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這蓮葉羹的做法也頗多,申府的廚子倒是另辟蹊徑:先用雞rou加蔥姜蒜面粉等一起制成雞rou餡,然后再用蓮葉包好這雞rou餡,隔水蒸過之后放入蓮葉清湯中再煮一段時間,湯汁入味,既有rou香也有荷葉清香,極為美味。 朱翊鈞吃了幾口雞rou,略覺得舒服點了,便認真道:“因為我爹不打我的?!彼遄昧艘幌?,小聲和鄭虎道,“我爺爺和我爹的關系不太好,所以我爹對我和弟弟都很好的?!?/br> 鄭虎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又催朱翊鈞道:“快點吃,你吃頓飯怎么都這么磨磨蹭蹭,小姑娘似的?!?/br> 朱翊鈞被罵得一哽,郁悶至極,只好埋頭苦吃起來,只是心里還在發愁:他一直都沒找到機會和鄭虎說一說自己的身份,現下要是再不說,怕是爹娘那頭就要說開了。 可這種事,要怎么開口??? ***** 而另一邊,好容易才病好了的早早見了只比自己小了幾個月的申如蘭,歡喜的不得了,抱著小meimei不放,“見色忘義”的連爹娘都不要了。故而,李清漪和皇帝很是難得的得了閑,便令人請了那位救過朱翊鈞的傳教士福斯托過來說話。 福托斯自然是不知道這次會面主要是因為自己路上救了一個孩子才有了這么一個會面機會。不過,既然是申府上來人請他過去,他自然也不會推辭,反倒是很是小心的準備了一番——他很清楚在松江的地頭上,一位知府的邀請有多重要。 實際上,像是福托斯這樣的傳道士還有很多。他們大多都受過高等教育,有著良好的家教,懷著為主傳道的心漂洋過海來到大明,可事實上卻一直都在碰壁。直到近些年,他們漸漸入鄉隨俗學了大明的語言和知識,又好運的遇上了申時行這樣比較寬容的父母官,這才能夠在松江初步落腳,建立教堂??伤麄儏s不僅僅就滿足于此,依舊希望能把自己的信仰傳遞給大明更多的人。所以,福托斯對于這次邀請也懷著各種期待和忐忑。 相較于忐忑又期待的福斯托,李清漪和皇帝早有打算,故而對待福托斯的態度倒是頗為和善,直截了當的解釋了緣由:“犬子頑劣,前些日子得神父相救,我與我家老爺便想著親自和神父道聲謝?!?/br> 福托斯想了半天也沒想起這說的是什么事,只是口上謙遜的道:“您實在是太客氣了。我在大明也曾聽過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若是碰上能幫一把的,自然不該放著不管?!?/br> 李清漪含笑點了點頭,親自遞了一盞茶去:“于神父不過是件小事,或許做了便忘。于我們,這便是天大的事情?!彼D了頓,又道,“我知道,似神父這般的人,最大的愿望便是能給更多的人傳教。不知神父可有想過要去京城發展?“ 福托斯聞言微微驚詫,連茶都不敢喝了,連忙擱下茶盞,鄭重而又小心的應道:“京城乃是大明國都,我自然也是心向往之。只是,京城對于外來者的態度并非松江這些沿海城市那樣平和,我恐怕……” 像是松江這些地方,因為常與國外有商業往來,偶爾也能見到那些外國人,所以百姓們對于天主教這一類的事情還算是能夠接受??墒蔷┏蔷筒灰粯恿?,他們與外國往來極少,雖然前面有過外使來朝但京城百姓還是把那些歐羅巴的國家與周邊藩國一般看待,接受程度上自然也就差了很多。 皇帝握著李清漪的手,與她互視了一眼,便接著說道:“通政司打算在發行邸報的時候再附送一張小報,格調會比邸報輕松簡單些,主要是為了把一些常識和政策深意普及給普通百姓,小報的其中一欄準備用以描述外國的日常習俗或是文化故事等等,好叫大明的百姓也能知道歐羅巴的情形。不知神父是否愿意負責這一專欄?” 福托斯聞言頓時一驚,腦子一轉,很快就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好機會:天主教到底是外來宗教,大明人對此的接受程度一直很低。但是,當大明最普通得群眾了解到歐羅巴的那些事情,產生興趣,或許也會跟著對天主教產生興趣。而且,這個位置或許也能叫他更多的接觸到一些大明的上層人物,利于傳教。 故而,福托斯欣喜若狂,忍不住翹了翹臉上花白的大胡子,連聲應道:“若是如此,那是我的榮幸!”他雙眸發亮,不禁又加了一句,“既然是介紹各國的故事,以我一人之力或許會有失偏頗。我還認識幾個意大利、法國等等幾個國家的神父,不知能否一起為大明效力?”他們傳道士在大明一向都是勢單力孤,所以也抱團抱得厲害。 “自然可以,”李清漪點點頭,又加了一句,“只是因為是隨邸報發送的小報,故而你們寫的文章都要經過通政司的審查,確定無誤,然后才能上報?!?/br> 福托斯已是喜得不知該如何是好,連連行禮,道:“這是應該的,應該的?!?/br> 李清漪和皇帝說完這話,又問了福托斯一些葡萄牙和歐羅巴諸國的事情,然后才令人送了福托斯出門。 正是午膳時候,管家上來詢問:“廚房已是備好,不知陛下和娘娘可要用膳?” 李清漪搖搖頭,看了眼邊上坐著的皇帝,轉頭和管家道:“早膳用得晚,不急?!?/br> 管家也不好在說什么,便先垂首告退了。 福托斯送走了,管家退下了,周側無人,皇帝瞥了眼李清漪的側臉,怎么也移不開眼睛:膚光勝雪,杏眸含水,挺鼻翹唇,弧線極其優美。他心癢得不得了,忍不住伸手握了握李清漪的手,放在自己頰邊摩挲了一下,故意長長的嘆了口氣:“鈞兒還躺床上,早早正和蘭姐兒一起。自那兩個小魔星出生,咱們兩人還真是少有這般情景?!彼A苏Q劬?,顯出一絲笑意來,“眼下正是天時地利人和,咱們出門瞧瞧?李太太?” 李清漪被他的稱呼逗得一笑,忍不住嗔了他一眼:“叫我‘李太太’?難不成你要隨我姓?” “是啊是啊?!被实蹞u了搖她的手臂,不要臉的湊過來偷了個吻,笑盈盈的,“這么一個好夫君,白送給你要不要?” 李清漪忍俊不禁,甩又甩不開,只得牽著他的手站起來,出門吩咐一句。 因著前頭出了朱翊鈞的事情,錦衣衛和東廠上下已經是嚇得都風聲鶴唳,聽說皇帝皇后要出門去逛逛便很是小心的準備了一番。 不過,松江城里的治安倒是不錯,因為申時行所實行的暫住人口登記,很是減輕了一部分危險的流民。而且松江富庶,官府的治安隊又很是盡責,倒是沒什么大亂子。 李清漪和皇帝出了申府,隨處逛了逛,因為青石路修得很是不錯,他們信步逛了逛,還有猶有余心的看起了邊上的建筑,倒是覺得松江的建筑比之京城要更加雅致小巧一些。走了一段路,便尋了個路人來問:“我們夫妻初來乍到,不知松江可有什么特別的美食可以推薦?” 那路人見著李清漪和皇帝衣著低調卻很有架勢便很是熱情的介紹了一番,他大約也是個喜歡吃的,靦著肚子,說起來倒是頭頭是道:“前面左轉就有很多吃的了。得意樓的松江四鰓鱸、鱸魚羹、蟹粉小籠就很不錯,那家酒樓最是擅長炮制海鮮,乃是松江一絕,若是有新鮮的蟹,倒也可以嘗嘗。對了,得意樓邊上巷子里還有一家賣鹵蛋的,他們家的鹵蛋最是好吃,用的是本地的草雞紅殼蛋,鹵汁也是他們家秘制的,你們嘗嘗就知道了。啊,還有,那條街走過頭,就是素雞素鴨的,那味道誰吃誰知道,可都要試一試……” 那路人介紹的仔細,李清漪和皇帝干脆也就一路的吃過去。 街頭正好有賣糕點的,便買了些簡單的棗泥酥和土糕和皇帝分著吃了,也算是嘗嘗味道,然后兩人才到了那個路人所指的得意樓去吃午膳。 因為他們耽誤了些時間,午膳時間也過了,得意樓里的位置倒是空出了一些。 這般酒樓的伙計都生了一對火眼金睛,一見著李清漪和皇帝的氣派便知道這兩人必是貴人,很是殷勤的迎了他們到臨窗的位置坐下,遞了菜單子然后利索的背了幾個特色菜,問道:“兩位要吃點什么?” “蟹粉小籠、松江四鰓鱸、蘭花筍豆、桂花糖藕、白灼蝦……”李清漪看著點了幾個,又把單子遞給皇帝,“你再看看?” 皇帝適才吃了幾塊糕點,倒不是很餓,便把菜單合上,隨口道:“先這樣吧……”他隨意的瞥了瞥左右,忽而微微一怔,指著前頭那人笑著道,“倒是遇見了熟人?!?/br> 第118章 南巡12 李清漪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看到了坐在另一頭穿著普通素色布袍的徐階。 或許是這幾年回鄉陶情的日子過得比較舒服,徐階的五官輪廓比之過去更見溫和,黑眸明澈,白須垂落,灑然而從容。 皇帝和李清漪沉吟片刻,還是上前去了徐階那一桌。 徐階雖知圣駕不久就要來松江,只是現下見了帝后二人仍舊有些詫異。他稍一怔,很快便站起身,伸手做了個請的姿態,長須飄飄,含笑著道:“倒不知今日竟有貴客盈門。出門在外,還請兩位恕我失禮之罪?!?/br> 皇帝忙道:“出門在外,不必講究這個,都坐吧?!?/br> 話聲落下,他們三人才依次落座。徐階親自躬身給皇帝和李清漪斟了兩杯酒。 果酒香氣清淡淳厚,倒是帶走了不少的尷尬氣氛。 李清漪接了酒杯,這才輕聲解釋了幾句話:“我和老爺近日剛到松江,難得有了空閑便一起出門走了走。聽說得意樓的海鮮乃是一絕便想著要來嘗嘗,倒是不想竟能遇上太師您,真是巧了?!毙祀A頭上有個太子太師的加銜,故而她便直接以“太師”稱之,以顯示自己的敬重之情。 現今徐階不在朝中為官也沒了那些利害關系,正所謂無欲則剛,對著帝后二人他也能平和以待。他沉吟片刻,便笑著道:“自從開海禁、申知府就任,這松江日新月異,百姓生活也越發美滿,我一個老頭子閑著也是無事,偶爾便溜達出來,坐在這酒樓里看看底下的百姓,聽聽這坊間的趣事。倒也算是個消遣?!?/br> 皇帝聞言倒是覺得有趣,便不由笑起來:“看樣子太師倒是聽說了不少坊間趣事。既是湊巧同桌,太師不若說一些來聽聽?” 徐階也不推辭,摸了摸自己雪白的長須,伸手指了指樓下賣雜物的那個小販,笑問道:“以老爺看,這個賣雜貨的小販生活如何?” “我適才進樓的時候看過了,他那些瓷器玩意粗糙的很,玉石簪子的玉色也不好,怕是賣不出去的。再者,這般日頭還站在下頭叫賣,怕不過勉力支持罷了?!?/br> 徐階不由笑起來,擺擺頭道:“這都是以前了。據我所知,這賣雜貨的小販前些日子才把兒子送到松江工學里念書,普通人家可沒這個錢?!?/br> 皇帝聞言微微一怔,倒是也笑了笑:“這么看來,他這雜貨收入不???” 徐階點點頭:“他賣的瓷器質量雖是差了一些但是都是些西洋人喜歡的樣式,價格也比那些店里的便宜,適合那些手頭緊的西洋人,往往一人能買好幾個。至于那玉石簪子,他就只賺個手工費——西洋人不大懂玉色只是看著花樣買,作為回去送人的禮物或是商品……” “我明白了,您是說他最大的客人并不是松江的百姓而是那些西洋人?!崩钋邃羧粲兴?,“也對,他特意選在如意樓下面,本就是想要賺那些慕名品嘗美食的外來客人的銀子——如意樓的飯菜不算便宜,松江本地人大多都是偶爾擺闊來吃一頓席面罷了?!?/br> 徐階點點頭,摸著自己的白須,含笑不語。 皇帝端著酒杯抿了口酒,很快便笑起來:“看樣子,現在最好賺的就是西洋人的銀子?” 徐階點點頭,意味深長的笑著:“是啊……” 這話題有些深入了,幾個人便會意的停下口,含笑喝了幾杯酒。正好之前李清漪點的蟹粉小籠、蘭花筍豆、桂花糖藕這幾樣先端了上來,都算是配酒的小菜,眾人便一邊喝酒一邊吃菜。 李清漪順嘴又問一句:“您適才說,那小販兒子讀的是‘松江工學’?聽名字,是新辦的學堂?” “是啊,”徐階瞇了瞇眼睛,接了一句,“士人都覺‘奇技yin巧’非大道,故而不甚提倡。只是如今沿海各地的工商空前發展,絲綢、瓷器等等都快要供不應求,故而很多富商豪門干脆就出資辦了工學——初級班不過是最簡單的教授紡織、燒瓷等等的技法,培養的是工人;中級班要求的是一些表現出眾的工人的進修培養;高級班則是一批老工匠們和一些西洋請來的專家彼此交流,研究如何提高技藝或是優化過程等等……” 李清漪初初一聽,便明白了過來。 和內陸的京城不同,東南本地的東南本地的世族豪商直接面對的就是西方巨大而見不到底的市場,他們的生意市場也因此跟著擴展,于是緊接著遇到了人手不足、商品質量無法維持等等的原因……這就好比現代的小作坊忽然變成大公司,那么它必須要考慮到招聘員工、培訓員工、內部管理、成本優化等等的問題。在利益的誘惑下又或者說是壓力的壓迫下,種種工學的誕生也是必然的。 從某方面講,這或許也是件好事,至少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也能夠加速商業發展、市場開闊,使得物質上不斷豐富,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裕。 總的來說,這也算是一件好事。 李清漪一邊想著一邊吃了個蟹粉小籠包,一口咬下去,薄薄晶瑩的包子皮里緊接著涌出熱燙、鮮香的蟹膏油。因為rou汁有些燙舌,李清漪頓了頓,隨即又忍不住咬了一口,嘟著唇吮了一大口rou汁。蟹黃的鮮和豬rou的淳厚微妙的融合在了一起,仿佛是小小的炸彈在唇齒間爆炸開來,一時間口腔里都是rou香和蟹鮮味。 李清漪筷子快,一下子夾了好幾個,只留了三個給皇帝,倒是叫皇帝郁悶的瞪了好幾眼。 這時候,之前叫的“松江四鰓鱸”也跟著上來了。 徐階也算是這上頭的行家,瞥了一眼,笑著說了一句:“這是紅燒的,倒也美味,只是反倒埋沒了鱸魚本身的鮮美。常言道‘作鱸魚鲙,須八九月霜降之時,收鱸魚三尺以下者作干鲙。霜后鱸魚,rou白如雪,不腥’,若是再晚一個月,倒是可以試試,那才是真正的鮮美?!?/br> 李清漪和皇帝都算是半個吃貨,聞言倒是頗為向往,只是想想朝中之事,自己兩人大概也不能再松江久留,故而也就沒多說,提起筷子嘗了幾口,權當是解饞的。 等到一餐飯飽,馮保小跑著去給三人結了賬,一行人才轉道去徐階的別院稍坐片刻。 徐階之前已經令徐府的管家備好的茶水和廂房,便請了帝后二人入內,笑著自謙道:“寒舍鄙陋,還望陛下和娘娘勿要嫌棄?!?/br> 皇帝倒是擺擺手,看著廂房窗外的搖曳翠竹,含笑落座:“正所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他說到這兒,倒是一笑,“要不然,朕遲些時候送太師一塊匾?” 之前徐階致仕到底充滿,雖說也算是衣錦還鄉但自然也沒了先前做首輔時候的風光,甚至還有些人疑心他是得罪了新帝,故而本地官員都頗有冷待?;实劢袢照f出這般的話,自然也是想要替徐階撐撐腰,也能圓一圓帝相和的美話。 徐階自然明白皇帝話中之意,很是受用的應了下來,頷首道:“若得陛下御寶,自當是老臣的榮幸?!?/br> 他們對面落座,徐階起身親自斟茶,遞了茶盞給李清漪和皇帝:“倒不是什么好茶,不過是今年的新茶,嘗個鮮味罷了?!?/br> 李清漪抿了口,茶湯清苦,品盡之后卻又別有甘味,倒是覺得味道不錯。 眾人手上捧著茶盞,喝了幾口茶,氣氛越加和諧,倒是有了點賓主盡歡的感覺。 徐階這才接著適才得意樓里戛然而止的話題接著道:“自從海禁開放,外使來朝,西洋那邊的銀子便越發好賺起來。市舶司的關稅想必就是一大筆銀子,只是,陛下既打算大練海軍,不知可想過要建個皇家航海公司,近可以收取航道保護費,遠可以派船隊遠洋出行賣出買入。想來,這又是一筆大收入?!?/br> 這事,徐階這段時間也仿佛思量過。畢竟西洋人的銀子好賺是眾所周知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洋人跨海來做生意。以徐階所見,把商品賣給來采買的西洋人自然是一筆大收入,這就好比是街上那個雜貨小販或是東南許多富商所做的事情??墒浅s有他們所沒有的優勢——朝廷有海軍。若是能夠自己組建船隊買入賣出,然后再采買西洋新奇物品回國買賣,那就是雙倍的巨額利潤,對于國庫和內庫皆空的大明朝廷來說這簡直是久旱甘露。故而,今日既然能遇上皇帝和皇后,他干脆也就直說了。 皇帝和李清漪之前也有這般心思,只是還未下定決心,畢竟這是大事不可逞一時意氣,還需靜候時機。而他們來東南前還不知西洋那邊的市場發展如何,如今一路走來,蘇州、松江等地蓬勃發展的模樣歷歷在目,現在又聽到徐階這一席話,兩人都有些動容:既然連徐階這般的老人都能說出這番話來,想來他們所等的時機也到了。 這事到底是大事,他們點到即止的說到這里便又轉開了話題,說起了一些鄉間逸事,眾人頗是得樂。直到晚膳時分,在徐府用過晚膳,皇帝替徐階提字之后,李清漪和皇帝菜坐上錦衣衛備好的馬車,起身回申府去。 馮保小跑著跟在馬車邊上,輕聲稟告了一句: “陛下,娘娘。戚將軍已經在申府候著了?!?/br> 第119章 南巡13 這戚將軍指的不是別人,正是戚繼光戚大將軍。 戚繼光這回來自然是有重要的事情——他是稟告大明海軍與西班牙海上幾次交戰的情況。他這次匆匆趕回來,便是為了和“親征”的皇帝說一說戰事。 李清漪和皇帝也不想叫這位將軍久等,入了府門后不過是極簡單的梳洗了一遍后立刻在隔間見了戚繼光。 大明歷來都有“后宮不得干政”的話,只是到了今上這里,因著李清漪還是裕王妃時便已經參與政事,到了如今皇帝唯她一后,兩位皇子又都是嫡出,朝臣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故而,似張居正或是徐階這般的處事圓滑的,談論政事的時候大多都不會避諱李清漪。 只是,久居東南的戚繼光卻不知道這個。他給帝后見過禮后,悄悄看了好幾眼李清漪,本是想要等著皇后出門再談正事。 結果兩方喝了半盞茶,李清漪才笑開了:“將軍此來為何,我與陛下自是明白,盡管直言便是,不必拘泥?!闭f罷,她有宛然一笑,眨了眨杏眸,稍稍緩和了一下在場的僵硬氣氛。 戚繼光聽到這里,哪里不明情狀,連忙抱拳告了一聲罪,然后毫不拖延的把戰況說了一遍:“西班牙這一次因是有備而來,據臣估算,遠道而來的西班牙先行部隊大約有一萬多人,另外,他們還從倭國招募人手,足有數千,兩相相加的海軍便有兩萬余人,呂宋本地亦是有不少被西班牙人收買了的兵士。他們大約有130艘兵船,其中的戰艦圣母號等極其威武,上有百門加農炮,若論火力,我軍確實尚有不及之處。但是我軍小船勝在靈便,人數更是勝過西班牙,呂宋本地亦有不少華裔義士踴躍相助……” 戚繼光也知道皇帝在這上頭的功底大約不深,故而也很有耐心,先將西班牙的底細一點一點的剖析清楚,敵我的優劣之勢也說得分明。至于火器,雖然京城的軍工廠蒸蒸日上,也得了軍中一些人士的認可,但是畢竟時日尚短,不過是往東南輸送了幾百支燧發槍和幾十門佛郎機炮罷了。自然是比不上設備精良的西班牙艦隊。 皇帝和李清漪也聽得十分認真,待到一盞茶喝完才稍稍回過神來。李清漪親自起了身,替戚繼光和皇帝斟了杯茶。不過這兩個男人一個說得認真,一個聽得認真,倒也不太注意這個。 戚繼光說到一半,口中干澀,這才喝了一口茶水,接著說道:“……若是臣所料不差,此次里應外合,當可將西班牙在呂宋的余兵殲滅,斷絕西班牙的補給。至于西班牙海上剩下的那些海軍,他們所配備的加農炮雖然威力頗大,但是射程乃是極大的問題。我們可以借著人數優勢,圍而攻之,遠距離開火擊打,并且配合油船火攻之勢,必可以叫西班牙有來無回?!?/br> 戚繼光說得鏗鏘有力,顯然是心有成算,準備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