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本書由【你的用戶名】整理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 八十年代學霸重生日常 作者:核桃有殼 文案 牛逼的人都是性/冷淡?沒毛病╮(╯▽╰)╭ 倒霉學霸重走人生路,攜手家人成就圓滿人生。 股票沒研究,房市不了解,腹有詩書氣自華,還是努力學習吧。 至于那些曾經傷害過她的渣渣,撕什么撕,完全不想理好嗎? 人要腳踏實地才能過上好生活,重生者成功的秘訣在于比前世更努力。 保證不小白,八十年代穿越指南。恩,就這樣。 另,蠢作者是細節邏輯控,本文主走溫馨輕松路線,前期個別章節有極品出沒,不喜歡的小天使可以直接跳過,不影響故事閱讀。 閱讀提示:第一部分是爸爸mama日常,第二部分是男女主青梅竹馬哈哈哈。 內容標簽:重生 傳奇 主角:顧毓錚 ┃ 配角:耿家眾人,小伙伴們 ┃ 其它:重生,學霸,發家致富,勵志人生 ==================== ☆、第1章 重生學霸的幼兒園 一間100多平的臨街鋪面,左邊三分之一是柜臺,右邊三分之一處擺著兩張小桌和兩條長凳,臨街以外的三面墻放著整齊的書柜,柜臺外面的書柜里是比較常見的普通書冊,可以自取。柜臺后的是相對較為貴重的精裝本和外國譯本,要想上手需找店員。 這就是記憶中的華夏書店。 3歲半的顧毓錚坐在小桌前上翻看著久違的畫冊,故地重游啊,真是感慨萬千。 不過是睡了一覺,醒來就發現重生了。 華夏書店是她啟蒙的地方,從記事起,就常呆在這里。 顧毓錚的母親耿霜泠在市里一家國有企業的門市上班,帶著孩子上班總不是什么方便的事,好在這時候的人情味還比較濃,耿霜泠就將其送到單位隔壁的華夏書店呆著。 家里教的好,顧毓錚從來不跟著陌生人亂跑,損毀書冊的事她更是不會去干,每天就埋首書堆,直到母親按著飯點來接她。 小人兒嘴巴甜,碰到夠不著的書會對著旁邊的叔叔阿姨求助,事后還必帶一句“謝謝”。小嗓兒軟糯糯的,誰也不忍心拒絕。 要說顧毓錚前世能成為學霸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她從小對知識就有一種深切的渴望。自從被母親帶到這書店,她就如一條入了大海的魚,看不懂文字就看畫冊,慢慢的還能自己對著著畫冊猜測文字的意思。 如此聰明懂禮貌的孩子沒有人不喜歡,一來二去,書店的工作人員都習慣了這個小身影。許是好為人師也是人的通病,沒有客人的時候,這些混熟了的叔叔阿姨還喜歡拿本冊子教她識字,也正是因為這樣,她的學習基礎打得特別牢。 再次置身于這個環境,曾經的記憶快速被喚起,書柜中很多圖書在后來都成了難得一見的老古董,如今翻開,甚是懷念。 中午下班耿霜泠如往常一樣來接人,店員張阿姨叫住她聊了起來。 說的是顧毓錚上幼兒園的事。 “前段時間聽你說起過你家小錚要上幼兒園,是不是有什么困難?” “張姐,我們城關鎮算得上好的幼兒園只有機關幼兒園,要說找找關系也能進,可那離我家實在是有些遠,至于其他的,你看我家小錚現在的課程進度,去了也學不到什么東西?!碧崞疬@事,耿霜泠也是左右為難。 “這幼兒園也不是非上不可啊?!睆埌⒁處兔Τ鲋饕?,“你也用不著犯難。幼兒園不過是這些年興起的玩意,以前大家帶個孩子哪有這么精細,送過去也不過是為了有人幫忙照看下孩子,我看小錚這樣不吵不鬧的,好帶的很,也不是非要送幼兒園去。這不還能省上一筆開銷?” 幼兒園這類幼兒學前啟蒙教育機構雖說早在封建王朝末期就有建立,但在完全沒有早教概念的80年代,并不是很受民眾重視,里面的教師的教育水平也是良莠不齊,往往認識幾個字就可以了,老百姓們大部分還是將之看成解決幼童看管問題的“托兒所”。 “可學總是要上的,我是想著再找找有沒有好的,怎么說讓孩子先習慣習慣集體生活,免得以后上小學不適應?!惫⑺鲞€在猶豫。自己的閨女總想給她最好的,別人家的孩子都有幼兒園上,自家的怎么能省了? 張阿姨笑了:“我說你啊,這碰到孩子的事想的就有點多。小錚離上小學還好幾年呢,咱這華夏書店平時來往的好多都是有文化的知識分子,大家都可喜歡你這小閨女,誰得個閑了教她一點邊角,這還有現成的課本,不比那幼兒園強得多?” 這話說的也有道理。 耿霜泠自然是相信自己女兒的受歡迎程度,等會就去征求下女兒的意見吧,如果女兒自己樂意,那就晚兩年再說。 至于給女兒找些小伙伴什么的,看女兒的樣子現在也不是很在意,等以后上了小學再說也不遲。 大手牽著小手,小毓錚一步一步走得穩穩當當?;厝サ穆飞?,耿霜泠就和女兒談起了上學的事。 顧毓錚老早就在想怎么提這個問題了,因為怕母親懷疑才不敢主動說起。她可不想一直裝個小屁孩兒虛耗時間。 前世耿霜泠也問過女兒關于去幼兒園的意見,那時候的她對于能“上學”還是很向往的:聽說那里可以學到很多知識,還有很多小伙伴。她就樂滋滋地表示了強烈的上學意愿,于是就悲劇了。 幼兒園里的小家伙們好可怕,動不動就哭,有些鼻子上還老掛著個鼻涕。小毓錚說的好多東西他們都聽不懂,整天不是對著些小木塊玩上半天就是吵著要糖吃,偶爾還要打個架。 那時的小毓錚哪里知道一般的小朋友就是這樣的表現,簡直是浪費她看書學習的時間。因為想著要聽mama的話才硬是忍了兩年多,這一世她才不要再受一次這種罪。更何況,那一世的自己好歹還是個真小孩,這一世換個了成年的芯子,更是不能忍啊。 “mama,為什么要上幼兒園?”小毓錚眨巴眨巴大眼睛故意賣萌,“我不能上小學嗎?” “傻囡囡,上學呢,是有規矩的,要按著年齡一步一步來,先上幼兒園,再能上小學,以后還要上中學、大學?!碑攱尩哪托慕忉?。 “這么麻煩啊~~”小毓錚嘟起小嘴,軟軟的小嗓子拖起長長的尾音表達自己的不樂意?!澳挲g什么的最討厭了?!?/br> 沒有哪個小孩不急著長大的,聽著女兒的童言童語彎起了嘴角,繼續誘哄:“那囡囡要不要去呢?幼兒園可是有很多小伙伴能陪你一起玩的哦,還有老師教你學知識呢?!?/br> 這話聽得蘿莉身子阿姨心的顧毓錚眼角不由跳了下,趕緊清楚表明態度:“mama,我不要去幼兒園,我才不要和小孩子一起玩?!?/br> 也對,小孩子都是喜歡和比自己年長的人玩在一起。耿霜泠本來就覺得讓女兒和那些小家伙一起上幼兒園是委屈了女兒,便也不再堅持,只是想著不去幼兒園的話,又該怎么安排女兒會更好。 “別的小朋友都上幼兒園去嘍,囡囡不去的話,想去哪里?” “去能學到很多很多知識的地方?!边@么暗示應該可以吧? 耿霜泠愣了下,除了學校還有哪里是能學到很多知識的?難道真像張姐說的,就把女兒放書店里?不行,雖說來往的人里確實有很多文化人,但沒有系統的教育畢竟不是個事,也許可以考慮找個專業的退休教師…… 耿霜泠一路為女兒謀劃著,胸腔里充塞著nongnong的母愛。纖長的手指握著女兒柔軟的小手,母女兩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暉中越走越遠,家門已然在望。 ———————— 顧毓錚是前一天上午重生的。 年三十的晚上,顧家從來沒有看春晚守歲的習慣。臨近午夜十二點,父母早已在隔壁房間睡著了,顧毓錚仔細鎖好了門窗。 每年的這個時段,鞭炮聲就該響起了。即使政府三令五申禁燃,即使年年都有因為煙花爆竹引起的火災,還是沒能阻止這些硫磺味兒準時出現。 對于鞭炮聲代表年味這個觀點顧毓錚不予置評,她只想靜靜躺在床上哀悼自己又長了一歲,以及感嘆那迷迷糊糊中,竄得比兔子還快的流光歲月。 顧毓錚是個學霸,這一點在她高考之前整個于水市沒一個人否認。 作為典型的家長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其學習成績遙遙領先不說,性格也是乖巧可愛,從不惹是生非,樂得顧媽耿霜泠也沒了婚前端著的優雅淑女范,成天圍著閨女傻樂。 按常理,有顏值有智商,家庭條件又不差,不出差錯的話,從此就該向人生贏家的方向大步跑了,然而不知道是個什么鬼,她的人生旅途偏偏是走的磕磕絆絆,各種或人為或非人為的麻煩層出不窮,雖然不至于讓她英年早衰,卻也是給鬧得半生蹉跎。 當年大學時有個喜歡鉆研玄學面相的同學說過,她本是飛黃騰達的命,可惜眉心那隱約可見的舊疤造成霉運連連,過了35歲氣運轉到鼻梁上就會好了。 這話顧毓錚自己是無所謂信與不信的,好在顧媽聽了以后再沒催她結婚這點,真是太棒了。 窗外鞭炮聲準時響起,硫磺味硬是從窗戶縫隙里擠了進來。轉過年就35歲了啊…… 空有學霸之名卻毫無建樹,10年前又被檢查出腦子里長了個東西,她的記憶力受到嚴重影響,好在不算危及生命,就是人受不得勞累。 抱著這個富貴病的身子,工作也沒法做下去。 躺在床上的顧毓錚想,后半輩子就這么過吧,其實啃老也不算那么糟糕,好歹還有些積蓄,再加上平時做點兼職,日子也不是不能過,就是連累老媽這么好強要面子的人臨老反倒要聽人閑言碎語了。 眼睛抵不過睡意慢慢合上,朦朧中一絲念頭閃過:總還是有那么點不甘心的吧,35歲,真會是我命運的轉折點嗎? 事實證明,那三腳貓算命同學說的也不是全無道理,顧毓錚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她聽到了吵吵嚷嚷的聲音,原本已經過世十多年的奶奶正在家里攪事,所以,她這是……重生了?! 然而,重生什么的等會再激動,面前這個顧奶奶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作者有話要說: 前幾章被吐槽了,如果小天使們不覺得反感的話,希望能多堅持幾章, 會努力堅持日更的,蠢作者在后面等著你們。 (づ ̄ 3 ̄)づ ☆、第2章 難以實現的未來規劃 顧老太太是個地道的鄉野潑婦,得虧出了顧爸這棵好筍,早早參軍去了部隊接受黨的教育才沒受到更多荼毒。 說起來,耿霜泠家教好,忍功也高,一開始也是想要孝順婆婆做個好兒媳的,可惜顧奶奶本性貪婪,且重男輕女,手段繁多讓人不勝其擾。 不在沉默中變態就在沉默中爆發。 后來,正是在與這位老太太經年累月的斗智斗勇中,耿霜泠從一個聽到臟話就臉紅的軟妹子,生生進化成了一個“能動手就不動口”的女漢子。 從前世顧家兩夫妻僅有的幾次吵架中得知,當年兩人結婚,顧奶奶非要父親四處舉債在鄉下老家蓋新房。 全家都在府城生活的耿霜泠是想要拒絕的,她認為那房子根本沒機會住,小兩口經濟緊張何必花這錢。但那時還一味侍母至孝的顧爸顧勇軍松了口,耿家也就出了全套的新家具做了嫁妝。 小兩口領完證的第二天,顧勇軍就起程回部隊了,結果轉身小姑姑一家就在奶奶的指示下搬進了那一晚都沒睡過的新房。 后來女兒出生,顧奶奶就更是折騰開了,先是慫恿兩人再生個兒子,因為國家干部工人不能生二胎的理由失敗后,又開始挑撥夫妻離婚。 顧勇軍平時經常聽自己媽的,這事上倒堅持住了,打回電報就兩字:不離! 顧奶奶給氣得倒仰,干脆一不作二不休,跑到正在做月子的耿霜泠面前各種作,甚至到處散播謠言,指責耿霜泠住在娘家是因為要拿她老顧家的錢補貼娘家。 80年代的城市人口不像后世那么多,閑話傳得也快。 耿家家風嚴謹,子弟人才濟濟,在當地算是小有名聲,可惜架不住世人好嚼舌根的劣根性,一時間也聽了不少風言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