,其實并不算人多。 按照再評級的順序,一直穩坐第一的向文妍率先選曲,果不其然她選擇了可以改編的音樂。 向文妍選的是一首國風純音樂,名字叫《書卷》,她的氣質與這首歌也很搭,只是,僅有舞蹈,這樣的舞臺恐怕還不夠,佟知雋預測她可能會與團隊一起作詞和作曲。 第二位,穆辛窈,佟知雋期待她跟向文妍選同一首歌,在不同組pk,增加話題度,但是很遺憾,穆辛窈選擇了另一首可以改編的歌。 另一首歌是很純正的雷鬼音樂,名字叫《last resort》,雖然詞曲都是中國人,但歌詞里有大段英文,對練習生的口語有一定要求。 看起來最有機會成為總票第一的兩首歌已經有了人帶頭選,后面就容易了許多,對自己能力有自信的,基本都會盡可能往這兩首歌里擠。 令人意外的是,明明《書卷》還有位置,當初開嗓唱了兩句黃梅戲的丁蕊卻沒有選擇《書卷》。 她選擇了聲樂組的《李》。 這首歌唱得是歷史上的李姓名人,佟知雋當初爭取了這首歌的版權,就是想著如果練習生們能表演好,這樣立足于民族文化的舞臺也許可以小火一把。 但是這首歌的發揮空間并不算大,原作的聲音就已經是天籟了,沒有什么超越的可能。 丁蕊站到這首歌的牌子后,開麥說:“我這一組不太一樣,需要兩位能唱歌的舞擔,我已經有了改編思路,請舞擔的姐妹考慮一下我!” 理論上錄節目嘛,是要揚長避短的,既然根據擅長領域分了不同的組,那舞擔去聲樂組,很容易掩蓋光芒,但丁蕊說了,還真有人躍躍欲試。 佟知雋拿著他的小本本,把丁蕊說的話記了下來。 盡可能了解大家都在想什么,對她們的劇情線發展有好處。 一個節目組想惡剪一個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這個人在節目里展現出的行為是邏輯不符的,是前后不一致的,但有時候也不需要惡剪,如果只挑剪輯所認為的重點來剪,那么練習生的故事線自然是很難完整的。 讓觀眾欣賞練習生的魅力,關鍵就是在于補足每個練習生做出轉變的關鍵點,這些承接的東西看似不重要,有時候只是短短幾句話的鏡頭,卻最能體現出練習生的成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