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沈嘉禾:“……” 沈嘉禾:“那是東街,這是西街?!?/br> 秦如一看了看方前左右,又不死心地向前走了幾步,看清了不遠處那明晃晃地寫著“黑花莊”三個字的匾額。 他默不作聲地轉了回來,在街邊的小攤上買了一包青梅干,送到沈嘉禾的手中。 沈嘉禾怔了一下,“恩?” 他一本正經道:“是為了買這個才來西街的?!?/br> 沈嘉禾:“……” 不要一迷路就用送她東西這種方式當作掩護啊。 第二十三章 沈嘉禾帶著秦如一從西街往東街折返,沿途買了一些趕路要用的東西。 因為事發突然,她的行李還有馬都留在了東來客棧,沒來得及帶出來。 回想起之前黑花莊和白花莊那仿佛要拆掉客棧的架勢,她就止不住地擔心。 行李里有一些衣服和沈嘉禾自配的幾瓶藥,丟了也沒什么。 畢竟她經過下山那次遇襲便學精了,那些用作襲擊或是保護自己的東西,能藏身上的她都盡量藏在了身上,像是腰帶的夾縫,這種觸手可及又不易被人察覺的地方。 然而包裹里面還有書琴要她好好保存的話本,以及季連安當作出師禮物送她的銀針。 這兩樣東西都有它們的特殊意義,是不能丟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行李里還有沈周氏寫給沈嘉禾的信。 由丞相府發出的信上都帶著些特殊的標志,比如說家信就會在信封的右下角畫上一朵蓮花,取“蓮”的諧音連,寓意無論身在何處,家族之間血脈相連。 根據用途不同標上圖案,是為了方便辨別和表明身份。 也不知道是何時由誰傳出去的這個方法,坊間還一度傳過“丞相府的信很特殊上面會標竹子長/槍rou包子”這一類的說法。 因為標示太過鮮明,而京都中又鮮少有人用這種方法傳信,所以這信若是被聽過傳言的人看到,那沈嘉禾的身份很容易會被懷疑。 要往東街走,左右是要路過東來客棧的。 于是沈嘉禾便提議先觀望一下黑花莊與白花莊相斗的狀況,等他們散開之后再把兩人買來的東西放在客棧里,畢竟他們也不能捧著一手的東西去拜訪白花莊。 秦如一想了想,也覺得這些東西累贅,就點頭應了下來。 東來客棧的前門和后門對應著不同的街道。 秦如一打算原路返回,習慣性走到前面帶路。 沈嘉禾覺得再跟著他瞎跑,指不定什么時候才能回東來客棧,便嚴肅著臉喚道:“少俠?!?/br> 秦如一頓住腳步,轉身看了過來。 沈嘉禾仍舊嚴肅道:“你不常用的那只手?!?/br> 秦如一不明所以,乖乖伸出左手。 沈嘉禾抽出一條布帶,纏上他的手,又在自己的手腕上打了個結,滿意道:“走吧?!?/br> 秦如一:“……” 秦如一:“……這是在做什么?” 沈嘉禾理所當然地答道:“防止你走丟。這次我帶路,千萬不要解開?!?/br> 秦如一:“……” 秦如一低頭看了看系在兩人手腕上的布帶,半是無奈地退讓道:“隨你?!?/br> 秦如一這個人屬于和自己戰斗的類型。 對于路癡這一點,他當真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并且在此過程中還養成了死要面子,不喜歡別人帶路,不愿張口問路這些習慣。 如果不是情況嚴峻的壞境,即便是沈嘉禾在前面帶路,他也很有可能覺得另一條路才是正確的。往往跟著跟著就沒有影了。 所以沈嘉禾就想了這個法子把他拴住。 布帶選擇了灰暗的顏色,但仍是有些顯眼。 沈嘉禾便走到了秦如一的身邊,隔著若有似無的距離,將布帶因偏長而垂落的部分握在了手心里,大略地隱藏了一下。 她本是打算利用布帶將想往別處走的秦如一給扯回來。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一路上他老老實實地走在她的身邊,隨著她挑選的路走,沒有像平時那般認為他所選的才是正確的路,南邊也想走北邊也想走的。 沈嘉禾雖然不知道他做什么忽然轉了性子,但能這般輕松,她倒也蠻樂意的。 沈嘉禾悠閑地走著,而秦如一為了配合她的步調,也慢了下來。 她無所事事地隨口道:“少俠,我們還是第一次這么并肩而走呢?!?/br> 秦如一怔了怔,回她,“是么?” 沈嘉禾點點頭,“平時都是你在前面走,我跟在你的后面。騎馬也是?!?/br> 秦如一似乎經她提起才意識到這個問題,嘗試著解釋,“我獨行慣了,不太習慣……”