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節
易北的身體底子還算不錯,平時沒病沒災,當欽差也不是出門享樂的,天子也就沒派御醫隨行。 許都重復上次給易北救命的覆轍,把整個鎮子清洗一遍,抓出來所有大夫,輪流來給江梨診斷。 最后得出的結論都是驚嚇過度,餓過頭,外帶一些皮外傷,醒了就好了。 于是,在易北灼灼的目光之下,大夫們非但不敢怠慢,而且還不敢妄言這傷不重,背后給涂上厚厚的燙傷膏,手指頭被包成粽子,就連小小擦傷都日日清洗,唯恐惡化。 王萱每天過來看望,看一次,哭一次,哭完就給京中寫信,督促父親無比嚴查此事,一定要挖得徹底,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參與其中的人。 江梨睡了三天,終于睡飽,悠悠醒轉。 彼時易北正在抓著大夫逼問,為何三天了還不醒,是不是傷到頭或是有其他的暗傷沒有枕出來,陡然聽到身后一聲喊要喝水,差點沒激動得摔了手里的藥碗。 大夫們逃出生天,紛紛恭喜,然后迅速告辭。 除了身上還挺痛的之外,江梨只覺得自己精神抖擻。 "殿下!" 易北緊張兮兮的扶江梨坐起來,往她身后塞了個軟枕,先倒來溫水喂她喝了半盞,潤了喉嚨才端來藥。 "你感覺怎么樣?" 江梨抬手,準備接碗,然后才發現自己兩只爪子被包得嚴嚴實實,別說端碗,就連普通拿東西只怕都做不到,頓時有些訕訕。 "殺手來的時候我躲車底下去了,又是半夜,他們沒發現我,所以我也沒什么傷,就是最后爬出來的時候擦了幾下,不要緊。" 易北拿小銀匙攪了攪藥汁,直接把勺子湊到江梨嘴邊。 江梨差點沒被嚇尿了。 救命,未來皇上,九五至尊??!親手給我喂藥! 這已經不是祖墳上冒青煙能夠解釋的事情了吧! "那些刺客……" 江梨還想接著說,易北搖搖頭,繼續把勺子杵在她嘴邊。 "這都是小事,你不必管。" 自己賑災,兩位皇兄在京城里也沒閑著,互相攻擊,各挖把柄,兼帶著自己打著欽差名號,連消帶打,易賢和太子的勢力都削弱不少。 朝廷陡然少了一批地方官,急需有人補上,自己給天子上的密折,大概和天子的想法不謀而合。 大批寒門趁此機會,迅速上任,接管事務。 是會有新一輪的實力劃分,但更多的,世家的掌控正在慢慢削弱。 在根深蒂固的觀念中,利益終究不及血緣來得穩固。 提前讓妙法庵浮出水面也好,否則太子的消息網太過于靈通,始終是對自己不利。 而自己也只有趁著現在還未回京,依然頂著欽差名頭,才好有借口做這件事。 "殿下還沒回京?" 江梨一邊喝藥,一邊看著房中陳設,覺得風格還挺眼熟。 這種堅壁清野清心寡欲的架勢,簡直就和尼姑庵沒什么兩樣嘛! "不急。" 銀匙碰著瓷碗,發出輕輕的,清脆的聲響。 易北的語氣十分平靜。 "總得先把妙法庵的事情解決,我才好回京復命。" 江梨哎了一聲。 那邊廂太子下令滅口,消息是傳到了。 但同時下令妙法庵暫時停止一切活動的消息,卻在中途,被盡心盡責守在妙法庵邊上的五皇子的人給截了下來。 有易賢派出的救美小分隊做內應,易北很輕易的就取得了這一票人的信任,拿到了太子親筆書寫的小紙條。 為了防偽,上面甚至還蓋了太子的私章。 現在讓易北上心的,并不是如何把太子牽進去。 而是如何在這件事中,把易賢的功勞摘出去,只讓天子留下一個五皇子不敬太子,詆毀兄長的印象。 禁衛軍自有一套傳遞消息的方式,但無論如何上報,易北只有一個要求。 不能把江梨牽涉其中。 禁衛軍小哥們答應得十分爽快。 這種事情,無論最后結果如何,對姑娘的清譽始終都是個影響,如今禁衛軍上下對江梨的印象簡直不要太好,這種舉手之勞就能保住縣主清譽的事情,人人都是喜聞樂見。 于是,最后傳到天子案頭的,就變成了,欽差巡視即將結束時,不意撞見京郊妙法庵借佛祖之名,行人口拐賣之實,而當地官員竟然不管不問,放任自流,現已解救少女若干,錄好口供,暫時收押,待案情結束,再通知家人將其領回。 暗衛傳回的消息,大同小異。 水患剛平,又添新堵,而且還是在京郊這種離天子只有一步之遙的地方。 皇上恨得連砸了三個折子,批復易北,務必明查。 易北的動作十分迅速。 一應口供拿得很是順利,再牽出幾個地方官員,一并帶上,押解回京。 太子懸著一顆心,借著給欽差接風之名,守在城門口,代替天子,親自來迎。 易賢憋著一口氣,借著兄弟情深想念之名,同樣守在城門口,一步不讓,同時蹲候。 結果欽差車駕,繞過太子儀仗,無視吾皇子,長驅直入,直進宮門。 太子一口牙差點沒被生生咬碎,趕緊掉頭,求見天子,卻到底晚了半步,天子關起門來,和易北促膝長談,不見任何人。 所有隨行官員皆在宮中侯旨,無人能見。 易賢緊隨其后,想要召回自己所派暗線,卻發現派去妙法庵得所有人在一夜之間斷了聯系,竟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被攔在宮門之外,太子和易賢兩枚難兄難弟,面面相覷,卻又各不相讓。 江梨被一頂軟轎,直接抬去王家暫住,立刻和王萱倆人,被王大人可憐兮兮關了禁閉,美其名曰一路辛苦,要好好調養。 事關王萱名譽,所有沿途被關押和被滅口之事都被迅速押下,除開王大人深夜求見圣上的密談,和易北直接面圣的回話,外帶已經知曉前情的易賢和太子,所有人都只道是欽差大人巡查回京的路上,正巧撞破了妙法庵中的腌臟交易。 左不過也有妙法庵新拐來的少女充當人證,江梨和王萱不需要出面。 易北跪在天子殿前,以首叩地,情真意切。 "不是兒臣不想徹查,是實在不能徹查,太子將來要繼承大統,名聲不可有瑕,兒臣只敢發落底下涉事官員,其余往來書信,消息傳遞,兒臣一律不敢告知任何人,只能封存,面呈父皇,萬望父皇三思,太子不可輕動。" 天子看著面前攤開的,的確是太子親筆手書的書信,上面還有私章,印的紅泥是宮中專供,清香撲鼻,絕無可能假冒,只覺得被氣得眼前陣陣發黑。 "依照回京路線,兒臣本不會經過妙法庵,但在附近館驛歇宿時,有人漏夜前來,說有要事求稟,兒臣見來人持的是五哥信物,只怕有急事,便見了,誰知說的是這件事,兒臣不知五哥從哪里得來的消息,但既然兒臣已經知曉此事,又恰巧被封為欽差,若是不管,只怕說不過去,故而轉道妙法庵,若是誤會,當場開解也好,若是真有此事,如此行為,也必須查明,只是兒臣未料其中竟然牽涉太子,想要收手,卻為時已晚。" 易賢派去妙法庵的人,他已經讓孟陵和許都押去了西四所。 他和易賢所有的關系都擺在明面上,這些暗探絕對說不出什么來。 但至于這些人知道太子多少事情,那就不關他的事兒了。 而為何易賢會派人死死盯住太子,其中打的是什么主意,安的什么心思,天子自有思量,也不需他過多置喙。 天子只覺得嘴里發苦。 如果刨去牽涉王萱一條,易賢這如意算盤也打得太過響了。 利用易北欽差之名,查出太子,屆時易北迫于壓力,不得不查,不僅得罪太子,還會讓他在自己心中留下一個不孝不惕得印象,而他則坐收其成,削弱太子勢力不說,還能假惺惺的替太子和易北說好話。 易賢和萱嬪打的什么主意,他一清二楚。 而把王萱牽扯進來,屆時他在背后推波助瀾,王家必然得承他的情,和太子鬧翻。 "兒臣自然希望天下清明,但太子涉及國本,絕不能出任何事情,父皇,兒臣不是不想查,是無法查,還請父皇降罪。" 易北長跪不起。 天子默然半晌,長嘆一聲,讓他起來。 "你做的很好,下去吧,隨行官員朕會叮囑,此事……會有一個了結。" 第99章 互證 賑災結束,剩下的事情也不歸易北管。 天子并未多說,該賞的賞,該罰的罰,該升官的升官,該罷免的罷免,一切都十分平靜。 妙法庵之事并未在朝中掀起過多波瀾,天子只是密詔了左相入宮,無人得知到底說了些什么,原本主張嚴懲的左相,一夜之間轉變口風,閉口不談此事。 易北閉門謝客,清心寡欲,除去每天必要的請安問禮,其余事情一概不管,一概不問。 太子無論從哪方面打聽,都無法打探到天子關于妙法庵都任何態度。 易賢無論怎么找,都找不到自己那一批人的下落 最后終于回過神來,雙雙把目光放在易北身上。 十一皇子免于請安,免于宮學,于是,易北連每天的出門活動都省掉了。 江梨被扔在王家,和王家小姐一塊兒關禁閉,難姐難妹,朝夕相處起來,感情倒是更甚以往。 賢妃暫時沒有把江梨接回宮的打算,倒是把碧云給她送來了王家,以示安撫。 “最近京中事兒還挺多?!?/br> 王萱每天的活動范圍,除開自己房間,就是書房,外帶院子里那一點花花草草,左相動怒,嫡小姐禁足,那就是真的禁足。 江梨的待遇稍稍好些,左相顧及面子,并沒有明著說江梨也哪兒都不許去,但王萱已經被關死了,江梨一個人逛花園也逛不下去。 于是被關得只差長毛的兩只姑娘,每天除了聊天,就是吃飯睡覺。 江梨還好,這種日子過得也挺習慣的,只可憐王萱,每天搜腸刮肚想要打聽點新東西出來,否則一天都不知道怎么過的。 江梨書也抄過了,花也繡過了,最開始還能和王萱品詩談畫,到現在也只能靠著外界八卦度日。 “外面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