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捷
馬寨主還沒有回答,就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 眾人齊齊回頭。 城中不許縱馬,可軍情傳訊例外。 來人手持令旗,正是傳令之人。 街道上,兩側行人紛紛避退。 那人在馬背上,一手拿著令旗,揚聲道“揚州大捷!揚州大捷!揚州大捷!” 兩側百姓還在懵懂。 揚州大捷,什么意思? 什么時候打仗了? 馬寨主與霍寶已經聽發這個消息,對視一眼,齊齊松了一口氣。 這會兒功夫,來人也看到眾人,認出馬寨主,人沒到跟前,已是揚聲道“六爺,揚州大捷!揚州大捷!” 馬寨主聞言大喜,忙道“什么時候攻下的,傷亡如何?” “昨晚二更攻城,四更城破,傷亡兩千余人……” 馬寨主收斂了喜色,卻也知曉,如此大城,傷亡在所難免。 他道“太尉班師了嗎?” 那傳令官翻身下馬,回道“太尉大人率水將軍、馬將軍今早過江到鎮江,與馮將軍合兵,叫下官回來傳話給六爺,拿下鎮江就班師,不會耽擱馬將軍、霍副將吉時!” 馬寨主點頭聽了,倒是不懷疑霍五的話。 揚州已經拿下來,鎮江算什么? 就算霍五、水進等人不過去合兵,有馮和尚部外加上童軍的幾千戰兵,也有一戰之力。 霍五只帶了水進、馬駒子過江,那是鄧健留守揚州。 如此安排也不意外。 揚州剛打下來,水進弱冠之年,鎮守揚州恐怕有人輕視。 鄧健卻是不同。 作為滁州軍第一戰將,鄧健戰功顯赫,兇名在外。 進金陵時,又有“屠衙”之舉,揚州上下不想重蹈覆轍,都會安分許多。 還有林師爺,這次隨軍,就是為了揚州。 揚州收留的武將是鄧健,那文官就是林師爺親自上陣。 同被之前的金陵知府禍害半年的金陵不同,揚州士紳百姓這兩年偏安一隅,士紳百姓頗為齊心。 一般的過江龍,還真鎮不住那些地頭蛇。 霍寶站在馬寨主身后,亦是狠狠松了一口氣。 杜老八則是歡喜道“好好,那最遲后天五哥他們就回來!” 馬寨主笑道“今明兩日應該還會有捷報!” 鎮江距離金陵一百六十里,霍五既惦記馬駒子親事,今明兩日就會攻城。 徒三含笑聽著,心里分外復雜。 姐夫打下了揚州! 淮南道守軍所在之處。 他想起自己九月里亳州下來的封號,“淮南道右元帥”。 姐夫的封號,“滁州、和州都督”。 端的可笑。 左護法與小教主看輕了滁州軍,也看輕了姐夫。 不過他們當初也沒有存好心思就是了,才會在名份上壓著滁州軍,故意抬了亳州軍在上頭。 如今淮南道真的屬于姐夫了。 亳州軍反向像是笑話。 馬寨主放下心事,看著徒三笑模樣就真摯幾分“好,這回咱們能踏踏實實的吃酒了!” 徒三發現了不對之處。 喜事定在十月二十六,還沒有延期之意,可這出征就顯得太倉促。 “連幾日都等不得,可是揚州有什么異動?” 徒三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 論起來亳州軍、滁州軍是兩家,可要是對上官兵,也能勉強稱為一家。 揚州到底是龐然大物,不是好打的。 滁州軍在馬駒子大婚之前出動,怎么看都異常。 馬寨主憤憤道“之前五爺念鄉情,不想對揚州大動干戈,借著駒子的親事,往揚州送了一堆喜貼,想著能談就好好談下來……沒想到他們倒是給臉不要臉,暗中使手段……這淮南地界,除了揚州,又哪里有火炮?這回他們算計三爺,可連帶著差點要了小寶與我的老命……五哥氣得不行,一時也忍不得,就帶人征揚州去了!” 徒三聽得默然。 是因為火炮? 火炮??! 十尊火炮,就能擊潰上萬兵卒。 柳二憑借著二十尊火炮作亂,十尊在滁山被鄧健繳獲,十尊在陵水縣外還是被鄧健繳獲。 火炮威力,徒三親見,如何不心動? 只是再心動,也沒有惦記滁州軍繳獲的道理。 畢竟滁州軍還是援手的友軍。 看到火炮,他想的是火炮之濰,是隱隱的畏懼。 姐夫想的是背后的揚州,想的是……打下揚州! 高低立下。 隨著徒三而來的幾個手下,都聽得傻了眼。 揚州是什么地方? 淮南道六萬駐軍所在,淮南第一城。 滁州軍這就打下來了? 旁人不知曉滁州軍的發展歷史,徒三身邊眾鄉勇卻是知曉。 滁州軍成軍比亳州軍還晚半年,早先是三爺的! 是因為江平的緣故,三爺丟了滁州。 八月里亳州軍丟了亳州南下時,滁州軍的地盤還只是三縣之地。 亳州軍那時候半數陵水,半數隨徒三去打楚州的盱眙。 如今不到兩月時間,亳州軍拿下楚州一地,可滁州軍已經是五州府……不,眼下加上揚州府,是六州府了…… 別說旁人如何,就是心中偏著水進的鄭季,都有些不是滋味兒。 大家本來都是一處的,要不是江平,也不會分作兩處。 這以后距離越來越大,還能好好玩耍么?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想著在楚州養傷的江平,鄭季心中忍不住“呸”了一聲。 五百兄弟都死了,只活了他一個。 要說這其中沒有貓膩才怪。 陳翼神色不變,心中不知該不該松口氣。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滁州軍快速擴張,與亳州軍實力懸殊變大,不是壞事…… 雙方勢力相鄰,要是齊頭并進,總有反戈相向之時。 實力差距大了,反而好分出主從,兩方首領又是至親,倒是容易善始善終。 …… 一行人回了太尉府。 徒三帶了幾個心腹,直接被安置在客房,稍作休整。 霍寶陪得差不多,就去霍六嬸處尋秀秀好消息。 野先生已經到了金陵,開始恢復課程,秀秀與妞妞、薛金兩個在這里上課,作伴的還有十歲的霍珍。 至于穆英,則是跟著霍豹、霍瑞一道,入了童兵的學習班。 霍六嬸正做著針線,聽到外頭動靜迎出來。 “六嬸,有好消息,揚州大捷!” 霍寶笑道。 霍六嬸雙手合十道“謝天謝地,佛祖保佑!” 今天都十月二十三,新娘子、新郎還在外頭跑,這也是稀罕事。 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霍五平平安安的,霍家這些人才能好。 霍六嬸是個明白人,知曉霍寶不單單是告訴自己這個,就去廂房門口探看。 見幾個孩子都在練習寫字,野先生沒有講課,她才進去低聲告假,喚了秀秀出來。 “表哥,揚州有消息了?” 看著霍寶神態愉悅,秀秀眼睛一亮,連忙追問道。 “嗯!揚州大捷!” “那五伯與我爹他們什么時候回來?” “表叔留守揚州,約莫一時半會兒抽不開身……我爹應該這幾日就回!” 小姑娘有些失望,卻也沒有說什么,只道“這下爺爺該放心了!”說到這里,眼睛一轉,道“我爹抽不開身,我能呀……等駒子姐他們辦完事,我就去揚州看我爹!” 霍寶笑道“反正要與鄧爺爺商量妥當了才行?!?/br> 小姑娘眉開眼笑道“爺爺都聽我的!” 鄧老爺這幾日并不在滁州,而是去了廬州府。 廬州如今,與和州一起,做滁州的屯糧之地。 只是除了種地,廬州府還有個大寶庫,就是巢湖。 巢湖水產豐富。 鄧老爺就受于、安兩家邀請,往巢湖走一遭,看看有沒有生財之路,這幾日也快回來。 …… 等到徒三等人梳洗完畢,酒菜也預備好了。 如今太尉府廚房,還是郭師傅總管。 只是到底是在金陵,又添了兩個擅淮揚菜的大師傅。 這席面置辦起來,就更是顯得不凡。 席面也不再是大席,而是單席。 上首空置。 來客徒三、陳翼、鄭季等人在左側依次坐了。 馬寨主、杜老八、霍寶、于大海等人右側作陪。 大家都是出身草莽,沒有那“食不言”的規矩,少不得推杯換盞。 “三爺能來,是給我老馬面子……養了這么個丫頭,老馬也愁……總算是沒砸手里,哈哈!” 馬寨主說起女兒親事,是真心歡喜。 就算霍虎不是他理想的女婿,可也算配得上駒子。 關鍵是兩人一成親,以后的小孫孫、小孫女有望。 徒三笑道“六哥與小弟是至交,侄女喜事,小弟怎么能不來?只是小弟家底薄,楚州也窮困,沒有什么值錢東西給侄女添妝,只十車布,算是心意?!?/br> 這次過來,他帶了二十車布匹,除了十車算是添妝,另外十車就是送霍五的賀議。 畢竟這喜事,不僅是馬家的,還是霍家的。 當初在黑蟒山上,馬寨主說的是招婿,如今不知是“招”是“娶”。 畢竟霍五身份今非昔比,霍虎這個從堂孫也水漲船高。 徒三心中尋思,卻是不好相問。 左右就兩三日功夫,成親那日就曉得了。 這邊接風酒才吃了一輪,又有消息傳來。 卻不是滁州軍的戰報,而是蘄春消息。 蘄春軍三日前擊潰了二十萬朝廷平叛大軍,“收復”了武昌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