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外婆,還有啊,當時招我入宣中的教務處張老師,這學期升為副校長了。他之前還來過咱們家的?!?/br> 外婆終于笑了:“張老師人很好,好人也是有好報的?!?/br> “嗯嗯,外婆,我也這么覺得?!?/br> 唐宓的母親在她七歲年去世,之后祖孫兩人相依為命。 外婆雖然是農民,字都不認識幾個,但她對知識有著樸素的認識——書是不可能不讀的,不讀書,一輩子也就陷在農村里了,連個翻身的機會都沒有。從唐宓小時候開始,外婆就節衣縮食,供她讀書。 農民能夠掙到的錢也不多,無非守著一畝三分地勞作——堪稱產出比最低的職業。但好在唐宓本人十分爭氣,或者正如別人所說,她天生是個讀書的苗子,記憶力好,領悟力絕佳,從小到大,成績都是翹楚,中考時考了全縣第一,被前來招生的宣州實驗中學的老師看中,去了宣州讀書。 唐家村地處嘉臺縣的西南邊,南北兩面環山,東西兩面鄰水,是山美水靈的好去處。 但這美麗的地形限制了經濟的發展,農村里也是空空蕩蕩,年輕人都外出去省城或者更繁華的地方務工,唐家村的很多田地就空閑了下來,經濟發展跟不上,農民的生活尤其辛苦。但幾年前,穿山隧道終于打通,寬闊的公路也在數年之后通到了唐家村,有限公路之后,經濟也慢慢地發展了——然后村子里也開了會,提倡村民養鴨致富。 鴨rou和鴨蛋都比雞rou雞蛋貴一些,喂養得法的話,鴨子每天可以產一只蛋,年底還可以賣。外婆想著自家還有一個等著上大學的孫女,也活動了心思,她和村子里的其他人一樣,年齡一大把了才開始學習試著養鴨子。 鴨子要吃稻谷玉米才長得好,考慮到現在村里空閑的地方也多,外婆就承包了地,多種稻谷養鴨子。幾年下來,雖然有些波折,也慢慢養了三四百只。 養鴨致富的確是個不錯的辦法,唐家村地方靈,連養出來的鴨蛋都比別地大,每周都有固定的人前來收購。 鴨舍就在土樓的一層,平時非常吵,但是習慣了,也就不覺得。 夜晚十一點,唐宓躺在床上,聽著最后一只鴨子停止了叫喊,也慢慢沉入了夢鄉。 唐宓起了個大早,她準備去廚房給外婆做一頓早飯,可是沒想到外婆已經在廚房忙碌起來了。晨光中,外婆的白發如此顯眼。 “外婆你不用這么辛苦?!碧棋嫡f,“我現在拿著學校的助學金。上大學之后也可以申請助學金,你平時好好休息吧。這些鴨子……不用再養了?!?/br> 外婆瞪她一眼:“不養鴨子,我這個老婆子還能去干什么?我哪有那么老,需要休息了?” 唐宓語塞:“我是說,可以少養點兒啊,不用那么辛苦啊?!?/br> “你懂什么?”外婆不高興了,“一只是養,百只也是養。養多少都是一樣的?!?/br> “這怎么能一樣呢?” “你干過幾天農活啊?批評我了?” 唐宓啞然。外婆的執拗全村有名,從來聽不進她的話。 “那,我放鴨子去田里了?!?/br> 在其他村人早就蓋上了磚瓦房的時候,唐家祖孫倆的屋子依然破舊,為了養鴨子,外婆只保留了必要的廚房、睡覺的臥室和兩間谷倉,剩下一樓的房間都改成了鴨舍。 清晨的陽光下,鴨子們也漸漸醒來了,唐宓打開鴨舍,鴨子們爭先恐后一扭一扭地跑了出來。她背著背簍,趕著大白鴨進入外婆承包的那幾畝稻田,幾百只大白鴨很有秩序地、一扭一扭地跳到一望無際的碧綠稻田中嬉戲。 唐宓忍不住笑了,只覺得自己置身大草原牧羊。 唐家村種植水稻,一年二熟,鴨子幾乎都是放在稻田中養殖的,白天就在稻田里吃蟲子和雜草,晚上再趕回鴨舍里,回圈時喂一次就夠。 清晨是勞動的時節,村民們都笑著跟她打招呼:“唐宓啊,回來看外婆啦?!?/br> 她自小在這個村子里長大,村民都很熟悉她。 唐宓一邊圍著圍欄,一邊微笑回答:“是啊?!?/br> 唐家村坐落于群山之中,山中泉水小溪無數,然后通通匯集到山下,形成了小河流,河邊楊柳青青,美麗非常。她背著背簍走到不遠處的溪水邊,取出外婆的衣服,把衣服泡在山泉的凹處,然后在岸邊坐下來,順便翻開英語詞典背單詞。 隔壁的一嬸戴著草帽從韭菜田里直起身來,笑著說:“果然是讀書人,什么時候也不忘記看書啊?!?/br> “二嬸?!碧棋德冻鰝€大大的笑容,“多看看吧,我明年要高考了啊?!?/br> “你成績很好,又不用擔心考試,哪我家個笨娃,明年就要考高中了,現在天天玩,都不知道他能不能考上好點兒的高中啊。愁死了?!?/br> 二嬸家的“一娃”大名唐小剛,比唐宓小了兩歲,和唐宓一起長大,兩個孩子一直很是親近。唐小剛并不是如他母親所說是個“笨娃”,他現在在鎮上的初中念書,學習相當不錯。 唐宓說:“小剛在家嗎?下午的時候我去檢查他的作業?!?/br> “那就麻煩你啦?!?/br> “沒事的,二嬸,您平時幫助外婆,我感激您都來不及?!?/br> “哎……”二嬸放低聲音,用一種隱秘的口吻道,“說起來,你在城里,見過你舅舅沒?” “沒有?!?/br> “你二叔不是在宣州城里打工嘛,我聽你二叔說,你舅舅做官越做越大了啊!” 農村人大抵弄不清楚舅舅是做什么的,也只能模模糊糊說一句“官”很大了。 “二嬸,舅舅的官再大,和我們都沒有關系?!?/br> “你二叔說你舅舅現在可厲害了,出入都是司機接送,一幫人上趕著巴結他,很威風啊。你二叔根本不敢跟他打招呼?!?/br> 唐宓沒作聲。她能想象一幕。 “我們這些村子里的老鄉親,衛東看不上也沒什么可說的,但他可真是有了媳婦忘了娘,對你外婆、對你,真是狠心啊?!倍鹩謬@了口氣,幾乎是自言自語般感慨,你家窮,你外公又病……你外婆拉扯兩個孩子,吃了多少苦?你媽為了供他讀書放棄了上大學呢……衛東現在翻臉不認人,真夠讓人寒心的?!?/br> 聽到二嬸的嘆氣聲,唐宓默然無語。 “唉,也輪不到我來跟你一個小孩子說這些……我這做長輩的也不像話啊?!?/br> 二嬸說的事情,她很清楚。唐宓的外婆從來不是訴苦的人,家里的種種家丑也不會宣之于口,但小鄉村里根本沒什么秘密,人人都有眼睛,什么都看得清楚,什么消息也傳得更快。她從小到大,都是聽著這些故事長大的。 村子里的人看著祖孫倆相依為命,也是頗為感慨。若只是窮苦的話,倒也沒那么值得同情,畢竟鄉下的農民們,家境也都差不多,可唐宓家不一樣,的的確確是出了一個人才的。唐宓的外公去得早,給外婆留下一子一女,外婆辛苦拉扯一子一女長大,吃苦受累供兒子唐衛東讀書,考上了名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