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王、沈之中,王謙年歲稍小些,便沉默不語,望向身邊的人。 沈章說道:“已經有了結果?!?/br> 語畢,將他們知曉的一一道來。 藺君泓撥弄著桌上一支狼毫,淡淡“嗯”了聲,問道:“你們意下如何?!?/br> 這次沈章看了眼王謙,示意讓他先說。 “三司之中皇上慣愛安排心腹,最好不沾。五寺品階太低。我們兩個商議過,六部最為合適?!?/br> 王謙頓了頓,說道:“我比較屬意戶部那個位置?!?/br> 戶部掌管銀錢,是重中之重。拿捏好了戶部,很多事情可以迎刃而解。 藺君泓轉而問沈章。 沈章道:“我倒是覺得吏部更佳?!?/br> “哦?怎么說?!?/br> “戶部雖有實權,但牽扯到了銀錢,一個不小心,恐是被人盯上。一著不慎便會跌入深淵。倒不如吏部掌控著官員的調派和任命,很多時候,可以靈活機變一些。而且,時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br> “可是吏部更容易招來無妄之災。那可是六部之首!” “難不成掌控著銀錢就不引人注目了?”沈章冷笑道:“方大人外派多年,突然回京上任,定然會引起有心人的留意。成與不成,端看怎么行事了?!?/br> 兩人還欲再辯,藺君泓已經揮手打斷了他們。 “吏部空出來的是什么位置?” 這就是有意于吏部了。 沈章趕忙上前道:“老尚書年邁,有意告老還鄉?!鳖D了頓,又道:“尚書或是侍郎皆可?!?/br> 藺君泓明白他的意思。 要么,就讓方大人頂了那尚書一職。 要么,就是讓左右侍郎上去一個,然后他填了那侍郎的空缺。 王謙說道:“我覺得侍郎不錯。尚書未免太過惹人眼了些?!?/br> “既是要去,就做最頭上的那一個?!鄙蛘抡f道:“不然,讓那兩人中的哪個上去,都不太妥當?!?/br> 吏部的左右侍郎,藺君泓倒是知曉。 左侍郎崔大人,為人耿直。不過,太耿直了些,所以做了左侍郎那么多年,都沒能進一步。 右侍郎何大人,極其靈活變通的一個。但有些不夠沉穩。他至少還得再打磨個五六年才夠格做上尚書。 藺君泓思量了下,說道:“讓崔大人上去,沐臣頂左侍郎。稍后我會做安排?!倍笥值溃骸白笥胰藛T調派到了冬日里才會有定論,沐臣那邊的事情暫且放一放。過幾日我先尋太后求個少傅的銜兒去看看情勢?!?/br> 沈章眸光一閃,問道:“王爺想看看皇上的態度?” 少傅雖是武職,卻是虛職,按理說不會引起皇上的忌憚。 不過,這職位品階高。 從一品,三孤之一。 歷來用于表彰在朝中有重大貢獻之人。 藺君泓不置可否。 其實,方沐臣那邊他有十足十的把握能成。而且,不被旁人發現端倪。 不只是方沐臣。很多他的人,他都會想法子慢慢地做些調動。一些依然留在外面觀察形勢,一些調到京中,方便往后行事。 如今他想要個虛職,一來是和皇上表明,他打算入朝堂了。二來,頂著這個從一品的名號,他就算是正兒八經的武師父了,可以理所當然地去教一個人。 那就是小皇孫藺松華。 藺松華這孩子,先帝評價得極其精準。溫和有之,剛硬不足。 所以這些年下來,小家伙的文課學得極好,但是武藝一直是沒法見人。 皇上雖然沒說什么,但是太子有些急了。到處求武藝好的先生來教藺松華。只是效果一直不太好。 藺君泓知道皇上忌憚武將和太子府過往甚密。 不過,如今他手里沒有兵權,而且不過是教個小孩子罷了,端看皇上的態度如何。 帝心悅,或是帝心不安,可以讓他提前知道自己在皇帝心中剩余的分量、明白入朝堂時該用哪些手段。 其實,藺君泓想要教藺松華,還有一個理由。 只是這個理由和他心里頭一直念著的那個女孩兒有關系,所以,他斷然不能對任何人說起。 元槿沒料到在公主府里學習到了第五日,就再一次見到了端王爺。 而且,端王爺這次來,還帶了小皇孫同行。 藺君泓帶著藺松華剛剛到長公主府的時候,藺君瀾也很是訝異。 她喚了弟弟到一旁細問:“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把松華帶來了?!?/br> “皇上讓我教他習武?!碧A君泓笑道:“只不過我沒尋到更合適的地方,所以想要借你的地方一用。畢竟滿京城里,再找不出比你這兒更好的習武場了?!?/br> 這處府邸本是一位老將軍所住。后他告老還鄉,這宅子就空了出來。 藺君瀾相中了這里的清幽環境,將要賜府出嫁之前,特意央了弟弟藺君泓去見先皇,幫她討要這處宅子。 先皇素來最疼愛這個幺子,自是答應了下來。 老將軍從軍幾十年,沒有一日斷過習武。于是在京中自家的宅邸里,也辟出了一大塊地方,方便回京的時候練上一練。 楊駙馬雖不是武將,平日里偶爾也動動刀槍。且夫妻倆思量著往后有了兒子,少不得要讓兒子習武,就將習武場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雖沒在用,卻每隔一段時間就修整一番。 認真說來,這里倒是京中數一數二的練武之所了。無論騎馬射箭,都十分適宜。 聽聞藺君泓要認真教習小皇孫武藝,藺君瀾自是十分贊同。 ——她最擔憂的,一是弟弟的親事,二來,便是弟弟自打歸京后便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如今他肯入朝為官,又肯花費心思去教習孫輩,她這才放下了一半的心。 明樂長公主也不和楊駙馬商議了,當即同意了將習武場讓出來,讓藺君泓每隔幾天就帶藺松華來習武。 而且,藺君瀾也有自己的打算。 她并不知道藺君泓對她的事情知道了多少。經常和弟弟接觸接觸,許是就能從他的話里話外探聽到一些端倪。 因著藺君泓帶藺松華來時是在晌午之前,故而元槿和楊可晴中午下學后就知道了這個消息。 聽聞藺君泓來了,楊可晴拉著元槿就往廳里跑。因著走得太急,到了屋內的時候兩人都在重重喘息著,鼻尖上還帶了汗。 藺君泓看到女孩兒臉頰紅紅的模樣,有心想要多問兩句。轉眼看到藺君瀾,他歇了這個心思,一本正經地說楊可晴:“下次切記慢點兒跑。若是太快了,少不得要摔著。夏日里裙衫這樣薄,豈不是要摔出傷來?” 語畢,他十分清淡地瞄了元槿一眼。 雖然他看過來了不過短短的一瞬,但元槿心里頭忽地冒出個怪異的感覺。 好似端王爺剛才那番話,不只是對小郡主說的。其實也是在提醒她。 這個念頭在心里閃過后,元槿怎么想都覺得是自己多心了,便沒放在心上。 上一次共同用過午膳后,元槿這才是頭一回再見到藺君泓。 不知怎地,一想到他那么仔細耐心地給她們兩個人剝蝦,她就對他沒法如以往那般冷淡。 暗嘆一聲吃人嘴短,元槿面對著藺君泓,到底沒有再違背他的意思強行行禮了,而是笑著打了個招呼。 藺君泓見她眼中沒了以往那般疏離的模樣,心下暗喜,十分清淡地點了點頭。 恰在此時,他身邊忽然冒出了個小男孩來。 藺松華疑惑地盯著元槿,遲疑著問道:“你是上次去見娘親的那個鄒三姑娘吧?” 元槿沒料到小皇孫只在消暑宴見過她一次就記住了她。心下對這個禮貌的孩子又多了幾分憐愛,笑著應了一聲,和他說了幾句話。 這次藺君泓帶著藺松華過來,不過是和長公主打個招呼,順便讓藺松華看看往后他習武的地方。于是稍微坐了會兒就告別離去。 臨走前,藺君泓朝藺松華看了一眼。 小皇孫就十分乖巧地問元槿:“鄒姑娘中午是要歸家嗎?” 元槿沒料到他居然會知道,笑著應了一聲是。 ——姚先生這邊是每五日休息半天。她這半天剛好回家去住,明天一早再回來。 藺松華誠懇地說道:“既然都要走,不如,一起吧?!?/br> 他年紀尚小,身份尊貴,且不擅于武學。所以讓他騎馬而行有些困難。 他是坐了車子過來的。 藺君瀾還沒開口,楊可晴當先拍手叫好:“有道理有道理。小華華的車子很舒服,剛好讓槿jiejie跟著坐一坐?!?/br> 楊可晴在輩分上要算是藺松華的表姑姑。 小皇孫聽自己的表姑姑叫元槿“jiejie”,下意識地就道:“槿姨姨坐我的車子好了。我的車子很舒服的?!?/br> 聽到他那一聲喚,藺君泓惱得眼里頭直冒火。 哦,他是“小舅舅”的時候,她是“槿jiejie”。 如今他是“小爺爺”了,她居然成了“槿姨姨”? 這輩分怎么就總岔著一個呢?! 端王爺郁悶了。 后果很嚴重。 看到臉色鐵青的藺君泓,誰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了。不過,大家心里都有一個念頭。 這個時候,千萬別惹他生氣。他想做什么,順著他來就好了。 于是他剛提出要送元槿回家,元槿就十分爽快地答應下來。 因著不想惹怒端王爺,一路過去,元槿都頗為小心謹慎,說話的時候也仔細揣摩了下,努力不去觸怒他。 藺君泓看她又恢復了小心翼翼的模樣,心里諸多滋味涌上心頭。 有心想要和她解釋一番,但聽藺松華一口一個的乖巧無比的“槿姨姨”,他的心就怎么也沒法冷靜下來。于是臉色更加黑沉如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