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書迷正在閱讀:漁夫的秘密、穿越之悠閑修仙生活、鳳華權臣、穿成團寵小師妹,干翻修真界、男神暗戀日記、國公府二三日常、有鳳來儀(嬌花別哭)、為了泡那個男人我什么都干得出來、[ABO]高嶺之花被裝乖E標記了、小池春漪(古言1v1)
他怎么會如此冒險? “皇上,臣愿意親自調查此案,查出真相?!?/br> 延熙閣內靜寂被打破,梁帝看著請奏之人,一雙眼眸猶如淬了毒一般,“你也認為朕錯了?” “臣不以為然?!辟t王依舊是那般云淡風輕,“郡主舊案重提,顯然是心生疑竇,若是皇上置之不理,郡主為林氏遺屬,難免心中有憾??ぶ鳛槲掖罅烘偸卦颇线吘呈嗄?,皇上素來體恤郡主,便是賞賜她這個恩典,又有何妨?” 梁帝冷聲一笑,“朕倒是不知,老八你竟是這般巧言令色!”帝王拂袖而去,壽宴頓時冷清了下來,賢王卻是站在那里,依舊是云淡風輕一派坦然。 “王爺,如今該如何是好?”蔡荃擔心,沒有梁帝首肯,調查陳年舊案便是困難重重。 賢王勾唇一笑,“本王再去請示皇上旨意便是?!?/br> “這……”延熙閣內群臣擔憂,賢王行八,與梁帝并非一母同胞,與紀王不同,賢王掌管軍中多年,和如今的風頭正盛的靖王殿下倒是有些像,都是行伍中掙出身的。 昔年梁帝便是擁兵自重而后在赤焰軍林燮等人擁護下登基稱帝的,因而對軍中素來看重,當年赤焰軍舊案似乎也是因為主帥林燮擁護皇長子蕭景禹以致于犯了梁帝的忌諱,所以梁帝絲毫不念及昔日舊情和君臣父子恩情,竟是將林氏滿門處斬。素來得朝臣之心,以“賢”享譽天下的皇長子還有當時寵冠六宮的宸妃或是服毒自盡,或是三尺白綾黃泉幽幽。 赤焰軍之案后,群臣為賢王擔心,畢竟誰都知道,賢王與赤焰軍主帥林燮乃是莫逆之交。也不知是梁帝心軟或是其他,賢王依舊是享譽天下的八賢王,掌管軍中深得梁帝信任。 只是這都是過去的事情,若是今日賢王再去勸諫,只怕是…… “本王自有分寸,你們且稍安勿躁?!睅椭扮€定朝中位置,又是聯合朝臣,于今日這壽宴之上提及十年前舊案,他籌謀多時,又豈會因為帝王的拂袖離去而作罷? 太極殿外,靜妃站在那里,見到他來,臉上揚起一絲笑意,可下一瞬又是帶著些無奈,“你知道這是多么危險的一個境地?!?/br> 昔年林氏舊案他之所以能夠不受波及,那是因為他當時不在京中,又是有太皇太后力保,這才能安穩。 十年前舊案,她失去了太多,林燮兄長,宸妃jiejie,景禹。她不想,如今再失去他。 “像我這種在朝政上打滾兒的人,在朝廷里實在是太多了?!彼麖娜菀恍?,“當初我就該當庭質問,只是不放心你,如今景琰朝中穩定,軍中亦是有支撐,我便是去了,也……” 伸手攔住了他,“我不許你這么說?!?/br> “好?!彼⑽⒁恍?,帶著寵溺似的,太極殿門大開,他踏步而去,留給她的只是一個背影。 叁 無端又是波瀾起 那日,太極殿中,誰也不知道八賢王究竟說了什么,竟是讓帝王松口,讓八賢王負責查證重申赤焰軍一案。 舉國關注,八賢王究竟能不能為林氏申冤。然而,誰也不知道八賢王去了哪里又是做了什么,赤焰軍舊案又是取證到哪一步,直到那快馬加鞭直入皇城。 為的卻是三天前小新送來的一句話,“娘娘,她出事了?!?/br> “走!”看到二話不說翻身上馬便是前往京城的人,小新松了口氣。她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可是如今能救娘娘的,只有八賢王了。 “靜妃這綿里帶刺的性子,確實讓本宮不舒服很久了?!被屎蠛苁菂拹?,越貴妃狐顏魅主以至于帝王亂了六宮分寸也就罷了,她一個多年不受寵的嬪竟不知使了什么狐媚子手段一把年紀竟是讓帝王獨寵,更是讓她的兒子入主東宮,實在是可恨至極。 “所以,皇后娘娘萬不可錯過這個機會?!彪[藏在陰影中的人微微一笑,分辨不出是男是女。 皇后冷聲一哼,“本宮自然……” “娘娘,八賢王去了芷蘿宮?!睂m女進來稟告,皇后鳳顏大怒,“他是怎么知道的?” 芷蘿宮由刑部派人看守,蔡荃看到八賢王竟是到來,不由震驚。 “怎么回事?”他不過離京才月余,為何竟是發生這般事? “我聽一些宮娥太監說,娘娘,好像是因為一些不守婦道的事情……” “以訛傳訛!是誰在胡說八道!” 素來給人以如沐春風之感的八賢王竟是暴怒,蔡荃怔了一下,“微臣也是尚無頭緒……”宮中之事,又是七珠親王的母妃,偏生是皇后扣押的,他哪怕是刑部尚書,也有力所不逮之處。 “我去看看靜妃?!?/br> 蔡荃聞言一驚,剛是要阻攔,卻見八賢王已經進了芷蘿宮的大門。 芷蘿宮不大,宮門外的聲音清晰可聞,小林子一臉喜色,“這件事發生不過幾天,王爺就從千里之外趕來了。娘娘,王爺他……” 靜妃跪在佛像前,臉上神色淡淡,小林子沒有再說,見八賢王進來,便是退了出去。 “你不用擔心我,我在宮中三十多年,足以自保?!?/br> 他尚未開口,卻是忽然聽到門外叩拜聲,原來是皇后過了來。 “八王爺怎么也在?”皇后微微一笑,看向靜妃時,臉上卻是狠色,“將靜妃給我帶回去,本宮要細細審問?!?/br> 宮女正是要上前,卻是被人攔住,“誰能拿出證據來?靜妃是宮妃,靖王殿下的生母,又豈是你們能動的?” ☆、188.188 有口福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突然間想起了《紅樓夢》,在圖書館溜達的時候,剛巧不巧的跑到了聚集了《紅樓夢》各種評論的地方,張愛玲的《紅樓夢魘》,周汝昌的,也不知道有沒有劉心武的…… 之前一直分不清到底是87版的《紅樓夢》與83版的《射雕英雄傳》,還是83版的《紅樓夢》87版的《射雕英雄傳》……不過,都是不可超越的經典,直讓人扼腕嘆息翁美玲的猝然離世以及陳曉旭的芳華黯逝…… 突然間就想看看那被譽為傳世經典的《紅樓夢》到底是怎樣的,之前只是雞零狗碎的片落,挺遺憾的……如今有了各種條件,再錯過怕也是不應當的。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也難怪能孕育出如此鐘靈毓秀的女子……記得之前關于黛玉與寶釵的說法是各式各樣的,莫衷一詞……私底下以為張莉扮演的薛寶釵外表奪人眼球,可是在書上,曹公筆下的黛玉顯然是無人能及其鋒芒的,若是非要有那么一人,也許就是妙玉吧,絕不是薛寶釵……可是陳曉旭的扮相也是絕美的,猶如《霸王別姬》里張國榮扮演的程蝶衣,你能分得清到底他是程蝶衣還是虞姬嗎?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只覺得微紅的眼眸,竟讓人有種要落淚的感覺,試想,除了她,還有誰能將黛玉扮演如此地步? 書上第三回是林黛玉拋父進京都,一個“拋”字,一個“別”字,只覺得寫盡了生離死別之悲苦炎涼……而水波蕩漾下的漣漪,也讓人覺得有美不勝收之感,也許這就是我們所認為的:愛屋及烏…… 李之儀的《卜算子》寫到: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情幾時休,此恨何時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那江水碧蕩,只讓我想起這首傳唱千年的詩詞……賈雨村船頭吟詠: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簾內待時飛……后人無數解釋,其中一說是寶玉被押獄中,寶釵下嫁賈雨村(賈雨村表字時飛),我對于《紅樓夢》不過是興趣使然,了解談不上,解讀更是匡論了,只不過看了諸家解釋,最后卻不過一笑了之……張愛玲說人生三大憾事: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骨,三恨紅樓夢未完……最后這一恨,不知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鳴吶! 黛玉出生江南名門望族,世代封侯,鐘鼎之家,卻也是書香傳世,而林如海更是探花出身,也難怪黛玉詩卷氣質非常人能比,饒是賈府三春卻也不過是寧榮二府的第四代的子孫,所謂一代看吃,二代看穿,三代看讀書大概就是如此了??墒侨鲑F族,只不過是貴族的架子而已,正是冷子興所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罷了。所謂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大約就是如此了……可是,出身顯然高出一頭的黛玉,初入賈府卻也是步步小心,唯恐落人笑柄,不由讓人嘆憐……寄人籬下,大約便是如此了。而兩位舅舅,自己的依靠卻不曾見到,也不知曹公這是為何如此安排,只覺得沒娘的孩子傷不起,直心疼黛玉為何偏偏來到如此濁世,卻還賴著世間最腌臜的地方走這一遭……寶黛相見且聽下回…… 后記: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記得初中時就聽說這么一句話: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紅樓夢增刪無數,才有今日這等,不免想借用白石老人一句話:原為青藤門下(徐文長)走狗…… 這一集是書中的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記得初一的時候有一次語文考試,就出了關于《紅樓夢》兩道題目,第一道就是補充完整————————————,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第二道則是:請問《紅樓夢》中最終坐上寶二奶奶寶座的人是誰?第一道題目確實不會,亂蒙了一句也記不住是什么了,第二道題目想了又想最后填的答案至今想起來還啼笑皆非:賈寶玉他meimei…… 回家后問爺爺,到底是誰?結果爺爺告訴我答案,我猶在狡辯,即使是薛寶釵,但是薛寶釵也是賈寶玉的meimei……后來才知道寶釵大了一些,而當初我的想法就是林黛玉……可是無論她倆誰,都是必錯的,“薛”字與“黛“字,貌似那時都很陌生。直到后來買了第一本《紅樓夢》,盜版的,丟失了不少的內容,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積在書上,倒也讓我開始了對于這本書最初的追索…… 對于寶玉的評價《西江月》二詞最為中肯,也最是恰當不過的了?,F在早已經忘記了詞的具體內容,只記得那么一句:腹內原是草莽……該怎么說呢:一語成讖,還是一針見血?寶黛初會之際,黛玉是一襲白色的披風,披風下擺上繡著什么東西似的,沒看真切……寶玉紫金冠,黃金珞,粉面如著一般……當初也沒覺得怎樣,現在感覺歐陽奮強竟有些嬰兒肥的感覺,若是瘦削一些,是否更好點呢? 而這一集中,我感觸最深的則是另一點:賈雨村……當年甄士隱的贈金之義,慷慨大方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出的,畢竟正如這兩天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來解釋:別人幫你,是情分;別人不幫你,是本分。賈雨村的才學究竟如何,我不得而知,只是甄老先生卻也沒想到自己并非伯樂,這賈雨村也非是千里馬,怕是害群之馬也可以的。其實,對于賈雨村的心理掙扎也許我們將來也都會面臨著的,畢竟,一方面是過去的情義,另一方面則是前途、情義……只不過,這情義千斤,究竟還是敵不過那張護官符,何況并非千斤之重呢! 做了門子的葫蘆僧,當年的小沙彌我不知道該說他是聰明,還是笨呢?一方面,他可以將利害關系看的清清楚楚,妥善,起碼是自已為妥善的處理了這件案子;另一方面,他看慣了世事無常,卻還沒看出賈雨村既然能將昔日甄士隱給予的恩情忘懷,怎不會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呢?到底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呀! 護官符中道: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少了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想起了秦觀的《鵲橋仙》——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寶黛釵的初次相遇,就此開始了一生的糾纏,怕是誰也想不到……總覺得張莉的扮相很是漂亮,到底還是把寶釵也演繹得無人能出其左右呢! 電視劇中,黛玉初到賈府時一身素色衣裙,也正是合了其性子里的淡泊,當然這可能也與她尚在母孝之中有所關聯,王熙鳳倒是一如其人一般,一身招搖,唯恐天下不知似的,寶玉的裝扮也是公子哥的富貴堂皇,而寶釵則是一身紅色,披金戴銀一般……風云際會,黛玉的探索,寶玉的癡迷,寶釵的從容,分寸拿捏得真是恰到好處,猶如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中說到的:增一分則太肥,減一分則太瘦,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第二回,完…… 附:《西江月》兩首: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終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是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困難耐凄涼??蓱z辜負好時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不可否認,開頭的音樂真把我逗樂了,整個《紅樓夢》就是一個悲劇的故事,可是偏偏卻有這么個看似不相干的姥姥出來,看似溜達了一圈,但是卻把整個《紅樓夢》寫活了,演活了……小說盡管反映的是四大家族的富貴沒落,可是卻還是太高高在上,而劉姥姥的底層出現,卻讓太多的人感到了這一絲熟悉感,似曾相似般的。 賈府的門子,卻也的確是諂上欺下般的小人物,恭敬地送走的不知是誰,但是對于跪倒在地的劉姥姥卻只是不屑一顧,攀龍附鳳的演繹,正是這現實的反映,而我們在生活中,不也是遇到了這樣的人,這樣的事?生活的不易,猶如兩重天一般,而社會的層次就是那么鮮明,絕不容你有任何的可憐之處…… 這一集正是小說的第六回,劉姥姥討生活的不易,王熙鳳的有意無意留露出的鄙視之意,無不演繹的淋漓盡致。電視中劉姥姥和板兒在吃飯時的狼吞虎咽,與第一集中甄士隱、賈雨村吃螃蟹時的優雅從容,可謂是鮮明的對比。 ☆、189.189 配得上 粗俗與優雅,正是社會階級的現實反映,哪里容得有半點的僭越?周瑞家的不過就是個陪房,可是卻因為主子是王夫人,卻也是高人一等的。明明是奴仆,也還有奴仆伺候著……這讓我想起了明朝的那個大太監——劉瑾,明明是奴才,但卻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偏偏就是權傾天下了。 其實我也一直好奇,寶釵的冷香丸到底是何來頭?癩頭和尚、跛腳道人是《紅樓夢》里的兩位神仙般的人物,不似能構造出來的,可是那薛家偏偏能這么湊巧的在短短時間內湊齊?春天白牡丹花蕊、夏天白荷花花蕊、秋天白芙蓉花蕊、冬天白梅花花蕊,雨水時的雨水、白露時節的露水、霜降時節的霜、小雪時節的小雪……可巧就一兩年間湊齊了,不得不佩服薛寶釵的運氣呀!我還真納悶了,這藥方到底是確有其事,還是為了什么目的呢?就如同那金玉良緣,那金鎖的來歷不就是這樣嗎? 寶玉隨王熙鳳前往寧國府,遇秦鐘、焦大,不過很遺憾,這一集中并沒有出現秦鐘其人,倒是焦大,委實寫出了其神髓……建立家業的老人,卻眼睜睜的看著這家業敗盡無能為力,世態炎涼莫過于此……而那幾句罵詞也是紅學學者研究的焦點嗎?當初我也很好奇,到底什么是爬灰,后來知道了卻怎么也笑不出來了……但是單是看第三集怎么會不覺得王熙鳳和賈蓉也有私情呢,而賈珍與秦可卿的不倫之戀倒也在情理之中了……正如后文中寫到的賈府之中又有什么是干凈的呢? 都說是酒后吐真言,焦大的話絕非是酒后胡言……其實看到焦大我所想起的是魯迅先生論證的:焦大不喜歡林meimei。社會階級的天懸地疏,就是這其中緣故的了。 看到這一集,不喜歡林meimei的人都說:尖酸刻薄。本來薛姨媽送宮花是一片好心,可是周瑞家的卻挨了林meimei一句說辭,無言以對,還要寶玉來救場……其實,周瑞家的也不免疏忽了,就那兩支花,又何須那么大的一個空盒子?何況,本就是最后的兩支花,不免林meimei不說道兩句,其實相對于人前的尷尬,背后的一刀不更讓人心寒?楊妃撲蝶的前因后果,我等不也知道嗎?只不過,林meimei坦率而已,不是那種藏得住話的人,喜歡就是喜歡,從無須掩藏,對待寶釵、寶玉甚至更多人不都是如此嗎? 忽然想起,每每都說林meimei,當年如此,現在亦是如此,只不過那時自己比黛玉還小,如今卻再不是當初的青蔥少年了……到真能喚一聲林meimei了……而記憶之中,芳華早逝的黛玉卻也只能是如斯年華,永遠的林meimei了…… 后記: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 這一集,應著小說的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這一回當中就出現了所謂的“金玉良緣”……所謂就是“亂世的黃金,盛世的古董”,而女子多是以金簪玉搔頭類譬喻,而君子如玉,玉以比德之說……大概就有了這金玉良緣之說了,其實這我看來,玉也象征著家室的清貴,而金則是富貴的象征,其實賈府也算不上清貴,雖然是公侯子爵之中列于首位,但是卻并不如冷子興言說的注重家教,要不怎么會出了這么些敗家的公子哥兒? “莫失莫忘,仙壽恒昌”,這讓我直覺想起了《仙劍》,“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倒委實是女子家的手筆了。我想鶯兒的話不是無的放矢吧,恰如其巧的說話,倒真是可心的人兒……寶黛兩人先后前來探訪寶釵,恰好黛玉的話就出口了:“我來得不巧了,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今兒他來,明兒我再來,這樣間著,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熱鬧……”明明是歪理,可是林meimei說出來卻又是不住的可愛…… 身在賈府,紫鵑委實是一個可心的人兒,每每都想到了黛玉,真心實意的對其好,黛玉借題發揮,說是讓人尷尬,卻也是給寶釵等人提了個醒,寶釵何嘗不是看在眼里,只是卻還是橫刀奪愛,真讓人不得不感慨這世間無奈。 那天在貼吧里看了關于新舊兩版紅樓夢,不禁感慨,這新版顛覆得夠可以……從黛玉的身姿風流之中就可見一斑……話說的是寶釵解下金鎖給寶玉看,當真是有禮教大防在那處,不得不佩服王扶林導演的謹慎認真,真是用心拍戲,僅此一部紅樓就足以…… 無論是飯桌上寶玉黛玉的尷尬,還是寶玉上學的辭別,無不體現了兩人的情義之處,心靈相通……其實當年看小說,只感覺黛玉如此人物竟喜歡了寶玉,真真是可惜了。就如同在《神雕俠侶》中,武敦儒、武修文兩人常年居住在桃花島上,身邊只有黃蓉、郭芙兩位異性,而黃蓉又是有夫之婦,自己的師母,禮教大防……而就此傾心郭芙,卻不知道那卻不是自己的情感所歸,直到遇上了完顏萍、耶律燕……若是黛玉能夠出得府去,遇上了其他的男子,又是不是會真的遇到自己的天命所歸呢?也難怪“晉江文學”也罷,“紅袖添香”也好,都那么多寫關于紅樓的小說,多半還是關于黛玉的奇異身世,再世為人認清了自己的情感歸處…… 看來電視之中不會有寶玉夢游太虛幻境之事了,也不知道金陵十二釵的曲子詞倒不知該如何談起了……不過,一如寶玉所說的:女子是水做的骨rou,只是嫁了人的女子就如同瞎了眼的魚一般,可是他卻又偏偏對王熙鳳、秦可卿另眼相待……所為食色性也,如不是王熙鳳和秦可卿都是一副花容月貌,想來也不會放在眼中吧……秦可卿的身份,我想即使追究下來又能如何,還是換不回卿卿性命……到頭來大廈將傾,誰也無可奈何之事,誰也無力回天罷了…… 后記: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 忽然發現,秦可卿的死法是按照脂硯齋的那一二評語來的!仔細看了看,忽然間發現尤氏是個美人,賈璉倒也是不錯,只是賈珍演員卻是老了,不知道秦可卿怎么會喜歡上他的。 其實按照原著而言,秦可卿喜歡賈珍也無可厚非,賈家的族長,到底是有幾分手段的,再看看賈蓉,活脫脫一個二世祖,什么也不會干,整日里怕是只能脂粉堆里過活了,卻是個沒才能的。 只是前面劇情就說了焦大罵人: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那時候寶玉、賈蓉還有秦可卿,尤氏等人都是聽到了的,豈能不多想? 侯府后院是非多,尤氏絕對不是個眼皮子淺的人,那時候會不多想?試看,整個寧國府里能爬灰的又有幾人,舍賈珍其誰? 偏生這一劇集里卻說尤氏無意間得知賈珍和秦可卿有染,問了寶珠才知道的,這豈不是前后矛盾?硬是要為秦可卿的死造勢?感覺這一點處理的實在是太生硬。 尤氏向來怯懦,怎么突然敢質問其丈夫和兒媳之間的事情了?她一無子嗣依仗,二無娘家依靠,只能仰人鼻息,得過且過罷了。 百科里對尤氏有分析,的確有理,忽然間腦洞大開。嚶嚶,果真是如gabi所言,越是忙的時候就越是有靈感。 秦可卿喪事,尤氏稱病正是時候,不稱病,大梁她挑得起,可是給秦可卿辦喪事,其中還夾雜著一個賈珍,著實是夠糟踐心的,不得不說尤氏聰明的很,讓人王熙鳳協助辦理,一來避開了這煩心事,二來則是捧了王熙鳳一把,畢竟她自己實在是沒有娘家依仗的。電視劇中從處理秦可卿之死就開始有bug,這里尤氏的一個露面著實可疑了些。另外賈寶玉的推薦我也總覺得可能有尤氏的指點,別忘了賈寶玉可是最討厭經濟仕途文章的。 不過,這一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兩個字——規矩。得知王熙鳳前來處理寧國府之事時,寧國府的仆從們心聲不一,有的怕有的喜,那么挑事的人就出來了。 其實說是睡過頭了,不過是一個由頭而已,就是想借機尋釁,至于這婆子背后是不是另有高人指點,那就不清楚了。而王熙鳳的手段雷霆,打板子,沒的說。不過倒也是嘴上說得漂亮,最后卻是抵不過一個法不容情。打板子,扣銀米。一番雷霆,這寧國府再無人敢陽奉陰違。 其實王熙鳳和尤氏這里可以略作比較,尤氏更傾向于老莊之學,逍遙自在一身罷了;而鳳辣子則是傾向于韓非子,法治天下,絕對的權威。 ☆、190.190 退役賽 “本來與魏國和談并無差錯,可是回來途中卻是被追殺,也不知道是東魏之人還是燕國的?!币庾R到自己竟是多說了,小喜兒連忙道:“王爺吩咐不準透露,還請娘娘……” “你放心,我,自然是不會說的?!彼螄L不知,他這般遮掩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