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原本天下士子是歸屬于禮部管轄的。當然了,禮部還管著其他許多亂七八糟的事情。不過趙璨覺得,對禮部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這一部分。 只要一個讀書人考上了功名,那么他的檔案就掌握在了禮部的手里,將來繼續參加升級考試,鄉試會試殿試,都要由禮部來舉辦,可謂是掌握了讀書人的進身之階。 而且各級考試都是由禮部挑選督學官到各地主持,這樣一來,當屆參加考試的士子,都要稱呼對方一聲座師。 看上去只是個稱呼,但官場里錯綜復雜的關系,本身就是這么來的。座師們會提攜自己的學生,因為他們在朝中也有自己的關系,學生們的路自然走得更順。而學生將來有了成就,自然也不能忘記座師。 正是因為這種師生關系很容易造成朝臣拉幫結派的結果,所以后來會試之后增加了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所有通過考試的士子即被授予功名,稱“天子門生”,就是為了杜絕這種隱患。 但實際上呢?有幾個讀書人會真的認為自己是皇帝的學生?下面那一級一級的主考官,也還是他們的座師。 所以雖說考上進士之后,授官是吏部的事,但是禮部卻是讓這些人一步一步走到這里的階梯,不容忽視。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現在平安要單獨成立教育部,等于是從禮部將這最重要的一個職能劃分了出來。以后禮部就真的只能制定那些繁瑣的禮儀,在必要的時候被拉出去撐撐門面了。 到時候提出這個建議的人,負責主持此事的人,勢必都會成為禮部官員們的眼中釘rou中刺。 平安采納了趙璨的建議,于是決定去找個地位超凡,能力出眾,能夠壓得住的人來主持這件事。他本來選定的是傅彥,后來改成了馮璋。 看完計劃書,趙璨想了想,也不由好笑,“平安,我發現了,你每次都是自己打好了基礎,做出計劃,然后就把事情推給別人去做。這樣大的功勞,難道不可惜么?” “誰不知道這是我的功勞?”平安說,“這就已經夠了。再說就是想要將這些事情都攬上身,我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不如交給別人,他們一心做這一件事,肯定會比我更好?!?/br> 再說了,平安也就是有個理論水平,真的讓他自己去負責這些事,光是官場錯綜復雜的那些關系就能繞暈他了,到時候事情做不了多少,自己反而陷在其中,得不償失。 趙璨聞言點頭道,“你能這樣想就好?!?/br> 平安轉頭看了他一眼,說,“再說,我一直記得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想要成功,那么幫手自然越多越好。既然有那么多人合適做這些事,我自然也樂意將事情交給他們。如此,等他們得了好處,將來受到的阻力自然會更小?!?/br> 其實并不是阻力變小,只是能夠幫他分擔阻力的人變多了。 維護既得利益,是每個人的天性。到時候甚至不需要平安說什么,這些人就會自發的幫助他了。 裹挾著這樣的力量,他要做的事情,才有可能成功。否則人人都盯著他,還能做什么事? 趙璨微笑著看向平安,心中一陣驕傲。這就是他的平安,聲名,富貴,權勢,榮耀……這些東西,只要他想要,可以很輕易的得到。但他卻并不放在心上。 因為他的目光更加長遠,眼界更加開闊。 如果不是因為平安,趙璨覺得自己或許還始終陷在皇權爭斗之中拔不出來??墒乾F在,他也覺得那些事情沒什么意義了。 有那么多的事情等著他去做。 第二日一早平安便進宮去為傅彥和馮璋討要圣旨。 皇帝聽說他居然真的在幾天之內說動了這里兩個人出山,為大楚朝廷效力,臉色簡直精彩。之后自然不免要問起平安究竟是用什么樣的辦法讓他們答應的。 然后平安順勢將自己的計劃書遞了上去。 ——這一次的事情,平安做的是空手套白狼,兩頭忽悠的工作。 在這之前,關于教育部的事,他只跟趙璨籠統的提過一點,其他人都絲毫不知。不過平安已經在皇帝面前似是不經意的踢過好幾次自己在準備一件事,只是還沒有頭緒,所以不能定下來。 之所以遲遲不開口,是因為平安知道,說出來的話,一定是會遭到反對的。 比如此刻,皇帝就擰起了眉頭,一臉沉重的看著手里的計劃書。他比趙璨想的還要更深,自然知道一個全新的,新成立的部門,對于原本的朝廷結構是多么大的沖擊。 整個大楚朝廷,除了那么寥寥幾位中書宰執之外,便以六部尚書為首,皆可以預國事?;实凵塘寇妵厥碌臅r候,除了宰執們,也會召六部尚書入對。 可以說,這大楚天下,是由皇帝和這些人共同治理的。即使是皇帝,要做什么事情,也繞不過他們。 而現在,在平安的計劃之中,教育部是于六部并列的部門。這也就意味著,整個大楚最頂尖的那一撥人,會多出一個來。 這分薄的實際上并不單是禮部的權力,而是包括幾位宰執和六部尚書之內所有人的利益!只不過其中禮部格外倒霉而已,因為他們的職權范圍跟教育部重復了。 所以一看到這份計劃書,皇帝的第一反應就是不能答應。 然而在看到教育部長的人選時,他又冷靜下來了。 馮璋。 這個名字的分量有多重,皇帝是知道的。 他最讓皇帝看重的,不是他的才德有多高。因為皇帝也很明白,有才有德的人,未必就適合做官。就像傅彥,皇帝只是想把他豎起來當個招牌。從前征召他,多半給的是知制誥,翰林學士承旨,還有各種加封的大學士之類的清貴職位。 馮璋卻不一樣,他知交遍天下,桃李滿天下,不少隱居的文人將他視作摯友,就連朝中不少大臣都跟他關系莫逆。最重要的是他早年做過官。 那還是先帝朝的時候,馮璋考中進士之后,外派做了一縣縣令,然后表現出了極為耀眼的政治才華。他每到一地幾乎都能被當地百姓奉為父母青天,治下簡直可稱得上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可惜的是,當時一位權臣忌憚他的才能,不遺余力的對他進行打壓。當時還官卑職小的馮璋在政治傾軋中,不得不辭官回鄉,將一腔抱負都傾注在了治學之上,教書育人。這才有了其后桃李滿天下的大儒馮璋。 這樣一個人,一旦他愿意入朝,所帶來的好處幾乎是難以估量的! 為此付出一個教育部長的職位,非常劃算。甚至如果平安不提出這個計劃的話,皇帝覺得,自己恐怕也必須要給他騰出個位置來。 而皇帝的這種反應,也在平安的預料之中。雖然心里還會有些顧忌,但皇帝不可能會拒絕這個結果,就只能接受自己的計劃書。 這就是平安的算計:他對馮璋和傅彥提起自己的計劃時,那兩個人可能根本沒想過,其實這個計劃,皇帝根本絲毫不知情吧?而得到了兩人的答復,他再反過來將計劃書遞給皇帝,這兩人就成了籌碼之中最重的一部分。 根本無法拒絕。 半晌,皇帝嘆了一口氣,抬頭看向平安的眼神都不大和善了,“平安,你可是給朕出了個難題??!” “皇上圣明,一定會做出決斷的?!逼桨策B忙獻上一記馬屁。 皇帝哼了一聲,倒也沒有追究平安的意思。首先根據平安的說法,他是在見到這兩位大儒之后,才突發奇想,要用這個還不成熟的計劃來打動他們,沒想到居然就成功了。 其次是因為這個代價,皇帝付得起。 皇帝之前雖然跟平安那樣說了,但其實對這件事沒有抱什么期望。結果平安還真就做成了,對于他這份聰明才智,皇帝其實是很喜歡的。既然喜歡,自然就會偏心。就算心里覺得平安膽子大了些,也并不以為意。 反正平安一心都是為朝廷、為自己辦事,不是么? 成功說服皇帝之后,自然就是討要旨意。不過平安打算讓趙璨跟自己一起去終南山,也不能繞過皇帝。所以……還有比讓趙璨去頒旨更好的辦法嗎? 一般來說,給朝臣的旨意,是由禮部或者翰林院派人宣旨。但是如果對方身份夠高,比如宰輔一類,也會派遣重臣前往,以示皇帝的恩寵。 像馮璋和傅彥這個情況,本來派個重臣是很合適的。但是既然知道忠臣們很可能會對這兩人的出現不滿,皇帝就連旨意都不敢經過中書,又怎么可能讓他們去頒旨?所以最好的選擇,自然是讓自己的兒子去。 而且還得是在朝堂站穩了腳跟,足夠有臉面,將來可能承繼大統的皇子。這樣對方才會感念皇恩,而不是覺得自己被怠慢了。 所以趙璨沒怎么花費力氣,就成為了宣旨官。 去宣旨的當然不可能只有他們兩個人,還有十分正式的儀仗隊。一行人拿著圣旨前往終南山,先去了馮璋和傅彥那里,完事之后,在經過天機觀時,趙璨又故作不經意的說打算進去上一炷香。 他開了口,別人還能說什么?自然只能跟上。 平安一進門就看到了秦浩然,他穿著道袍,帶著冠,一本正經的站在門口知客。見到平安,便朝他眨了眨眼。結果一轉頭看到趙璨,整個人立刻目光呆滯仿佛被雷劈過一般。 他還記得,昨天平安眉目含情、面含笑意的說,“是我的意中人?!?/br> 意!中!人! 不要告訴他就是七皇子殿下! 之后寒暄的時候秦浩然反應總是慢半拍,讓周圍的人好生詫異。而他只是死死的盯著平安和趙璨,一臉茫然。 好在寒暄了兩句之后,觀主長春真人就迎了出來。 見到平安,長春真人便是一愣,然后立刻熱情的握住他的手,“這位檀越與我道有緣,不知是否愿意入我門中,共參大道?” 平安嘴角抽了抽,說好的世外高人仙風道骨呢? 這一臉熱情傻笑看上去像是走江湖的騙子的人是誰? 還有啊,他是經常在小說和電視劇里看到“這位施主與我佛有緣”這種說辭,什么時候道家也需要度化普通人了?! 他用懷疑的小眼神盯著秦浩然看。這就是你據說是世外高人的師父?看上去怎么看都覺得不靠譜??! 事實上秦浩然也是一臉的不忍直視,他師父平日里真的十分高冷,對誰都不假辭色啊,誰知道這是抽的什么風?害他都忍不住打量了平安幾眼,莫非這人真的跟道教有緣? 不過……等等!平安身上穿著的為什么會是太監的衣服?! 秦浩然也一臉驚恐的回望平安。 身份是太監,意中人是皇子。這信息量太大,秦浩然根本反應不過來。他一點都不像知道這種驚天秘聞??!該不會待會兒他就會被七皇子殿下以保密為由處決掉吧? 趙璨黑著臉將長春真人握著平安的手掰開。 長春真人這才意識到周圍還有其他人,轉臉一看趙璨,不由一愣,甚至還輕輕的吸了一口氣。 平安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立刻抓住機會問,“真人何故驚訝?我曾聽聞長春真人最擅卜算、相面,莫非七皇子殿下面相有何異處不成?” 眾人聞言,都忍不住看向趙璨和長春真人。 對于這種世外高人,說實話大家都很好奇。雖然不是自己被相面,但也都十分有興趣的盯著看。能夠見識到這樣的場面,將來說出去都足以自豪了。 如果是別人問話的話,長春真人一定十分高冷的拒絕。 他不!是!算!命!的??! 那是窺探天機!看一次是要折壽的!所以他根本不可能隨便出手為人測算,因為損傷的都是自己的姓名。所以長春真人最討厭的,就是別人把自己當成算命的。 然而他這會兒還存著震一震平安,讓平安見識到自己的神奇之處的想法,說不定平安見識過之后,就會哭著喊著想要拜入他門下了呢? 所以長春真人略略猶豫,便道,“那就請七皇子殿下殿內一敘吧?!?/br> 竟然真的答應了!周圍的人都跟著興奮起來。 七皇子的運氣也太好了吧?或者說這就是天潢貴胄的待遇?可是聽說長春真人,當初可是連先帝都敢罵的存在??! 趙璨和平安跟著長春真人進了殿里,其他人就只好擠在門外偷聽。 等到各自在蒲團上坐下之后,長春真人先是看了面相,又讓趙璨伸出手,看了手相,最后才一臉嚴肅的道,“殿下前程遠大,尊貴非常。只是本命之年,恐有生死劫難?!?/br> 平安:“……” 平安現在懷疑長春真人是自己請來的托兒,否則為什么他說出來的話,就正好是他想聽的? 第135章 他的變數是平安 雖說平安本來的打算就是要請長春真人來做自己的托兒的。 但是在他想來,那必定是在自己的精心算計或者是凄慘苦求之下,長春真人沒有辦法,只能出言為自己遮掩。而且那還是在他已經將事情解決完了之后,趙璨已經有了那樣的名聲,長春真人承不承認,倒是其次了。 可現在這是怎么回事? 平安盯著長春真人看。 長春真人也正在盯著平安。 按理說自己不會看錯,他看中的小徒弟分明對這位七皇子殿下十分關切。既然如此,不是應該立刻撲上來追問可有化解劫難的方法嗎?為什么聽了自己的話之后,還能如此冷靜?而且看他的表情,驚訝是有了,但總覺得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