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墨大儒提及銀兩缺口,首先是欲借此事表明下自家愛徒有多能干,一點都不比那老和尚徒弟差。 而后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希望借此試探小侯爺態度。師徒日久,隨著對阿瑤了解越深,他對這個徒弟也越發喜歡。她沒有他先前所收那些徒弟或天資聰穎或家世顯赫,她只是個有些嬌憨、天資平平的姑娘,可她對待學問的認真、以及遇到難題時咬著毛筆的天真小女兒嬌態,卻讓他不知不覺間疼到骨子里。 半生汲汲于名利,未得一兒半女,暮年代亡妻收下這么個可人疼的姑娘,不知不覺間他就將她當成半個女兒。明白小侯爺心思后,胡九齡那些擔心,他這邊丁點不少。 而小侯爺的回答則讓他松一口氣。 “小侯爺高風亮節,胡某佩服,只是會首之職還得慎重考慮?!闭驹谀笕迮赃?,胡九齡滿臉拒絕。 阿瑤有些不解,“阿爹?” “為父年事已高?!?/br> 胡九齡嘆息一聲,想當青城會首么?答案是肯定的!可這份肯定得附加一個條件:再年輕十歲。 不服老不行,隨著年歲漸長,這幾年他逐漸感受到精力不濟。如今沈家落敗,沒有誰能動搖他在青城的權威,其實當不當會首都完全一樣。 他這樣想,可不代表其他人也都這樣想。在墨大儒看來,會首之職就很不錯。 “并非墨某多言,以胡兄如今名望,當會首無人不信服。綢市瑣事自有下屬去管,胡兄只需總覽全局,關鍵時刻點撥一二便是?!?/br> 墨大儒話中隱含的意思時,名頭掛在那,高興了想起來管兩下,能有多麻煩。 空海大師也是這樣想的,不過他從另外一個角度開始勸:“阿彌陀佛,胡施主樂善好施,這些年造福一方,雖非會首卻早已盡到會首之職,如今不過是正個名頭而已。即便胡施主淡泊名利,但也要為阿瑤著想?!?/br> 阿瑤……事關愛女,胡九齡堅定的心有所動搖。 而處于話題中央的阿瑤,此刻卻完全改了想法,“阿爹年事已高,本該頤養天年,再讓您為女兒cao心,那實屬于大不孝。會首之職……” 沒等她說完,提議后一直沉默的陸景淵突然開口,“會首之職,便由青城百姓公開推舉。本候還有要事,就這樣定了?!?/br> 說完不等旁邊的師徒父女四人有所反應,他斂起衣袖,大步流星朝院外走去。 剛走出阿瑤視線范圍內,他臉色便陰沉下來。 齊大非偶,不僅胡九齡明白,他同樣也明白這點。他喜歡那丫頭,將來是一定要明媒正娶的,只是這婚事中間阻力不可謂不大。當然若他執意求娶,天底下也沒人能攔得住??扇⑦M門后,別人會怎么看那丫頭? 并非他杞人憂天,珍貴太妃出身京中某著姓大族,娘家祖上世卿世祿,比之當今太后娘家顯赫不知多少。先不說前些年她如何囂張,就是皇帝舅舅登登基后這么多年,對上太后她依舊無半點恭敬姿態。 除去太上皇帝的寵愛外,她背后如今依舊屹立不倒的娘家,也給予她很大底氣。 雖然敬愛太后外祖母,但他依稀覺得,活得珍貴太妃那般恣意、一輩子不受丁點委屈,才是最大的圓滿,而他愿意盡最大可能給那丫頭這種圓滿。 不過胡家人丁單薄,那丫頭并無嫡出兄弟可提攜,胡家庶支……有前世那些事在,他自然不會上趕著抬舉那群白眼狼。思來想去,只有從胡九齡身上下手。 那早在運炭船上,那丫頭表露心意后,他便一直在想著兩人間的事,這幾日他已經想出一套可行的法子,而青城會首,便是這其中的第一步。 沒想到他一片好心,卻被那父女倆聯手拒絕。 真是……玄色衣袖晃動的更為激烈,隱隱傳來撕裂的聲音,聲響過后小侯爺冷靜下來。 不管出于自尊還是其他,有些事他不會去解釋,到最后該明白的人總會明白。 踏馬離開侯府,他直奔青城縣衙。 昨晚給恩師送信的潘成棟坐在明堂上處理著州府送來的文書,時不時望向窗外,頗有些心思不定。這會功夫恩師應該已經問過小侯爺,不知結果如何? 很快他便知曉結果如何,因為小侯爺親自來了。 心里一咯噔,瞧著小侯爺面色不善,他本以為要費一番功夫、甚至最后要讓出些利。但他怎么都沒想到幸福來得如此之快,小侯爺開口便言明:不足的那八十萬兩銀子歸他。 假意推辭兩句,又夸贊一番小侯爺“高風亮節”后,他默默地替青城百姓笑納了。 然后他發現,這筆銀子不是白笑納的,青城百姓也要干點實事。 “推舉會首?” 不僅潘成棟,跟在他后面的縣衙屬官有志一同地喊出聲。會首,那還用得著推舉么?誰敢不長眼,選第二個人! “本候也與胡老爺商議過,最終決定還是要聽取大家意見?!?/br> 任誰都不會想到胡府內發生的一幕,為趕鴨子上架,小侯爺把這一招都使出來了。也對,會首那是多風光的事,哪個腦子正常的會推辭呢? 胡府內,胡九齡連打三個噴嚏。而縣衙內,自潘成棟往下所有官員卻都想到了一處去。 “胡老爺這人,可真是……周全?!彼紒硐肴ズ靡粫?,他才想出這兩個字。 不管怎么說,既然小侯爺有令,那咱們就得照辦。剛好衙門理好沈家毀契賬目,下一步要往下發銀子,趁這機會,順手把這事給辦了。 縣衙辦事不同于民間,衙役上街敲鑼打鼓扯開嗓門喊那么幾遍,很快這事也就在城內傳開了。 剛熱鬧過兩茬的云來樓再次迎來第三茬的盛事:發銀子、選會首。 與前兩次舞姬助興、大擺筵席不同,這次則要簡單的多。偌大的云來樓一層廳堂被分割成左右兩半,左邊是領銀子之處,右邊是選會首之處。從左側門進來領銀子,然后沿著紅地毯一路走到右邊,對著衙門書吏說出他想選的青城會首,經由記錄后畫押,然后從右側門出來。 左邊負責發銀子的衙役舒坦了,每位來領銀子的百姓無不是喜氣洋洋,對著他們拱手作揖說盡吉利話。 這股喜氣也帶到了右邊,笑容還是那般喜悅,可說出來的話卻完全變了樣。 “青城這么多商賈,你想選誰當會首?!?/br> “那還用問?當然是胡老爺?!?/br> “青城諸位商賈……” “我家還燒著胡老爺炭,這包銀子也多虧了胡老爺,不選他選誰?!?/br> “青城……” “我知道,選誰當會首是吧?胡老爺!” “青……” “胡老爺?!?/br> 到最后沒等他開口,過來的百姓便說道,“這位官爺,您也別再浪費口舌一個個問了,我們都選胡老爺,大家說是不是?” “是!”隔著門傳來整齊的應答聲。 一連三日推舉會首,書吏將胡九齡名字寫了無數遍,到最后他做夢時手腕還無意識轉動,仔細看起來,那筆畫分明是“胡九齡”三個大字。做著初開蒙幼童都會做的事,年輕的書吏不由思考人生:他寒窗苦讀多年,難道就為寫這三個字? 在全城沉浸在“天上掉銀子”的喜悅中時,與書吏同樣心情多云的還有沈金山,不過書吏這邊不過是藍天上偶爾飄來一朵白云,而沈金山那邊卻是黑云壓城城欲摧的陰云密布。 他的青城會首,竟然就這樣沒了! 翻盤的最后一絲渺茫的希望,就這樣徹底化為泡影! 氣憤之下他差點再次犯了氣喘,趕緊吃下藥,強撐著起身想要去找小侯爺,還沒等走到書房門口,便被從天而降的暗衛攔住了。 “侯爺命屬下告知沈老爺,若是能再湊出八十萬兩,自是可以當上會首?!?/br> 藏藍色衣袍的暗衛如他主子般一臉面露冷然,扔下這句話后消失無蹤。 八十萬兩?先前八十萬兩對他來說不算什么難題,可如今沈家庫房已被搬個底朝天,連一枚銅板都沒剩下,他拿命去湊這八十萬兩。偏偏那庫房……這些年為防宵小偷竊,他曾多次說沈家庫房有多寒酸,而上次當著小侯爺與青城百姓面,為抵債他又再三承認。 如今他真是有苦說不出。 他積攢半輩子的庫房,都怪孫氏……雙手握緊成拳,他朝后宅走去。 名義上孫氏掌管沈家后宅,可在這個家中沈金山卻有著絕對的權威。他狠下心來整治,孫氏那些人手很快土崩瓦解。雖然才過了沒幾天,原本雍容華貴的孫氏如今卻像個粗鄙的鄉野村婦,仔細看過去甚至連頭發都白了不少。 見沈金山過來,她心下一哆嗦。待一聲聲不堪入耳的責罵傳來,強倚著柱子,她辯解道:“此事也與阿慈有關,當初她挑撥妾身時如此足智多謀,如今沈家危在旦夕,怎么不見她站出來?!?/br> 足智多謀?心下升起一絲希望,恨恨地瞪了孫氏一眼,扔下“你給我等著”等威脅之言后,沈金山抬腳向沈墨慈院中走去。 沈家新一輪后院大戰再次開幕,沒有刀戈的戰場更顯血腥。與此同時,三日過后,當所有毀契銀子發放完畢后,會首選舉結果終于出來——胡九齡以全票當選。 云來樓三樓,潘成棟親自宣布此事,而后朝胡九齡賀喜。 “果然不出所料,胡老爺當選乃是眾望所歸。其實要潘某說,胡老爺多年來造福一方,兼之本次募集軍餉最多,無論從情理上來說都該是你,即便直接坐上會首之位也無人反對?!?/br> “知州大人過獎?!?/br> 胡九齡沒再推辭,倒不是因為別的,全是因為阿瑤那番孝心。三日前在小侯爺離開后,阿瑤跟到書房,一再強調阿爹不能再勞累,這會首不當也罷。這番話聽得胡九齡窩心,愛女這般懂事,他又怎能不為她拼一把。 余光看著阿瑤皺起的眉頭,他朝那邊微微點頭做安撫,“既然所有人期待如此,那胡某便恭敬不如從命?!?/br> 阿爹這是不好意思拒絕,造成這一切的還有誰?寬袖下,阿瑤小手狠狠掐了旁邊小侯爺一把。 ☆、第106章 阿瑤那點力氣,對小侯爺來說跟撓癢癢似得。趁人不備,他滿是寵溺地看著她,甚至把寬大玄色衣袖下的胳膊也湊過去些,好讓她掐得更舒坦些。 他這樣做阿瑤反倒不好意思了,收回手,她恨恨地瞪了他一眼。 “都怪你?!?/br> 帶著怒意的聲音極輕,前面正在寒暄的幾人絲毫沒聽見,而聽到的小侯爺臉上寵溺卻更盛。 大抵在相愛的人眼中,無論對方做什么都是一道風景,如今的小侯爺便是如此。見慣了前世這丫頭忍辱負重的溫柔賢惠模樣,重生后因為太過順風水順,她也是一派被寵溺的嬌憨,如今杏眼瞪圓溜溜、薄怒的模樣,看在他眼里便是另一道風景。 幾日不注意,這丫頭好像更好看了些,這般想著他眼神越發熾熱。 被他這般盯著,本就臉皮薄的阿瑤很快撐不住怒意,臉兒俏紅縮手走到胡九齡身側。 “阿瑤這事怎么了?”剛與潘成棟寒暄完的胡九齡扭頭,就看到愛女紅了的耳根。 阿瑤心下一驚,結巴道:“那個……女兒是覺得阿爹太累了?!?/br> 當真是在擔憂此點?狐疑地看向旁邊小侯爺,胡九齡最終還是決定裝糊涂,“無礙,這點事為父還應付得來?!?/br> 見他終于做出保證,潘成棟也是樂見其成,“胡家偌大家業都被胡老爺管理得井井有條,如今不過一個會首,胡老爺自是手到擒來?!?/br> 說完后他正式將這幾日臨時趕出來,代表青城會首地位的印章遞到胡九齡手中。至此,自阿瑤拜師儀式起,沸沸揚揚半個月、中間幾經波折,青城會首之職總算是塵埃落定。 似乎是上天也在幫胡九齡,交接儀式完成后,近一旬來一直籠罩在青城上空的那些陰云徹底散去,露出云層背后耀眼的太陽。 春回大地,這場持續多日的倒春寒終于徹底結束。 “看來胡老爺當這會首,也是天意?!?/br> 交接儀式完后便是宴席,早已準備好的精致菜肴端上來,舉起酒杯,潘成棟感慨道。 隨著他的話語,一道前來的縣衙屬官看向胡九齡旁邊正在給胡家姑娘舀湯的小侯爺,很容易便放下為官之人高高在上的姿態。拿出當年考科舉時博覽群書的功底,各種好詞用出來,他也跟著夸贊起了胡九齡。 饒是定力足,這會胡九齡也被夸得有些坐不住。 “各位大人可不要這般說,天公作美,定是因為感念諸位青天大老爺一心為民,為青城百姓謀福祉,胡某又怎敢居功?!?/br> 胡老爺可真上道,他們正愁該怎么拍小侯爺馬屁。 “要說謀福祉,這全是侯爺與知州大人的功勞。侯爺大義,舍八十萬兩紋銀;知州大人不辭辛勞,親自監督沈家毀契一案,您二位克勤克儉、兢兢業業,實在為天下為官者表率,下官楷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