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將腦海中的所有表情都拋到一邊,她重新回到分析劇本上來。 不管做什么事,最怕的是認真。將劇本重新反復看了好幾遍,終于想出一個對策。她問導演:“這一段我能稍微改動一下嗎?” 導演一怔,一般情況下,他并不喜歡演員在拍攝中修改劇本,但偶爾情況特殊還是可以通融一下的。他想著, 反正拍了這么多遍都沒過,不如就讓孩子自己試一試其他方式。 這一幕重新開拍,鏡頭對準琳琳的小臉,耳旁是父親王軍充滿nongnong父愛與疲倦的聲音。 聽著父親述說一家三口還未分開時的回憶,以及母親決然離開后兩父女相處的情景,琳琳的回憶也被掀起。這時,本該出現的哭泣表情卻沒有出現, 她的表情隨著說話聲,從抿嘴傾聽到嘴唇慢慢放下,小臉從嚴肅緊張逐漸變得漠然,最后定格在面無表情。 直到王軍問出:“你想要一個新的mama嗎?”琳琳終于默默抬頭看了父親一眼,語氣平淡地反問:“爸爸想給我找一個新mama嗎?” 明明是張小孩子的臉,露出的卻是宛若成年人看破紅塵后的淡然。 看到這樣的表演,導演的表情凝重中透著興奮。 如果說,琳琳在聽到父親的話語后,痛苦流淚的樣子表現了一個還不太懂事的孩子內心的難過與無助委屈,成功將觀眾內心的同情心激發出來,那么顧毓錚的詮釋就又是另一種更為打動人心的風格。 之前的飾演這個角色的小女孩在演這一場戲時最初也哭不出來,后來被家人一嚇,這才哭得梨花帶雨。她的鼻子一聳一聳,想哭又不敢大聲哭的樣子,很符合大眾心目中孩子委屈哭泣的印象。 然而,同樣是哭泣,普通的害怕、委屈與失去母親的哭泣是不一樣的。同樣是失去母親,母親去世和拋下年幼的女兒獨自離去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誰規定被傷害了就一定要哭?有時候,哭都哭不出來的難過更叫人心疼。 琳琳對親生母親一開始是充滿孺慕之情的,直到她突然離去,她的感情變得困惑和不解。之后,她與父親一起相依為命,生活變得一團糟,但是漸漸的,最混亂的時期過去了,她已經適應了沒有母親的日子,她開始對mama的存在變得麻木。 生活已經是這樣了,她不知道新mama的加入會給她帶來什么,她只關心自己現在僅剩的親人是什么想法。 如果說,哭泣代表了孩子對母親這個身份所代表的女人的懷念,那么顧毓錚的表演是經歷過對母親的幻想后,因為現實的磨礪而提前成熟,以及她對母親這個身份的無感。 在她尚還年幼的心里,母親的存在不再重要,只要唯一的親人還在就好了。如果爸爸想和那個阿姨在一起,并且能夠在一起,那他就不會離開了吧? 歪打正著,因為實在哭不出來而做出的調整,表現出來的琳琳形象更加可憐。這個孩子,在父母離異事件中所受的傷害顯得更為深刻。 “好!”導演大叫,“就這么拍!” 當這一聲響起的時候,顧毓錚終于長長松了口氣。 這一幕拍完,導演對她道:“今天就到這里,明天我們接著拍內景戲,你再多熟悉下其他場景,后面會好拍點的?!?/br> 今天能拍好這么多,已經是意外之喜了。導演也知道,自己是太心急了。小姑娘對故事還不夠熟悉,情緒就很難調動到位,哭不出來也是能夠理解的,今天能有這個效率已經算小姑娘有天分了。不過,她今天這么一改動,其他幾場戲也要跟著略微調整了,算來算去,還是有一場哭戲避免不了,只希望接下來的時間里,她能夠盡快適應吧。 顧毓錚點點頭,她也知道,現在這幾場戲她幾乎是靠著僥幸過關的,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不過今天一整天的“觸電”體驗下來,她又覺得似乎隱隱摸到了一點門道,祈禱接下來的拍攝能夠更順利吧。 第二天要拍的第一場戲是在放映廳,這個廠里內部有,就不需要出外景了,耿霜泠帶著顧毓錚直接去上影廠就好。 到的時候,吳莉佳已經等在上影廠門口了。 雖然與顧毓錚一天接觸下來覺得她不是個會怕生的孩子,但小孩子的情緒那是六月的天,說變就變,還是多個熟悉的人帶著比較好。 放映廳里的這一場難度倒不是很大,拍的是琳琳過來等王軍下班,而王軍忙起來就顧不上女兒了,又怕她等得無聊,就讓她邊看電影邊等。 對于別的孩子來說,免費看電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但是琳琳獨自一人坐在黑乎乎的影廳角落,在長時間的等待中孤獨地睡著了。 這一場的拍攝,很簡單,只需要她蜷起身子縮到椅子里裝睡就可以了。 一抹幽光從cao作間的窗口投射到幕布,老式放映機在無聲地運作著。放映廳里,除了最前面的幕布和這一抹幽光,再無一點光亮。黑暗最能引發人內心的負面情緒,顧毓錚靠在最后一排的椅子上,感覺自己的思緒也漸漸融入了黑暗。 鏡頭下,一點點微光若隱若現地打在她的臉上,她側著身子,兩條腿提起來,整個人都縮進了寬大的椅子里,雙手捏成兩個小拳頭放在胸前,閉著眼睛,感受著身體隨著呼吸幅度輕微地起伏。 黑暗與寂靜中,顧毓錚覺得自己有點琳琳的感覺了。 她想起前世爸爸還未退伍回家之前,她與母親一起生活時,有一天從幼兒園回來,發現mama生了病,躺在床上起不來。她把外婆叫來了,但是到了晚上,mama醒來又把外婆勸走了,她說自己只是感冒,吃了藥睡一覺就沒事了。那天晚上,年紀小小的她縮在床的一角,也是這樣又孤獨又害怕。 顧毓錚想,琳琳當時對父親的心情應該也差不多吧。抓住了這個感覺,她的表現進步飛快,導演和其他劇組人員不知道為什么她睡上一次就忽然開了竅,但總歸這是件好事,趕緊趁熱打鐵往下拍。 一連拍了好幾天,顧毓錚的狀態越來越好,導演也越拍越興奮。 他覺得自己這次太幸運。 雖然對外經常要夸夸某某童星演技非凡,表演入木三分,那里面有多少吹的水分,他們行內人還是知道的,只能說,對比他們的年齡,有那樣的表現確實很不錯了,也不可能奢望更多,畢竟,演戲靠的是閱歷與技術的積累,而小孩子更多靠的還是本色出演。反正重頭戲在大人身上,孩子的鏡頭反復多拍幾次,剪輯的技術高明一點,總是能用的。 顧毓錚腦子活,又肯努力學,生活閱歷也足夠,和他們比起來,進入情緒更快,表現方式也更豐富,別的不說,光是時間和膠卷就節省了不少,這省的可都是實實在在的錢啊。 上影廠內部當然不可能只有這一個導演,廠里有人來探戲,看了顧毓錚的表現也嘖嘖稱奇。 她的表現,拿到成年人里不出奇,也就堪堪入門級別,放到同年齡段里,不能說獨一個吧,也算少見了。 上影不比燕京,那邊戲劇氛圍更濃,連少兒電影制片廠都整出來了,之前覺得自己這邊好的小演員難找,現在可不就挖掘出一個? 看到了山珍海味,誰還想吃清粥小菜啊,有那機靈的就開始纏著吳莉佳套交情。 先把交情套好了,以后有用得著人家小姑娘的,也好叫人過來不是。好rou大家都盯著呢。 拍攝進行得越來越順利,所有人又都緊著琳琳的戲份拍,室內戲也不需要天氣配合,很快,就到了最后幾個場景。 這是一連幾場哭戲,是母親剛剛離開時,父女兩人面對驟然變化的生活而情緒不穩定,琳琳哭了好幾場。 這種場面,往往是臺詞說著說著,忽然就哭出來了,再用之前拍長談那場時的麻木來演就不合適了,顧毓錚在心中自己琢磨了一下,鼻子好像有點酸酸的了。 這幾天,演繹的場景多了,對琳琳這個角色的體會也更深,感同身受什么的,好像也能出來了,哭什么的,應該問題不大吧。 導演讓她先試一下,她憋著氣醞釀情緒,果然,過了大概兩分鐘,一顆淚珠子竟然真讓她憋出來了。 導演大喜,趕緊讓各方面就位開拍,大家鼓著掌表示恭喜小姑娘征服哭戲大關,結果這熱情的場面,將好容易憋出來的眼淚又嚇回去了。 顧毓錚:“……” 眾人各就各位,攝像鏡頭對準琳琳,顧毓錚將臺詞一句句講述出來,到了要哭的時候,她的情緒醞釀得差不多了,眼淚眼看就要出來了,眼角忽然瞥到一抹熟悉的小身影。一個閃神,眼淚又出不來了。 小身影是誰?除了安致遠小同學,沒別人了。 同桌不在一個星期了,身邊的位子空了這么久,小家伙不習慣啊。他向大人打聽,一開始,大人怕亂了孩子學習的心沒有說,到后來看他問得勤了,就把顧毓錚去拍電影的事說出來了。 安致遠看過電影,想不到自己的小同桌竟然也要去“觸電”,他就纏著帶他去探班。 這幾天顧毓錚在片場忙活,趙靜云在家呆得無聊,想想安家小家伙平時也挺乖的,就趁著星期天不上課,帶他過來了。 安致遠到是真的挺安分,雖然好奇,也就是老老實實站一邊看,連出個聲都沒有,可誰讓顧毓錚眼尖呢,這一看到認識的同學,她的表現就變差了。 沒辦法,眼淚這種東西,太不好控制了,稍微一個情緒的變化就出不來了。在同學面前哭什么的,太羞恥了啊。 導演看到了顧毓錚的變化,也注意到了安小同學,他心里有點不高興,可人家孩子也沒做什么事,人都來了,再往外趕有點不近人情。說實在話,因為顧毓錚的優秀表現,他的進度已經遠遠超過預期了,稍微被拖延一下也就沒那么生氣了。 他揮揮手,休息十分鐘,給兩小家伙時間說會話,同時不忘囑咐一句:“僅此一次啊,下次可不能再被其他事干擾了?!?/br> 工作時間被私人情況打擾什么的,顧毓錚也是連連道歉,這才過去找安致遠。 安致遠正抿著小嘴在那邊表嚴肅呢。 他來了好一會了,一直記著大人的交代“不能打擾毓錚meimei工作”而一聲不吭,剛才看到顧毓錚表演哭的場景,那眼淚珠子雖然只冒出了一點,他心里還是覺得不好受。 小孩子的心情很容易被外界影響,在他的眼里,顧毓錚一直是活波的,快樂的,時時刻刻都保持著活力的樣子,讓他被感染地忘記了還有難過悲傷等等情緒,每天都過得有滋有味?,F在,突然看到她哭的樣子,他的心里好像也被什么東西給堵住了。 顧毓錚跑過來和安致遠打招呼,見小家伙表情怪怪的,有點摸不著頭。忽然聽到安致遠說:“你哭起來好難看?!?/br> 顧毓錚想,這不是廢話嘛,有幾個人哭起來是漂亮的?哦,那些受過特訓的女演員例外。 又聽安致遠說:“以后,我在你旁邊的時候,不會讓你有機會哭的?!?/br> 顧毓錚愣了:“這是要保護我的意思?”想到安致遠的身手,恩,也許真的可以有。對比吳志宇那個家伙,自己的同桌真是個暖心boy啊。 就聽小同桌又道:“我不在你旁邊的時候,你也不要哭?!?/br> 顧毓錚美滋滋,“我會回來幫你的”這一句,就自己幫他補上吧。果然小竹馬什么的,太有愛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同桌不是傲嬌,雖然有時候表現得有些酷,但那是錯覺,他一直是個暖心boy啊。 表情包表演法有時候挺好用的,特別是上臺演小品的時候。 么么噠(づ ̄ 3 ̄)づ ps:童星劇情只是一個過程,女主的人生經歷而已,不會成為她的事業的。 ☆、第51章 最后的幾場哭戲拍完,顧毓錚終于從劇組中解脫出來, 之后她只要再抽出一點時間去錄音棚把臺詞錄音, 這次的事情就算完結了。 顧毓錚覺得, 拍戲這種事, 還是太難為她這種完美型強迫癥患者了。 就如當初悄悄地離開, 這次她也悄悄地回來, 重新坐在教室里,同學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可愛。相比于之前緊張的拍戲時間,小學生的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這一年的春游, 實驗班的孩子還是沒有爭取到野炊的福利,老師們帶著他們去了位于郊區的公園。步行大半天,大家都餓得夠嗆,等拿出食物把肚子填飽,就又趕著趟似得回來了。 別的同學是什么感受顧毓錚是不知道了,反正她一點都不覺得開心,還不如在自家的小花園里蕩秋千呢。 到了五月,還沒到夏天, 天氣就比往年要熱了。這兩年,老百姓的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了,天氣也是越來越熱了,顧毓錚依稀記得,二氧化碳過量排放、溫室效應等等問題過兩年就要被提出來了。這種全球性的大問題,她是發表不了什么意見的,為了躲避炎熱, 每天早晨盡量起得更一點吧。 安致遠同學是個盡職盡責的小老師,既然答應了顧毓錚要教她武術,現在也是一天不落的過來帶著她一起訓練。 果然就像他之前說的,顧毓錚在這方面確實沒什么天賦,一個多月練習下來,除了跳得高一點、揮出得拳更有力一點,與人對打時,一點進步都沒有。 秦振國搖著頭評價:“缺少對敵意識,這些東西對你來說,也就只能是練練筋骨了?!?/br> 這話顧毓錚算是認可。她腦子里從來沒想過與人動手,別人一拳揮過來,她還想著為什么打、如何說服對方放棄武力,這種情況下,可不就是缺少對敵意識么。 然后過不了多久,她又發現了自己一項沒有點亮天賦點的技能。 今年1月的時候,華夏舉辦了第一屆圍棋名人戰。這場賽事在國內掀起了一股圍棋熱,安致遠小同學受了影響,忽然就迷上了這一項腦力活動。 下棋是兩個人的事,他做不到自己左右互博的程度,自然需要再找一個對手,于是,身為同桌的顧毓錚成為最容易被抓住的對象。 一開始,顧毓錚還饒有興致地陪他下了幾盤,然后,她發現,同樣都是初學者,自己是每下必輸,在棋盤上被小同桌虐得體無完膚。 于是,她不想玩了。兩個人的游戲能夠玩得樂此不疲的,那是棋逢對手,單方面輸得一面倒的形勢誰還能提得起勁? 可是,安致遠同學偏偏不嫌棄她水平臭,每天吃完飯就要過來找她下一盤,顧毓錚被煩得不行,可對著他那張肥嘟嘟的正太臉,拒絕得話又說不出口,只能繼續坐著陪他耗。 看到她對著棋盤愁眉苦臉的樣子,耿霜泠直笑:“別覺得委屈啊,你這是遺傳了你外公的棋藝了,可惜沒遺傳到你外公百折不饒的棋興啊?!?/br> 顧毓錚想,自己腦子不笨啊,怎么老輸呢?小安同學的棋藝也沒到驚天地泣鬼神的地步啊。 又是秦振國在一旁一針見血:“你這是缺少求勝之心啊?!?/br> 聽了這話,顧毓錚還沒想明白,安致遠先炸毛了:“秦爺爺,你的意思是,她根本沒想要和我比,是讓著我呢?” 顧毓錚翻白眼:“你誰啊你,我干嘛要讓著你?” 秦振國解釋安撫炸毛的小同學:“不是讓著你,只是她壓根就沒有那個想贏的心?!?/br> 所謂的好勝心,就是不服輸,有些人會進步,就是因為有著想要比別人更好更厲害的心態鞭策著他們去努力。而顧毓錚不同,她缺少那種“爭”的心態,她的努力鉆研更多是出于對事物本身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