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一場眼看即將出現的爭執被他一句話消弭于無形,小張也知道自己搞錯了,連連道歉:“對不起對不起,都是我不對,一著急就腦子不打彎,讓你們受驚了?!?/br> 認錯態度這么好,兩孩子也沒受影響,安爸爸也就原諒他了。 說來也不全是小張的錯。劇組里挑道具,那選的桃子一個個品相都是整筐桃子里最好的,這時候一般人買水果,能有得吃就夠了,哪里會非要要求桃子的品相?只有他這樣,有錢又舍得給自己孩子花功夫的,才會挑那最好的來。小張心急之下把這認為是劇組的桃子,勉強算情有可原吧。 他將那一大兜桃子扒拉一下,分了一小半出來,道:“聽你剛才說的,也是被劇組里的桃子難為住了,我帶的多,要是用得上,這些你就拿去用吧?!?/br> 這大方的舉動頓時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贊許。 這氣度,這談吐,這氣質,難怪能養出這么好的一雙孩子。 小張拿著桃子不好意思地走了,剛才與小張說話的女演員坐了過來。之前她也跟著小張會錯了意,過來鄭重道歉又覺得怪難為情的,看小家伙們對劇組的事挺有興趣的樣子,她就來給他們做個臨時解說員當賠禮了。 有了答題的人,安致遠的問題那是一個接一個。 “劉jiejie,當道具的果子不能真吃,那喝的酒是不是也是假的???說不定是水?” 小劉回答道:“真聰明,酒確實是假的,不過除非拍到往里嘴里灌的鏡頭,大家一般也不會真喝,就是到了嘴里邊,能吐掉也是要吐掉的,不然啊,萬一重拍很多遍,都是真喝的話,肚子里得灌多少水啊?!?/br> 頓了頓她又解釋:“其實桌子上擺的菜也是的,別看看著很好吃的樣子,其實大多都是半生不熟的?!?/br> 安致遠驚訝:“沒熟的?” 小劉道:“是啊,拍起戲來有時候忙得錯過了飯點是常有的事,要是熟的話,看到好吃的忍不住多吃幾口,那戲還要怎么拍?”至于有些條件特別艱苦的時候,餓得狠了連沒熟的都往肚里吞的事,就不說了吧。 顧毓錚覺得,小劉這人挺不錯的,她說話嘴上留德。 群眾演員不是專業演員,這個時候為了藝術跑來做群演的還沒那么多,更多的都是來混幾個辛苦錢的。這些人的覺悟可不一定全有那么高,就如之前提到的吃果子的群演,他們不是不知道食物道具不能吃,而是就要借這個機會解饞。 至于用半生不熟的食物阻止別人偷吃,那也是沒辦法的事,現在不是后世,有那么多飯店可以隨時給劇組送外賣,況且經費也是個問題。 她記得,后世有聽過行業爆料,說是當演員面往飲料里吐口水、往菜上噴膠水什么的,這種行為現在也不提倡,畢竟,半生的食物等拍完后回鍋里再造一下,還是能吃的,浪費可不是什么好習慣。 說完了吃的,小劉又熱心地給兩個小家伙講了其他劇組小趣事,比如用滑車來拍飛行鏡頭啦,用假人來代替真人被火燒啦,順便還把導演為難道具師的場景都學了出來。她語言生動,表情也演得活靈活現,就連安爸爸也聽得入了迷。 正說得起勁,外面又進來一個人招呼:“哪里來的兩個小家伙,小劉,你家親戚?” 小劉笑:“我家孩子要有這么乖巧漂亮,我就要去拜佛祖了。我說你關大助理怎么這么閑,三天兩頭來我們劇組串門,你們的劇組都籌備好啦?” 關穎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我來看看有什么需要幫忙的,順便取取經啊?!?/br> 還待說話,之前給帶他們過來的導演助理跑來叫:“金童玉女快來就位?!?/br> 拍攝場地中央,下一幕就是觀音出場的戲份,兩孩子連忙跑過去站好,與演觀音的女演員配合著做了幾個動作,看著差不多了,正好接住上一個鏡頭。 拍戲這回事,果然也有天賦的區別,作為第一次上鏡的小孩子,安致遠適應得比顧毓錚好多了。兩個人一個適應良好,一個熟門熟路,分左右站于觀音兩側,小小年紀雖說五短身材,配上特意擺出來的端莊表情,竟然也有一股帶著萌味的仙氣。 這一條,三個人都沒出錯,導演很滿意,才拍到第二條就給過了,剛才和小劉說話的關穎看起來和導演很熟,他站在導演的后面全程看完,又跟著看了一遍小鏡頭回放,不客氣地對導演道:“這一對孩子找的好,我們那也正缺一對金童玉女,等拍完了你們這邊,也去我們那邊串一下唄。正好,戲服造型都不用重新試了,反正都差不多?!?/br> 導演笑罵:“我就知道你是醉翁之意。說什么來看我,我看你是故意來我這挖人的吧,倒是懂得投機取巧?!?/br> 話是這么說,反正他們在自己這邊的戲份也已經完成了,揮揮手讓小助理自己去向兩孩子和他們身邊跟著的大人征詢意愿。 結果沒什么懸念。這種連臺詞都不需要記的角色確實不難演,顧毓錚接不接都無所謂,安致遠正在興頭上,這么短的龍套鏡頭演得不過癮,聽說還要再演一次,屁顛兒屁顛兒地就過去了,到了新劇組一看,沒見到有什么觀音jiejie,站在前面的是個長胡子大叔。 ☆、第53章 這個劇組還未正式開拍,導演助理關穎和他們約了時間在劇組籌備辦公室見面。 安國平和關穎在房間里談兩孩子的具體參演事宜, 安致遠雖然不耐煩聽那些, 還是和顧毓錚一起并排坐在椅子上作乖巧狀, 內里的思緒早就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 等兩個大人談完, 關穎道:“今天有不少演員過來試裝, 我帶你們去認識下主演吧?!?/br> 安致遠歡心雀躍, 又能看到漂亮的觀音jiejie啦。 到了大攝影間,在場人里卻并沒有觀音打扮的人物。 關穎指著人群中間一個和導演說話的大胡子中年大叔道:“這個就是你們以后要跟著的財神啦?!?/br> 安致遠腮幫子一鼓一鼓:“你不是說讓我演的是金童,為什么會跟著財神?” 關穎好笑地戳戳他的腮幫子:“誰告訴你, 只有觀音身邊的童子才叫金童玉女啦?” “難道不是?” 顧毓錚拉拉他的袖子,幫忙解釋:“你弄錯啦,我們現在提到的神話里的金童玉女,就是指侍奉神仙的小孩子,他們一般都是一男一女作為搭檔出現的,不一定非要是觀音啦。像你之前演的觀音座下童子,也不是真就叫金童了啊?!?/br> “小姑娘懂得真多?!标P穎贊了一句,他為了拍這部片子, 翻了不少典籍,現在對著兩個孩子,他的教學興致就起來了:“觀音座下除了小龍女外,有3個童子。最早和龍女搭檔的金童是哪吒的二哥木吒,他是觀音的弟子,號惠岸行者。除他之外紅孩兒和福城老者的小兒子都是善財童子,他們兩個也都可以算為金童?!?/br> 說了這么一長串, 關穎忽然就自言自語來了句:“我的天,這么說來,龍女的選擇還是很多的啊?!?/br> 都是小屁孩,選什么選。 顧毓錚又想翻白眼,不過這個動作不禮貌,對著陌生人,她還是生生忍住了。 安致遠疑惑:“觀音菩薩怎么看起來像幼兒園老師?底下童子竟然有3個,那我之前演的是哪一個?” 顧毓錚回道:“管他哪一個,反正都是站著不說話的那一個?!?/br> 說起來,所謂兩個善財,都是傳說混淆的鍋。 在早期佛教傳說里,善財是福城老者的小兒子,因出生時家中涌現眾多財寶而得名,后來他修成菩薩身后,又化為童子之身侍奉于觀音左側,幫其一起普渡眾生。 至于紅孩兒,那是在吳大大的《西游記》里描述,被觀音收服后從龍女手里接過了“善財”的任務。 按這么算來,其實龍女也有兩個。佛教傳說里,龍女是“二十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羅龍王的女兒,這也是個神童了,八歲的時候聽菩薩講經,忽然就頓悟正果,給佛祖獻了顆寶珠,成就菩薩身,后重新化身為女童侍奉于觀音右側。 后來不知道什么時候起,道教傳說中這個龍女就變了,其身份為東海龍宮的公主,掌管龍王寶庫,后因觀音救了她的哥哥,她聽從龍王的命令開寶庫攜明珠去致謝,并就此留在觀音身邊成為了侍女。 華夏自古佛道有別,演化出不同版本也是正常的,傳說這回事嘛,本來就是傳來傳去就成了新的模樣?,F在是演戲,不過是兩個賣萌討喜的小角色,實在沒有深究的必要,觀眾們也只是看個熱鬧就好。 安致遠被幾個版本的金童弄得頭暈,還想說點什么,已經被關穎帶著到了導演和財神大叔的跟前。 兩個萌噠噠的蘿莉正太站眼前,再有助理關穎在一邊巧舌如簧一頓夸,事情就定了下來。 這次的演出,雖說只是兩個劇組吉祥物般的角色,臺詞也幾乎跟沒有差不多,但因為財神是主角,拍的又是連續劇,兩人出場的次數就有點多了,估計會占用不少時間,學校里只能又去請假。 這時候都快6月了,眼見著這一個學年還有一個來月就要結束,宋老師道:“請假的話,可能就趕不上今年的小升初考試了?!?/br> 老校長說得爽快:“孩子年紀還小,晚一年上初中無所謂。參與影視拍攝也是增長見聞的一種,借著觀察角色,也算體會人生百味了,正好能補上他們課本之外的閱歷。就是有一點,科技與實業才是目前立國之根本,你們不能沉迷于此啊?!?/br> 這話是有依據的,雖說藝術有著很高的地位,但當對當時的華夏來說,卻并不是最被重視的。無論是 “五個建設”、“四個現代化”還是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可都沒提到過藝術這一項。對于學習好的孩子,大人們總是希望能夠在科技或政治與經濟建設領域效力的。 顧毓錚連連點頭,她本來就覺得自己沒有演戲那根筋,能有現在的局面全靠著她那完美型強迫癥把自己逼出來的。至于晚一年上初中什么的,晚就晚了吧,反正晚的這一年她也沒閑著。 安致遠沒什么感覺,他現在就是覺得拍戲好玩,至于以后要不要繼續做下去,他還覺得蓋房子、開飛機、造飛船都好玩呢。晚一年上初中什么的,他本來就跳了級的,就是明年再去,還是比其他人年紀小,再說,身邊還有顧毓錚一起呢。 學校里批準了,家里就更不會有什么意見。這時候的華夏還沒有專業的影視城,當初為了拍《紅樓夢》而蓋個大觀園就已經是一項舉國驚詫的創舉了,《財神》劇組可沒那么財大氣粗,也沒那么大的影響力。幾個頭頭腦腦商量了一陣,把拍攝場地定在了離上海不遠的一處古老小鎮。 拍攝時間太長,這次安國平的時間是耽誤不起了,耿霜泠也一樣要忙,于是,跟著的人成了賦閑在家的秦家二老。 隨著劇組包的車子到了小鎮,滿目的古色古香,建筑保存得非常好,對著兩位還保有民國學子派頭的老人,關穎樂呵呵地介紹:“這里的明清建筑數量很多,又有小橋流水人家,很多劇組都喜歡來這里拍戲,是一個天然的古裝劇攝影棚,您二老看看,和您們小時候生活的環境比,是不是還要更古意一點?!?/br> 二老看著眼前的景色心情頗為美妙。兩個孩子乖巧聽話,他們不需要像其他跟班的家長一樣時刻盯著,時間松散下來,對著如此景致風韻,可不就如度假一般?可惜沒有將家里的樂器帶來,不然臨湖望月,再奏上一曲,豈不妙哉。 他們的雅興關穎是領會不到的,作為劇組導演的第一助理,他就是個啥都要cao心的老媽子,利索得為眾人安排好住宿,分發完拍攝時間計劃表,他又急急跑去拍攝場地觀察道具搭建情況了。 臨走前,他不忘交代:“這邊小路交錯復雜,你們沒事不要亂走,萬一迷路也不要怕,隨便抓個村民問問,說是拍戲的,他們一般都會給你指路的,就是這路邊的水道,要格外小心了,掉下去可不是好玩的?!?/br> 他還特意對著安致遠瞪大眼:“聽明白沒,小孩子玩水可是會尿床的哦,離水啊湖啊的遠一點?!?/br> 安致遠沖他齜牙:“你太小看人了?!?/br> 《財神》是一部才十多集的電視劇,講述的是財神趙公明一時有感于信徒長期以來的香火供奉,于是給特別忠誠的幾位賜予了財寶,可是當他下到人間去探訪信徒生活狀況時,卻發現由于自己散發財寶的舉動,給那些人又帶來了一番新的喜怒哀樂。 這種故事明顯又是一個會在當時引起大熱的題材。 華夏上下正因為為經濟發展干得熱火朝天,部分人口袋里的錢多了,心思也變了。不管是有錢的還是沒錢的,人心浮躁,互相攀比,眼紅的,走上歪門邪道去求財的,各路妖魔鬼怪都要出來鬧一鬧,《財神》雖然披著神話劇的外衣,表達的卻是對“財”與人性的探討。 這也算是當時的又一主旋律,所有的藝術探索都要反應當時的社會現象,為端正觀眾思想做貢獻啊。 化妝師給安致遠和顧毓錚設計了一個越發顯得年紀小的妝容,兩人天天就負責頂著那么一張嬰兒肥的小臉努力賣萌,引得全組上下見著他們的人,就沒有不想上去摸兩把的。 劇組拍攝起來作息就沒法完全控制住,有時候一連串場景拍攝下來,別說是孩子了,就是大人也扛不住。 財神身邊的金童玉女要做的表情動作雖然變化不大,但老維持一個姿勢站在那里,久了也是很累人的,再加上因為各方面配合原因,導演時不時就要喊幾聲重來,拍了沒兩天,兩人就漸漸有了壓力。好在顧毓錚和安致遠都是每天鍛煉的,身體比某些長年坐辦公室的大人都還好,竟然每天的拍攝時間都給完整堅持下來了,樂得導演一個勁夸小關助理會挑人。 關穎被夸了好幾次,一高興,出鎮補充物資的時候就自掏腰包給兩人買了不少零食。 零食對安致遠和顧毓錚來說,不稀罕,但對于靠自己努力掙來的零食,味道當然是不一樣的,安致遠吃得美滋滋,連之前偶爾產生的“拍戲好累,拍完這個再不來了”的念頭也丟一邊了。 跟來的秦家兩老日子過得也不錯,他們已經純粹把這次出來當旅游了,偷個空就去走街串巷,雖然小路錯綜復雜,但幼年同樣生活在江南水鄉的他們知道,只要沿著路邊的河道走,總能找到回去的路。 偶爾,他們也會在拍攝場地晃一晃,作為對歷史研究甚深的老學者,秦振國有滿肚子的墨水可以傾倒,時不時地點評一番,不知怎么的就傳到了導演耳朵里。 這時候的人還沒被灣灣那一套影響,拍起片子很是考究,對于劇中可能出現的歷史人物、道具背景、動作禮儀都十分看重。秦振國這種檔次的學者對他們來說,平日里也是難得一見的,這下簡直就是發現了寶藏一般,立馬求著兩位老人當了劇組顧問。兩人也不客氣,家里的孩子都參演的電視劇當然是盡善盡美的好,當下將劇務和道具小組的人員指派得團團亂轉,難得的是,工作人員態度極其端正,就算為此多了很多活,大家還都心服口服。 這一次拍攝,時間花了3個多月,因為要隨著主角財神的時間表出現,兩個小吉祥物也跟著耗了不少時間。好在導演念在他們年紀小,戲份也簡單,就盡量把有他們的鏡頭湊在一起拍,就這樣,也足足拍了差不多兩個月才算拍完。 等到可以離開劇組的時候,暑假都過去一半了。被炎熱的太陽差點曬成小黑人的兩個小家伙被打包送回了各自的家。 顧毓錚當然是要回于水的,顧勇軍在辦公室里接到老婆交代女兒歸期的電話,興高采烈地將家里又重新打掃了一遍。他當兵時間久了,家里的衛生情況一直就和在部隊里一樣保持得十分整潔,這次又是大掃除,又是出門買魚買rou的,惹得同事鄰居都笑話他,他也不做分辯,繼續樂滋滋地當他的新時代女兒奴。 作者有話要說: 實在對不起,今天更新晚了,這幾天我身體不舒服,可能都會在上午更新,會爭取盡量早一點,習慣早晨睜眼就看文的小天使們對不起,中午之前不用一直刷更新了。 ☆、第54章 短短兩年時間,于水市的變化很大。顧毓錚下車的時候, 發現客運站的停車坪比上次回來過寒假的時候拓寬了不少。 走過出站口, 看見原本被臟亂包圍的車站出入口也干凈了許多, 小販們的流動小攤被攔在一塊固定區域, 下車的旅客排隊有序地進出, 擁堵亂闖的現象也減少了。秦家二老和顧毓錚剛從人群中脫身, 顧勇軍就看到他們迎上來了。 秦振國道:“你眼睛倒是尖,這么快就找到我們了?!?/br> 顧勇軍笑:“現在大家出站都守規矩了,我們來接人的只要守著這個位置, 一接一個準,都不用找?!?/br> 走沒幾步,就是一溜排得很整齊的三輪黃包車,見了幾人大包小包的行李,紛紛出聲詢問要不要坐。 顧勇軍領著大家往前頭那輛走,秦振國把他攔住了:“你自行車呢?” “停在外面呢?!?/br> 秦振國道:“那不坐黃包車了,我們行李少,一會兒行李都放你車上, 人走著就行?!?/br> “你們不累???” 趙靜云也笑:“坐了6個多小時車,骨頭都要僵了,再不動幾下才更難受。一會半道上累了再攔一輛就是了?!?/br> 顧勇軍一想也是,現在城里黃包車也有不少,先走走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