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耿外婆很是高興:“不瞞你說,我本也是想讓這孩子來拜師的,既然你們投緣,那我這請求也就不算冒昧了,她能入你們的眼,是她的運氣,霜泠哪會有不同意的道理?!?/br>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許是真的講緣分,短短一段時間,這兩位和藹可親的老人就讓顧毓錚從當初單純的對學者長輩的敬重衍生出一股孺慕之情,而兩位老人也覺得顧毓錚性子好、人聰明又不調皮,與這孩子相處分外融洽和諧,且孩子本身又勤奮向學,一時就起了愛惜之心。 本來就是一家人,也不用過于客套,既然雙方都覺得好,那這事也就定了下來。 回到家,將事情給耿大舅與耿霜泠一說,兩人都很是高興,等高興過后,耿霜泠又開始擔心起以后的安排。 “表舅家這走過去怕要半個多鐘頭吧,這每天早上都要送過去,我是不是要趕緊找輛自行車???” 耿外婆道:“你住的那地方也確實遠了點,如果你舍得,就讓孩子住到你表舅家去,我看他們的意思是巴不得,我走的時候就直說要給囡囡收拾個房間出來?!?/br> “這哪成,太麻煩人家了,況且女兒我總還是要自己帶的?!?/br> 一番思慮,還是顧毓錚自己提出了解決辦法:“我本來就想要鍛煉身體,半個鐘頭的路,正好讓我跑步過去,那就20分鐘就到了,然后中午在舅公家吃飯,午睡之后我去mama單位等你下班?!?/br> 說起來這個時候的人也是心寬,雖然有些擔心這么小的孩子獨自出門會遇見壞人,“十年內亂”的后遺癥之一可是誕生了不少社會不安分子,但想想于水這小城市受到的影響畢竟不大,這青天白日的,女兒又是個機靈的性子,真要碰上什么事,求救還是會的。 這時候的社會風氣又不像后來,連個摔倒的老人也不敢扶,見義勇為的人還是很多的,家長接送,怕的也不過是孩子自己不認路罷了。既然這樣也就同意了。 “那媽,你看這個伙食費和學費……”耿霜泠又有了新的憂慮。 “都是自家人,提錢就傷感情了,你只要記得人家對咱們的好,將來有機會盡量回報就成。勇軍的部隊不是在甘省,你寫信問問,讓他多買點當地特產什么的給你表舅送去就是了?!?/br> ☆、第9章 學君子藝,賺阿堵物 作者有話要說: 讀者:怎么還在上課,我們要看賺錢賺錢! 作者:不要急,沒有誰會隨隨便便成功,前期準備就緒,賺錢的事會開始的。 來,跟我一起唱:“賺錢沒那么容易,每件事有它的難題~” 六月南方的早晨,溫度正好。 顧毓錚背著母親做的小書包沿著老舊的街道慢慢奔跑著,兩旁的樹木是前幾年移栽過來的的,現在看來已經有幾分枝繁葉茂。記得很多年后,這些樹木變得更高也更大,靜悄悄地佇立在時光里。 因為已經提前和大院的保安做過登記,顧毓錚一路順暢地跑過大門,還頑皮地對門口執勤的保安敬了個不太標準的軍禮。小院就在眼前,趙靜云已經打開院門等在那里。 擦干汗,洗完臉,趙靜云帶著先去看了給她安排午睡的小房間,又參觀了書房、起居客廳等處,教學便正式開始。 秦振國和趙靜云夫婦當年受的是傳統的華夏教育,后來留洋去的歐洲。 秦振國學的是語言與哲學,趙靜云出人意料學的是軍工機械,現在教學生,也是從當初的六藝基礎教起。 “先祖堅持耕讀傳家,這耕,指的是農事,按現在的理解也可看為是安身立命的技能,讓你討碗飯吃的本事。這讀,說的是讀圣賢書,指的是讓你明事理,你年紀雖小,但舅公知道你天資聰穎能夠聽懂,既然說要好好學習,那就老老實實地學,先把基礎打好,將來不論世道如何變化,都能讓自己活得有滋有味?!?/br> 秦振國見識過的人多,并不會因為年紀而小看自己這新收的學生,上來就直接開講。 總結一句話就是:無論學多少東西,都要記得,學習的目的不是讓人拿去展示炫耀,而是為了增加自己內外的技能與修養。 君子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禮”。 后世很多人將禮儀看得比較淡,覺得那是性子直率的表現,反倒是遵守禮儀成了某些人口中的所謂“墨守成規、裝模作樣”。 趙靜云為顧毓錚細細講來:“禮儀在某些時候就是種規矩,有些人覺得花時間練習是多事,可其實啊,這良好的禮儀素養養成以后,提高的是一個人整體的修養,同時也是一種生活中的科學,給人生活帶來便利。你看,就說這儀態坐姿,腰背挺直,不單是看著好看,還是符合人體的生理需求,減少脊椎承受的壓力。還有這走路不踢踏腿,不單看起來干凈利落,也不會將地上的塵土泥水揚起。至于與人交往時的各種禮節,那更是體現出一個人的文明修養,做人先學禮,它倡導人們向善,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變得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諧相處?!?/br> 就這樣定下要求,以后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按禮儀規范來,務必做到習慣的養成。 至于第二位的“樂”,音樂在古人眼中有陶冶情cao、開蒙啟智的作用,現在年紀小,樂器還拿不動,就先學些樂理,等年紀大些再挑幾門樂器練習。 “射”是箭術,既能強身健體也能鍛煉眼力,還能加強人的專注力,老秦家延續這么多代,在這方面有他獨特的打磨方式,雖說現在弓箭已經被列為管制武器,但秦家夫婦想要讓自己的晚輩學習,還是能做到的。 后面的“御、書、數”也無需一一介紹,好好跟著安排學習就是了,等到基礎打實,將來看有什么愛好,再來慢慢學。 充實而又快樂的求學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一開始的課程都還算順利,到了箭術課,1米不到的個頭還是太小,秦振國就讓她先練習站樁,不是武者的馬步樁,是調節全身肌rou筋脈與呼吸循環的養生樁,位置就在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樹下。 這棵梧桐不是后來道路兩旁常見的法國梧桐,而是正宗的中國梧桐,“鳳凰非梧桐不棲”的梧桐。 樹干挺直,樹皮又綠又滑,木材是制作樂器的好材料。梧桐的花瓣在秋天種子成熟的時候萎縮成勺子形狀,種子就結在小勺子的邊緣,很是少見。 這樣的梧桐外婆住的院子里也有一棵,現在又見到一棵,顧毓錚在樹下站著,思緒也不知胡亂散發到了什么地方。 第一次就足足站了10分鐘才被叫停。 喝了口白開水略做休息,在下一門課開始前,趙靜云提出了建議:“這女孩子站樁練箭到不是不行,總歸還是硬了點,我看啊,還是再加一門舞蹈課吧,這女性之美,還是剛柔并濟的好?!?/br> 好吧,課程又加一門。 對于這樣的安排,顧毓錚當然不會去反對,她只希望學得越多越好。 人生在世,有那么多東西值得人去探索去學習,有了機會為什么要拒絕? 她現在只覺得眼前的這兩個老人就像挖不盡的寶庫,一次次為她打開新的世界,還有什么是他們不會的呢? 人說“一竅通時百竅通”,確實有其道理。 前世里她就看到過不少民國時期才子名媛的報道。那個時代很混亂,但同時打破了封建王朝的束縛,多少天才橫空出世,驚艷了世界。 報道里,很多留洋的青年華人學貫中西,多面開花,每每同一個人能夠在數個科學領域都有斬獲,記得某位趙姓學者,就在米國某大學同時擔任了物理、數學、心理學、哲學等數門課的講師職位,可見中華傳統文化的培養方式對人的基礎培養是很有心得的。 顧毓錚的這份求學之心看在秦振國夫婦眼里格外顯得乖巧懂事。 兩夫婦性情好,多年膝下空虛,現在遇見個這么個玲瓏剔透水晶娃娃似的小人兒真的是由內而發的喜悅。而顧毓錚一向貼心,又從不耍孩子脾氣,本就格外投老人的緣,幾天下來,這二老一小的感情處得越發深厚。 這些天里,上課之外,秦振國夫婦也接待了幾個上門的客人,這些人你來我往間的交流對談,給她打開了新層次的大門,真正讓她感受到“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含義。 這些客人大多是大院里其他的住戶,也都是離退休的老干部,算得上胸中皆有丘壑,就算是夾了幾個“扛槍土匪出身”的老軍人,這么些年被熏陶下來,在學問談吐上也都長進不少。 顧毓錚不是真的孩子,每當有客人過來,只要允許就在一邊安安靜靜地旁聽,再與書本上的印證分析,一時間如魚得水,收獲真是不少。 學習上的事上了軌道,賺錢的事也不能落下,錢是阿堵物,沒有可不行啊。 兩周時間下來,耿霜泠的小手工愛好已經到了一個階段,邊角布料全部用完了,她又不好意思再去找母親要,畢竟大家留著想必也是有時不時拆補的用處,哪能都被自己給占了,只好繼續在本子上畫圖過下干癮。 顧毓錚手上已經攢了50多個頭花和發夾,耿霜泠本想拿幾個去單位送人,哪只一向大方的女兒卻全給收了起來,這格外“護食”的舉動雖然讓當媽的詫異了一會,也只當女兒是和自己一樣喜歡這類小東西,嘴巴上教訓了幾句“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就完事了。 開玩笑,就是因為“好東西一起分享”的理論,80、90年代,多少國內的專利技術、民族工藝被國外給“分享”走了?有些東西還是要注意些的好不? 頭花雖說制作難度不高,好歹也算門設計,又是她積累資金的商機所在,在她做好準備之前,還是自己留著的好。不過這準備嘛,也快了。 唉,自己這小身板真是太不方便了,與mama之間還有代溝,還是等明天下了課,去找濤哥哥幫忙吧。 說到明天上課,就想到了外婆之前說的特產的事,接著又想到了重生回來還沒有見到的爸爸,一時間想念之情噴涌而出。 說來人的情感也是奇怪,沒想到的時候完全沒有感覺,現在一想到,鼻子怎么就酸了呢? 顧毓錚撲到母親身上撒嬌:“mama,爸爸什么時候回來???” “囡囡這是想爸爸了呀,爸爸的探親假才過去一個月呢,下次再見也不知道要什么時候,囡囡先好好上課,等課上得差不多了,爸爸就回來了?!?/br> “什么時候是課上得差不多的時候?” “就是爸爸要回來的時候?!?/br> “mama你好壞呀,囡囡聽出來了,你在繞囡囡?!?/br> “哈哈,小機靈鬼,被你看出來啦?!惫⑺霰е畠簱习W癢,“爸爸該回來的時候就會回來的,你乖乖等著就好了?!?/br> 顧毓錚不怕疼不怕累,還真就怕癢,被母親輕輕撓上兩下就笑得連連討饒:“啊呀,mama不要啦,癢,哈哈,癢?!?/br> 嫁給軍人成為軍嫂,不論在哪個時代都是一件辛苦的事,自己怎么就一時忘情提起了呢?真是不應該。趕快補救。 “mama,爸爸在部隊里累不累啊,囡囡想要給爸爸寫信,可以不可以???” 恩,要多寫信,現在沒有電話是不方便,可寫信更能加強父女感情,誰說父母子女之間的感情是天性?任何情感都要多交流這信任度才能更高啊,把爸爸的心抓得牢牢的,將來也才不會被奶奶他們騙啊。 “行啊,咱囡囡學本事了,會寫字了,給你爸爸寫封信,也讓你爸爸看看,咱們的好女兒不止有了兩個好老師,還學會寫信了?!睂τ谂畠旱某砷L耿霜泠很是欣慰,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她也很想找老公聊聊,正好,寫封信,把女兒拜師的事好好說說,讓他也開心下。還有這買特產的事也要抓緊了。 ☆、第10章 小幫手 “好了,把信封塞進這道縫里,很快,郵遞員叔叔就會把信送出去了,等到爸爸收到咱們囡囡的信啊,一定會很快回信的?!?/br> 清晨,耿霜泠帶著女兒將鼓鼓囊囊的信封投進了街口的綠色郵筒,顧毓錚心滿意足地拍拍小手與母親道別:“mama,我走啦,下午我要去找濤哥哥玩,時間會晚一點,到時候我就不去你單位啦,直接回家,你別太擔心哦?!?/br> “早點回來,別耽誤了晚飯時間?!?/br> “知道啦?!?/br> 早上的課程照例排得滿滿當當,學生學得興致勃勃,舅公舅婆兩位老人輪流教課也沒有覺得累,到了吃過午飯又午睡醒來,陪著兩老聽了一小會老古董留聲機里傳來的咿咿呀呀老曲調,眼看著快到下午4點了,才道別離開。 小學生放學早,下午4點多點就可以回家了。 耿家的孩子們不在一個年級,離家又近,放學時間沒有約好的話,都是各玩各的。 耿濤手腳麻利,一向是在課間就把作業趕完,到了放學時間就和要好的小伙伴們在學校不遠處的街心花園玩耍到吃飯時間才回家。 這時候的孩子沒有后世孩子那么千嬌萬寵半點活不碰,也不像父輩時那樣還要參與忙碌的家務勞動,他們能夠把書念好,再偶爾幫長輩送個飯掃個地打個醬油就算很乖巧了。 街心花園說是花園,其實不過是幾個大的花壇圍著中間的小鹿雕塑繞了一圈,里間過道上再擺上幾張長椅供人休憩,占地總共也不過幾百平米,一眼就能看到頭。顧毓錚找到街心花園的時候,耿濤正和小伙伴聚在一起打陀螺。 陀螺俗稱“打不死”,是這時期很受孩子歡迎的玩具。多為木制,用繩子纏繞后抽打,使其繞著底部的支點旋轉,比的就是看誰的轉的時間長。也有接力玩法,就是多人對著一個陀螺抽,使其一直旋轉下去。 因為制作簡單,玩法有趣,還能鍛煉孩子的臂力,在當時很是風靡了一陣,后來也許是新玩具出現的太多,再過幾年,顧毓錚上小學的時候就漸漸消聲滅跡了。 “濤哥哥?!鳖欂瑰P遠遠地出聲叫喚。 “誰?啊,小錚啊,你別過來,就在那等著,我馬上就來?!?/br> 耿濤正玩得滿頭大汗,他這人玩歸玩,做事還是比較靠譜的,聞聲抬頭見是表妹,怕繩子不長眼抽到自家嬌嬌嫩嫩的小meimei,趕緊和小伙伴招呼一聲就獨自跑了過來。 “你今天怎么一個人來找我,是不是有事找哥哥???” “是的呀,濤哥哥最能干了”先送上一個香噴噴的馬屁,“濤哥哥,你是不是有同學的爸爸在印刷廠工作?” “對啊,你想干嘛?”耿濤掏出手帕擦汗,一邊揮起手臂阻止表妹,“有事說事,別湊太近,等會把汗味沾過去,小心回去挨小姑姑罵?!?/br> “想印點不干膠貼紙,你讓你同學帶個路唄?!?/br> “這個簡單?!惫簧觳弊油』锇榉较蛞缓?,“李翔,過來下,有事找?!?/br> 不多會,一個同樣滿頭大汗的男孩子就跑了過來:“干嘛?” 耿濤勾肩搭背挽了上去:“走走走,借你爸一用?!?/br> 李翔小同學就這么滿頭霧水地上路了。連個緣由都不問一聲,他也是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