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具體倆人說了什么不得而知,但唯一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當何大人開門想要傳當天那位傳話的小廝進去對質時,下人回報的消息,是那人早已死透了。 曹仝告訴易北的原話,是: "當時何大人那個臉色啊,都綠了。" "也是時候把我與易賢聯系的消息,稍稍透露一點給晉商了。" 臨近過年,天氣越發陰冷,王府早就開始燒地龍,王爺的書房和王妃的臥室是重點照顧對象,每日折枝的梅花都會換上枝頭開得最艷麗的那一枝。 袁麓漸漸習慣了在王爺書房里坐著說話,和曹仝的關系也越來越好。 "已經在辦了,偽造的書信從半月前開始就在傳,鴿子也是養熟了的,正巧會從謝府飛過,我早在一個月前就和謝小公子提過烤乳鴿,臨近過年,王爺也該給大家放假回家團年了。" 易北點點頭,表示袁麓辦事自己很放心。 "只是今年你就沒辦法回去了,在王府委屈一年罷,我讓人給你騰間房出來。" 曹仝挑著袁麓看不見的角度,拼了命的給易北使眼色。 后者嘆了口氣,沖他點點頭。 "左不過曹仝也不回去,我打掃出他隔壁的屋子,你們兩個也可以有個伴兒。" 袁麓對于自己會住到哪里毫不在意,道了聲謝,腦子還在想晉商會不會被這件事情絆住,而沒有太多空閑去查林臻買鹽的事情。 "謝老爺居然還沒有來。" 按照之前的速度,易北覺得,謝老爺從何府出來之后就會往王府來,如今隔了三天還沒動靜,著實讓人覺得有些不安。 是晉商看出了什么破綻? 還是他低估了謝老爺和郡守之間的信任? 亦或是京中有了什么新的動靜? "不急,如今謝老爺來與不來,林侍衛那兒情形都不錯,如今只要防著林侍衛府上的鹽庫,也就是了。" 袁麓從頭到尾又想了一遍,覺得謝家即便是有懷疑,也不會看出什么破綻來,畢竟府中近衛軍那么多,易北前陣子又以大家辛苦了為由,分批放回去過年,就算是有心想查王府的人數,這會兒也查不出什么來了。 謝老爺之所以不來,一來可能是晉商有所懷疑,二來也很有可能他在打別的主意,三來也是試探王府之意。 易北只要自己沉得住氣,基本上不會露出什么破綻。 "林臻那兒怎么樣?" 做戲要做全套,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有什么人在王府附近盯著,所以林臻從來不來王府,正門側門暗門統統不走,聯系的事兒歸曹仝單線去找,又或者是去錢莊隔壁的當鋪隨便碰碰運氣。 曹仝攤攤手。 "說是不錯,第一批鹽賣得不錯,第二批突然增加了不少的單子,很多人打聽到他這兒鹽價低,特意找他來收。" 袁麓低頭喝茶,悠悠提了一嘴。 "謝氏鹽業幾乎已經遍布整個江南。" 易北頓時會意。 "林臻的賬本呢,有么?" 商人想要坑人,還要坑得讓人抓不住把柄,最方便也是最順手的方法,就是拿錢砸到對方破產。 謝老爺手上有人有錢,讓人多下訂之后再想辦法坑上林臻一把,逼得人沒辦法在期限之內拿出那么多鹽來,信譽一沒,原本好不容易才拉攏住的客人自然就跑了。 雖然說他不知道哪些是謝老爺派來的人,但謝氏的產業大多集中在江南一帶,看一看大致的方位,再篩選一下莫名其妙冒出來的商家,也大致有數了。 這是明擺著欺負林臻才剛剛進這一行,根基還不穩出的齷齪手段,只要撐過這一次,聲名也就起來了。 袁麓慢吞吞的從屁股后頭摸出厚厚一大本賬冊。 "昨天出府,剛巧碰到曹兄去找林侍衛,我就托他幫我要來帳本看了看,原物已經歸還,這是臣下抄錄的一份,有可疑的商家都已經拿紅筆圈出來了,殿下再看看,是不是還有漏掉的。" 曹仝偷偷拉了拉袁麓。 "多謝了,只是這種事情你沒必要扯上我,殿下一聽就知道肯定不是我能想得出來的。" 雖然曹仝并沒有在王府的官員里掛名,但從身份上而言,他和袁麓基本平齊,倆人在一起和諧共事是沒錯,但也不存在誰指使誰干什么,更何況這種事情是涉及秘密的傳遞。 袁麓不可能打著易北的旗號去讓曹仝拿帳本,更不可能以私交的情份拜托他做這件事。 有功勞大家平攤這一點上的確很能讓人承情,但從根本上而言,曹仝也不需要承這個情。 "我跟著你猜到林侍衛和你碰頭的地方,然后背著殿下去找人,這種事情說出來更惱火。" 袁麓也偏了偏頭,撞了曹仝一下。 "所以只能委屈你了。" 曹仝:"……" 他就知道,這些個謀士大臣就沒一個好東西,他還當是袁麓要給他一起邀功,沒想到人家是想讓他背鍋! 易北忙著看帳冊,沒空理會下面倆人的彎彎繞。 "不過你怎么知道殿下會看帳冊的?" 曹仝原本對自己的智商還是很有自信的,但自從認識了袁麓,他就和敞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一樣,智商被徹底碾壓,現在也服氣了。 丫就是比人聰明,這還能說什么? "林侍衛是新入商圈,又摸不清底細,按照正常慣例來說是很難融入進來的,但如今大家竟然接受得這么迅速,本來就很讓人生疑,何況是鹽生意這種敏感的東西,就更難了,現在大家都認識了這么一號人物,謝老爺想發難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那么,退而求其次,在他還沒做大之前,扼殺掉就變成了最好的選擇,晉商大概是對殿下生疑了,但謝老爺暫時還不會,所以晉商只會對謝老爺說,不妨先用自己的方式,看看能不能解決掉林侍衛,一來也不會太過于麻煩殿下,二來也是試探之意,三來萬一此事辦得好,殿下也會對謝老爺刮目相看,這種計策謝老爺是能夠接受的,所以也解釋了為何最近謝老爺一直都沒露面,想要知道謝老爺在做什么,去謝家親耳聽一聽是最直接的,但這種方法風險太大,也不一定能聽出什么來,所以,只能從謝老爺想要坑的對象入手,最容易看出東西來的就是帳冊,里面所有的商戶往來記錄都會有,帳冊我已看過,又和謝小公子聊過幾次,和謝氏交好的商戶大概打探到了一些,以謝老爺自己的實力,這種方法是最穩妥的。" 曹仝點頭受教。 "謝老爺這次的手筆還挺大的。" 易北看完紅圈上的名單,合上帳冊,輕輕笑了笑。 "所以臣下就要恭喜殿下了。" 晉商撇下曹仝,把話題引上了另一個他完全聽不懂的方向。 易北唔了一聲。 "謝老爺這次下了血本,若林侍衛能熬過去,那么,虧的可就是謝老爺了。" 硬生生被自己拱手送出去那么多的生意,自己的鹽壓在手里賣不出去,大概會被慪到吐血。 "殿下不是一直在愁沒有機會么,現如今就是一個機會。" 曹仝狠狠剜了袁麓一眼,讓他說得慢一些,好歹解釋清楚,不要讓他產生那么強烈的智商上的落差。 袁麓嘆了一口氣,果真放慢了速度,開始解釋。 "若謝老爺在這一次吃了虧,最大的也是最明顯的好處,就是林侍衛徹底站穩腳跟,商戶會和他買煙,他也可以自己盤下店鋪來擴大經營,此為其一。其二便是晉商的話在謝老爺心中的分量會大打折扣,這件事殿下完全沒有插手,自然也就撇清了嫌疑,謝老爺會更信任殿下,而對于晉商則會越加不滿。其三,謝老爺有損失,一時半會填補不上虧空,又怕京中責怪,此時謝老爺與晉商已起嫌隙,他的話未必會聽,與京中的聯系便會有隙可循,若是殿下能偽造消息,讓謝老爺誤以為京中隱隱有替換之意,便可順理成章介入鹽業,以官家名義為媒,發行票據,一來可以讓謝老爺借官家之名打壓林臻,二來鹽票在手,不愁將來無法將謝老爺捏在手心。" 易北看著袁麓,似笑非笑。 "依你之見,我現在只需要等著謝老爺自己上門?" 袁麓搖搖頭。 "自然不可,晉商厲害,未必不會猜出殿下打算,所以林侍衛那邊要加緊了,必須要趁謝老爺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就已經坐大,這樣才最穩妥。" 易北沉吟片刻,決定果然自己還是去問問江梨,到底最近煮出了多少鹽,夠不夠袁麓這種大手筆。 畢竟錢要撒,人要用,東西也必須跟上,才能扛得住謝老爺這種損招兒啊。 第136章 提議 袁麓的工作做得很是細致,除開勾出大概可疑的商家,還盡職盡責的算出了林臻應對所需的鹽數,一并連漕幫如何打太極都寫得清清楚楚,易北稍稍對了一下,沒有錯漏,直接拿著去問江梨。 畢竟鹽都是在聽佛小院里煮出來的,能有多少,沒有人能比江梨更清楚。 后者看了看數字,又想了想,咬咬牙。 "不如最近以要點長明燈祭祖祈福為由,給聽佛院多加三成的柴火預算,若是覺得如此使費怕被看出來,那就只能讓近衛軍自己去砍了。" 反正有那么多人在,分出一部分上山砍砍柴,也算是娛樂了。 "用了新法煮鹽,時間比舊法快,用火也省些,臨近過年了,王府的炭火使費也該漲一漲,官員們辦事的地方炭盆不夠用,多添些也是好的,把柴火分攤一部分在王府,大概也能瞞得過去。" 江梨迅速想了想王府最近的周轉開支,很快拿出解決方案。 "只是如此一來,鹽量不是幾個散戶就能夠拿得出來的,這一點怕是瞞不過去了。" 易北搖搖頭,表示這個已經不是事兒了。 n "林臻現在生意做得不錯,表現出來的也是財大氣粗,何況他現在買下鹽田,又招了一批鹽戶為他煮鹽,和剛來的時候已經不同了,就算是鹽量有些出入,謝老爺以為他背后有別人撐腰,有曹仝在,漕運那邊完全可以作假,不怕他想歪,就怕他蠢,沒想到這一點。" 江梨放下心來,當即和易北保證,煮鹽不是事兒,只要謝老爺敢讓人來買,她就是砸鍋賣鐵也得把鹽給煮足了。 有袁麓調配,曹仝全力加強林府的暗中護衛,甚至還特意和易北借了孟陵來指點如何布防。 臨近交貨時期,曹仝一共在林府抓到了三個縱火的,兩個鑿房頂的,五個偷偷摸摸挖洞的,順帶繳獲一堆妄圖以次充好混進來偷鹽的小賊。 所有人都被暴揍一頓,忠心的當場弄死,不忠心的直接喂毒逼他反水,回去告訴主子一切準備妥當,包管林臻到時候絕對一點好鹽都交不出來。 曹仝親自上陣,盯著林臻的貨運,包管絕對不會有人在中途調包。 一切準備妥當,只等最后答案揭曉的那一刻。 兩個月后,林臻如約交鹽。 二十天后,新年,王府設宴,款待當地鄉紳官員,賓主盡歡,其樂融融。 謝老爺強顏歡笑,席終人散之后讓夫人先行回府,自己死皮賴臉借口醉酒留下來,拉著易北的手不放人。 "謝老爺這是怎么了?" 送完最后一波夫人之后,江梨過來看了一次,意思意思送了點醒酒湯過來,就吩咐人打掃廂房出來給謝老爺住下。 易北連拖帶拽,謝老爺死活就是不往廂房方向挪步子,一路指向都在往書房跑。 "王爺,草民無能,不能為王爺分憂,反而還讓王爺掛心,草民有罪。" 江梨屏退眾人,讓孟陵去書房屋頂上趴著值夜,自己回房繼續算賬,看看這次宴請賺了多少,花銷多少,是否收支平衡。 謝老爺一進書房就醒了酒,跪在地上號啕大哭,只差沒有撲過來抱緊易北大腿。 易北被謝老爺的夸張架勢嚇了一跳,趕緊沖上來扶人。 "大過年的,本王可沒有多余的紅包給謝老封了,快起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