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再說家里的左親右鄰還有大隊人之類的人都知道,其實分家的時候,他爹給了他大哥500塊的分家費,所以說公道自在人心。 再加上老爹放話說不用大哥兩口子養老,但是將來病了要兄弟3人平攤藥費,這都做好協議了。 張林青他爹這幾年在外面算是長見識了,每年回鄉下過年,走親串戶是都說自己這輩子沒白活,掙下這么大家業;自己老二是如何努力上進,他這輩子也是值了。 因為張林青也算一直在老爹的眼皮地下做事,越發對張林青的看中,就對他大哥是越發看不上了,所以老爹話里話外的嫌棄老大一家。 弄得張林明夫婦在親朋好友中名聲是越來越差,老爹為了將來不讓老大給老二老三添麻煩也算是煞費苦心啊。 張林青他大哥結婚3年里,添了個女兒;為了生兒子大嫂如今又懷孕了。 大哥死性不改,耐不住寂寞。在魔都時候,勾搭工地上的一個做飯的小媳婦。 偷偷約會時,被男方家人抓個正著;當場把兩個人打得半死,雖然大哥溜得快,最后還是被人家知道是工地上的人。 男方家人鬧到工地,把他大哥揪出來。張老爹為這事都氣暈過去了,這才嚇住那戶鬧事的人家。 為此張林明被派出所抓住,差點被判流氓罪,最后找人,才以以亂搞男女關系被拘留了2天;老爹為此氣得住了2天院,醫生建議他以后要少生氣;免得傷肝。 等張林明從派出所出來,工作也丟了。張林青沒少為他跑上跑下,醫院里伺候老爹的事都交給姐夫。 為了平息老大的事情,雙方在派出所的主持下做了調解,張林明為此還賠了不少錢,丟人??!這不工地上也嫌棄他惹是生非,把他辭了。 沒了工作,只能灰溜溜的回鄉了。張老爹覺得大而給他丟大面子了,在單位看到熟悉的人,都不好意思。 知道老二為老大求人欠人情,也花了不少錢。實在張不了口再讓老二幫大兒求情,讓老大留下來上班;為了他自己面子,催著老□□溜地趕緊回鄉,別留在這給他丟人了。 張林明只能灰溜溜的回鄉下去了,回鄉后不知道怎么傳到鄉下去了,老婆挺著肚子和他大鬧了一場,跑回娘家去了。 老媽眼里只有孫子,為了孫子三天兩頭帶著老大和孫子去親家裝孫子去,好不容易把媳婦請回家。 張林明丟了工作后,只能四處找活打零工,幫人家蓋房子去了。在鄉下蓋房子,那是沒有休息的,從早干到晚,中午只有30分鐘吃飯時間,他本就吃不了苦,像這樣高強度的工作,自然又是兩天打漁三天曬網了。 就這也不想行啊 ,工地一天最多工作8小時,周末還有1天休息時間,給人打零工,又是一天要做12小時,就這樣的零工也不穩定??! 這不兩夫妻天天為了錢吵架,弄得家里也不安生;張老媽為了孫子,為了兒子家能安穩點,只好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補貼老大一家。 在鄉下有好多好事之人都會跟他打聽回鄉的原因。他自己到是會往臉上貼金,美名其曰的說是回鄉下照顧懷孕的老婆。 可老家人也不傻,再加之前被抓的流言,傳到鄉下,大概被大家傳的都知道,這不都在等看他的笑話呢。 你想啊,誰放著好工作不干,回鄉照顧老婆啊,這不是讓人笑掉大牙么。 那個年代那家老婆沒懷過孕??;誰家老婆不是懷著身孕還去生產隊,上工賺工分的,還有人家把孩子生地理呢。 這不就有人傳是非,說張林明肯定在外面惹大事了,回鄉避難來了。也有人說他老婆嬌氣,舍不得男人,得把男人栓褲腰帶上??傊欠蚱迌傻哪樏娑紒G光了??!為此他老婆又是和他大吵一架。日子沒發過了。 連張林青他媽在生產隊做活時,都有些覺得抬不起頭來。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不過,這些可不關張林青什么事,他這幾年一直都關注孩子他媽的的事,他算算老婆方美琴今年18歲了。 很快她那個大伯母就要給她說個張林青們村,一個叫“封禿子”的快30多的老男人了,說是說親其實就是賣;想賣個好價錢。 當年就是到張林青他們村相看后,方美琴不滿意后,直接跑了。后來遇到自己后,一時沖動跟自己回了家。 在自己家過了一夜后,第二天自己帶著方美琴直接去找她大伯父提的親,這門親事才算成功。 ☆、第 18 章 張林青想想了具體遇到方美琴的時間后,算算還有3個多月的時間,就暗暗放下心來。 他決定好了,打算在回鄉過年的時候,提前請幾天假回去。 定好計劃后,張林青就在想要怎么花自己手里的5千塊錢;才能體現它最大價值化。 拿回老家那是不可能的,按照上輩子的想法覺得還是買商鋪比較劃算。 這個時候房價便宜的跟白菜價似的,他也不想想,這個時候的物價多低。想到就要去做到,張林青是行動派的。這也體現他爽快的個性。 接下來一有休息時間,張林青就到處打聽到處看商鋪,再加上前世從女兒、妹夫、還有新聞里一些零散消息;根據這些判斷讓張林青找到好的商鋪。 魔都80年代初5千塊錢想在市中心位置買上商鋪那是不容易的,但是在楊浦鎮、虹口鎮這些地方還是比較容易的。 有人問怎么不去江東買,后世的金融中心吶??伤麑嵲诓涣私獍?,只知道在陸家嘴,可是陸家嘴大了去了,還是穩妥點,在自己了解的區域吧。這就是他做事的風格,謹慎穩妥。 張林青知道自己沒那個資本也沒盯著市中心;而是花了大半個月的月的時候在虹口鎮找到2個20多平米的小門面。不但把自己這幾年全部的積蓄花的一分不剩外,還找李斌借了幾百塊錢。 不過好在立馬把這2個商鋪租出去了。一個月15塊錢的租金,兩間30塊錢,租金一季度一收,再收2個月的押金,這還是上輩子女兒在魔都工作時候,租房的合同上寫的,被自己看到了。 正好自己用來借鑒,自己也仿照那個做了章程簽了個協議,租房協議1年到期;到派出所和街道蓋了個章。 欠了外債的張林青開始感到有壓力了,有壓力就用動力。張林青上輩子就不喜歡欠別人人情和錢,錢好還,人情債難還??;一般都是別人欠他錢。 張林青這幾天一直在琢磨著倒賣點什么賺點外快好還錢呢,到了快發工資的時候了,這時候的張林青工資加獎金一個月有130左右,加上房租和押金少說也得有300,就拿這筆錢試試水了。 說干就干,拿到這筆錢張林青沒立馬還李斌,而是利用周末的時候,在魔都的各個區的廠區閑逛。張林青做水暖是魔都行業里出名的“專家” 在水暖方面只要有東西,就沒有他搞不定的。所以找他解決問題的人也不少,他也算積累了不少人脈了。 這就包括人生梅花手表廠的楊副廠長了,他專管廠里總務這一塊的雜事。 以前張林青幫他們廠解決排水問題時,楊廠長就送了塊男士梅花手表給張林青。張林青自己又買了塊女士的,并收了起來;準備將來送給方美琴。 這天,他正苦思冥想的這點本錢該做什么呢?突然想起后世聽女兒說過什么國貨當自強啦,梅花手表如何風靡,還有什么回力球鞋在國外賣的很火后,國內才流行起來。 對了,自己那點工資買手表來回倒騰賣肯定是不夠看,也是不可能的,手表一直是搶手貨,自己和楊廠長交情再好,人家也不可能大批量的把手表賣給你;所以不做那個夢了。 還是老老實實的去打聽回力鞋廠的廠址在哪里?如果能搞到好看又便宜的鞋子,自己可以利用晚上和休息時間拿到周邊的夜市擺地攤去賣,如果賣的火的話自己弄到周邊城市去肯定也賣得動。 這天周末,張林青在工地打聽了好幾個本地的工友;才掃聽到了回力鞋廠址;跟自己的鄰居花1塊錢租了輛三輪車,帶了好幾個麻袋;登著三輪車照著地址找去了回力鞋廠。 說來也巧,回力鞋廠有批鞋子,做的是出口,樣式很是花哨;那個跟他們談業務的老外在鞋子生產出來就沒出現過,怎么也聯系不到,現在這批鞋子積壓在倉庫,回力鞋廠的廠長很是苦惱,把銷售科長罵的狗血淋頭。 張林青也是運氣好,去了正趕上回力鞋廠正要低價處理這批鞋子呢。這個球鞋比現在工人穿的解放牌球鞋好看多了。 當然不符合現在國人的審美觀了;年輕人估計會青睞。張林青倒是覺得很好看啊。 至少他認為他的那些鄰居中趕時髦的大小伙子肯定不能錯過這樣的鞋子。后世什么樣的鞋,他沒見過呢。 這次球鞋大概有1500雙,市面上的解放球鞋1.2元一雙,這個球鞋都是做了出口,出口賺外匯;1.5元一雙;賣出去后外匯局到時候還能補貼點呢,為了迎合老外的審美觀,鞋子做的比較花哨;張林青認為很好看,可架不住國人不買賬啊。 張林青跟銷售科長死磨硬泡的談到8毛一雙,他全吃了;不過他只能分批買進;美名其曰說是怕賣不出去砸手上,其實只是因為張林青本錢不夠。打算空手套白狼。 銷售科長不同意,說是自己做不了主,要請示廠長。廠長仔細斟酌后說9毛一雙,他們就同意。因為這批鞋實在找不到買主啊,他們又不能積壓庫存,只能將就著辦了,至少他們要保本,工人也得開工資呢。 其實這批鞋子回力鞋廠還是賺到錢的。最初老外是付過定金的,鞋子所有的成本都加上也就在8毛左右,所以除了老外的定金外他們還是可以申請外匯補貼的,所以這批鞋子還是能賺幾毛錢一雙的。 所以廠長也就答應讓張林青分批吃進,一次500雙這樣拿。張林青想了后同意了,大家簽了個協議,找個派出所的警員做見證人。 張林青回去后找老爹借了100塊錢,騎著從鄰居哪里租來的三輪車;從回力鞋廠拉回了第一批500雙鞋子;他把這些鞋子運到他在虹口區的單身宿舍;這個間30多平米的宿舍從去年就沒有再租出去。他自己住了;他現在工作量沒以前大,所以也就沒以前忙了。這也方便他休息的時候出去賺外快。 他把鞋子運回來后,正趕上鄰居們下班;處的比較好鄰居就過來幫忙搬貨。邊搬貨,邊問,這是什么?張林青靈機一動說道:“這是一批出口的鞋子,配喇叭褲穿特別好看。 這時候已經開始流行喇叭褲了,不過張林青不喜歡穿。幫張林青搬貨的有2個都是趕時髦的小青年小王和小季,當下就說要看看,張林青也同意了,立馬拆了一個麻袋,從立馬挑了2雙他們的碼字,讓他們試試;他們看到鞋子就很喜歡,穿腳上很合適,比皮鞋舒服又不悶腳。 很是高興,立馬問張林青多少錢一雙,張林青想了下道:都是處的好的街坊鄰居,直接給個進貨價吧,2元的價碼。兩個小青年很是爽快的立馬付錢,并幫張林青把貨搬進家里后,穿著新鞋子高高興興回去了。 張林青今天沒上班,所以也工地上也就沒他的晚飯;晚上去弄堂里買了碗餛飩。剛端起碗來吃飯,就有人敲門。打開門一看,剛買自己鞋子的小王和小季帶著他們的朋友來買鞋了。 張林青連忙把人迎進屋,逐一問了問鞋碼后,拿出他們相對應的碼數讓他們自己挑款式,鞋子一律2元一雙瞬間就賣出了10雙鞋,有的人甚至拿了3雙,說好看又不貴,拿回家換著穿。 國人就喜歡湊熱鬧,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湊。這真是一成不變??!這不這幫小青年鬧哄哄的剛付完錢走人后,筒子樓里的鄰居們也上門來打聽了,聽說是來買鞋了。而且是出口掙外匯的鞋子,大家都爭相恐后的要買;這不一會兒工夫又賣出去8雙鞋子。 忙完這些,張林青看著已經被湯水泡得面目全非的餛飩,頓時沒了胃口。拿起碗倒掉后,想想明天該怎么賣了,光靠鄰居是吃不下這些鞋子的。 第二天上班,他一直在想,這附近哪里的青年人比較多。突然他想到大學了,這附近楊浦區有好幾個高校呢。 說干就干,找到銷售目標就不愁鞋子賣不出去。打算等第二天下班后,就去楊浦區同濟大學和復旦大學門口試著賣賣看。 第二天下班,張林青沒吃晚飯從食堂拿了2個饅頭,帶了壺熱水踹懷里;路上邊吃邊往家趕。到家后整理出20雙各種碼的鞋子裝在蛇皮袋里,然后出了弄堂到公交車站坐2站公交車。 來到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交叉路邊,這邊靠著兩個學校的人流量每天晚上都有好幾個攤子過來擺攤。不過都是賣吃食的。 張林青也不急,把蛇皮袋往地上一鋪,把各色鞋子拿出來一一擺放好,坐在一邊等著顧客上門。 80年代的時候是遍地黃金的年代,錢太好賺了。沒人管你擺攤的,也不用怕城管的。 等了一會兒沒什么人過來看看,不行張林青坐不住了看到人群就吆喝起來:“走過的,路過的,千萬別錯過啊,出口外貿鞋子,3塊錢一雙便宜賣了啊”。 ☆、第 19 章 哎,還別說,這么一吆喝,真有人來看了,一來就是一群女學生。上來就問,“真是出口的”張林青立馬道,對啊,出口歐美的,賺外匯的。我好不容易從鞋廠搶點出來,你看看這個款式,這個質量。 還別說,這幾個女同學一看,確實不錯,不過有點猶豫;說是太花哨了,其實照后世來眼觀看還是很素凈的。 記得兒子上高中時的那些板鞋,那個不必這回力鞋花哨啊。不過放這個時代,大家都是穿灰白黑的顏色衣服,這么一看這鞋子很是鮮亮。 張林青憑著自己多年三寸不爛之舌。立馬道:“同學,改革開放了,國家都引進外資了,以后花哨的不單是鞋子,花哨的衣服褲子都會有。 這個顏色的鞋子也談不上多花哨。但是款式好啊,百搭啊,你不信試試看,又不要你的錢。就你這身衣服,穿這些照樣能配。穿皮鞋呢還有點悶腳,而且你也不能一直穿不是么。 你看這鞋子穿腳上舒服,有好看,還不貴。本來要5塊一雙的,我只買3塊錢一雙?!甭爮埩智噙@么一說。 那個女同學還真試試,穿上后,同學都說好看;買東西就是要這么比著,大家才會買。果然這么一試,6個女同學人人都買了一雙,很滿意的提著鞋子回寢室了。 沒一會兒工夫張林青帶來的20雙鞋子都給一搶而空。還有好多同學直接跟張林青訂了幾雙。 這大大的鼓舞了張林青士氣,前世倒是擺攤賣過雞蛋。在大學門口賣鞋還是頭一回。就這么連續擺了5天的攤位,張林青賣出來100多雙鞋子。 不但自己的本金都回來了,張林青還把老爹的100多塊錢也還了。周末的時候,騎著租來三輪車,走街串巷的把剩下來的300多雙鞋子,買的只剩百拾雙。 下午帶著剩下的鞋子到市區人流最多的地方,擺攤子賣鞋子。這幾天賣鞋吆喝得張林青嗓子都啞了。上來也懶得吆喝了,在三輪車上直接掛著大大的紙牌;寫著出口外銷鞋,3塊一雙,謝絕討價還價了。 懶得討價還價了,所以就寫了這么一句。不過沒想到這次鞋在大學門口賣的省心了,他不想討價還價,也經不起這些大媽們太會還價了。張林青堅持沒讓價,擺了一下天,張林青就賣出剩下的100多雙。 第二天中午趁著午休時間,張林青去鞋廠把剩下的1000雙鞋子拉回來。 去鞋廠拿鞋的時候,回力鞋廠的銷售科長;似笑非笑的對張林青說,賺了不少吧。張林青知道只要在魔都買鞋總歸會讓他們知道的,他也沒想過保密來著。 知道這單做完后,下單不容易了,不過張林青也沒在意。笑瞇瞇接回那個科長,大家共同發財。 張林青拉著鞋子回到宿舍,看著家里擺滿了鞋子,連個下腳是地方都難。也沒在意,反正是賺錢了,誰還嫌錢燙手不成。 這次賣鞋子張林青實在是忙不過來,就找了姐夫一起來幫忙。所以姐夫知道張林青在上海有房子了。 也沒多想,他覺得小舅子忙的好是有真本事,也沒多嘴,他多少知道點小舅子的家事。 不過老丈人周末倒是撞見了他跟小舅子倒騰鞋子。他正打算提醒小舅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