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對不起,您所撥打的電話暫時無法接通。 她的男朋友,在她最艱難的時刻,棄她而去了。 江依娜想到那天下午,崔嵬對她的警告。 “江依娜!他是個強jian犯,你喜歡強jian自己的男人,你是瘋了還是傻了?” “你想好了,他是一個強jian犯,是一個地痞流氓,以前還因為一些偷雞摸狗的勾當進過很多次派出所。這么個一無是處的男人,你還要跟他在一起?” “好,那你以后別后悔?!?/br> 她終究還是沒忍住,眼角溢出了兩滴淚水,又飛快地拭去了。 這一切,都是她自作自受吧! 江依娜站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仰望著天空,心里默默呼喚著,小崔哥哥,你真的已經死了嗎?如果你還活著,就快點回來吧!伯父需要你,我也很需要你。 她坐上公交車,去了江平濤所在的醫院,可是卻被兩名護工攔在了特護病房外。 “江小姐,對不起,江太太交代了,你不能進入特護病房?!?/br> 護工口中的江太太,就是江平濤的現任妻子施琳。 江依娜氣紅了臉,“你們別太過分,我伯父都病倒這么久了,憑什么不讓我進去看他?” “就憑你伯父現在已經中風昏迷,而你帶來的消息只會帶給他更多的刺激?!币坏览淠呐曉谒砗箜懫?。 江依娜轉過身,便看到施琳。 施琳的衣著打扮仍然端莊得體,然而眼角加深的皺紋,以及鬢邊多生的白發卻泄露了她的內心。江氏集團經歷重創,她的兒子失蹤,丈夫病倒,她過得并不好。 “大媽,你……” “我不是你大媽?!笔┝沾驍嗨脑?,漠然道:“你和你哥哥過去從來不愿意叫我大媽,現在又叫我大媽干什么?” 江依娜一張小臉漲得通紅,氣憤道:“不管你是不是我大媽,病房里的人都是我的伯父,你沒有權利不讓我進去看他!” 施琳的聲音霎時冷了下去,“你看你伯父干什么?你是真的為你伯父著想,還是想進入病房里,把你爸和你哥的消息帶給他,讓他再爬起來去救你爸和你哥?” “我……”江依娜被堵得說不出話來。 “你伯父為什么會中風倒下?不都是你爸和你哥給害的嗎?如果你哥沒有肆意妄為,把公司搞成那樣,你伯父怎么會受那么大的刺激?”施琳眼眶赤紅,神情狠厲,語氣咄咄逼人,“你伯父對你們一家人還不夠好嗎?可你們是怎么報答他的?” 江依娜低著頭,表情悲戚而哀痛,“我……我也不希望伯父變成這樣,我也希望他能快點好起來,我只是想了解一下他的情況?!?/br> 施琳深吸一口氣,按下心頭起伏的情緒,幽幽說:“你堂哥已經來看過你伯父了,你要想知道你伯父的情況,就去問你堂哥?!?/br> 江依娜已經無法再多說什么,失落地“哦”了一聲,轉身走了。 施琳站在原地,等江依娜走得再也看不見了,才好似虛脫一般,跌坐在走廊的長椅上。 護工關切地詢問:“江太太,你沒事吧?” 施琳擺了擺手,“我沒事?!?/br> 程為民坐在輪椅上,緩緩來到了她面前,不疾不徐地說道:“為了一個昏迷不醒的男人,何必呢?” 施琳一抬頭,看到程為民的同時,眼里射出一道憎恨的光芒,“你來這里干什么?” “來看看你?!背虨槊袼菩Ψ切Φ卣f,目光轉向江平濤所在特護病房,“也來看看他?!?/br> “我不想見到你,你滾!” 程為民倒也不生氣,嘴角依然吟著淡淡笑意,“小琳,不要這么激動。你看你,皺紋和白發又多了,看起來比從前老了許多?!?/br> “程為民,我讓你滾!”施琳眼里射出兇光,“你聽不見嗎?” “唉……”程為民狀似無奈地輕嘆一聲,“小琳,老江對你的感情,可有你對他的百分之一?你滿心里全是他,兒子出事了,你為了守著他,連兒子都可以不管??墒撬??他心里裝著公司,裝著不爭氣的弟弟一家,還裝著前妻,裝著他和前妻生的兒子,你在他心里的地位,到底有多少?” 施琳雙目充血,肩膀微微顫抖著,“我的事情,不用你管?!?/br> 程為民的神情也慢慢冷了下去,“既然你要一味固執下去,那我也無話可說。老江倒下前什么都知道了,你以為等他醒來,還能毫無芥蒂地面對你嗎?” 施琳的臉色刷一下慘白下去。 程為民慢慢地推動輪椅離開了。 大理三月好風光,蝴蝶泉邊好梳妝。 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民歌,風嘟嘟小盆友這陣子一直在練習唱這首歌。 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是大理州白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三月街,屆時將會有盛大的開幕儀式,不僅有各項比賽活動,還有文藝表演。 小丫頭嗓子好,被學校挑選出來,和另外孩子一起在開幕儀式上演唱這首歌曲。 三月街的節日還沒有正式到來,古城里早已涌入了大量的商販,蒼洱雪月客棧也是天天爆滿,房價一路又飆升了上去。 等到了正式節日這天,小丫頭早早起床,吃過早點之后,風挽月就把她送到了老師要求的地點化妝打扮。 小丫頭跟母親說了聲“再見”,歡歡喜喜地跟著老師化妝去了。 風挽月和尹大媽自然是要看小丫頭的表演,就沒回客棧,直接去舉辦開幕儀式的三月街牌坊處等著。 三月街牌坊這里已經裝點得喜慶熱鬧,彩旗飄飄,燈籠高掛,一個又一個大紅色的氫氣球高高升起,帶著一條長長的紅幅,上面寫著——熱烈慶祝大理三月街民族節盛大開幕。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也越來越多,到處都是摩肩擦踵,人頭攢動的景象。每年為了舉辦三月街盛會,三月街牌坊旁邊的214國道都要封鎖一段時間,因為人實在太多,不得不封鎖道路保證行人安全。 萬人空巷,也不過就是這幅場景了。 開幕式很快就開始了,首先還是免不了要請各個領導上臺講講話,然后是代表講講話,最后才輪到文藝表演。第一個節目是成年人跳的霸王鞭舞,第二個節目才是小孩子跳的舞蹈。 小丫頭已經換上了白族的服飾,穿著白襯衫和大紅繡花褂,系著小圍腰,戴著囊括了風花雪月寓意的白族頭飾,活脫脫一副白族小姑娘的模樣,和另外幾個小女孩小男孩一起站在最前面。 配音響起來的時候,風嘟嘟小盆友最先開嗓:“哎~” 嘹亮清脆的女童聲通過音箱擴散開來,如山泉叮咚,又如黃鶯出谷。 接著是幾個小女孩一起合唱:“大理三月好風光,蝴蝶泉邊好梳妝。蝴蝶飛來采花蜜喲,阿妹梳頭為哪樁?” 歌曲唱響的同時,許多身著民族服飾的小女孩也涌入場中,合著樂曲,翩翩起舞。 風挽月和尹大媽擠在人群里,看完小丫頭的表演都又激動又高興,當然更多的還是為自家的孩子感到自豪。 文藝表演結束后,開幕式也就結束了。 風挽月接到女兒,準備帶著她和姨媽回客棧休息。 小丫頭有些不情愿地說:“mama,今天這么熱鬧,我們去逛一逛三月街嘛!” “今天人太多了,反正三月街要開好幾天,等過兩天人少了,我們再來逛吧!” 小丫頭癟癟嘴,“可是今天是第一天,也是最熱鬧的一天??!” 風挽月看到尹大媽已經出了很多汗,便教育女兒:“嘟嘟,你看姨婆很累了,我們應該先送姨婆回家休息吧!” 小丫頭雖然還是覺得有點遺憾,可還是點頭答應先回家。 到了下午,小丫頭終究在家里坐不住,一定要拉著母親帶她去三月街玩耍。 風挽月實在沒轍,就只好再帶著女兒出門,當然也把崔嵬這個干活兒的男人也帶上了。 下午的三月街更為人擠人,即便太陽火辣辣的,也影響不了人們出來逛街湊熱鬧的興致。 三月街上商賈云集,吃喝玩樂應有盡有。 小丫頭一路從街南吃到街北,把小肚皮都吃得圓鼓鼓的,明明已經逛不動了,卻還是要繼續逛,最后又讓崔嵬背著她。 崔嵬倒是任勞任怨,沒有任何不滿。 只是,風挽月覺得,自從崔嵬來到客棧之后,自家閨女好像變得越來越嬌氣了。只要一出門,隨便走兩步路她就讓崔嵬背著。吃什么東西如果不想吃了,她就讓崔嵬替她吃掉。削鉛筆、包書皮,什么事她都讓崔嵬替她做。小丫頭在崔嵬這里,儼然成了一個大爺。 風挽月神情凝重,女兒太過嬌寵,顯然不是什么好事。 崔嵬背著小丫頭已經走到了前頭,那里有許多賣黃燜雞的攤販。 小丫頭轉過頭朝風挽月招手,興奮地大喊:“mama快來,快來,我們吃黃燜雞吧!” 永平黃燜雞,可謂大理地區的第一名菜,與酸辣魚和生皮齊名,都是大理本地人最愛吃的菜品。外地人來到大理,多是沖著名氣去品嘗烤乳扇、豌豆粉、喜洲粑粑之類的小吃,其實本地人最喜歡的菜莫過于酸辣魚、黃燜雞還有生皮。 但凡來逛三月街,不嘗一嘗三月街上的永平黃燜雞,那幾乎等于白來一趟。 風挽月走上前,往前看了一眼,這一片全是賣黃燜雞的攤販,每一家都坐了不少食客,入耳盡是叮叮當當炒菜剁rou的聲音。 “孫公公說三月街上的黃燜雞最正宗最好吃,mama,我們吃黃燜雞吧!”小丫頭眨巴眨巴眼睛,一臉期待。 風挽月摸了一下女兒的小肚子,“你還吃得下嗎?” “吃得下,吃得下,我們三個人一起吃,吃不完可以打包回家嘛!” 風挽月沒說什么,帶著女兒和崔嵬在一家賣黃燜雞的小攤上坐下,老板立刻走上來招呼他們,幫他們稱了一只兩斤多的小公雞。 價格并不便宜,兩斤多的小公雞做好得一百多塊錢了。 付了錢,就只需要坐等店家把黃燜雞做好端上來,他們開吃就行了。 風挽月見黃燜雞區域之外還有許多賣干貨和佐料的商販,便對崔嵬和小丫頭說:“我去那邊看看,你們就在這里等我,別亂走了。笨二蛋,照顧好嘟嘟,聽到沒?” 崔嵬和小丫頭一齊答應。 風挽月又看了一下女兒的手腕,確定她戴了電話手表,才起身去買尹大媽交代她買的那些野生菌干貨。 三月街就跟一個大超市似的,什么都有得賣,連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能買得到。在這里,野生菌干貨的種類很多,牛肝菌、竹蓀、松茸、青頭菌應有盡有。 風挽月挑選了好幾樣,每樣稱了半斤,提著往回走。剛回到賣黃燜雞的區域時,便聽見一道普通話非常標準的男聲,“老板,給我殺只小公雞?!?/br> 這男聲有些耳熟。 在三月街的集市上,只有外地人才會說一口普通話,本地人就算會說普通話,張開都是方言。因為說著方言,才能表明自己的身份,更方便砍價。 風挽月轉頭,循聲看去,一眼就看到了李沐的臉。 李沐正對著賣黃燜雞的老板說道:“少放辣椒和味精?!?/br> 風挽月陡然瞠目,臉色刷一下全白了,腦子呈現一片空白。 李沐的手機響了,拿出手機接電話,“舅舅,我一直在找他啊,不過目前還沒有任何消息。是,我就在祥云縣下面的鄉鎮里打聽他的消息,你不用擔心?!?/br> 結束通話后,李沐低聲罵道:“那么冷的天掉進河里,早死透了!” 風挽月回過神來,轉過身拔腿往回狂奔,飛快地跑回了小丫頭和崔嵬所在的攤位。 黃燜雞剛剛做好端了上來。 小丫頭笑瞇瞇地說:“mama你回來得真巧,我們快吃黃燜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