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
余柏林和封蔚應該都接到了皇帝陛下的密旨,讓他們在教導太子上便宜行事,給了他們極大的權限吧。 “此番過來可是有事?”要開戰了,曾毓也忙得很。且太子遇襲之時,他作為按察使也要參與其中。金刀衛的指揮同知已經到達北疆,除了最開始拜訪了太子和他之外,其余時間,都是曾毓接待。 曾毓也是忙得腳不沾地。 曾毓道:“的確有事。這次所查之事,涉及到軍中一員大將。因正準備對韃靼主動出擊,金刀衛不好直接到軍中拿人,恐動搖軍心。我便來這里先稟報給太子,并且問問你,要如何是好。是直接去拿人,還是你先給德王去個信,讓德王定主意?” 雖然他們不能直接出入軍營,但曾毓知道,太子和余柏林定有方法直接私下聯系到封蔚,并不引起他人注意。 余柏林轉頭問道:“太子殿下,您覺得如何處理?” 大寶想了想,道:“雖然戰前動搖軍心實屬不應。但這次涉及私通韃靼之罪,既然要和韃靼作戰,更應該讓此人暫時從軍中離開。即使最后查明沒事,但現在也不應該忽視任何懷疑的地方?!?/br> 曾毓心中十分滿意。他知道太子一直是個很仁厚的人,為人處世上也是過于溫和,少了些殺戮果斷。 經歷此事之后,太子成長了不少。 若是在之前,太子大概會因證據不足,不愿傷及無辜,動搖軍心,而選擇更軟和的方式處理這件事吧。 “作為金刀衛,連這點決定都不敢下,陛下還真是派錯人了?!庇喟亓州p笑道,“金刀衛,不就該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心嗎?這么優柔寡斷,怕這怕那,還怎么監督百官?” 曾毓大笑:“好好好,我把你這話直接帶給那指揮同知,若是他惱了你,可別怪我?!?/br> 余柏林道:“既然連這種提審的勇氣都沒有,那他大概也沒勇氣記恨我?!?/br> 曾毓繼續笑道:“成,你不怕,你該進金刀衛的。你要是進了金刀衛,金刀衛肯定在你手上更加讓人聞風喪膽?!?/br> 余柏林道:“并非我不想進,我非勛貴,出身不好,進不去啊?!?/br> 曾毓笑著搖搖頭:“那這消息你是遞還是不遞?!?/br> “遞,怎么不遞?!庇喟亓值?,“以陛下的命令,即使有指揮同知督辦,德王也是能直管金刀衛的。待德王知道金刀衛審這么大的案子還能瞻前顧后畏畏縮縮,那指揮同知估計得被罵得凄慘。劉千戶也同意讓你來問我?” 曾毓笑道:“你倒是了解他。劉千戶自然是不同意的,他贊成直接拿人。但上司在那,他也不能做決定?!?/br> “既然如此,那我就傳這個消息吧?!庇喟亓珠_玩笑道,“腿傷了后,每日在家里也閑得慌??纯吹峦醮罅R金刀衛,也是種不錯的消遣?!?/br> 曾毓仰天嘆道:“你還真敢說?!?/br> 拿金刀衛當消遣,讓太子替你做事,普天下也就你一人了。 好吧,還有陛下和德王。 曾毓在得了準信之后就離開了。他事情還挺多,這次是抽時間過來的。 待曾毓走后,大寶好奇道:“王叔真會生氣?” “當然?!庇喟亓纸璐藱C會,把金刀衛的來歷和只能給大寶細細說了一遍,“其實歷朝歷代都有如此機構,不過前朝和我朝放在了明面上而已。雖然朝中人多有詬病,甚至將金刀衛說得十分不堪。但以我之見,既然都有這種機構存在,還不如放在明面上來得更好一些,總會震懾到一些人?!?/br> “但前提是,皇帝是好的,對吧?”大寶問道,“林說,金刀衛就是一把刀,用的好不好,全靠皇帝對吧?” “是這樣?!庇喟亓中Φ?,“不過皇帝不好,就不只是金刀衛不好了。就算朝中有良臣重臣撐著,也不過是茍延殘喘而已?!?/br> 大寶慎重點頭道:“我知道了,我會當一個好皇帝?!?/br> “多像陛下學習,陛下就是個好皇帝?!庇喟亓秩滩蛔∮置嗣髮毜哪X袋,認真嚴肅的大寶實在是太讓人喜歡了,“待大寶回京之后,才是忙碌的開始。你事事都要多問陛下,陛下一言,勝過臣下千言萬語。畢竟,陛下才是皇帝,而你,要學的就是如何當皇帝?!?/br> 大寶認真道:“我會好好跟父皇學習。不過問多了,父皇會不會很煩?” 余柏林大笑:“陛下可是大寶的父親啊,怎么會覺得煩?” 大寶想了想,道:“也是,父皇是父親啊?!?/br> 聊了一會兒之后,大寶繼續埋頭苦干?,F在他幾乎把余柏林的工作全攬了,這時候他學了什么會了什么倒被他拋到腦后,滿心都想著讓余柏林多歇息會兒,少cao點心。 如此高壓之下,短短一月,大寶就很熟練了,將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 余柏林不得不感嘆,有些事,就是天分啊。大寶很有當皇帝的天分。這大概是很好的遺傳了皇帝陛下吧。 封庭在接到余柏林書信之后,多日來心中的陰霾終于散了不少,臉上也終于重新露出了輕松的笑容。 可不是嘛,大寶就是隨他啊。雖然犯了錯,但人哪能不犯錯?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何況大寶改的這么好。 封庭又看了大寶寫來的書信,求教在幫余柏林處理政事上的一些困惑之后,封庭提筆狂書,批折子都放在之后了。 當封庭向成皇后炫耀自己給大寶寫的書信事,成皇后嘴角抽了抽。 大寶書信中求教的部分大概也就千余字,而皇帝陛下的回復,足足上萬字。簡直是……話嘮。 不過成皇后雖然心里對封庭話嘮很有些無奈,但還是對封庭表示了極高的遭殃。 皇帝陛下你真是說的太詳細太好了你真是一個會教孩子的好父親! 封庭感到終于又找回了曾經高興的心情。 成皇后松了口氣。 皇帝陛下因最近事郁結于心,肝火旺盛,咳了好幾次的血。御醫只說這個是心病,需要皇帝陛下放寬心才成。 這幾封信真是來得十分及時。 成皇后嘆氣道:“大寶應該很快就能回來了,只是澈之和長青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br> 封庭也嘆氣:“澈之在外面打仗這么多年,我心中一直十分忐忑難安。有長青陪著他,才好受一些。這次也多虧了長青,保護了大寶?!?/br> “澈之、大寶、小寶,長青已經救了咱們家三條命了?!背苫屎罂嘈Φ?。 封庭心中一凜,道:“……還真是。長青真是我們家福星!” 這三個人去了哪個,封庭肯定都得吐血跟著去了。他的身體他最清楚,可受不得這種刺激。 “待澈之回來,陛下就別再反對了吧?!背苫屎蟮?,“孩子們也不容易?!?/br> 封庭摸摸鼻子,道:“我本來也沒反對了。只是長青肯嗎?長青對咱們家有這么大的恩,總不能強迫人家?!?/br> “我們要相信澈之?!背苫屎蟮?。 封庭笑道:“也是,澈之這么優秀,一定沒問題?!?/br> 成皇后挑眉。陛下還真是迷之自信。她其實想說的是,他們需要相信小叔的死纏爛打。 不過,這也算優秀的一方面吧?只要沒問題就成。況且以她看來,長青不是對澈之沒有情誼,只是壓抑著而已。 希望這次單獨相處,能讓兩人心意相通。成皇后心道,小叔啊,嫂子只能幫你到這了。 第102章 俗話說,兵馬不動,糧草先行。樂文向來打仗,糧草是重中之重。 以往糧草要從中原甚至南方等地調遣,一路長途跋涉,運輸十分艱難,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今年,北疆豐收了,產出不錯。大家扒拉扒拉算盤,哎喲,居然自己就可以負擔大部分糧草,剩下的,朝堂的負擔就會減少許多。 然而他們當然不會耿直的就問朝廷要剛剛夠的糧草。 萬一呢? 誰都知道,這時候是要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還好北疆作物豐收的情況只有皇帝陛下一人知道,所以就地還錢的過程十分容易。一干武將只要梗著脖子吵就成,反正心里沒負擔。最后商議來商議去,朝廷答應的糧草數量是上報的七成。 邊疆將士其實很滿意,但表面上還是要鬧鬧,最后在皇帝的調停之下,才心滿意足的表示接受。 往年大概也是這么個水準,誰也沒有懷疑什么。 不過大家也都知道,這糧草就算再怎么安排是,最后到達邊疆的,有上報的五成算是正常,有上報的六成就是監管給力。鑒于這次帶兵打仗的是德王,能平安到達邊疆的應該有六成。 其他的空缺,邊疆屯田補一點,以戰養戰補一點。 每次打仗后都有人彈劾將領殘暴,搶劫屠殺平民,但誰都知道,這是對韃靼戰爭不可避免的事。 就像是韃靼打暉朝,也會這樣做。 因為對于這種戰爭,與對內戰爭完全不同。雙方都對對方仇恨很深,說是全民皆兵都不為過。 說白了,戰爭就是悲哀。 以前韃靼是制造悲哀的人,現在終于換到大暉主動出擊了。 因戰爭降臨,朝中因太子遇襲的爭吵終于消停了些,朝中一切大事都以對韃靼戰爭為重。 反對戰爭的人也不少,求和之聲更是此起彼伏。但在皇帝鐵了心要打仗的前提下,這些聲音都是不需理會。 他們也不敢蹦跶的太歡。剛出了太子遇襲之事,所有人都在聲討私通韃靼之人,現在求和聲音喊的太高,被人誤會了怎么辦? 不過還真的有不怕死的人在那里瞎逼逼,說太子前腳遇襲,后腳德王就要出兵。誰知道這是不是德王自導自演,為的就是想帶兵去草原打仗,好又立軍功呢。 這人說話也不走心,以為在酒樓包個雅間就傳不出去,一喝醉就胡言亂語。 金刀衛是擺設嗎? 第二天折子就呈到了皇帝陛下面前。 封庭根本懶得和這些人在朝堂上吵,直接把人抓進金刀衛,其罪名就是散布謠言動搖軍心。 反正不但有金刀衛的證詞,他也不是一個人喝酒,被抓妥妥的。 在上朝之時,眾臣聽到這消息都有點懵。 誰這么能干,這時候說這種不走心的話呢? 沒看之前皇帝陛下氣的吐血,文輔輔臣都頻繁進宮,半月一次的大朝都罷了一次。 再說了,德王此舉明顯是奉了皇帝陛下命令,說德王演戲,還不如說是皇帝陛下命令太子演戲,拿太子當餌呢?不摁你摁誰? 被抓之人酒醒之后也十分懊悔。其實他沒想陰謀論,就是酒喝多了嘴上不把門而已。 所以說,喝酒誤事啊。 ……京城因為要出征的事氣氛緊張,余柏林這里就更不用說。 余柏林替金刀衛傳話之后,封蔚不出所料,果然大怒。 他立刻派人圍了那將領的宅子,并且親自率領親兵將還在軍營中的將領關了起來,然后直接將人扔給了金刀衛,并帶話道,如果你連這點事情都要瞻前顧后,就趁早辭了金刀衛指揮同知的官職,去當個普通武官吧。 那指揮同知心中叫苦不迭。 若遇上其他人,他自然不用瞻前顧后。但金刀衛又不是莽漢,他也要顧及一下官場關系啊。 誰都知道德王在皇帝陛下心目中的地位,作為金刀衛指揮同知的他更加明白這對兄弟之情有多么厚,所以他不敢擅自拿人也可以想象。 但封蔚才不會理會這些事。說白了,金刀衛是必須要體會上意。這指揮同知明顯揣測錯了封蔚的脾性。作為金刀衛的官,他已經不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