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當那群人以更加無語的神情離開的時候,余柏林瞪了封蔚一眼。 封蔚哈哈大笑:“你沒看他們的表情,真逗!” “好了,說好的驚喜呢?!弊尡╋L雨來的更猛烈一些吧。余柏林看著家用一應俱全,打掃的干干凈凈,讓他直接拎包入住的院子,嘆了口氣。 “驚喜就是,”封蔚指著一面墻,“我住墻那邊?!?/br> 余柏林愣了一下,猛的反應過來。料是早就有了心理準備,照舊是驚的不輕。 第十三章 每個城都有富人區貧民區。 比如余柏林住的這里,自然是富人區。鄰居都是京城里有點能耐的人。 可這些人,比起隔壁那條街,就差遠了。 那條街住的全是皇親貴族,豪門大官。 說是隔壁,其實要走過去,得繞很遠的路。除非你穿墻,不然說不得近。 余柏林后院有一堵高聳的石墻,上面還插著銳器,一看就守衛森嚴。 聽說那是當今皇帝胞弟,德親王的王府。 皇帝就一個親弟弟,那德親王自然排行老二。 封二什么的,余柏林猜測過這人是不是德親王。但想著最初見面封二那么凄慘的樣子,余柏林又打消了這個想法,開始猜測起其他王府的二少爺。 結果現在封二暴露身份了,說自己就是余柏林所想的,最粗的那根大腿,還一臉看好戲的樣子,等著余柏林驚慌失措。 余柏林會讓封蔚看到他大驚失色的樣子嗎? 想都別想,余柏林心里冷哼,裝模作樣這項技能爐火純青的他,對著封蔚露出一個淡定而自然的微笑。 俗稱,關愛傻逼的眼神。 “你不信?”封蔚指了指自己,“我真的是!” 余柏林露出無奈又寵溺的微笑:“你姓封,又自稱封二,我怎么不信?!?/br> 封蔚郁悶了:“這么明顯?” 余柏林嘆口氣,點點頭:“我還以為,你根本沒想隱瞞真實身份呢,沒想到你真的有很認真的隱瞞?!?/br> “其實也沒有很認真?!狈馕祵擂涡?,他只是隨口編了一個名字而已,沒想那么多,“我哥說在你考得舉人之前不告訴你真實身份?!?/br> “那你怎么說了?”我哥?難道是皇帝?余柏林背在身后的雙手握出了一手的汗。 他這么快就在皇上面前掛上號了? 而且之前追殺什么的,該不會自己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事吧? 他現在還活著,真是奇跡…… 以后再也不多管閑事了。余柏林暗想。 上學路上見義勇為都能遇上皇家秘聞,這是運氣太好還是太差? “我有說嗎?是你自己猜出來的,不算數?!狈馕嫡A苏Q劬?,“所以以后還是和原來一樣稱呼我,可不能露餡,我哥會罵我的?!?/br> 余柏林沉默了一會兒,道:“封兄,你這樣做,皇帝陛下會很為難的?!?/br> “當哥哥的,為弟弟為難,不是理所當然?!狈馕到z毫不覺得自己讓皇帝陛下發愁那里不對了。 “小寶……”要是在場沒人,余柏林都要捂著胸口做西子捧心狀了。 封二是德親王,他哥是皇帝陛下,那封二的侄子,他哥的親兒子小寶,是誰! 好想自欺欺人…… “小寶就是小寶啊?!狈舛终A苏Q劬?,“哥哥很忙,嫂子又病著,家里下人又不盡心,小寶吃不飽穿不暖也沒人陪他玩,好可憐?!?/br> 余柏林看著封二忽閃忽閃的眼睛,好想說一句“惡意賣萌好想吐”。 當今皇帝的嫡次子,吃不飽穿不暖沒人陪他玩什么的你逗我笑呢?我看起來很好騙嗎? 不過,若真是真的…… 余柏林按住眉頭:“封兄……”我卷進來真的好嗎? “誰讓你救了我和小寶?!狈馕禂偸?,一副我也很無奈的樣子。 余柏林嘆氣。好吧,在他救了德親王,救了二皇子的時候,就已經被綁上這條大船了。若封蔚不親近自己,把自己往穿上拉的更牢固一點,估計自己就會變成別人泄憤的炮灰了。 皇帝陛下,德親王殿下啊…… “看樣子之前的玩笑話要成真了,”余柏林苦笑,“為了報答大恩大德,我還真得以身相許了?!?/br>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本來就是“學成文武藝,賣得帝王家”,他本來就要為這一家子當一輩子苦力。 “對我以身相許就成了,給我哥,他得壓榨死你?!狈馕蹬闹喟亓值募绨?,可憐兮兮道,“你看我現在,就明白了?!?/br> 不,我完全不明白。我只覺得皇帝陛下有你這個弟弟蠻可憐。 余柏林在封蔚面前裝得風輕云淡,之后也沒因為封蔚故意泄露自己的身份而相處有何不同。 他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思考現狀和未來,失眠好幾宿。 封蔚很高興,覺得自己沒看錯人,回去就跟他哥炫耀。 封庭知道封蔚這么早就泄露身份也沒說什么。封庭在封蔚想給余柏林找老師的時候,提議他去找張岳的時候,就已經默許封蔚掉馬甲了。 以封蔚這完全不走心的假名字,怎么也能猜出一二。 雖然封蔚居然把自己院子給余柏林住什么的還是讓他很驚詫。原來這處院子,他是買來準備拆了擴充王府的。 封蔚以其他人名義輾轉買下這一處,在墻上打一處門,從外面看和王府一點關系都沒有,他有事就可以偷溜,不用擔心從王府進出的時候被眼線盯住。 現在他偷溜出王府都要從余柏林這走了嗎?還是說干脆住在那了? 封庭想起封蔚在余柏林還住在京郊的時候就嘗嘗留宿,對余柏林好感更甚。 能忍下來封蔚的沒臉沒皮,還真是好脾氣。 若是旁人和余柏林一樣,對封蔚和小寶的身份處之淡然,封庭可能會覺得人家心機深沉。 但余柏林就算時候猜到封蔚身份,救下封蔚和小寶的時候肯定不知道的。余柏林的大好人形象已經在皇帝陛下心里扎根,自然之后做什么都是好的。 就像現在,余柏林就是讀書讀的太單純,完全沒意識到身份有何差別。 封庭對余柏林的好感,在他好不容易有時間逗小寶的時候,攀到新的高峰。 小寶跟著他王叔在余柏林那里混吃混喝混玩,現在比之前長了足足一圈rou,再也不是干巴巴的小可憐。而且小寶的性格也變得開朗愛笑,路也能走了,話也能說利索了,有時候張口還來幾句四書五經。 “小寶黏余弟,余弟讀書也不走。所以余弟總是抱著小寶,他念一句,小寶跟著叫一嗓子?!狈馕档?,“我還以為小寶聽不懂呢,沒想到還真能記下幾句?!?/br> 封庭抱著小寶去找他還病著的皇后,看,我們小兒子現在變神童了,你不用擔心了,好好養病。 皇后娘娘很高興,平常病的沒胃口,這天飯都多吃了兩口。 ……經過一段時間雞飛狗跳的心理建設之后,余柏林終于恢復了平靜,生活也走上正軌。 新拜的老師的確很有水準,很多問題一點就通,讓余柏林有一種高屋建瓴的感覺。 張岳也非常喜愛余柏林。兩人越談越投契,感情蹭蹭蹭的往上漲,余柏林沒過兩月,在張岳心中,就比他親兒子都親。 這實在是沒辦法。 張家立足科舉,從勛貴傳家往科舉傳家轉變。道張岳這一代,他爺爺他爹他自己都是進士,張岳還是狀元。 可謂是一門三進士,風光至極。 張岳有兩兒子,大兒子剛及弱冠,二兒子和余柏林差不多大。張岳是準備再培養兩個進士出來的。 結果,大兒子倒是考中了舉人,然后投筆從戎,包袱款款偷溜到邊疆去了。 在張岳知道大兒子逃家之后,差點氣出腦溢血。 大兒子在邊疆混得風生水起,張岳也就認了。開始培養小兒子。 一門五進士不指望,一門四進士雖然不太好聽,他也不嫌棄。 然后小兒子終于也考上舉人了。只不過是武舉人。 現在小兒子年紀輕輕就虎背熊腰身高八尺力能扛鼎,要不是五官和他七八分相似,張岳還真懷疑這孩子被人掉包了。 所以不怪張岳心灰意冷,把對兒子的感情轉移到余柏林身上。 第十四章 余柏林的師母季媛在此事上和張岳夫妻連心。 季媛娘家和張家為世交。張家最先轉型,季家想緊跟其后,只是家中兒孫不爭氣,讀書比拿刀子跟蠻子互砍還難,無奈只得先嫁女兒,期盼從外孫開始改變,繼而帶動自家一堆皮實的小子。 季媛一家男子都是武夫,與張岳雀屏初見后,就被儒雅溫柔,跟自家畫風完全不同的張岳迷住了。 一想到自己要和張岳造出迷你張岳小寶寶,季媛就忍不住口水橫流。 可惜事與愿違,大概季家基因太強大,張岳壓不住。季媛兩兒子,不是迷你張岳,而是張岳的迷你大舅子。 季媛一度抑郁成疾,夫妻兩執手相看淚眼凝噎,一個哽咽“我沒生好”,一個抽泣“我沒教好”,夫妻兩感情拔到了新高度,重新找回了新婚燕爾的恩愛感,這是意外之喜。 張岳受人所托,本來只是準備粗略考校,意思意思,然后從相熟的人中扒拉一個給余柏林當老師。 他也的確和余柏林推測一樣,問的問題難度節節攀高,并不是在為難人,只是為了在余柏林說“不知”之后,端著架子說聲“讀書尚未成功,還需繼續努力”而已。 哪知道余柏林全答上了。 張岳一拍大腿,哎喲,這孩子不錯,干脆自己收了吧! 于是余柏林成為他第一位敬過茶的弟子。 學生可成百上千桃李滿天下,弟子則需精挑細選寧缺毋濫。大部分讀書人愛惜羽毛,并不收弟子,只一心教導子孫后代。 雖說是一時沖動,但張岳若不是兩兒子都沒有從文的心,也不會收弟子。 后來他也沒后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