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只不過,顧金梟因為擔心母親的病,在周太醫來給老母瞧病開方抓藥之后,他一直都守在老母病榻前,一直到夜里老太太醒來,跟他說了話,他才喜之不盡的離開。就像周太醫說的,老太太真得比之前好多了,至少她現在說話雖然還有些不利索,可是吐字清晰,腦子也清楚。 唐氏沒有撈著跟丈夫說嘉宜跟閔恩親事的機會,顧金梟守著老母一夜后,次日去就去上朝了。然后再下朝回家,就跟唐氏說了件事,讓唐氏下巴都幾乎驚掉了。 顧金梟滿面紅光,回來就說:“雙喜臨門!雙喜臨門!” 唐氏見他這樣高興,連忙問他:“是什么喜事兒???” 顧金梟大聲道:“老太太終于好起來,這算是一喜吧?” 唐氏“嗯”一聲點頭。 顧金梟又道:“今日殿試圣上點了首輔家的四小子為頭名狀元……” 唐氏“啊”一聲,連忙接話道:“沒想到首輔家竟然出了一位狀元郎,這果真算是一喜,哎,不曉得哪家的小姐會有幸嫁給那位狀元郎,說起來,他真是有才又有貌的。對了,薛家的老四還沒定親吧?” 顧金梟哈哈大笑,好一陣兒才停住笑說:“那薛云霖確實沒定親,不過,明日他就要定親了?!?/br> 唐氏又“啊”了一聲,問:“但不知道是那位侯爺或者大人捷足先登,召這位新科狀元郎做女婿了?” 顧金梟再次哈哈大笑,把唐氏都給笑懵了,望著他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心說,瞧侯爺這高興勁兒,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他召了薛家的那位狀元郎做女婿呢。 可惜了,自家的嘉書和嘉琴都出嫁了,不然憑著和薛首輔家的關系,還可以跟他們聯姻呢。那薛云霖雖然是個庶出的,但成了狀元郎,那就比那些嫡出的大家公子都更強了,再加上他爹又是首輔,以后他的前程別提有多好了。真是羨慕那即將成為薛云霖岳家的人家。 顧金梟將唐氏發懵的表情看在眼里,又笑了一陣兒,看著就像是撿了天大的便宜似的,唐氏覺得他就算受封為忠誠侯爺沒這么高興過。 “侯爺,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呀,到底是哪家成為了新科狀元郎的岳家?”唐氏撇了撇嘴問。 關子也賣夠了,顧金梟說話了:“薛首輔今日下了朝跟我說,他家老四說了,要定下咱家的三姑娘為妻?!?/br> “什么?。?!”唐氏陡然睜大了眼,望著顧金梟,簡直懷疑自己是不是幻聽了。 顧金梟完全能夠意料到他說出這句話來,唐氏會是這種表情。 當時,他在聽了薛首輔說出來后又何嘗不是跟唐氏一樣吃驚,就是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一個才貌雙全的新科狀元郎會挑自家的庶出三姑娘為妻。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夫人,我當時聽到薛首輔這么說,也跟你一樣吃驚,就想是不是薛大人在跟我說笑呢?!?/br> “……對,對,對,薛大人是不是在跟你開玩笑呀,咱們家跟他家交情不錯……” 唐氏到現在還是不相信嘉宜竟然被新科狀元郎惦記上了,人家指名指姓地要定下她為妻。這樣的事情說出來誰會信呀? 嘉宜雖然人生得好,但畢竟是個庶出的,而且這一年多以來還因為跟誠意伯的世子傳出那種不堪的流言毀了閨譽。無論自己和老太太怎么努力,都沒法子讓跟顧家交好的人家定下嘉宜為媳婦。 眼看著嘉宜就只能嫁給商戶人家的小子為妻了,卻突然冒出來一個才貌雙全的狀元郎要討她做妻。這對于嘉宜來說,簡直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了。也別怪聽到的人不相信,會認為是笑話。 顧金蕭斂了笑,肅聲道:“這還真不是玩笑,薛首輔可是正兒八經這么跟我說的。他說他家的老四跟他說,他就是要等到金榜題名之時,才要跟我們家提親,迎娶三姑娘。我當時問薛首輔,他家老四可是在說笑。薛首輔說,他家老四從來不在大事情上頭頑皮,若是在一些小事上他還不甚守禮。他是非??隙ǖ卣f要定我家三姑娘為妻的,絲毫沒有玩笑的意思,而且看起來那意思堅如磐石……薛首輔非常慎重地再三問他,他是否已經決定了。薛家老四回答說,他絕對沒有玩笑,除了我們家的三姑娘,他誰都不娶?!?/br> 說實話,唐氏聽完丈夫的話,依然感覺在夢游。 這個薛云霖要不是腦子有病會挑上嘉宜這么個庶出的名聲還不好的姑娘為妻,就是薛云霖早就跟嘉宜有首尾,或者說薛云霖不知道什么時候見到過嘉宜,動了要娶她為妻的心。 總之,一個新科狀元郎要娶走在侯府剩下了的名聲不好的庶女,對于顧家來說絕對是賺到了。對于嘉宜來說,也是天降奇緣,她的運氣好到爆表了。 唐氏再三再四地問過丈夫薛首輔的話不假之后,才最終相信了丈夫的話,那就是庶出的三姑娘嘉宜突然命運反轉,比自己的嫡出的兩個女兒都嫁得更好! 嘉書雖然嫁給了太子,進入了皇家,但無奈她不是正室,頭上還有個太子妃。而且太子也是其貌不揚,脾氣暴躁,對嘉書并不好。 再說嘉琴嫁給那個狄正東,除了他老子是三品官之外,自己并沒有多大的出息。從嘉琴回娘家后說起那些婆家的事情來看,狄正東對她也不夠好。嘉琴雖然做了正室,可她那個正室跟嘉宜即將嫁給新科狀元薛云霖,成為他的正室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唐氏真是郁悶,為何她的兩個親生的女兒都沒有這樣的運氣,能嫁給這樣一個如此出色的男子為妻啊。 ☆、第90章 顧金梟換了衣裳趁著去看望老母親之際,就把薛首輔說的話對顧老太太說了,他想用這件喜事讓老母親高興高興,以利于她的病情。 果然,顧老太太聽完,連渾濁的眼睛都亮了,那一只能動的手高興得微微發抖,激動地說:“太好了!太好了!宜丫兒就是有好運氣……這下我可放心了……對了,你方才說,說薛家什么時候來提親?” 顧金梟笑著回答:“娘,薛首輔說了,明兒就派人來?!?/br> 顧老太太又連說了幾個好,說:“我得快些好起來,我還想要親眼看著我家的宜丫頭出嫁呢,這可算是你封侯之后我聽到的最好的事兒了?!?/br> 顧金梟便說:“母親一定會心想事成的?!?/br> 顧老太太笑得得非常開心,顧金梟心里也樂開了花。 嘉宜當晚和嘉柔,還有嘉青,以及世安,世權,世興,世達幾個弟弟一起去探望病情好轉的顧老太太,并向她請安。 六小姐嘉青今年已經八歲了,她生得跟任姨娘十分相像,三少爺世安今年九歲,他長得也像任姨娘,容貌漂亮,只不過身子還是有些弱。這些年來他在唐氏跟前長大,就如同唐氏希望得那樣,他跟生他的任姨娘并不親,卻對她這個一手把他帶大的母親很親熱。而且,顧世安還很聽唐氏的話,唐氏叫他往東他不會往西,平常在唐氏跟前也是一口一個母親的叫著,看起來遠比唐氏的親生兒子,侯府世子世榮對她更好。 這讓唐氏很覺欣慰,另外三少爺腦子靈活,很會讀書,這也讓唐氏自豪。 家學里的老先生說了,說三少爺是個讀書的料,以后在科舉上頭定然有所建樹。 相比起唐氏的欣慰和自豪來說,任姨娘就是滿腹心酸了,她不少在其|乳|母方嬤嬤跟前訴苦,以及見到親兄弟的時候也在他跟前訴說失子的痛苦和心酸。 任姨娘的兄弟任明學自從成為夏次輔的女婿,以庶吉士的身份在翰林院混了幾年之后,新近成為六科給事中,別看這個官才是個從七品的官,可是卻是個權利極大的職位。不僅能夠稽查六部百官之失,另外諸如充當各級考試參與官,廷議、廷推這些只有各部堂上官才能參加的活動也要由這些只有七品的官員參加,由此可見其職權之重。 他能成為六科給事中,也許他的岳父在后面幫忙也說不定。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任明學在六科給事中這個職位上干上幾年,以后還要往上升,這只不過是一個讓他歷練的部門而已。 任明學安慰任姨娘,讓她忍耐,等他再往上升一升,他一定會幫她搶回外甥的。 任姨娘覺得這大概是兄弟安慰自己的話,不過有總好過無,她只要說出來心中的苦悶就好多了。 這些年,她看到兒子世安建康長大,又聰明又漂亮,就算他跟自己疏遠,她也不怨恨他,只是怪唐氏作怪,分開她和兒子。對唐氏的怨恨和抱怨,一天都沒有從任姨娘心中消失過。 嘉宜的親弟弟世權今年馬上就要滿六歲了,他也進了顧家的家學去讀書。 世權長大了依舊是虎頭虎腦的,讀書不怎么用心,倒是對他爹手上的那些刀槍棍棒感興趣。顧金梟見了,特別樂呵,說他總算有了個兒子像他,有空的時候就也教他兩手,而且打算來年找個武師來教他棍棒拳腳,讓他習武。大概顧金梟以后想讓他繼承他的衣缽,成為武將吧。 嘉宜對自己這個親弟弟不愛讀書,愛舞刀弄棒也是無語了。 不過,她絕不像她姨娘那樣,總是嘮叨兒子怎么不好好讀書,將來去考學做官,偏要去學武,那習武多辛苦呀,而且長大以后要是做武將也很危險。 她覺得吧,這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天賦,雖然這個時代重文輕武,可是說不定哪一天成了亂世,那些書生們可管不了用,可以保家衛國。而且,既然弟弟喜歡舞刀弄棒,不說什么,至少他的身體健康,身體少得病,比起那些孱弱的書生們,這也是優勢。還有一點兒,就是有一個舞刀弄棒的弟弟,可能別人想要欺負自己也得考慮一下了,小心被這么個強悍的弟弟揍一頓。 至于古姨娘生的世興和世達這兩個雙胞胎兄弟,今年也要滿六歲了。 兩兄弟生得也比較像古姨娘,眉清目秀的。 說起來,顧金梟的兒子們,除了四少爺顧世權長得像他,愛好像他以外,其他的幾個兒子們都長得像生他們的親娘,長大了必定也像其他公侯權貴之家的翩翩佳公子那樣,文弱斯文。 顧家的這幾位年紀小些的少爺都已經進入家學里去讀書了。 平日家,世興世達就跟世權玩兒,世安比較孤傲,不合群,再加上估計他覺得自己的書讀得比弟弟們好,沒有必要跟他們混在一起玩兒吧。 顧家人虛驚一場,顧老太太好些以后,唐氏便領著這些庶子和庶女來向顧老太太請安,并且探望她。 自從去年冬天顧老太太摔跤偏癱,纏|綿病榻之后,已經有很長時間嘉宜等人沒來向顧老太太請安了,主要是怕他們影響到顧老太太。再說了那個時候顧老太太病情惡化,是需要靜養的,故而唐氏停了他們來向顧老太太請安的日常。 顧老太太見到孫子孫女們進來規規矩矩向她請安之后,非常高興,一個個叫他們上前來問他們的話,不外乎是最近一段兒都讀什么書了,或者過得怎么樣,身體好不好之類的。 孩子們都規規矩矩地回答老太太的問話。 唐氏讓他們跟老太太說完話之后就回去不要打擾老太太休息,只是嘉宜也跟著往外走之時,顧老太太卻叫住了她。 嘉宜隨即留下,唐氏則是帶著其他的庶子和庶女出去了。 “老太太……”嘉宜坐到了顧老太太的床前的一個繡墩上,含笑握緊了老人瘦了不少的手,“您能夠好起來,孫女兒不知道多高興呢?!?/br> 跟前沒人了,嘉宜才把心中的話笑著說出來了,剛才當著那么多人,她還真不好說的,怕叫別人說她拍馬屁。 “我都還沒看到宜丫頭出嫁,沒有給你添妝,怎么舍得走呢?!鳖櫪咸Σ[瞇地說。 “是啊,老太太一定要等著我出門子,以后還要看到我兒女成行,抱到外孫才行呢?!闭f到親事,嘉宜只能強顏歡笑了,她真想趕快把自己從陶芳華那里聽到的話說給老太太聽,求她做主不要把自己許給閔恩那小子。 顧老太太見她笑得如此勉強,便曉得她是為自己的親事擔心,畢竟她都十五歲了,還沒定親呢。 說實話,顧老太太偏癱纏|綿病榻之后,心里最擔心的就是嘉宜的親事,奈何那時候她的身體情況很差,她是有心無力去替嘉宜cao持親事。自從周太醫替她除掉了痰疾之后,她一清醒過來就想起了嘉宜的親事,剛要叫唐氏來問,她兒子顧金梟就來告訴了她薛首輔家新中狀元的四公子向顧家提親,要定下嘉宜為妻之事。她一高興,就也沒問唐氏都是怎么處理嘉宜的親事了。 這會兒見到了嘉宜的這種表情,便問她:“宜丫頭,你是不是在擔心你的親事呀?” 嘉宜聽到老太太都主動提起了關于自己親事的事情,那自己似乎沒有必要再遮掩不說了。 于是她抿抿唇,趕忙道:“老太太,孫女兒正要跟您說一件事兒呢。就是芳華meimei來告訴我……” 嘉宜把陶芳華說的那些關于閔恩的事情告訴了顧老太太,然后說:“老祖宗,您的病才好些,孫女兒本不該說這些不好聽的話來讓您cao心。只是,孫女兒認為親事乃是一件對女子來說的絕對非常重要的事情,故而才決意說出來……孫女兒并不是不聽從母親的安排,只是那閔恩純屬一個無賴浪蕩子,人品低劣,母親是不是應該查清楚此人再答應閔家的求親?” 顧老太太聽完嘉宜的話,心里也是一怒,她沒有想到唐氏竟然如此敷衍庶女的婚事。 侯府的小姐,就算是庶出,就算名聲受損,可也不能就那么隨隨便便許給什么商戶人家的兒子做妻呀。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而且顧老太太相信侄孫女陶芳華說的那些話絕對是真得,就是那個閔恩品行不佳,是個浪蕩公子,這樣的人要真把嘉宜許給他做妻,將來嘉宜能過得好才怪了! 這要是自己病不好,又或者薛首輔家的四公子晚些時候才來提親,嘉宜還不叫唐氏給坑了呀?甭管她是有心還是無心,顧老太太都覺得她做的這件事情太不上檔次。 幸好嘉宜的運氣好,唐氏還沒來得及將嘉宜定給閔家的那個浪蕩子,薛家四公子就要叫人來提親了。 既然是薛首輔開的口,那么這件親事就是板上釘釘,跑不掉了。 本來顧老太太還打算在薛家派人上門來提親,顧家答應之后,再正式告訴嘉宜的。 這會兒見嘉宜頗為擔心和傷心,便對她說:“宜丫頭,你別擔心了,你母親將你定給閔恩那事兒成不了。你另有一樁好親事,人家明日就要上門來提親了,告訴你,那一家可是好人家,那想要定下你的人也是極好的公子?!?/br> 嘉宜聞言立時一驚,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好一會兒才問老太太:“那家是誰家?那個人是誰?” 顧老太太笑瞇瞇地告訴她:“薛首輔家的四公子,人家可是新科的狀元郎,圣上才點的狀元。他說了,要娶你為妻,而且非你不娶呢。你說,這樣的人家是不是好人家,這樣的人是不是好人,薛家四公子,也不知道你見過沒,我是見過的。好俊秀的年輕人,古話形容男子長得好又儒雅,就喜歡用芝蘭玉樹來形容,那薛云霖就是芝蘭玉樹一般的公子。輪容貌,他和你非常相配,你們兩個在一起,就像是菩薩跟前的金童玉女。論才學,他可是新科圣上欽點的狀元郎,將來前程遠大。最重要的是,他說非你不娶,這話可奇了,就好像他早見過你,對你一見傾心一樣……甭管是不是這樣,總之這樣的話,說明將來你嫁給他,他會對你好。宜丫頭,你的親事,祖母覺得非常好,所以你就不用再擔心了……” “……”嘉宜的嘴|巴微張,感覺自己是在聽天方夜譚一樣。 她實在是怎么也沒有想到祖母會跟自己說出這樣的話來,這太讓人震驚了。 前一刻鐘她還在擔心要嫁給那個名叫閔恩的浪蕩子,其實他是不是商戶人家的孩子她都不計較的,也絕不認為商戶人家的男孩子就不如那些官宦之家的公子。她只是比較計較一個人的人品而已。像閔恩那樣一個吃喝嫖賭樣樣都來的浪蕩子,她可不想跟他綁定一生。一開始聽到老太太病情好轉之后,她就想,一定要把那個閔恩的情況告訴老太太,讓她為自己做主,推掉這么一門兒親事。她也不管嫡母高興不高興了,這都關系到自己一輩子幸福的時候了,她不可能還忍下去不為自己爭取好些的親事。 顧老太太看到嘉宜震驚的樣子,不由得拍拍她的手,告訴她自己說的全都是真的,本來打算等到薛家提親的人上門來定下薛云霖跟嘉宜的親事之后再告訴她的,但聽了剛才她說的閔恩的事情之后,就決定早些告訴她,免得她再擔心了。她還對嘉宜說,那閔恩的事情她自有處置,讓嘉宜不要管了。 嘉宜一直沒說話,在心里好好地消化老太太才將告訴她的事情。 幸福來得太突然,她都懵了。 按照老太太說的,那個薛云霖才貌雙全,是新科狀元,還是薛首輔家的四公子,另外,他還說非自己不娶。 那么,自己跟著個薛云霖認識嗎?有交情嗎?不然為何他這么好的條件,偏偏要定下自己為妻呢? 而且還在自己陷入種種困境之中,焦頭爛額,就像是案板上的rou一樣無力反抗,眼看就要滑入深淵之時。 他就出現了,還伸出了手,拉自己上了岸。 有一句話可以形容嘉宜此時的心情: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不管怎么說,貌似薛云霖要比那個閔恩好太多了,無論出身門第才貌,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品德這一環,嘉宜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