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傲嬌了這么多天,此時更是得到了敵方大將的致歉,黃忠覺得差不多了,再端下去就矯情了,于是他長嘆一聲,降了。 太史慈和魏延對視一眼,十分開心,終于可以不用再叨逼叨了。 在黃忠投降的當天下午,賈詡和韓當乘船來到了洞庭湖大營之中。 雖然之前給太史慈寫了勸降指南,但想到太史慈的智商問題,賈詡懷疑即使照本宣科,太史慈也很有可能把事情搞錯,于是他就不放心地過來看看了。而孫策那邊為了安撫黃蓋和程普的不滿,韓當干脆申請跟賈詡一起出差。 拿下長沙郡也是大事情,孫策想了想便同意了二人的提議,早些安撫收攏長沙,他們還能多一個有力的后方保障地。 當賈詡看到太史慈竟然把黃忠勸降了之后,他略微有些驚訝,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邊太史慈,看著他笑的春光燦爛露出八顆大白牙的樣子,賈詡恍惚間覺得自己看見了張繡。 嗯,智商差不多,幸運值貌似也差不多哦。 說起來益州的武將們除了周瑜和趙云外,基本上全是傻白甜款的呢。 沈嫻作為主公被摘出了武將的范疇。 為了保險起見,賈詡和韓當還是邀請黃忠談了一下午。他們三人說了點什么太史慈并不知道,只是當談話結束后,黃忠似乎變了一個人的樣子,他一掃之前悶悶不樂的表現,簡直變得神采飛揚起來。 太史慈和魏延湊在一起偷偷地交流身為傻白甜的心得:賈詡這個人太可怕了絕對不能惹他! 賈詡頂著太史慈和魏延古怪的目光淡然道:“韓玄既已投降,我此番前來,便主要是助韓將軍安撫長沙的?!?/br> 韓將軍指的是韓當。 停頓了一下,賈詡問黃忠和魏延:“你們二位是隨我們前往長沙呢?還是留在此處跟隨子義呢?” “我留下?!?/br> 魏延干脆地說道。他剛剛投奔新勢力,迫切地需要打仗掙點軍功來提升自己的地位,怎么可能希望自己被調去后方變相雪藏啊。 像是早已知道太史慈的選擇,賈詡微笑著點點頭,并沒有意外的神情。 “我……”黃忠張了張嘴,他猶豫片刻后便堅定地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去廬江?!?/br> 太史慈和魏延驚訝地對視一眼,魏延完全不明白廬江有什么好去的,太史慈卻覺得可能是沈嫻那里出了事。 “主公怎么了么?”太史慈擔憂地問道。 賈詡搖搖頭:“她很好,但以防萬一?!?/br> 看著太史慈不解的眼神,賈詡難得好心地多說了一句話:“前兩天兗州有使者去了廬江?!?/br> 前兩天?太史慈算算功夫,發現賈詡指的“前兩天”應該是曹cao帶兵進攻徐州之前。原本太史慈只是覺得曹cao這個時候進攻兗州有點不明智,但經過賈詡一提,這兩個時間點頓時微妙了起來。雖然太史慈暫且看不出其中的深刻含義,但直覺告訴他,很可能跟沈嫻有一定關系。 太史慈不再多問,他點點頭。魏延雖然很好奇,可看著賈詡那副似笑非笑的模樣,一向話嘮的他竟然不敢開口了。 賈詡走后,魏延忽然問太史慈:“主公?主公不是孫伯符么?他不在西陵?怎么漢升兄要去廬江???” “孫伯符?不是啊?!碧反纫荒樸等坏乜粗貉樱骸拔覀冎鞴莿⑸逃饎⒋笕税?!” “啥玩意兒?!” 于是賈詡和韓當去了長沙安撫百姓穩定后方,與留在豫章的周瑜捅了個氣兒;太史慈帶著魏延繼續守在洞庭湖練水軍,準備隨時出兵支援孫策;黃忠則帶著兩千兵馬北上廬江,去找沈嫻。 黃忠到達廬江的當天,劉繇熱情地接待了他。只有劉繇跟沈嫻兩個人在廬江實在是太危險了,上次要不是華佗出手及時,又有郭嘉和賈詡暗中運作,沈嫻就得被戲志才威脅坑了。當時哪怕廬江的兵馬夠多也好啊,他們有底氣了至少打起來不慌張。 黃忠的出現不僅解決了兵馬的問題,還解決了帶兵的人選。劉繇作為一個文官是不怎么會帶兵的,他也不放心沈嫻親自上場,有人能當先鋒最好不過了。 沈嫻看過賈詡的信后才知道太史慈干了點兒什么事,她頓時哭笑不得,收了黃忠當然是好事,然而魏延…… 不不不不能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給他一個機會吧!沈嫻默默地念叨,于是她暫且放下了沒見過面的魏延,觀察著站在堂中的黃忠。 黃忠同時也在偷偷看沈嫻。 密談的那天下午賈詡就向黃忠科普了沈嫻的性別,雖然天下聞名的劉商羽由男變女這點讓人難以接受,黃忠還是努力把信息消化掉了。 不過見到真人后,黃忠依舊覺得有些不真實。 沈嫻長得臉嫩,她現在又很年輕,如果在其他地方遇到,看起來就是個漂亮可愛的小姑娘,還是誰都喜歡掐一把臉蛋的那種。 這種長相當皇后沒問題,當主公……看著就有點坑了。 因為沈嫻長得并沒有什么威懾力,還很容易讓某些不良分子產生不好的想法。 郭嘉表示膝蓋中了一箭。 在與賈詡和韓當密談之后,黃忠很清楚這兩位不是什么看臉的膚淺之輩,而且沈嫻麾下還有好多能人志士呢,他們肯定都知道沈嫻是個女孩,卻依舊選擇追隨她,這也是一句幸運能解釋得了的嗎? 當年的益州內亂中,是沈嫻親自帶兵打回去逼下了劉璋,這本身就是很有魄力的行為了。內亂結束后沈嫻得到了朝廷的封賞,成為名正言順的益州牧,后來又陸續被加封了爵位和官銜,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朝廷的使者們難道看不出來沈嫻是個女性?看出來了將其報告給皇帝,沈嫻依舊得到了官位和爵位,這就很讓人深思了。 總之黃忠決定既來之則安之,先看看再說,如果沈嫻不值得跟隨,他再離開不就好了? 就在黃忠來到廬江不久后,孫策和樊稠的對決終于在烏林江畔正式打響了。 第87章 【084】赤壁之戰 黃忠送來的賈詡的信里面除了寫太史慈的各種幸運s事件外,還寫了一件事,那就是樊稠的大軍已經在烏林岸集結完畢,水軍訓練開戰得如火如荼,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要跟孫策打起來。 沈嫻扒著地圖找到了烏林的位置后,再看看孫策扎營的地方,就開始長吁短嘆起來。 把戰場設在這個地方,這是要火燒赤壁嗎? 孫策那邊確實在煩惱該怎么攻破樊稠的反擊。 江夏郡被孫策砍瓜切菜一樣打得差點兒全面失守這件事給劉表敲響了警鐘,若不是他老人家最近身體不好躺到床上去了,他肯定會親自帶兵前來而不是委派懷有二心的樊稠。 但即使主帥與州牧離心,樊稠帶來抗擊孫策的水軍卻是荊州最精銳的水軍部隊,畢竟一旦讓孫策把江夏拿下來了,他的選項就變得多了起來,既可以選擇進攻南郡揍黃祖(劉表覺得這個可能性比較高),也可以選擇北上南陽郡打劉表的老巢。 荊州水軍的戰斗力提升了不止一個等級,各個卷袖子卯足勁兒要報仇,戰斗力變得與孫策他們勢均力敵起來。但孫策在西陵城休整了很長時間,還把周圍的地形都勘察了個遍,充分掌握了戰場形勢,所以并不太怕這些氣勢洶洶的荊州水軍們。在經過幾次試探的交鋒后,不用其他人提意見,孫策自己就得出了不能硬拼,要智取的結論。 郭嘉還好,黃蓋他們這些對孫策寄予厚望的人簡直要激動得熱淚盈眶了。公子你終于學會智取了!沒白教??! 孫策:說的我宛如一個智障似的。 在孫策破天荒地決定了不以暴力帶著軍隊轟隆隆碾壓過去、而是要智取之后……他就把這個智取的具體cao作方案扔給郭嘉去制定了。 看著面無表情的郭嘉,孫策表示你在開什么玩笑!我可是個武將耶!動腦子的活難道不是你們謀士們的嗎? 面對如此厚顏無恥的孫策,郭嘉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他長嘆一聲剛想認命地出主意,忽然腦海中有個念頭一轉。 于是郭嘉笑了笑,他走到桌案前扯過宣紙鋪陳開來,提筆寫信。 “你這是要做什么?”孫策興致勃勃地湊了過去:“寫計劃嗎?” 沈嫻喜歡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在紙上記得密密麻麻的,孫策雖然覺得這樣很煩,但看起來確實一目了然了不少,比記在腦子里面要靠譜點。 “寫信?!惫蔚卣f道:“樊義明短時間內不會進攻,他在等著我們出手呢,為了保險起見這件事情我們可以詢問一下其他人?!?/br> 孫策挑眉:“比如?” “比如公瑾?!惫喂P走游龍,他頭也不抬地說道:“比如文和,比如主公?!?/br> “對哦,問問三妹吧!她也挺聰明的呢?!睂O策摸了摸自己的頭:“好久不見了我還挺想她的,哎奉孝,你寫完了別封口,我在上面加兩句話啊?!?/br> 是挺聰明的,跟你比起來。 郭嘉嘴還沒撇完,就聽到了孫策說很想沈嫻所以要加兩句話,于是手上不由自主地停頓了片刻,就這么在宣紙上落下了一滴很大的墨跡。 郭嘉:“……” 孫策發現郭嘉忽然臉色扭曲地停止了寫信,于是他好奇地探頭看了看。目光在大大的墨跡上停留了幾秒鐘后,孫策眨巴著自己那雙大眼睛瞅著郭嘉,真誠地說道:“咦?臟啦?那把這封信給公瑾吧哈哈哈?!?/br> 郭嘉:我要是周公瑾我一定打死你。 在孫策的強烈要求之下,那封有污跡的信真的被送往了豫章郡由周瑜簽收。其余干凈正常的信則分別送給了沈嫻、賈詡和蔡琰。 沈嫻經過思考后,將手中的兵權分了一部分交給黃忠,讓他去做了以前趙云干的活。黃忠也不挑,當初他跟賈詡談好就是來廬江保護沈嫻的,沈嫻讓他干嘛他就干嘛,還能趁機觀察一下這位新主公人怎么樣。 一開始黃忠覺得沈嫻沒什么特別的,看起來就是個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小姑娘。她每天很規律地起床,在院子里練習一個時辰的武藝(槍法耍得不錯),在書房里彈彈琴陶冶情cao(有些曲子難聽得突破天際,有些曲子卻很悅耳,也不知道是為什么),然后再批改一下劉繇送來的公文,一上午就這么過去了;吃過午飯后沈嫻會上街巡查一番,沒什么固定路線,走哪兒算哪兒,巡查期間會做一些與民同樂的事情,比如跟百姓們打打招呼,聽聽大家扯家長里短,逗逗孩子玩之類的。 有時會遇上突發狀況——當街告狀,這時沈嫻會果斷派巡邏侍衛們迅速控制住心情激動的吃瓜群眾,再把當事人請去太守府,同時把舒城的縣令找來一起聽聽故事,有仇報仇有怨抱怨,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不過這時候黃忠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盡管沈嫻多數時候是微笑著的,縣令卻總在暗搓搓地打哆嗦。 黃忠實在是不懂一個漂亮妹子有什么好害怕的,盡管她是益州牧。 廬江的日子就這么一天天過去了,比起戰火紛飛的江夏和南郡等地,廬江簡直是世外桃源,有時黃忠甚至會產生一種“天下如此和平百姓安居樂業”的錯覺,他在長沙郡跟韓玄天天斗心眼的時候、被催著去洞庭湖跟太史慈打仗的時候從來沒想到自己有天還能過上這種美好的生活。 當然這種短暫的和平只是個錯覺罷了,天下十三州依舊烽煙四起,廬江也只是被各方勢力拉扯著維持在了一個詭異的平衡點上,沈嫻天天都在等這個平衡什么時候被打破。 然后沈嫻等來了郭嘉的信。 一如既往的公、事、公、辦!而且這次信里連調情的話都、沒、有、了! 沈嫻坐著生了一通莫名其妙的悶氣后重新將郭嘉的信看了一遍,她發現這是一封請示信,郭嘉在信中說,因為樊稠率領的荊州水軍水戰的能力也很強,雙方實力相當且軍隊人數相當,硬碰硬并非良策,便想智取,問問有沒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說一下,大家集思廣益嘛。 想良策難道不是你郭嘉的拿手好戲嗎?怎么還會寫信四處問?是不是就想給我寫信但是拉不下臉于是找了個借口呀。沈嫻一邊自戀地想,一邊捏著信走到了地圖前。 這個問題之前黃忠來的時候沈嫻就考慮過了?,F在孫策和樊稠駐軍的位置十分微妙,樊稠在長江北岸的烏林水邊扎下營寨,而孫策則把營寨扎在了西陵城外不遠處的南岸赤壁。 簡直像是宿命啊。 “這里是樊義明的部隊,這里是我們的,據說雙方勢均力敵,看看有沒有什么好的破敵之法?” 既然郭嘉要集思廣益,沈嫻就把黃忠和劉繇找來一同參詳此事。 劉繇是北方人,來到南方的時間不長,不太了解南方的情況,便沒有貿然開口。而黃忠這南陽人雖然也不在長江南邊,但他在長沙待得時間長,于是先發言。 “六月這季節是長江的雨季,高溫多雨,氣候潮濕,容易決口發洪水?!秉S忠看著赤壁和烏林的位置說道:“我離開洞庭湖的時候,文和先生安排了太史將軍去修各處的堤壩,也是怕洪澇災害突發,波及百姓?!?/br> 看著黃忠微蹙的眉頭,沈嫻問道:“你的意思……現在不適合在長江上打水仗?” 黃忠點點頭:“是的,長江水流湍急,平時行船都很容易出事,更別說打仗了,這是天然的屏障?!?/br> “那也不能就停在這兒啊?!鄙驄篃o奈道:“不過你說得確實不錯,水上打仗不方便……要不然引他們上岸怎么樣?” “上岸?”劉繇目光一亮,他沉吟道:“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子義不是在洞庭湖那邊嗎?可以讓他們提前埋伏,一旦把敵人誘上江岸,便可以兩邊包抄斷絕后路?!?/br> “不止如此,樊義明此番前來,大軍的供給是從江陵城抽調的,”沈嫻拍了拍手:“如果大哥他們動作快點,在江陵那邊覺察之前便把樊義明的軍隊消滅,我們就可以冒充兵敗的荊州兵混入江陵城,里應外合將其一舉攻破,沒了這個后方的根據地,昭姬那邊的也可解圍了?!?/br> 黃忠看著沈嫻侃侃而談時自信的模樣,忽然微微笑了笑。 “……計劃大致如此,不過此事須得再參詳一下,我們來好好看看……” 沈嫻之前是想著用火攻來的,本來嘛,在赤壁打仗不用火燒,怎么還能對得起這地方的名字呢?但是仔細一想完全沒有必要,也不太可能完全套路赤壁之戰。 首先歷史上的周瑜燒曹老板時,孫劉聯軍處于弱勢,需要用計策來消耗大量的敵軍,也正是因為他們處在劣勢,詐降之計才能順理成章地實施,不會給人以突兀之感。但現在孫策跟樊稠勢均力敵,投降什么的看起來就很不靠譜,不太容易被人相信。 然后歷史上的赤壁之戰是跟曹老板打的,這位北方人不太懂行情,為了北方軍士們著想把戰船用鐵鎖連起來形成了一片大營。但現在孫策的對手是樊稠不是曹cao,樊稠雖然也不太擅長水戰,可蔡瑁擅長啊,而且荊州的水軍也是久經水戰的考驗,完全不會犯曹老板鐵索連環的錯誤。 最后,歷史上這場戰爭發生在冬季,那時天氣干燥柴火易燃,不像現在是六月份,氣候潮濕溫熱還多雨。如果用火攻,好不容易燃起來了,結果燒著燒著下雨了,那不就白燒了嗎? 所以火攻之計是不現實的,沈嫻也只好放棄了火燒赤壁的打算,重新考慮別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