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這話倒是在理?!逼鋵?,趙玉蘭也不是非要靠著那頭,而是在她的心目中,兄弟姐妹互相幫襯一把,實在是人之常情。這主要是因為她娘家那頭,家里人都格外的和睦,就連她那個守寡后回了娘家的大嫂,在她大哥病逝前,跟家里人的關系也好得很。 不過,既然自家男人和小姑子都不愿意靠著那頭,她這個外來的媳婦兒,當然不會自作主張。只是,好奇之下她也忍不住開口問道:“怎的你們兄妹倆竟是這般怕那頭?” ——怕的連主動送上門來的好處都不想要了。 俞小滿遲疑了一下,她也是聽了這話后,才忽的憶起趙玉蘭似乎并不知曉她當初嫁人的緣由。主要是,趙玉蘭是外村人,對于上河村的事兒未必就清楚,況且那會兒她都嫁給展易有近兩年了,自不會有人特地提起。 當下,她便將當初的事兒,簡單的說了一遍。 “……我自是不后悔嫁了展郎,尤其是秋娘嫁的那家,更叫我慶幸當初被賣的人是我?!彼獣允矣绣X,還不是一般般的有錢,可她寧愿日子過得清貧一些,也不愿意跟一整個大家族的人天天打交道,更別提還是一嫁過去就當后娘、后祖母。 哪怕擁有上輩子的記憶,覺得再娶再嫁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兒,可一個黃花大閨女,剛嫁過去就有人喚娘、阿奶的……她不知曉秋娘心中是個什么想法,反正擱她是不樂意的。 上輩子殺人放火,這輩子當人后娘。像秋娘那種,一嫁過去就當祖母的,俞小滿都不知曉這是上輩子造了多大的孽。尤其,秋娘那丫頭比她還小??! “哦,對了?!碧岬搅饲锬?,趙玉蘭猛的一拍腦袋,她方才光顧著說俞母和俞承嗣的事兒,確實忘了提秋娘。這主要也是因為她跟秋娘幾乎沒打什么交道,倆人相互間說話的話最多不超過十句,一時忘卻了倒也不稀罕。 見俞小滿看了過來,趙玉蘭還以為她們姐妹倆感情深厚,忙不迭的道:“你二哥說了,秋娘在石家過得很好,整個人胖了有兩三倍呢?!?/br> 一個沒忍住,俞小滿脫口而出:“我咋不知道石家是養豬發家的呢?” 趙玉蘭懵了一下,緊接著笑噴出來:“你個促狹鬼哈哈哈哈……什么叫做養豬發家的?我看,應該是石家吃得好穿得好,外加不用秋娘干丁點兒活計吧?我聽說,石家好像是人人都有丫鬟貼身伺候的?!?/br> 所以,這才一年多時間,就把一個身段模樣都不錯的美人兒養成了豬? 不是俞小滿刻薄,實在是她上輩子大環境如此,一個人在一年里頭胖個兩三倍,那簡直是不能想象的事兒。你說要是驟然瘦下來了,那還能說是減肥成功了。像秋娘這般,算什么?過上好日子了,所以猛吃猛喝? 認真的琢磨了片刻,俞小滿不由的問道:“別是她懷了吧?”雖說懷孕也不可能胖個兩三倍,可凡事有例外啊,萬一秋娘懷的是雙胎三胎呢?哪怕俞家從未出過多胞胎,說不準人家石家就有呢。 趙玉蘭似乎被說服了:“那我回頭問問你二哥,或者叫他下回去鎮上時,瞅瞅秋娘。到底都是親戚,何必鬧得這般僵呢?”猶豫了一下,她又道,“就是我聽你二哥的意思,好像是秋娘惹到了阿娘和大哥,只不知曉是什么緣由?!?/br> “肯定是沒借錢?!庇嵝M篤定的道,“秋娘那性子我還不知曉?簡直跟我娘一個模子印出來似的,只進不出。這錢到了她手里,誰也別想摳走哪怕一文。就算是我娘給的嫁妝,既是給了她,在她心目中,那就是她的了,誰都拿不走。我娘肯定是管她借錢了,她不借,可不是叫人恨上了嗎?” “那要是還是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的為了她再開罪阿娘和大哥的?!壁w玉蘭跟秋娘并無任何感情,舍棄起來連個眉頭都不會皺,尤其如今俞承嗣成了舉人老爺,就算他們不打算湊上去,也沒的故意跟人家作對的。 俞小滿想了想,遂也跟著贊同的點了點頭。她同樣跟秋娘沒啥感情,再說人家如今都已經是石家二太太了,吃香的喝辣的,穿金的戴銀的,他們這般湊上去,人家不領情也罷,萬一還道是上門打秋風的,多膈應呢。 為了大家都好,還是趁早別聯系了。 ……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俞小滿這樣,不想麻煩別人也不愿意被人麻煩的。這不,此時此刻就有人頻頻惦記他們。 所謂的他們,自然是俞家老二和俞小滿兄妹倆。 而惦記的人卻有兩撥。 一撥是俞母和俞承嗣,他們這回倒是真沒惡意了,頂多就是有些炫耀的意思,衣錦還鄉嘛,讓大家伙兒都仔細瞧瞧,他已經今時不同往日了,這秀才公興許沒啥稀罕的,舉人老爺可是完全不同的。 正好,俞家老二和俞小滿又陰差陽錯的幫了俞承嗣的大忙,特地送去些謝禮也是應當的。 另一撥就是石家那頭了,秋娘連著幾日都吃了閉門羹,最后一次更是被俞母親耳聽到她在詛咒俞承嗣去死,這下就連她想騙騙自己,都不可能了。只能說,娘家那頭徹底沒了希望,可要是拐個彎兒呢? 譬如,同樣已經嫁作人妻的jiejie滿娘。 思來想去,秋娘決定在滿娘這頭下手,畢竟在她的記憶里,家里的哥哥們似乎都較為喜歡滿娘,二哥那是不用說了,就連已經是舉人老爺的大哥俞承嗣,仿佛也對滿娘更有好感一些,口口聲聲都說承了她的救命之恩。 兩撥人盡管目的不同,卻都想尋滿娘??上У氖?,哪怕逢集,俞小滿都不帶下山的。一來是小寶如今真的離不開人,二來則是她擔心趙玉蘭,人家在她懷孕時包攬了一切,如今情況反過來了,怎么著她都不能撇下不管呢? 于是,兩撥人都退而求其次,去堵展易了。 尋展易比尋滿娘要容易太多了,自打俞家老二從山下歸來后,告知疫病已無,展易索性逢集就往山下鎮上趕。起初,俞家老二還有些懼怕,并不曾同他一道兒下山,而在緩了一陣子后,他也淡定了。這跟強迫他做事兒不同,白送好處給他,他不要直接開溜不就成了?不是他自大,而是這年頭能追得上他的人,除了展易還真就沒第二個了。 倆人一個賣野味,一個賣篾器,因著都是緊俏貨,賣的既快價格還高。 這野味是不用說了,隨著天氣漸漸冷了下來,離年關也不遠了,加上之前發疫病時,很多人怕雞鴨豬得病,殺的殺吃的吃,等冬日來臨了,才發現家畜少得可憐。展易的野味來得恰到好處,甚至在某次趕場子時碰到了馮老六后,還特地跟他預定了不少東西,只叫他下山直接去下河村,有啥要啥,不挑還給比市場上高一成的價格。 而俞家老二的篾器…… 直到此時,俞家老二才愕然知曉,原來他老爹已經不做篾器了。轉念一想,倒也正常,畢竟俞父年歲也不小了,年輕時還因著太過于拼命虧了底子,前幾年倒也罷了,這一年來卻真的是拿命在做篾器。至于俞家老三,他會是會,卻毫無靈氣可言,讓他做些簍子、筐子倒沒問題,稍微復雜些精致些的,他就抓瞎。 再加上俞大伯、俞三叔又都沒學到這門家傳手藝,等于是說,俞家老二在他們這一帶,再無競爭對手。 弄明白真相后,俞家老二真的是謝謝俞承嗣他全家。早知道俞承嗣中舉還有這個好處,他老早就早晚三炷香的祈盼俞承嗣中舉。 等回頭仔細一算,俞家老二登時大樂,只因著好處真是不少??! 首先,篾器生意叫他全包了,完完全全的壟斷全縣,就算不加價好了,也再沒有人會壓價了。 其次,俞父俞母俞家老三都跟著俞承嗣去縣城了,而且臨走前還特地托俞大伯娘轉告,說是得空了可以去縣城里瞧他們,不過孝敬錢不必了,是真的不必了,不是客氣。 最后,不知曉是不是錯覺,反正無論是去村里、鎮上,還是縣城,俞家老二總覺得大家對他格外得客氣,就是那種徒然發現自個兒受歡迎了。甚至去涼茶攤子喝碗大葉子茶,人家也都是給他上新的,而不是那種都沒啥茶葉味兒的隔夜茶。 當然也不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這不,好不容易趕一趟場子,還叫人給堵住了去路。俞家老二的臉色很不好看,一旁的展易更是徒然間爆發出了陣陣煞氣來,叫人一眼看出他不好惹。 打頭的石二幾乎要哭出來。 “二舅哥,姐夫,您二位千萬別誤會?!笔B連作揖討饒,“妹夫我做東,想請二位去酒樓坐坐。倘若您二位還有東西要賣,我盡數全包圓了,如何?” 賣誰不是賣啊,倆人對于東西被包圓倒是沒啥意見,只是這心里吧…… “他是秋娘的夫君?”展易并沒有見過石二,哪怕曾聽過一耳朵,說那人已經死了兩房太太了,可他這人向來不記跟自己無關的事兒,因此完全是左耳朵進右耳朵,沒將這事兒放在心上。 俞家老二倒是見過石二一面,問題是這都多久了,他哪里還記得?不過,這會兒聽石二這么一說,倒是想起來了,只是比起展易,他心里更不舒服:“我記得他應該比我爹小兩歲吧?!?/br> 倆人說話聲音不大,加上又是在鬧市里頭,石二沒聽清楚,因而只徑自笑盈盈的望著他倆,不停的作揖相邀,口中直喚“舅哥”、“姐夫”。 按說吧,展易的歲數也比俞家老二大。先前聽展易一口一個“二舅哥”時,俞家老二還真沒啥感覺,頂多就會有些樂淘淘的,想著你比我大又咋的,還不是一樣管我叫哥??蓳Q成石二,他就忍不住膈應起來了,心道,你這跟都可以跟我爹談兄論弟了,管我叫哥……這真不是在嘲諷? “不去,不賣,你邊兒玩兒去!”俞家老二脾氣一上來,索性一口回絕。 石二面色就不大好看了,還想說什么,偏人家已經打算挪攤子了。想再跟過去,又怕做得太過分了,真要是把人家給惹毛了,那才叫大事不妙。這一猶豫,便失了先機。 而那頭,眼見石二不再追了,俞家老二眉頭緊鎖一臉不安:“妹夫,你說這石家咋回事兒呢?還有我哥……你說他當了大官,會不會苛待百姓?萬一哪天他被圣人盯上了,會不會連累家里人?哎喲,我咋沒想到呢?先前只覺得他中了舉當了官也不錯,起碼不會再盯著我了,可仔細一想吧,還不如以往呢!我這輩子都安安生生的過日子,可不能叫他給壞了事兒?!?/br> 展易很想勸他別想那么多,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只點了點頭,道:“嗯,你說的對?!?/br> 俞家老二滿臉指責的瞪著展易,不敢相信自家妹夫竟然會這般沒有同情心:“你不勸著我點兒,還……唉,完了完了,以前他坑的好歹都是自家人,都是一家子誰也不會真的往心里去。這如今他當了官,上回我還看到好多人往他家里送禮,這要是往后他整日里不干好事兒,光顧著收禮,上頭遲早會發現的。慘了,完了,我這是造的什么孽?。?!” “嗯,對,沒錯?!闭挂卓顸c頭,橫豎這會兒勸啥都沒用,還不如順著他的意思去。不過,在他看來,自己那位大舅哥可是精明得很,殺雞取卵這種事兒該是干不出來的。 “還有!他都當了大官了,萬一虐待我爹娘弟弟,咋辦?尤其是我弟,他那么老實,受了欺負都不會說!”俞家老二這下不止是擔心了,還氣上了,“他俞承嗣要是敢欺負我弟,我豁出去也要收拾了他!” 一旁的展易仍點著頭,他決定回家以后同媳婦兒好生說道說道,自家這個二舅哥似乎很有種咸吃蘿卜淡cao心的傾向。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是打算7月就把正文完結的,不過預估錯誤,發現劇情還有不少,所以……咳咳,8月底前一定完結,就這樣吧。本章5k,下一更明天這個時候。 ☆、第77章 第077章 可不是咸吃蘿卜淡cao心嗎? 此時的縣城里, 俞家那三進的院子可謂是熱鬧非凡。院子是縣城里的富商所贈,一共有三進, 算上倒座房和后罩房, 足足有近三十間房舍。且因著鄉下地頭多是三合院, 像這種建得極規矩妥當的三進宅院, 那是見都沒見過的。最起碼, 俞父、俞母并俞家老三是肯定沒見過的。 這樣一套宅院,又是在縣城極不錯的地段,至少也得叫價七八百兩。若是再算上里頭成套的家具擺設,只怕沒個一千兩都下不來。就算這樣, 光有錢都未必能買得下來,只因那一片非富即貴。 縣城是不如府城,可在這一畝三分地上, 俞承嗣還是很能說的上話的。又因為他是本地人出身, 就連縣太爺都得給他幾分薄面。再說了,本縣的縣太爺已經在此處連任三任了,無論他做得如何, 下一任都要調往他處。橫豎又不妨礙, 自是樂得做個人情, 要知道能在官場上混的,哪個不是人精了? 有縣太爺在, 俞承嗣哪怕剛任了縣丞,手頭上尚未捏住權利,縣城里也沒人敢欺壓。 可不是一聽說他沒落腳處, 就有人送上偌大的宅院。再聽說他沒人手使,也有人奉上調教好的下人。甚至在聽聞他房內只得一妻后,更有美嬌娘送上。 已經當上了縣丞,俞承嗣自然是不怕岳家那頭不悅。況且,這年頭納妾乃是平常之事,稍有些家底的男子都會尋上幾個暖床丫鬟,像他這般已經考取了功名利祿的,那叫更別提了。 不過,俞承嗣多少還是有些顧忌的。 俞家底蘊不足,哪怕這些年來一直傾盡全家之力供他念書,可是個人都明白,他能謀到縣丞一職,是托了岳家的福。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即刻納妾,難保不讓旁人以為他是個過河拆橋之人。當然,最重要的是,俞承嗣本人并非色中餓鬼,他對女色并不算熱衷,真要算起來,他更熱衷前程和錢財。若非如此,當初他也不會娶容貌僅稱得上清秀的妻子了。 因此,俞承嗣倒是收下了旁人送來的美嬌娘,卻并不收用,而是特地挑那容貌上等的送給了俞母。 既是調教好的美嬌娘,那不管是容貌身段,還是談吐說辭皆是被細細教導過的。俞承嗣在把人送過去之前,也有特地叮嚀,只道他最敬重的便是俞母,吩咐要好生伺候老太太,如有任何差錯,直接叫來人牙子發賣,任何人求情都無用。至于何為差錯,則任憑俞母判斷。 一句話,哪怕你伺候得再精心,俞母說不好,轉身就賣掉。 雖說那些美嬌娘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可事實上她們打小真沒吃多少苦頭,畢竟她們不是真正意義上用來伺候人的,所以從小的日子過得甚至比一般小門小戶的姑娘家都好。 先前得知自己要去“伺候”縣丞大人了,她們皆是滿心歡喜。結果,卻被當頭一捧冷水。一旦惹得家里的老太太不高興,就會被發賣?在這縣城里,若是被縣丞趕了出去,她們還能找到好人家嗎? 警告往往比勸告來的有用得多,反正這幾個美嬌娘是認命了,天天圍著俞母轉悠。不過,仔細想想也未必就是真的認命了,畢竟若是伺候的好了,再由老太太賜下去,只會更立得住。再不濟,這老太太可不止縣丞大人這一個兒子??! 擱在往昔,俞家老三那是沒得到過任何女子的青睞。沒法子,他既不是能承襲家業的長子,又不是繼承了家傳手藝的次子,甚至他還性子木訥不善言辭。在這種情況下,哪怕他的長相還湊合,也沒有一個女子愿意委身下嫁。 然而,隨著俞承嗣中了舉當了官,一夕之間,所有事情都變了樣兒。 俞家是這樣的,哪怕如今當家的該是俞承嗣,可他仍是自愿將正院子讓了出來,叫俞父和俞母一道兒住。又因著他們家雖是三進,可第一進是不住人的,所以他和妻女住了正院子后頭的三進院。而尚未娶妻的俞家老三則同俞父俞母同住一院。 這樣安排也不算錯,畢竟很多人家未曾嫁娶的兒女都是跟隨父母一道兒住的。除非是格外講究,院落又極其多的,才會給未曾嫁娶的兒女獨立院子。俞家雖然發家了,可在短時間內,還做不到如此。 于是,俞家老三很快就被盯上了,且盯上他的還不止一人。 后院里的事兒,明著是由俞母做主的,可想也知曉,農婦出身的俞母根本做不到執掌中饋。偏如今家里人又多,連主子帶下人的,里里外外全部算在內,足有二十來人。 底下的丫鬟動了心思,俞承嗣妻子沈氏幾乎立刻就知曉了??伤齾s只當自己什么都不知曉,畢竟那是小叔子被盯上了,又不是她的夫君。盯上了,哪怕真的叫丫鬟爬了床,大不了就收用唄。沈氏一點兒也不擔心,甚至她巴不得那些丫鬟都爬上了小叔子的床,橫豎家里養得起,總比占了她夫君來得好。 然而,俞母又不是真傻,哪怕起初沒明白過來,等日子一久,等有人按耐不住想動手時,她終于醒悟過來。 逮了個沉不住氣的俏丫鬟,俞母怒氣沖沖的喚來了俞承嗣,一句話,打一頓立馬發賣,她不留這般心氣高連主子都敢算計的丫鬟??! 說真的,別說丫鬟們了,就連俞承嗣和沈氏都被俞母這般做法嚇了一大跳。這先前的警告歸警告,俞承嗣真的壓根就沒想到,他娘竟還有如此雷厲風行的一面。偏生,大話已經說出去了,再說哪怕他的孝道未必是百分百純孝,可為了一個丫鬟惹親娘不悅,顯然是極不劃算的。 因此,在短暫的驚訝之后,俞承嗣只道:“照老太太的吩咐去做?!?/br> 這冷不丁的一出鬧劇,嚇傻了一群心存異心的丫鬟。 緊接著,俞母又出幺蛾子,幾乎召集了全縣城所有的媒人,高調異常的開始給俞家老三尋媳婦兒,而且那要求喲,也不是特別高,而是合在一起頗有種一言難盡的感覺。 譬如說,一定要縣城本地的姑娘,家境倒是不求,可祖上絕對不能作jian犯科,定要品性純良的,頂好連酒鬼都沒有。 再譬如說,姑娘本身不要求容貌身段有多出眾,可人品要上佳,手腳要勤快,還要求善良溫婉、持家有道。對了,還要胸大臀翹能生養的。 這些都還算合理,最奇葩的是,俞母要求姑娘家能說會道,可又要能忍受俞家老三木訥性子的。既要求性格堅韌,遇事不慌的,又要求小家碧玉,會相夫教子的。 哪怕這些要求單獨任何一個拎出來都不算過分,畢竟人家是縣丞大人舉人老爺的親弟弟??煞N種要求加在一道兒,卻明擺著是為難人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俞母從頭到尾都不曾要求對方有嫁妝或者對方的容貌身段。這要是再加上這兩方面的,那絕對是逼死一縣的媒婆,都別想有結果了。 可縱然僅是上述那些,也足夠叫人家媒婆愁得掉頭發了。 足足忙活到臘月里,仍沒個音訊,俞承嗣就納了悶了,先前他和俞家老二娶妻時,俞母壓根就沒提任何要求。哦,對了,也算是有要求,就是要求能少給聘禮多給嫁妝??稍趺吹搅擞峒依先@兒,就變得這般麻煩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