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
第123章 二貨 曹仝的動作很快。 不過短短半月的功夫,一群武功還不錯的家丁,和幾個武功很不錯的江湖人,混在陳管事教好了的仆從侍女中,光明正大的進了安樂王府。 江梨身邊總算不是只有光禿禿的一個碧云了,按照宮中一貫的取名成套原則,江梨給陳管事特意挑出來在自己身邊貼身服侍的三個侍女,分別取名朱華,白露,青霜。 一個管衣服首飾,一個管吃喝用度,一個管出門用具,一個管其他所有雜事。 府中只有一個女主人,沒有妾侍,也沒有想爬上男主人床上的妾侍,這種生活無疑是很好過的,陳管事毫不藏私,把自己畢生所學如何管錢管帳的手段,統統傾囊相授,務求在最短時間里,把最多的東西統統塞進江梨腦袋里。 畢竟易北承諾過他,不會讓他以一個死人的身份,窩在王府里過一輩子。 但王府確實也需要一個貼心的人來管事,陳管事看來看去,覺得只有王妃最合適。 而有了曹仝的鼎力支持,很多上不得臺面的事情,易北也終于不用只使喚孟陵和許都去干了。 "明明都是我的人,你怎么用起來這么順手。" 在漕運不太忙的時候,曹仝還是很清閑的,一直窩在王府的客房里,有事沒事去找易北閑扯,然后再苦哈哈的被易北使喚來,使喚去。 有了前一次摔了王妃最愛的瓷杯的慘痛教訓,曹仝干脆就不敢再碰易北房中的任何東西了,哪怕是坐凳子,都是小心翼翼只挨半邊屁股,生怕自己一個力大,壓塌了什么大師名作前朝古董。 所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曹仝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姑娘們哭,一哭起來就好像天塌了一樣,什么招都使不出來了。 彼時易北正忙著看郡守送上來的待選官員名單,還有里正呈上的品行皆佳的士子名冊,每個人名字后面都附了一大篇自己寫的,長篇累牘盡顯才華的自薦書,以及地方長官附在最后的評語,要從一大堆辭藻華麗的美化之詞里挑出對自己有用的真實信息來,這是個很大的工程。 易北看得眼暈,曹仝送來的人也被他指使得團團轉,今天去一趟哪個村查查哪個人是否身家清白,明天偷摸去蹲個點,看看最近有什么人秘密的和誰往來傳遞消息,忙得是腳不沾地。 "人是你選的,難道不是你特意選了對我脾氣的來么?既然都在一條船上,我翻船了對你也沒好處。" 易北連頭都沒抬,隨便找了個理由敷衍曹仝。 事實上,曹仝送來的人,有一大半他都熟。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這一批人里,過半數都是第二世時他打過交道的,誰忠心,誰機敏,誰力氣大,誰輕工好,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曹仝被易北這種你的人我就大大方方用了的自來熟弄得徹底沒了脾氣,左不過易北說的也是事實,從他在船上收了易北東西的那一刻起,即便他滿身是嘴來解釋他和安樂王不是一黨,也沒人會信。 那就干脆做實了這個假象算了。 "長言。" 曹仝百無聊賴的打了個哈欠,伸手打了個響指。 屋頂上飄下來一道青色身影,面無表情的看著曹仝。 "幫主有什么吩咐。" 曹仝架起二郎腿,一臉痞笑。 "爺餓了,要吃東街下午新烤第一爐里的第一只烤鴨。" 年輕男子無奈的嘆了口氣,轉身剛打算走,易北迅速抬頭。 "最近城里的騾車被征用得很多,我晚上要去謝老爺家看看,你順路就替我先看看環境,如果不順路,烤鴨就不用買了。" 長言長舒一口氣,抱拳領命,再沒多看曹仝一眼。 有很多時候,他們這群被曹仝送來給易北使喚的下屬,都覺得,從前他們還認為自家幫主挺上進的,雖說平時有點懶,但該他做的事兒也從沒含糊過,問題是,這人不怕不上進,就怕有對比。 和這位新上任的安樂王相比,自家幫主簡直就被秒成了渣渣,徹底變成了一只好吃懶做游手好閑的倒霉孩子。 看看自家幫主喊自己干的事兒,再看看人王爺。 要不怎么說人家能當王爺呢! 曹仝看著徹底變節的自家下屬,再看看當著自己這個正經老大是喚起自己下屬來毫不違和的易北,徹底幽怨了。 "王爺啊,我是把我最好的身家都拿出來押你身上了,你總得給我交個實底吧。" 易北剛好翻完一篇詞藻華美的歌頌賦,舒了口氣,抬頭就看到叱咤一方的漕運幫主目光幽怨的看著自己,活像個素了幾十年沒rou吃的寡婦,頓時只覺得背后涼颼颼的。 "什么實底,我要沒交實底至于管你要人用么,沒見我忙成什么樣兒了,別鬧了啊。" 曹仝作戲上癮,干脆捏了個蘭花指,假惺惺的拿兩根手指拭眼角那不存在的眼淚水。 "我這些個手下,王爺你什么都沒問就能把他們的脾性摸得一清二楚,別告訴我這么多人的底細,都是你那兩個侍衛查的。" 易北徹底被雷住了。 為什么他第二輩子不知道這貨是個逗比! 可問題是,這種我曾今在特定時候的未來和他們很熟的理由,讓他怎么拿出來解釋??! 曹仝還在忽閃忽閃著眼睛,等著易北給他個合理的解釋。 既然是在一條船上,那他就要看到對方的誠意,否則他也不介意一拍兩散,左不過散了之后,易北的損失比他大。 易北頭疼扶額。 "京中局勢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太子和五王不會坐視我坐大,賢妃不是我生母,只是我被從冷宮放出來后的養母,她的家族根本不可能為我提供任何實質上的助力,我的母妃在我很早的時候就被誅連全族,你倒是想一想,我被從冷宮放出來不過兩年多的時間,我倒是想去培養暗線勢力,我是有那個時間,還是有那個財力?" 想養一個暗衛出來,沒有個十來年從小養大,根本不能成,一來不會有那么忠心,二來也沒有那么好的武功和經驗。 更何況是養一群。 太子有錢,五王有時間,天子錢和時間都有,所以他們都能養出來一批只對自己效忠的暗中勢力,但自己是沒錢也沒時間,根本就不現實。 曹仝想了想,覺得也是這么個道理。 他在京中的暗線傳回來的消息,和易北提供的幾乎吻合,甚至易北說得更全,畢竟這些都是涉及宮中秘辛,宮外只能打探到一些邊邊角角的小道消息來佐證真相。 于是,曹大幫主,看著易北的目光,便十分同情。 "我還只需要和我爹留下的舊部磨一磨,沒想到你比我更慘。" 易北:"……" 這種聽上去是同情,但實際上充滿了看到你更慘我就開心了的情緒是怎么回事! "說起來,你晚上去謝老爺家做什么?可別怪我沒提醒你,這位謝老爺有位族兄,說起來是在京城里當大官的,背景大著呢。" 比起易北這個曾經的江湖人來說,曹仝這個半地頭蛇,很明顯要比他熟悉當地人情往來。 曹仝漫不經心的拿了易北桌上的紫檀擺件放在手上把玩。 "你的消息的確靈通,漕運那邊的確是有人來過,說最近會有一大批鹽要走水路,讓我早些把船空出來,還讓我多空幾條,別到時候裝不下。" 易北嗯了一聲。 "你說的那位謝老爺在京中的族兄是謝相吧,他家的嫡小姐現在是太子妃。" 他都不用看別的,只要看看這郡中的大姓,就知道這里誰才是老大。 有個姓謝的在這兒撐著,其他世家哪里還能爭得贏。 剛來的時候,許都已經在謝府蹲了好幾個晚上了,別說是看看鹽道生意的賬本,就連鹽商都沒逮到一個出入的,如今好不容易自己讓郡守放松一點警惕,看到一點苗頭,無論如何他也想親自去看一看。 "你是打算先拿謝老爺開刀?" 所謂擒賊先擒王,曹仝自己就是親身實踐了這一條,才有現在漕運的俯首帖耳,對于易北的打算,很容易就帶入了自己的經驗。 打擊謝老爺等于變相打擊謝相,打擊了謝相等于變相打擊太子,太子一倒,自己就有了上位的可能。 曹仝越想越覺得自己猜中了。 易北嘆了口氣。 "哪有那么容易,如今棣州鹽業上下守得和個鐵通一樣,連條縫都沒有,上來就朝姓謝的動手,不把自己磕得頭破血流不算完,若能僥幸成功便罷,若有一點失手,被京中太子得了消息,即便是不能當場把我殺之后快,只怕也要把我困在這封地,一直到他登基,我才能等到一紙貶斥或是賜死的詔書。" 易賢甚至天子都不敢隨意動的地方,如今他夸下??诮恿讼聛?,只能徐徐圖之。 如今自己來了也快一月,先前不敢動彈的這些人,也終于忍不住了。 總不能百姓都不吃鹽,陡然鹽池少了一塊供給,鹽價上漲,他們怎么可能眼睜睜的看著白花花的銀子都流去別人家的腰包,而自己手里直郵白花花咸到要死的鹽? 如今鹽戶手中壓鹽過多,鹽商不敢賣,自然也不敢收,孟陵出去轉悠的結果,是大部分鹽戶都待在家中無所事事,雖說鹽放在太陽底下也不會壞,但少賣一天,就少賺一天的銀子,商人逐利,怎能不急。 第124章 墻角 曹仝在易北書房等了一個下午,等回來了三撥自己的手下來回易北的話,也沒等回來自己的燒鴨。 感覺自己一張臉面被自家下屬卸了個干干凈凈的幫主大佬,狠狠放話。 今天他親自陪著王爺夜探謝府,誰都別想插手搶功勞。 下屬們對自己幫主的武功很是放心,撒著歡兒的在外圍給偷摸翻墻的兩只放風。 然后,曹仝就發現,易北的行頭,居然備得比自己還熟。 要什么有什么,簡直就和一個可以隨時變出來東西的聚寶盆一樣,隨便他說什么,易北都能從身上的各個角落里摸出來。 從匕首到透氣吸汗的蒙面巾,從爬墻勾爪到撬開門鎖到小鐵鉤,易北甚至還特意帶了一塊小小的干凈的布,用來擦拭可能會不小心留下的腳印手印,零零總總,一應俱全。 月光之下,曹仝斜睨著易北。 "你要不住在王府里,我真懷疑你是個飛賊改行成了騙子來蒙我的。" 易北笑了笑,沒和曹仝解釋自己其實有豐富的闖蕩江湖的經驗,缺的就是一身好武功而已。 武功一條他已經放棄,過了最佳的練武時期不說,資質也不是上佳,與其把時間花費在打磨自身素質上,還不如多招攬幾個用的順手多忠心下屬。 "謝夫人下午去赴王妃的宴,可能兩人聊得投契,大概會在王府住下,謝老爺今天有很多時間來慢慢處理他的公事,正巧你有個易容技術不錯的手下,我找了個和我身材相似的近衛軍,稍微撐幾句話問題不大。" 就算是被發現了,還有謝夫人作證,王爺一整晚都在王府里,絕無外出到謝府夜探到時間。 今上并未將鹽權收回,市面上也就不存在所謂官鹽私鹽,只是大多數人都認可幾個世家經營的字號,而謝家把控的鹽價,也并不是高到讓百姓完全無法接受。 恰恰好,正好卡在百姓覺得貴,但又不至于買不起的一個微妙價格上。 如今朝廷想要修生養息,今上位了減輕百姓負擔,并不敢隨意提高鹽稅,畢竟商人倒賣,朝廷向鹽商征收的賦稅,最后仍然是轉嫁到百姓頭上的。 近日自己跑來封地,又在郡守的帶領下跑來跑去體察民情,大概是怕自己看到鹽權所帶來的巨大利潤,然后起了分一杯羹的心思,謝老爺很是安生的在家待了大半個月,手底下鹽商一個都不許來,到如今,也是忍不住了。 鹽商的名單他手里有一份,但第二世到底距離現在過得太久,有些他拿不準,但這并不影響他讓曹仝的人注意一下最近都有些什么人和謝府往來密切。 有了名單,對一對最近頻繁造訪謝府的人,再看看這些人在哪些鋪子出入,心里也就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