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節
平安哼了一聲,“所以你就一直把我蒙在鼓里,騙了這數個月,就連昨晚過來看我,也沒有透露半點消息?”虧得昨晚他們還做盡情人間親密的事情,早知道趙璨瞞著自己這些事,平安不一腳把人踹下床去才怪! 趙璨心道就是知道你會生氣,所以才不說。昨夜要真說了,那可就沒有后來的安寧了。 既然平安已經猜到,趙璨自然也就放松了心情,問,“你是怎么猜著的?” “我又不傻?!逼桨舱f,“之前我病重的時候你還讓小福子安排了人照顧我。略好些之后人就撤走了。好歹也是帝王寢宮,竟然連一個服侍的人都沒有,冷冷清清的我看著都不像。另外殿門前也換了生人。我不知這幾個月你究竟在做什么,只是猜測那些認識我熟悉我的人,恐怕都已經被安排出宮了吧?” “況且長春真人明明說是你答應了他把我給他做徒弟,轉回來到了你這里,倒成了頭一次見我了。而且你們兩人分明早有默契,分明是要我以長春真人小弟子的身份示人了。我說的對不對?” “都對?!眱扇宿D入了后頭的里間,趙璨拉著平安坐下,從后面抱住平安,將下巴擱在他的肩上,這才將自己的安排徐徐道來。 原來從很早之前,趙璨就已經開始做準備,要替平安正名。 其實大楚之所以能有今天,在趙璨看來,平安居功至偉。但只因為他太監的身份,就只能處處低調,這些功勞反而沒辦法領受。趙璨雖然理解,但心中畢竟不甘。 在他的眼中,平安是天底下最好,最聰明,最能干也最厲害的人,值得所有人的稱贊,值得千古之后,青史留名。 況且這里還有一層意思,如果兩個人都能流芳千古,自然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永垂不朽。他們的名字會并排寫在一起,被后世人傳頌。就像歷史上那些帝王和他們信任的重臣一樣。 所以,替平安正名,就成了勢在必行之事。 只是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是要替平安換一個身份。換一個帶著光環的,讓天下人都敬仰的,有幾分神秘氣息的身份,這樣一來,首先他做出的這些功勞,就不會有人質疑了,其次平安也才能夠光明正大站在自己身邊額,而不被指斥為佞臣。 趙璨思來想去,便想到了長春真人。 長春真人曾經想要收平安做弟子,這個身份毫無疑問就是趙璨正苦苦尋覓的那一種。 天機觀在大楚的地位很特殊,天下人都十分敬仰,甚至就連士林之中,提起天機觀也多是贊語。終南山上能夠有那么多的隱士隱居,多半還是因為天機觀的緣故。 而且民間有不少天機觀的傳說,甚至認為這些道士們有神鬼莫測只能,能夠呼風喚雨,移山填海等等。 雖說這只是夸張的民間故事,但也足以說明天機觀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和能耐。平安若是出身這里,就算做出再無法理解的事情,也就都很自然了。至于能夠想出種種政策,反倒不足為奇。 唯一可慮的是長春真人如今是否還有這份心思。畢竟他說要收徒弟,那都是十多二十年前的事情了?,F在時過境遷,平安年紀也大了,不再適合傳承衣缽。當然,看長春真人現在的表現就知道,這份心思是從來沒有滅過的。 徒弟也不是那么好收的。這些年長春真人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弟子,所以平安這里雖然有種種缺點,但他還是欣然同意。 之后趙璨便開始了種種安排。正好平安生了病,會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不出現在人前,也方便了他去安排。 包括將宮中認識平安的人都調走或者是遣送離開,敲打暗示所有見過平安而自己卻不能夠處理的人,尤其是那些大臣——這實在是一向巨大的工程,所以趙璨從那時候開始就一直忙碌,直到現在才初步有了一點結果。 至少現在他開口說平安是長春真人的徒弟,沒有人會開口反駁。不管他們心里在想什么。 直到這時候,覺得時機成熟了,趙璨才讓平安重新出現在世人眼中。而且從一開始,就要跟在長春真人身邊出現,以他弟子的身份示人。 “可是,”平安聽到這里,發出疑問,“如果我這時候才作為長春真人的弟子被引薦給你,那從前的我呢?”趙璨可是說過他的功勞都要歸在他身上的??墒呛芏嗳硕贾烙行┦虑槭翘O平安所做的,這又怎么說? “無妨。其實你早就已經在我身邊了,只是我現在才知道你是長春真人的弟子罷了?!壁w璨道。 “嗯?”平安不解。 趙璨道,“當年先帝駕崩前,長春真人便曾經入宮。只消推說當時是因為先帝不放心我,讓長春真人將他的小弟子——也就是你,隱藏身份放在我身邊輔佐我,也就是了?!?/br> “……”萬萬沒想到,臨到頭來,自己還能混個世外高人的弟子的名頭。 雖然這其中肯定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現在,平安暫時不想問了。 趙璨為了這件事,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力和精神,才能夠得到這個結果,這份用心,讓平安怎能不敢動?而且現在他也明白趙璨提前不說的意思了。 一來當時他正病著,這也是不愿意打擾他的意思。二來大概是為了給他一個驚喜,這件事是趙璨所期望的,又何嘗不是平安鎖期望的?雖然當個太監習慣了好像也沒什么,但哪比得一個堂堂正正的身份。至于第三,則是為了讓平安暫時遠離所有人的視線。 安排一個新的身份,本身是很復雜的事情,要是平安見天兒在大家面前晃悠,總是很難讓人忘記他從前的身份。但現在經過幾個月的隔離之后,重新見到平安,他就換了個新身份,雖然心情復雜,但是大部分人都更容易接受。 “這回算你有道理,就不與你計較了?!逼桨蚕肓讼?,道,“不過,你老實說,是不是還有別的事情也瞞著我?” “呃……”趙璨一時語塞。 平安一看就知道是被自己猜中了。 他皺了皺眉,盯著趙璨,“說清楚,你還做了什么?” “一點小小的安排?!壁w璨顧左右而言他,“差不多是午膳的時候了,朕讓小福子擺膳。你的身體才剛好,飲食要定時才行。免得底子沒打好又生病?!?/br> 平安定定的看了他一會兒,笑了一聲,暫時沒有追究。 躲?躲得過初一,躲得過十五么?既然事情都已經做了,那自己遲早都是要知道的。端看趙璨知道不知道坦白從寬的道理了。 趙璨被他這么一看,心頭微凜,遲疑片刻還是道,“罷了,既然你想知道,我自然知無不言。不過還是先吃飯,你讓我斟酌一下,到底該怎么說。反正事情放在那里,也不會跑掉?!?/br> 平安點點頭應了。 結果吃完了飯之后,趙璨又開始忙碌了起來。只好先讓小福子將平安送回他的住處。 ——沒錯,原本平安作為太監的時候,是可以住在趙璨的寢宮之中的。但是現在身份既然是長春真人的弟子,反倒不好這樣安排了。為了以示鄭重,趙璨為他安排了單獨的宮殿。 只不過這宮殿的位置,有那么幾分耐人尋味的意思。 大楚皇宮的形制,也是前殿后寢的格局。以帝王所居的天乾宮為界限,前面是外朝,是帝王和大臣們理政的地方。后面則是內宮,是帝王嬪妃的居所。 整個皇宮成長方形,左右對稱。而中間的中軸線上,分布著六座重要的宮殿。前朝是帝王早朝。舉行盛大儀式和祭天的三大殿。后宮則是帝后的居所。而在皇帝和皇后所居的宮殿中間,還有一座功用特殊的宮殿,名叫含元殿。 這里其實也是祭祀所用的場所,不過因為處在后宮,所以啟用的時候并不多。有時候需要皇后參與的儀式,會在這里舉行。 而趙璨給平安安排的住處,就是含元殿。 之所以能夠這樣安排,是因為平安現在是長春真人的弟子,也算是半個“有道高人”,住在這種祭祀之所正好合適。并且現在除了西六宮之外,別處并沒有女眷入住,倒也不怕沖撞。 只不過,對平安來說,這個住處的安排就頗耐人尋味了。 認真劃分的話,含元殿也算是皇后的地盤,趙璨讓他住在這里,未嘗沒有將他視為這個皇宮的“女主人”的意思。只不過這種表達十分隱晦,一時半會兒很難領會到罷了。 不過,光是看這些細節安排,就知道趙璨為這件事情,實在是做足了準備。 含元殿平安之前看見過,因為先帝皇后許平之薨逝多年,所以坤華宮也好,含元殿也好,都因為多年沒有人住過又不怎么啟用而顯得有些頹圮荒涼。但是現在卻已經整飭一新,看上去跟新建成的差不多。跟后面衰敗的坤華宮形成強烈的對比。 房間里的布置,也全都是按照平安的喜好來。除了因為正殿可能會有外人來,所以盡量布置成了道家的風格,其他地方看上去完全不像是道士所住的地方。不過平安反正是個假的道士,也就不在意了。 此外平安進了屋才發現,他的很多衣裳和用品,居然已經被送到這里來了。應該是他去見趙璨的時候搬過來的。 其中衣服已經只剩下了一個箱子。因為從前平安的衣裳大都是太監的服色,如今已經不能用了。所以趙璨又準備了好些道袍放在其中。 平安看完之后,挑了一套衣裳換上,對著鏡子照了照,自覺已經有了幾分世外高人的氣質。 第208章 趙璨既然是要為平安正名,自然就不能只是自己安排好了就算完,必須要將這件事公諸于眾,讓天下人都知道才行。 所以很快他就頒布了圣旨,將平安冊封為護國神師。 同時趙璨還讓人在民間散布流言,甚至在一些三流小報上登了揭秘的文章,將當初先帝臨終托孤,長春真人將小徒弟留下輔佐新皇的故事說得惟妙惟肖。 而且故事里又隱隱暗示,皇帝登基之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新政推出,其實正是這位護國神師在背后推動。只不過護國神師為人低調,而陛下則始終不知情,所以才不為人所知。 且不說這個看上去滿是漏洞的故事,光是護國神師這個稱呼就讓平安一臉黑線。 他本意是要破除迷信,讓人們相信科學道理不要被糊弄啊,為什么最后自己反倒成了迷信頭子? 護國神師這種稱號一聽就是那種招搖撞騙,蒙蔽圣聽然后弄權耍詐的人吧? 也不知道趙璨究竟是怎么跟朝臣們溝通的,這么荒謬的圣旨,竟然也沒有大臣跳出來上書反對,真是奇了怪了。 實際上平安不知道,趙璨原本想要做的遠不止如此。 他本來是希望徹底抹去平安從前作為太監的經歷,然后為他編造個合適的身份,最后再賜個同進士出身,封個能夠御前行走的官職,讓平安堂而皇之的立于朝堂之上。 這樣,數十年后,當早年的這些事情都已經在時光之中化為煙云,知道這些隱秘的人不多,自然便能將事情徹底瞞過,讓平安以朝中重臣的身份留名與史書之上,與自己傳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 這才是趙璨理想之中的解決辦法。完美,而且不留痕跡。 但是理所當然,他遭到了朝臣們的全力反對。 文人們犯起倔來是一點道理都不講的,他們寧可身死,也絕對不允許平安一個閹人以文臣的身份立于朝堂之上。對他們來說這簡直是把整個士林的名聲踩在腳下。這一點,就連跟平安交好的幾位官員,也不得不隱晦的開口勸說趙璨。 趙璨希望這件事能夠和平解決,否則他一意孤行的話,鬧大了以后想要遮掩就不可能了。萬一哪位文臣一時脾氣上來了撞柱死諫,那么趙璨就永遠不可能為平安正名了。 所以最后他也不得不妥協,答應各自后退一步。于是就變成了現在這個結果。 雖然有些荒謬,但朝臣們寧愿接受宮里住進了一個裝神弄鬼的道士,至少這樣一來,最多只能說是趙璨這個皇帝被人蒙蔽,而跟他們沒有關系。否則平安敗壞的就是文人的聲譽了。 因為有了這樣的默契,所以朝臣那邊表現得格外沉默。 說起來,這還是除了不愿意娶妻之外,趙璨第二次為自己籌謀私事。實際上,如果理智客觀的對待這件事,朝臣們之中也有一部分人覺得他的做法無可厚非。 身為皇帝,本是天下共主,坐擁萬里江山,就算再怎么肆意行事都不為過的。但趙璨從登基到現在,不管跟文臣們是不是意見不同,但是做的事情卻沒有哪一件是錯的。而且基本上沒有為自己謀過私利。 沒有修造陵寢,沒有大修行宮,沒有廣選美女,沒有沉迷于世間一切逸樂享受之中,而是勤勤懇懇,侶行帝王之責,將大楚治理得無比興盛,功績直追開國之君。 是人都總會有些私心,趙璨已經做得很好了,這會兒要為自己辦一點私事,而又不算為難,為什么不答應? 畢竟,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趙璨這樣其實也不錯。至少他有弱點,有私心,那就還是有破綻的。如果他真的無比冷酷,沒有任何人和事能夠打動他,那朝臣們才應該擔心呢。 只要趙璨一直這么下去,不糊涂,那么他們自然也容得下平安。反正歷史上比趙璨荒唐得多的君王也不是沒有,甚至還曾經有過差一點將自己的臣子封為皇后的皇帝,相較之下,趙璨已經很克制了。 當然,也不排除有大家根本沒辦法阻止趙璨,所以索性就默認了的意思。 因為這種種考量,所以才會出現如今這種一派平和的情景。 平安本以為要不了多久就會有傳言罵自己迷惑君上之類的。畢竟大臣們雖然不能做什么,但傳點兒流言又不費什么事。 不過他顯然低估了自己之前所做的那些事帶來的影響。實際上,隨著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大楚的發展也越快越快,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畢竟享受到這些好處的是他們,心中自然也懷著感激,對趙璨這個皇帝的觀感也就越發的好。 民間更是早就已經隱隱有傳聞出現,說趙璨是天上的紫微星下凡。 否則為什么千百年來大家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偏偏就做到了呢? 所以現在,這個護國神師的名號一出,百姓們立刻愉快的接受了。 就說陛下不凡么,否則的話,天機觀一脈不知道傳承了多久,從來沒有哪一位皇帝得到過他們的青睞,愿意擔任護國神師的?!衔⑿巧磉?,自然應該有幾位護法才像樣。 這個走向讓平安也有些蒙。他自己都還沒有習慣向著新的身份轉變,但是宮中眾人見到他的時候,已經能夠恭恭敬敬的口稱“國師”了,表現得如此自然,讓平安都覺得可能是自己大驚小怪了,這個稱號明明很正常? 才怪! 國師這個稱呼實在是太囧了,平安本來應該拒絕。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自己的身份是個道士,如果不叫國師,那就只能叫道長了,感覺只會更奇怪,于是只好捏著鼻子忍了這個稱呼。 只要不去想后世的種種衍生的話,其實單就國師這個地位和稱號來說,其實也挺牛的。世外高人,風姿、氣度、才能樣樣不缺,人設簡直蘇到飛起! 但是不管怎么說,平安的身份還是就這么定下來了。 不過這樣一來,長春真人再到宮里來找他,平安就不好意思拒絕了。畢竟他們都清楚,雖然現在有了個師徒名分,但實際上,自己是根本不可能繼承天機觀衣缽的。所以認了這個徒弟,對長春真人來說,除了痛快一下心情之外,沒有任何用處。 但對平安來說就完全不一樣了,沒有這個身份的話,趙璨要替他打算,恐怕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和功夫,還不一定有現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